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宋强 副教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金属学与热处理 主讲 杨慧.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金属的结晶 熔化.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分式的乘除.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 李学伟 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Geophysical Laboratory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十章 方差分析.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ITO TFT实验.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数与向量的积.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用计算器开方.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奇妙的焊接组织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明生.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单组元相图及纯晶体的凝固 宋强 副教授

6.2 纯晶体的凝固 熔炼 炼钢 炼铜 熔 化、浇 注 过 程

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态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状态的过程。 凝固与结晶 L 物质从液态经冷却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 从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态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晶体状态的过程。 C 结晶 S A 玻璃化

为什么要研究凝固问题? ★国内开展凝固有关研究的重点实验室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工大) 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所)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科大)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交)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大)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大) 凝固技术与应用省重点实验室 (湘大)

一、纯金属结晶的宏观现象 冷却曲线的测定 热 分 析 法

结晶过程宏观现象 过冷现象 Tm Tn 结晶潜热 Tm—理论结晶温度 Tn —实际结晶温度

1、过冷现象 过冷:当液态金属冷却到理论结晶温度Tm(熔点)时并未开始结晶,而是 需要继续冷却到Tm之下某一温度Tn,液态金属才开始结晶的现象。 过冷度:金属实际结晶温度Tn与理论结晶温度Tm之差。ΔT= Tm-Tn 影响过冷度的因素: 金属不同,过冷度不同; 金属的纯度越高,过冷度越大; 冷却速度越大,过冷度越大 Tm Tn

一摩尔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结晶潜热 熔化潜热 金属熔化时从固相转变为液相要吸收热量 相变潜热 结晶潜热 一摩尔物质从一个相转变为另一个相时,伴随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结晶时从液相转变为固相要放出热量

Tm Tn 平台的出现←结晶潜热的释放补偿了散失 到周围环境的热量 第二转折点 平台延续的时间是结晶过程所用的时间 第一个转折点:结晶过程开始 第二个转折点:结晶过程结束 在结晶过程中,如果释放的结晶潜热大于 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温度将会回升, 甚至发生已结晶的局部区域的重熔现象 第二转折点 Tm Tn 第一转折点

二、金属结晶的微观过程 实际金属由许多不同位向的晶粒构成 孕育 出现极微小的晶体(晶核) 晶核长大(同时新的晶核形成) 直至液态金属越来越少 晶体彼此相互接触 每个晶核均有条件成长为一个晶粒 晶核数目越多,形成的晶粒数越多 若只有一个晶核长大 金属单晶体 基本概念:晶粒、晶界、等轴晶粒 时间 有些晶粒在三维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可近似看作球状 晶粒相互之间的接触面 结晶过程中一个晶核成长为一个小晶体,这些小晶体称为晶粒

金属结晶微观过程=形核+长大 两个过程重叠交织 长大 形核 形成多晶体

三、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思考:为什么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不能结晶,而必须在一定过冷度下才 能进行?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物质系统总是自发地从自由能较 高的状态向自由能较低的状态转变。 自由能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在恒压下,dP=0,

热力学条件推导 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必须要过冷 设在一定温度下,从一相转变为另一相的自由能变化为: 令液相→固相的单位体积自由能的变化为 ,则 其中 经整理, 若要 ,则ΔT>0 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必须要过冷

用衍射法测得的金属液态和固态的结构数据比较 四、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1、液态结构 与固态相比:原子间距较大、配位数较小、原子排列较混乱 结构特点:长程无序而近程有序 用衍射法测得的金属液态和固态的结构数据比较 金属 液态 固态 原子间距/nm 配位数 Al 0.296 10~11 0.286 12 Zn 0.294 11 0.265,0.294 6+6 Cd 0.306 8 0.297,0.330 Au 0.288

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 rmax 2、结构起伏:液态金属中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瞬间 形成、瞬间消失,此起彼伏,这种不断变化的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称为结 构起伏或相起伏 金属结晶的条件之二 相起伏大小 相起伏出现几率 液态金属中不同尺寸的相起伏出现的几率 过冷度 rmax 最大相起伏尺寸与过冷度的关系

五、形核 形核方式: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均匀形核(均质形核、自发形核):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均匀地生成,即液相中各个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是相同的。 非均匀形核(异质形核、非自发形核):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 实际金属结晶:非均匀形核

