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法律與社會規範 壹、社會生活與社會規範 貳、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 參、基本法律制度的認識 肆、法治社會的建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自由法學 楊智傑. 概念法學 – 形式主義 – 啟蒙時代的自然法思想,想把人權法律化,要 求法官依法判決,不濫用權力 – 但法律可能有漏洞,這種完全依法判決,可能 無法跟上時代.
Advertisements

變遷的根源:人類 目前世界人口 7,147,035,500 12:39 Feb 14, 2014
第 30 章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 1 、转氨基作用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3 、联合脱氨作用 4 、脱羧作用 5 、氨的命运 三、尿素的形成 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東吳學生對基因改造食品 認知調查 藍嘉君 陳宇柔 沈彤.
公共卫生概论 公共卫生 Public Health 公众健康,群体健康
鏈條傳動 1.鏈條的構造是以金屬所製的小環或小片,以軸銷鈎連且具撓曲性之條狀物,用以傳達動力。
世 界 文 化 史 分 組 報 告 凡爾賽玫瑰與其歷史.
第一章文学观念 第一章文学观念.
红外光谱分析法.
馬西米連一世 馬西米連一世憑藉與勃艮地瑪利亞公主成婚,使得哈布斯堡家族成為歐洲最顯赫的皇族。馬西米連是第一位哈布斯堡的藝術贊助者,他也是畫家贊助人,受到周圍幾個畫家如杜勒、阿爾道夫的薰陶,使他在藝術上有很深的見解。 費迪南大公二世 費迪南二世從父親費迪南一世繼承部分哈布斯堡家族的遺產,並遷居到安布列斯宮,將豐富的收藏轉變成一個博物館。不論是在自然科學或人文藝術,甚至奇珍異寶方面的收藏數量大增。一千多件袖珍肖像及甲冑收藏,更勾畫出當時著名的領導者、貴族、英雄和詩人的時代背景。學識淵博的費迪南對收藏藝術品之熱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介绍 初中语文教学改进建议
Hans Hartmann 基准化线性规划模型 --供应链上的决策支持工具
12阅读领航交流展示 ——蒋清轩小组.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第三章 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模型 3.1 微分方程模型 3.2 差分方程模型 3.3 观众厅地面设计 3.4 碳定年代法
幾年後, 突然有人告訴你: 只要避免幾種食物, 你的頭痛就會不藥而癒! 你的頭開始陣陣抽痛, 愈來愈痛,嚴重到以為自己中風,
四、妙用無窮的磁 磁的應用帶給人類便利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電話和冰箱的門就是磁的應用。而磁浮列車的發展,更展現了磁的無限潛力。由於磁和現代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磁的性質與應用。 
摩登原始人 撰文:Nicolas Revoy Emmanuelle Nicolas 编辑: 武峥灏.
如何讓心情飛而不灰— 認識壓力的身心效應與情緒紓解
數學繪本教學及網路資源應用 分享者:王麗娟.
拼 貼.
望远镜 八(3)班 戴梦秋 徐楠   高兰.
台灣飲食文化變遷 馮伯元、林宏曄.
1886年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 制成了四轮汽车,看上去就像一辆两轮马车的变种。
2014届研究生选修课程 《传播学理论研究》 任秀芹.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的概念 和研究对象 一、概念
大脑暗能量 文字取材: 马库斯.E.雷切尔 (Marcus E. Raichle) 翻译: 冯泽君.
江苏教师教育网络培训平台 培训学员帮助.
绪 论 Introduction.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贾琳 周四34节,单周五34节,3学分.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达达主义.
認識亞斯伯格症 資源班:蔡依玲 2012/11/21.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JOU4670]电视调查报道研究
DANMARK 丹麦 幸福感 童话之城 罗森堡的玫瑰 洋溢着梦幻 小美人鱼 天鹅 嘉士伯啤酒厂 哥本哈根 红屋顶 鹿苑 哈姆雷特堡 安徒生
或許, 你的問題也是這樣開始的!.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蜕變.
大數據於健康產業之應用 講義下載網址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年度第2學期.
泉州市 高中新课程第一学段英语必修模块1、5水平测试质量分析
生物信息学 第三章 基因组学与序列分析 张高川 生物信息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Bioinformatics)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大一學生所認識的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1564~ 年9月電子系 2006年9月電子系 他丟的是什麼東西啊?
大一學生所認識的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1564~ 年9月電子系 他丟的是什麼東西啊?
第二学习主题 第9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日本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课堂小结.
論述ISMS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發展網路犯罪預防策略的新方法
國際關係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的緣起 國際關係理論的建構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 結 語.
意識研究簡史.
单分子测序技术对于未来基因组学研究的影响
第四讲:外交思想(上) 一、定义 二、现实主义 三、自由主义.
壓力與調適 台大雲林分院精神科醫師葉寶專.
第13章 壓力與心理調適.
[鄭氏攻臺]學習模組簡報 荷蘭人在臺灣的經營 國立臺灣大學 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問題大挑戰.
亞斯伯格症 (與高功能自閉症)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周妙純.
CH5 能量與生命 馮禮君.
蘆葦―生態棲地營建最佳的幫手 臺北板橋,倪宏坤攝.
第 3 課 法律基本理念與架構.
他們在,故我思 林福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講座.
智慧製造產業創新知識庫 黃俊弘.
第3單元第2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研究生境外学习项目说明 国际合作交流处
電磁鐵的原理及運用 《臺中市賴厝國小~自然新視界》.
WYSIWYP: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Pick(SciVis 2012)
John Calvin 约翰·加尔文 圣徒脚踪 2016 Hans Holbein 画的加尔文像.
歷史中的女性圖像 授課教師:陳曉慧老師 歷史中的女性圖像 第一講 課程主題:課程簡介,課程進行方式,分組討論及報告的要求
第七讲压力与挫折应对.
大中华区 2017 裁判会议.
媒體與國家的軟實力 賴榮偉.
第三章 磁场 3.1 磁现象和磁场 贺玉生.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比较两种抗血栓药物疗法(延长释放型双嘧达莫 +ASA固定剂量合用vs氯吡格雷)和替米沙坦 vs 安慰剂对卒中患者的作用:有效预防二次卒中的用药方案(PRoFESS) Rationale,Design and Baseline Data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Controlle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課 法律與社會規範 壹、社會生活與社會規範 貳、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 參、基本法律制度的認識 肆、法治社會的建立

