刘春燕病情汇报
孕 期 情 况 刘春燕 27岁 住院号 125906 入院诊断:1.G1P0孕36+周待产ROA 2.胎膜早破 LMP 2014-02-17,EDC 2014-11-24,平素月经正常,唐筛检查示: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外院三维B超提示未见明显畸形,OGTT无异常,停经24周本院建大卡,定期产检。既往史无特殊。生育史0-0-0-0。
诊治经过 2014-10-30 06:00入院 阴道流液,量多,色清,07:00左右因“停经36+3周,阴道流液1小时”入院,查体:T:36.9℃,P:80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入院查体无特殊。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97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胎膜已破,宫口未开。胎心监测:反应型。入院诊断:1.G1P0孕36+3周LOA待产;2.胎膜早破。 入院后即抗生素(西力欣)预防感染,会阴护理,监测血常规+CRP、体温、脉搏,胎心率正常。
诊治经过 2014-10-31 08:30 胎膜早破26小时,无规则宫缩,少量阴道流液,色清。监测胎心胎动正常。血常规及CRP:C反应蛋白:3.00mg/L,白细胞计数:7.69*10^9/L,中性粒细胞:71.10%。阴道检查:宫颈位置居中,质软,颈管长约1.0cm,宫口可容一指。先露头,位置S-3。上推胎头,少量羊水流出,色清,骨产道检查:无明显异常。 考虑胎膜早破26小时,尚未临产,无明显头盆不称,予以催产素引产。
诊治经过 2014-11-01 01:00 妊娠36+5周,临产。 07:30 肛查:宫口开4cm,先露S-1。 01:00 妊娠36+5周,临产。 07:30 肛查:宫口开4cm,先露S-1。 10:50 阴道少量流液,色清,阴道检查示:宫口扩张8cm,S0~+1,小囟位于9点,无明显产瘤,无骨缝重叠。考虑孕妇产程进展正常,继续阴道试产,嘱必要时予缩宫素加强宫缩。 11:30 肛查:宫口开全,指导孕妇使用腹压, 12:50 宫口开全1小时20分钟,胎心监护呈反应型,35秒/2-3分钟,强度欠佳,阴道少量清亮羊水流出。为了解产程进展情况,阴道检查示:宫口开全,S+2,小囟位于9点,无明显产瘤,无骨缝重叠。考虑孕妇无明显头盆不称表现,宫缩欠佳,予缩宫素加强宫缩,继续阴道试产。
诊治经过 13:50 宫口开全后2小时20分钟,宫缩35秒/2-3分,强度可,阴道流水色清,胎心监护:胎心率最低110次/分,无明显胎心减速。孕妇使用腹压欠佳,再予阴道检查:胎先露:头,S+3,ROA,可及直径2cm产瘤,检查过程中,见羊水清。考虑胎心好,羊水清,胎儿约2700g左右,指导孕妇正确使用腹压,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 14:25 经阴道分娩出一男婴,出生体重2650g,产时羊水清,量中。胎盘送病检。
新生儿诊治经过(产科) 新生儿娩出后迅速给予清理呼吸道,正压给氧,断脐,在此处理过程中,反应弱, Apgar评分1分钟3分(心率2分,喉反射1分),予清理呼吸道,保暖,持续正压通气,与新生儿科及麻醉科医师同时台下抢救新生儿, 新生儿5分钟评分2分(心率2分),立即予气管插管,肾上腺素0.3ml气管内给药,继续持续正压通气,胸外按压, 10分钟评分3分(心率2分,喉反射1分),抢救继续进行,再次予肾上腺素0.6ml气管内给药,持续正压通气,胸外按压, 20分钟评分3分(心率2分,喉反射1分),重复使用肾上腺素,予扩容,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治疗。 15:10 经积极抢救后,新生儿评分5分(呼吸1分,心率2分,喉反射1分,肌张力1分), 15:25 新生儿四肢活动,心率140-150次/分,正压通气状态下,指脉氧100%,与家属及产妇沟通病情,新生儿系“早产儿,重度窒息儿?”需儿科治疗。
新生儿诊治经过(NICU) 转儿科后立即检查血常规,入院急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5mg/L,白细胞计数22.90×10^9/L,中性粒细胞38.2%,血红蛋白93g/L,血小板计数146×10^9/L,患儿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下降明显,予美平+西力欣抗感染,紧急扩容、纠酸,输血纠正贫血。 晚夜间患儿呼吸、血氧较前好转,予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生化示:肌酐56.2umol/L,尿素3.14mmol/L,谷丙转氨酶12.1U/L,谷草转氨酶72.5U/L,乳酸脱氢酶626.3U/L,γ-谷氨酰转肽酶232.9U/L,总胆红素23.50umol/L,直接胆红素5.60umol/L,肌酸激酶777.8U/L,肌酸激酶同功酶248.70U/L,予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治疗。