1、均匀形核 思考:为什么过冷液体形核要求晶胚具有一定的临界尺寸? 1)晶核形成时的能量变化和临界晶核 能量变化 设晶胚体积为V,表面积为S,液、固两相单位体积自由能差为ΔGV, 单位面积的表面能σ,则系统自由能的总变化为: 设过冷液体中出现一个半径为r的球状晶胚,它所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为: 能量变化 (液→固)→自由能↓←结晶驱动力 晶胚出现 新的表面→表面能→自由能↑←结晶阻力

分析:①r↑,体积自由能的减小的速率比表面能的增 加的速率要快,但开始时表面能占优; ②r增加到某一极限值,体积自由能的减小占优,出现 极大值ΔGK,对应 rK; ③r<rK,随晶胚尺寸r↑→ΔG↑(过程不能自动进行, 晶胚不能成为稳定晶核,瞬时产生,瞬时消失); ④ r>rK,随晶胚尺寸r↑→ΔG↓(自动进行→形成 稳定晶核) r=rK→临界晶核半径 临界形核半径与过冷度的关系: 过冷度越大→临界晶核半径越小 rk Gk r0 晶核半径与ΔG的关系 过冷度ΔT 临界晶核半径rk

最大相起伏尺寸、临界晶核半径、过冷度的关系 分析:①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过冷度ΔTK为临界过冷度; ②当ΔT<ΔTK,过冷液体中存在的最大晶胚尺寸rmax<rK,不能转变为晶核; ③当ΔT=ΔTK,rmax=rK,正好达到临界晶核半径; ④当ΔT>ΔTK,rmax>rK,液态金属的结晶易于进行。 rk rmax rk、rmax 过冷度ΔT ΔTK 过冷只是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

2)形核功 思考:晶核半径在rK~r0范围内的晶核能够成为稳定晶核吗? 当r=rK→ΔG出现极大值ΔGK, ΔGk 分析: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下降只补偿了表面能的2/3,还有1/3 的表面能没有得到补偿,需要另外供给,即需要对形核做功。 ΔGk 形核功 r0 rk

过冷度增大,临界形核功显著降低,结晶过程易于进行。 能量起伏:体系中每个微小体积所实际具有的能量会偏离体系平均能量 水平而瞬时涨落的现象→形核时所需能量的来源 液相中的能量起伏 结晶的条件之三 过冷度增大,临界形核功显著降低,结晶过程易于进行。

3)形核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 影响形核率的因素 ①过冷度↑→临界晶核半径、形核功↓→形核率↑ ②过冷度↑→温度↓→原子扩散能力↓→形核率↓ N1为受形核功影响的形核率因子,N2为受原子扩散能力影响的形核率因子 N2 N1 N 均匀形核所需过冷度较大

思考:均匀形核所需要的过冷度很大,而在实际结晶中 以铜为例,计算形核时临界晶核中的原子数: 已知纯铜的凝固的温度Tm=1356K,ΔT=236K,熔化热Lm=1628106J/m3, 比表面能σ=17710-3J/m3。 求解: 铜的点阵常数a0=3.61510-10m,晶胞体积为VL=(a0)3=4.72410-29m3 而临界晶核的体积为: 则临界晶核中晶胞的数目: 铜是面心立方晶体结构,每个晶胞中的原子数为4,则一个临界晶核的原子数目为1734=692个原子 思考:均匀形核所需要的过冷度很大,而在实际结晶中 并不需要这么大的过冷度,为什么?

上节重点内容回顾 1、液态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结构起伏或相起伏 2、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 3、形核时的能量变化和临界晶核半径 4、形核功:能量起伏 5、形核率 ΔGk rk rmax rk、rmax 过冷度ΔT ΔTK

2、非均匀形核 1)临界形核半径和形核功 晶核形成时体系表面能的变化为ΔGS,则 三相交点处,表面张力达到平衡: 由于 把上述三式代入,整理后得 不均匀形核示意图

非均匀形核 球冠晶核的体积: 则晶核由体积引起的自由能变化为: 晶核形核时体系总的自由能变化: 将 代入整理得: 均匀形核 : 将 代入整理得: 均匀形核 : 两者相比较,两者仅差别第二项有关θ的系数项。 对一定的体系,为定值, 可求出非均匀形核时的临界半径为:

非均匀形核 分析:① , ; ② , ,非均匀形核不需做形核功,完全润湿; 分析:① , ; ② , ,非均匀形核不需做形核功,完全润湿; ③ , ,则 ,说明形成非均匀形核所需的形核功小于均匀形核功,故过冷度较均匀形核时小。 不同润湿角的晶核形貌