壹、社會生活與社會規範 一、社會生活中的社會互動 你聽過黑羊與白羊過獨木橋的故事嗎? 如果兩輛車一起開進狹窄的巷道要會車,怎麼辦呢? 社會生活是一種群體生活,在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會與他人產生互動。在社會生活中,成員間的互動,如果彼此的角色期待不同時,到底是誰的行為要符合誰的期望才合理呢?這時就需要建立一套社會大眾普遍能接受的行為準則,也就是社會生活需要社會規範。

二、社會互動需要社會規範 人類早期的道路行走,屬於地方性習慣的表現,然後再演變為全國性的法律規範。例如:在我國,行人與車輛必須靠右行,而英國則規定靠左行。靠左和靠右本身並無優劣之分,都只是為了避免發生衝突,或為了提高社會利益所發展出來的規則。 社會規範是指人類為了共同 生活的需要,在社會互動過程中 所衍生出來,相習成風、約定俗 成,或者由人們共同制定並明確 施行的行為準則。

貳、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 假如有兩塊相連的地,一塊畜牧者用以養牛,另一塊耕耘者用以種麥。但畜牧者所養的牛群,常越界到麥地去吃個飽。牛吃了麥會使牛肉價值增加,但種麥者卻受了損失。畜牧者見自己的牛群得益,當然是希望能對麥地的損害置之不理。但若牛群可在麥地亂吃一通,那麼在邊際上(牛吃麥最後的分量),麥地所損失的價值一定會大過牛的增值。在邊際上,畜牧對社會的損耗就會因而大過牛群增值對社會的貢獻。這兩塊地的生產總淨值也會因此受到損害。 從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法律命令等層面來看,應如何解決這個紛爭?何種方式較佳?

一、社會規範的種類 (一)習俗 習俗早在人類原始社會中就已逐漸形成,是人類社會出現最早、最普遍的一種社會規範。 一種習俗維持得愈久長,人們就會在互動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更堅決要遵從這一習俗的意願。

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 資料來源:http://194.55.30.46/popups/popup_imageoftheday/0,,1775207_lang_4,00.html 資料來源:http://www.travel-web.com.tw/Show/Style1/News/c1_News.asp?SItemId=0271030&ProgramNo=A000001000001&SubjectNo=30394

(二)宗教 宗教是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產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在某些社會中,宗教儀式甚至形成一種習俗。

(三)道德  道德是指人類共同生活時,基於倫理、善惡等價值,對於每個人的行為舉止所形成的規範與準則。道德規範是一種內化的行為規則,也會引導個人外在的行為表現。 (四)法律  法律是一種規範,它對人的行為訂出一套強制性的規則,明定權利義務關係,以期建立社會的和平秩序。