新生儿诊治经过(NICU) 在儿科给予多次输血,血压及血红蛋白均不稳定,以消化道出血所致失血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在儿科治疗过程中,前囟平软,约1.0cm,双侧瞳孔2*2mm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无明显抽搐情况,无颅内出血表现,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请血液科、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会诊后同意抗休克、输血、止血、抗感染等治疗,建议输冷沉淀、继续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呼吸、循环功能,患儿目前状况下无条件进行外科手术。 11-03日晚间患儿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中,持续予血小板、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患儿胃管内仍有较多新鲜血液,监测平均动脉压曾有一过性降至32-36mmHg,予生理盐水扩容后平均动脉压可升至40-50mmHg左右。 夜间02:35患儿突发心率、血氧进行性下降,经持续胸外按压,气囊加压给氧,多次肾上腺素静推,扩容纠酸等抢救措施后心率、血氧仍无法维持。 04:54患儿心电图呈一直线,宣布临床死亡。
病理检查及尸检结果 胎盘病检(病理号W1413838)示:(胎盘)送检组织合计大小16*15*7cm,脐带长40cm.直径1cm;镜下:胎盘绒毛组织以成熟终末绒毛为主,符合孕晚期胎盘改变,胎膜组织为明确炎性浸润;脐带切面见血管三根。 尸检报告: (一)法医病理学诊断 男性新生儿尸体,尸体重2935g,尸体长46cm,坐高:32.5cm、头位33cm、胸围31.5cm、腹围28cm,指、趾甲达指、趾端。尸检示: 胃、肝、肾等脏器多发性出血,伴胃肠道积血、肾包膜及周围出血、肠系膜及腹膜后水肿。 较多肺泡表面可见透明膜存在,肺间质多灶性炎,多灶性肺出血。“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气囊加压给养史”,伴咽喉部粘膜下水肿,气管黏膜灶性溃疡及急性炎,气管、支气管内炎性粘液,部分肺组织呈过扩张、部分肺叶段间隔、局部肺膜下见多发串珠状气泡及局部肺膜下大泡形成。 心肌细胞空泡样变,心肌间小动脉痉挛。 脑淤血、水肿。顶枕部头皮下水肿,左侧顶骨骨膜下少许出血。 肝组织间见广泛散在髓外造血灶。 胸前皮肤皮内、皮下出血,符合胸外心脏按压所致。 双肘、双腕、左手背、双腹股沟、双内踝、双足背、左足跟见针眼伴皮下出血,符合治疗过程中形成。 (二)无菌提取心血送行细菌培养,结果培养出大肠埃细菌
病情分析 1、孕妇入院后即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待产、分娩过程中,孕妇体温、脉搏、血常规正常,胎心正常,羊水清,无异味,腹部无压痛,无绒毛膜羊膜炎表现。孕妇孕36+4周,胎膜早破,破膜后26小时,未临产,胎儿约2700g左右,产道无异常,给予缩宫素引产,有引产指征。 2、孕妇孕36+5周,近足月,产程进展在正常范围内,产程中,羊水清,胎心无减速,无胎儿窘迫表现,无剖宫产指征。按照中华妇产科新产程的专家共识,第二产程为3小时。孕妇第二产程中,胎心正常,具备阴道试产、分娩条件。产科处理符合医疗原则。 3、新生儿娩出后迅速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正压给氧,气管插管、胸外按压,使用肾上腺素及扩容治疗,积极抢救后,新生儿Apgar评7分。新生儿抢救符合诊疗规范。
病情分析 4、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无胎儿窘迫表现,出生时Apgar评分低,有“新生儿窒息”表现,新生儿出生后对复苏反应差,经全力抢救,尤其是扩容后,病情明显好转,40分钟Apgar评分5分,60分钟7分,转入儿科后,血常规示:HB93g/L,在儿科治疗期间,无抽搐、惊厥,无明显缺血缺氧脑病表现,心脏血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结合胎膜早破病史,故新生儿出生后的表现,应为“感染性休克”。。文献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是导致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死亡率高。 5、分娩后即血红蛋白93g/L,严重贫血,结合严重DIC表现,其血液系统疾病可能极大。 6、新生儿死亡原因应为感染性休克及自身血液系统疾病导致DIC、多器官出血、功能衰竭。
总结 1 分娩前无典型胎儿窘迫表现。 2 娩出后有“窒息”表现,给予复苏后,无反应。 3 刚分娩出来就是一个重度贫血表现,并有凝血功能异常,不排除患儿存在血液等其他系统的自身疾病。 4 在治疗期间,无缺血缺氧性脑病表现,而是以“DIC”多脏器出血为主要表现。 5 无菌提取心血送行细菌培养,结果培养出大肠埃细菌。 结论:此早产儿,分娩后的所有表现为“感染性休克、DIC”系列表现,而非“新生儿窒息”,此种“感染性休克、DIC”不可预知,治疗困难,预后不良。
南京市医学会鉴定结果示: 患儿出生后有窒息表现,经多学科联合抢救,采取了气管插管、持续正压通气、胸外按压等措施,并转儿科进一步诊治,抢救及儿科治疗符合诊疗常规,不存在过错。 患儿之母胎膜早破,自身存在感染风险,产程中出现宫内窘迫有自身因素;患儿出生后HB93g/L,提示重度贫血,并有凝血功能异常,不排除患儿存在血液等其他系统的自身疾病。 综上:自身因素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医方为次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