非均匀形核 2)形核率 ①过冷度的影响 非均匀形核可在较小过冷度下获得较高的形核率; 非均匀形核的最大形核率小于均匀形核 。 均匀形核率和非均匀形核率 随过冷度变化的对比 2)形核率 ①过冷度的影响 非均匀形核可在较小过冷度下获得较高的形核率; 非均匀形核的最大形核率小于均匀形核 。 ②固体杂质结构的影响 当液态金属确定之后, 固定不变,那么θ角只 取决于 的差值,只有当 越小时, 才越接 近于 ,才能越接近于1。 点阵匹配原理 :两个相互接触的晶体结构越近似,它们之间的表面能越小

非均匀形核 例如:形核剂的作用 Zr能促进Mg的非均匀形核 铁与铜 WC:六方结构 Au:面心立方 Ti与铝合金: 元素 晶体结构 点阵常数 熔点(℃) Zr 密排六方 0.3223nm 0.5123nm 1855 Mg 0.3202nm 0.5199nm 659

非均匀形核 ③固体杂质形貌的影响 凹曲面上较小体积的晶胚便可达到临界晶核半径,平面居中,凸面最低。 ④其它影响因素:振动或搅拌 以铜为例,计算其非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中的原子数。 不同形状的固体杂质表面形核的晶核体积

形核小结: 液态金属的结晶必须在过冷的液体中进行,液态金属的过冷度必须大于临 界过冷度,晶胚尺寸必须大于临界晶核半径。前者提供形核的驱动力,后 者是形核的热力学条件所要求的; 临界形核半径的大小与晶核的表面能成正比,与过冷度成反比; 均匀形核既需要结构起伏,也需要能量起伏,二者皆是液体本身存在的自 然现象; 晶核的形成过程是原子的迁移过程,因此结晶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在工业生产中,液体金属的凝固总是以非均匀形核的方式进行。

六、晶体长大 宏观:晶体界面向液相中的逐步推移; 微观上看:原子由液相中扩散到晶体表面上,并按晶体点阵规律要求,逐 个占据适当的位置而与晶体稳定牢靠地结合起来的过程。 1、晶体长大的条件: ①要求液相能不断地向晶体扩散供应原子。 ②要求晶体表面能不断并牢固地接纳原子。 液-固界面上的原子迁移

晶体长大 曲线分析: ①当界面温度Ti等于Tm时,(dn/dt)M=(dn/dt)S,晶核既不长大也不熔化; 可以进行,晶核可以长大; ③当界面温度Ti大于熔点Tm时,(dn/dt)M>(dn/dt)S,晶核将熔化。界面向 液相中的推移不可以进行,晶核不可以长大。 ★动态过冷度:晶核长大时实现原子由 液相转移到固相所需要的界面过冷度。 温度对晶核熔化和长大的影响

2、液-固界面的构造 按原子尺度分类:光滑界面、粗糙界面 1)光滑界面—液、固两相截然分开 微观尺度:界面光滑 宏观尺度:锯齿状 小平面界面

晶体长大 2)粗糙界面—液、固两相原子排列混乱 微观尺度:界面高低不平 宏观尺度:界面平直 非小平面界面 粗糙界面 微观 宏观

不同α值下,与⊿GS/(NkTm)与P的关系 晶体长大 3)杰克逊模型:界面的平衡结构是界面能最低的结构 曲线分析:①α≤2的曲线,在 处界面能 具有极小值—粗糙界面 ②α>2时,曲线有两个最小值,接近 和 的位置—平滑界面 不同α值下,与⊿GS/(NkTm)与P的关系

3、晶体长大方式和生长速率 1)连续长大:粗糙界面 垂直长大机制 特点: ①界面连续推移,垂直长大; ②长大速度快; ③所需动态过冷度小。 垂直长大示意图

晶体长大方式和长大速率 2)二维形核:光滑界面 二维晶核:指一定大小的单分子或单原子的平面薄层。 形核-扩展铺满整个表面-生长中断-形核 特点:①不连续长大;②长大速度慢;③所需过冷度较大。 二维晶核长大示意图

晶体长大方式和长大速率 3)藉螺型位错生长:光滑界面 特点:①连续长大; ②长大速率小; ③有回旋生长蜷线 ④晶须的生长。 螺旋长大的SiC晶体 3)藉螺型位错生长:光滑界面 特点:①连续长大; ②长大速率小; ③有回旋生长蜷线 ④晶须的生长。 借螺型位错长大示意图