二、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的差異 (一)產生方式不同 (二)對權利和義務的要求不同 (三)執行機制不同 (一)產生方式不同  習俗通常來自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的事實上慣行;道德則是人類從習俗中,基於良心意識逐漸發展而成;宗教源自人類對神鬼等超世俗力量的信仰;法律則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公權力為後盾的行為規範。 (二)對權利和義務的要求不同  倫理道德等其他社會規範一般都只規定義務,並不要求對等的權利,法律則強調不但要善盡義務,也可要求對等的權利。例如:民法第803條,第805條,刑法第337條規定。 (三)執行機制不同  道德、習俗與宗教等社會規範的執行機制是多元化的,由當事者自己或透過社會輿論力量進行。法律主要由政府、法院等專門的執行機構來執行。

(四)制裁手段不同  違反道德、宗教及習俗,所受到的通常僅是良心或社會上輿論的譴責;而違反法律,則會受到國家明確而具體的制裁。 (五)規範效果不同  道德、習俗與宗教通常較能由人 的思想、信仰等內心力量,積極鼓勵 其主動向善。法律規範的通常則是人 的外部行為,對於人們內心的想法, 往往無法有效的規範。

三、社會需要法律的理由 (一)提供解決衝突的規範指引 (二)促使社會維持基本秩序 (一)提供解決衝突的規範指引  當人與人在互動過程中發生糾紛或衝突,而習慣、道德或宗教等其他社會規範不足以解決時,就必須訂定法令規範,建立一套行為準則,提供解決衝突的規範指引。 (二)促使社會維持基本秩序  現代社會由於組成分子複雜,不同群體有不同的習俗、信仰與道德等規範標準,為了讓社會能維持基本秩序,就需要建立一套明確而有強制性的規範標準。

(三)保障個人自由得以實現  為了避免個人自由或政府作為,妨礙他人自由,就會以法律明文禁止。法律明確規定個人在一定範圍內能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不受國家或其他人以不當的方式或理由加以限制或侵犯。 法律發揮制裁作用無須取得被懲罰者意願,道德卻是經由當事人的內心才能發揮作用。法律是強制性的,道德等其他社會規範則可柔化人的內在。

參、基本法律制度的認識 漢斯‧凱爾遜(Hans Kelsen,1881-1973)認為社會的行為規範包含宗教、道德和法律三種面向,法律與其他行為規範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會對違反者施以強制性的制裁。而各種社會規範對人們行為的規制,可分為直接勸導和間接勸導兩種。 所謂「直接勸導」,就是不以制裁為後盾的勸導;「間接勸導」則是以制裁為後盾的勸導。其中,道德和宗教規範屬於前者,法律則屬於後者。各種法律制裁中最嚴重的是對違反秩序者剝奪財產、生命和人身自由。

一、法律的意義 二、法律的位階 (一)垂直的面向 法律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之分。成文法律包括憲法、立法院通過的法律和行政機關制定的法規命令。 (一)垂直的面向  就法律位階來說,依序為憲法、法律、命令。憲法位階最高,具有最高效力及優越性,法律及命令不得牴觸憲法。

(二)水平的面向  所謂「水平面向」,是指相同效力階層的法規範。當同階層的規範相互衝突時,大多從規範位階、制定先後,以及「普通 ── 特別」關係的規則,作為規範取捨的標準。 1.特別法優於普通法 所謂「特別法」,是針對特定的人、地、事制定的法令;「普通法」則是對於一般的人、地、事加以規範的法令。

2.後法優於前法 「後法優於前法」又稱為「新法優於舊法」,是以兩種法律公布施行時間的先後為標準,公布施行的時間在後的,為國家以後所決定的意思,表示其已將先前的決定更改,這時適用後來公布施行的新法,而不適用先前已公布施行的舊法。例如:對於性別歧視規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二章優先適用於就業服務法。

三、憲法與法律的制定與修正程序 (一)憲法的制定與修改 (一)憲法的制定與修改  我國現行的憲法是在民國35年12月25日,經制憲國民大會制定,民國36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並在同年12月25施行。在民國38年國共內戰後,國民政府播遷臺灣,而此一憲法亦沿用迄今。 我國曾制定及修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現行憲法某些重要條款,並先後進行了七次修憲。 目前我國憲法修正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之,不適用憲法第174條之規定。

(二)法律的制定與修正  行政院、考試院、監察院及司法院,均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或修正案,而立法委員經30人以上連署,也得提出法律案,一般人民只能依公民投票法,創制立法原則。 法律的制定或修正,都應該經立法院各委員會審查。讀會共有三次,一讀會是法律案排入議程後,由大會主席宣付朗讀,即交付有關委員會審查;二讀會是在大會逐條或依次討論;三讀會時除非有重大瑕疵,否則院會不得再做內容修正,而僅能為文字的修正。在三讀會完成後,法律要產生實質效力,還須將法律諮請總統公布後才能發生效力。 法律修正之機關與制定之機關相同,凡有權制定法律之機關,即有權隨時就相關法律提出修正,至於修正程序,亦與制定程序相同。