晶体长大方式和长大速率 台阶各处沿着晶体表面向前移动的线速度相等,但由于台阶的起始点不动,所以台阶各处相对于起始点移动的角速度不等。离起始点越近,角速度越大,于是随原子的铺展,台阶先是发生弯曲,而后即以起始点为中心回旋起来。台阶每横扫界面一次,晶体就增大一个原子间距,但由于中心回旋速度快,中心突出起来,形成螺钉状的晶体。

七、结晶动力学及凝固组织 1、结晶动力学 约翰逊-梅尔动力学方程: 特点:①具有“S”形曲线; ②具有孕育期; ③随形核率和长大速率的增 加,已转变体积分数增大;④长大速率对已转变体积分数的影响远大于形 核率对已转变体积分数的影响。

2、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1)固液界面前沿液体中的温度梯度 ①正温度梯度:指液相中的温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提高的温度分布状况 即过冷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结晶潜热的释放:只能通过固相 例子—液态金属在铸型中凝固过程 正温度梯度

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②负温度梯度:指液相中的温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温 度分布状况。即过冷度随至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成分过冷 结晶潜热的释放:可通过固相和液相散失 负温度梯度

上节内容回顾 1、非均匀形核:形核功 2、影响形核率的因素:过冷度、固体杂质结构、形貌、振动或搅拌 3、晶体长大的条件 4、界面动态过冷度 5、液固界面的构造:光滑界面、粗糙界面 6、晶体的长大方式:垂直长大(粗糙界面)、二维形核、藉螺型位错生长 7、结晶动力学 8、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

以光滑界面结晶的晶体可成长为以密排晶面为表面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光滑界面 2)晶体生长的界面形状—晶体形态 ①在正的温度梯度下生长的界面形态:平面状生长 以平面状向前推移 光滑界面:生长形态为台阶状 以光滑界面结晶的晶体可成长为以密排晶面为表面的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粗糙界面:可近似保持平面 粗糙界面

纯晶体凝固时的生长形态 ②在负的温度梯度下生长的界面形态:树枝状生长 一次晶轴、二次晶轴→树枝晶(枝晶) 树枝生长示意图 晶体生长界面与Tm等温线

晶体长大小结 ①具有粗糙界面的金属,其长大机理为垂直长大,长大速度快,所需过冷度小; ②具有光滑界面的金属化合物、亚金属或非金属等,其长大机理可能有两种方式,其一为二维晶核长大,其二为螺型位错长大,长大速度很慢,所需过冷度较大; ③晶体成长的界面形态与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和界面的微观结构有关。

八、凝固理论的应用举例 1、凝固后的晶粒大小控制 1)控制过冷度 ΔT↑→ ↑ 冷却速度↑→ΔT↑ 2)变质处理 在浇注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变质 剂),促进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来细化晶粒。 3)振动、搅拌 ①依靠从外面输入能量促使晶核提前形成; ②使成长中的枝晶破碎,使晶核数目增加。

某些金属或合金常用的形核剂

1-浇包;2-浇杯;3-铸型;4-振动器;5-支架 凝固后的晶粒大小控制 振动浇注装置 1-浇包;2-浇杯;3-铸型;4-振动器;5-支架 电磁振动台 1-铸型;2-平台;3-电枢; 4-铁芯

凝固理论的应用举例 2、定向凝固 1)概念:使铸件全部沿同一方向生长,由此产生有相同取向的柱状、片层状及棒状所构成的单相或双相纤维状组织,它的纵向性能明显高于横向性能。 应用:高温汽轮机叶片

凝固理论的应用举例 3、单晶制取—电子元件和激光元件的重要原料 单晶可用下列两种方法制取: 1)尖端形核法制取单晶 2)垂直提拉法制取单晶

凝固理论的应用举例 4、非晶态金属的制备 快速凝固技术

重点与难点 1、相律的应用; 2、明确结晶相变的热力学、结构及能量条件; 3、了解过冷度在结晶过程中的意义,过冷度、临界过冷度、动态过冷度之间的区别; 4、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成因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半径和形核功推导; 5、润湿角的变化范围及其含义; 6、液-固界面的分类及其热力学判据; 7、晶体生长方式及其对生长速率的关系; 8、液-固界面结构和液-固界面前沿液体的温度分布对晶体形态的影响; 9、能用结晶理论说明生产实际问题,如晶粒细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