四、法律的種類 (一)公法與私法  公法是規律「縱的關係」,即上下垂直線之生活關係,如刑事訴訟法就是規定國家與個人之間公權力關係的法律。私法則是規範「橫的關係」,即所謂左右水平之生活關係,亦即規定個人相互間,或國家與個人之間私權關係的法律。所以商事法、民法等均屬之。 隨著社會的演進,區分公法與私法並不足以因應現實情況,於是出現公私法混合的第三法域,如「社會法」、「經濟法」等。

(二)實體法與程序法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分應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實體法是指規定權利義務具體內容的法律,也就是有關實質權利義務的法律,例如:一般人所熟知的民法與刑法。程序法則是規定如何實現實體法權利及義務的程序,亦即規定如何運用或施行的法律,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均屬之。至於兩者間的關係,一般而言,實體法為目的,程序法為手段。 實體法與程序法的區分應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肆、法治社會的建立 一、人治與法治的差別 (一)事前明定的標準 影片欣賞-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關於領主享有新娘初夜權的片段,這項權力的基礎為何? 這個案例屬於哪一種社會規範?是否合理? 一、人治與法治的差別 民主政治欠缺法治,將成為暴民政治;而法治欠缺民主,亦將成為獨裁政治。 (一)事前明定的標準  所謂「人治」,是指規範社會的準則是出自於國家統治者的好惡,而非依據事先明定的標準。而「法治」則是強調國家的規範準則經由正常公開的程序加以制定、公布,有事先明定的標準可依循。

(二)規範的決策程序 (三)責任政治的要求 (四)集權與分權 (二)規範的決策程序  政府制定的政策如果由執政者個人專斷獨行,就叫做人治。國家的法律、命令等,要經過一定的程序制定、公布。而行政機關則要依據法律之規定才能執行職務,就是法治。 (三)責任政治的要求  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個人行為不必負擔任何責任,這就是人治。法治則強調「責任政治」,執政者的各種作為如果違法,就要受到司法的約束規範。 (四)集權與分權  集權形式的內容是專制的統治力量,分權形式的內容是民主的統治力量。

二、法治的基本要求 (一)具備法律的觀念 (二)貫徹法律的強制力與妥當性 (一)具備法律的觀念  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法律觀念,也就是以人民自由和平等之權利意識為核心內容,從而形成對法律的認同和正確認識,並身體力行。 (二)貫徹法律的強制力與妥當性 法律的「強制力」,是指如果有人漠視法律而為所欲為,國家就可以公權力對其施以制裁。法律之強制力則需以其具備妥當性為前提,必須透過人民或民選代表在凝聚民意共識後,依據正當法律程序加以制定的。

(三)落實依法統治的理念  人民可以透過選舉或罷免方式行代議政治,還可以行使憲法的創制及複決權,直接由人民制定代表實際民意的法律。國家行政機關必須執行立法機關所通過的法律,承擔政治責任。國家必須擁有獨立的司法機關,並由大法官扮演解釋憲法與違憲審查的角色,落實憲法保障人民權利的功能。

三、為什麼要守法 (一)法律是人民自我統治的表現 (二)合憲法律保障人民權利 專制社會臣民的守法是出於對統治者的恐懼感,而在民主社會公民的守法卻是在於法律所賦予的安全感。 (二)合憲法律保障人民權利 法律是由民選的立法機關制定,並不得與作為人民意志的憲法相衝突。 但憲法規定的通常只是抽象的基本權利,需要法律予以具體化。人民遵守合憲法律,更能實現其基本權利。

「惡法非法論」強調正義的價值、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可侵犯,認為一天都不能讓惡法生效,所以立法修改以前不應執行,也不應遵守;主張對惡法的直接反抗。 1.「惡法」的認定標準 我國法治化的基礎已日趨穩固,所謂「惡法亦法」的現象,可以用憲法作為最低的判斷標準,在程序上人民也可以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2. 惡法亦法的爭議 「惡法非法論」強調正義的價值、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可侵犯,認為一天都不能讓惡法生效,所以立法修改以前不應執行,也不應遵守;主張對惡法的直接反抗。 「惡法亦法論」強調秩序的價值、執法、守法習慣的養成,主張用修改法律的立法手段才能結束惡法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