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6.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6.2 拉普拉斯反变换 6.3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 计算法概述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基本积分表 三、不定积分的性质及简单计算 四、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5.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 本节主要讨论 (5.33) 的基解矩阵的求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电子电工学 主讲人:杨少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第二篇 动 态 电 路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七章 动态电路的状态变量分析.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节点分析法 一、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待求量列写方程。 R6 节点数 n = 4 R4 R5 R3 R1
第三节 线性电路的复频域法求解 一、R、L、C 元件的复频域模型 1. 电阻元件 R i(t) + u(t) - R I(s)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作为变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出各支路的电流值。 图示电路有三条支路,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 节点的电流方程 : 节点a: 节点b: 这两个方程不独立,保留一个。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习题1.1: 一个四端元件的端子分别标为1、2、3、4。已知U12 =5V,U23 =-3V,U43 =6V。 (1)求U41 ;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第七章 动态电路的状态变量分析 7.1 电路的状态和状态变量 7.2 状态方程及其列写 7.3 状态方程的解法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电路基础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xt4-1 circuit data 元件 支路 开始 终止 控制 元 件 元 件 类型 编号 结点 结点 支路 数 值 数 值 V R R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4 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对系统线性的进一步认识.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第8章 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 8.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十章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 1 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6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2 电路量的初值 7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三章 线性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第14章 二端口网络 14.1 二端口网络 一端口:流入一个端子电流等于流出另一端子电流 二端口:满足端口条件的2对端子 举例: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第 二 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 第一节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第二节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和初始条件 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6.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6.2 拉普拉斯反变换 6.3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第六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6.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6.2 拉普拉斯反变换 6.3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6.4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动态电路 6.5 网络函数 6.6 固有频率

本章要介绍的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是研究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的基本工具。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的分析方法,称为复频域分析,即s域分析。 6.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 6.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设时域函数f(t)在区间 [0,∞ )内的定积分为 式中,s=σ+jω为复频率。若该定积分在s某一域内收敛,则由此积分确定的复频域函数可表示为

8 cost 9 10 11 12

6.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一、线性性质 若ℒ[f1(t)]= F1(s),ℒ[f2(t)]= F2(s) 则对任意常数a1及a2(实数或复数)有 ℒ[a1f1(t)+a2f2(t)] = a1ℒ[f1(t)]+a2ℒ[f2(t)] = a1F1(s)+a2F2(s) 即拉氏变换满足齐次性和可加性。 应用:

例6.1.4 试求电阻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解:时域中线性电阻元件 对电阻电压、电流进行拉氏变换,并由线性性质可得 ℒ [uR] = ℒ [RiR] = Rℒ [iR] 电阻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它表明,电阻电压的象函数与电阻电流的象函数之间的关系也服从欧姆定律。

二、微分性质 若ℒ[f(t)] = F(s),则 ℒ[ ] 拉氏变换的微分性质表明,时域中的求导运算,对应于复频域中乘以s的运算,并以f(0-)计入原始值 推广: ℒ[ ]

例6.1.5 试求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解:在时域中线性非时变电容元件 对电容电压、电流进行拉氏变换,并根据微分性质和线性性质可得 ℒ [iC] = ℒ [ ] = Cℒ [ ] = C[sUC(s)-uC(0-)] 则电压——电流关系的电容元件的复频域形式为

ℒ[ ] 三、积分性质 若ℒ[f(t)] = F(s),则 拉氏变换的积分性质表明,时域中由0到t的积分运算,对应于复频域中除以s的运算 ℒ[ ] 拉氏变换的积分性质表明,时域中由0到t的积分运算,对应于复频域中除以s的运算 例6.1.6 试求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解:在时域中线性非时变电感元件

对电感电压、电流进行拉氏变换,并由积分性质和线性性质可得 ℒ [iL] = ℒ [ ] = ℒ [ ]+ℒ [ ] 电感元件的复频域形式为: 从微分和积分性质可看出,在应用拉氏变换时,直接用时域中的0-时的原始值,而不必考虑0+时的初始值。

四、时移性质 若ℒ[f(t)] = F(s),则 ℒ[f(t-)] = F(s) 拉氏变换的时移性质表明,若原函数在时间上推迟(即其图形沿时间轴向右移动 ),则其象函数应乘以延时因子e-s 例6.1.7 图示单个矩形脉冲波形f(t),其幅度为A,试求f(t)的拉氏变换F(s)。 解 :矩形脉冲f(t)可表示为

故根据时移性质,有 ℒ[ ] ℒ 的象函数 例6.1.8 已知 求 解 : 故根据时移性质,有

ℒ[ ]=F(s-α) ℒ ℒ ℒ 五、频移性质 若ℒ[f(t)] = F(s),则 拉氏变换的频移性质表明,若原函数乘以指数因子et,则其象函数应位移(即其图形沿实轴向右移动)。 例6.1.9 试求 及 的拉氏变换。 ℒ 解 : ℒ 根据频移性质可求得 ℒ

六、初值定理 若ℒ[f(t)] = F(s),且 存在,则 七、终值定理 若ℒ[f(t)] = F(s),且 存在,则 利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可以不经过反变换而直接由象函数F(s)来确定原函数f(t)的初值和终值。

例6.1.10: 求原函数f(t)的初始值f(0+) 已知 求原函数f(t)的终值f() 已知 解 : 根据初值定理 根据终值定理

八、卷积定理 若ℒ[f1(t)]= F1(s),ℒ[f2(t)]= F2(s),且t  0时f1(t) = f2(t) = 0则 ℒ[f1(t)f2(t)] = F1(s)F2(s) 卷积定理表明,时域中两原函数的卷积,对应于复频域中两象函数的乘积。

例:已知某网络的的冲激响应为 求该网络在激励 作用下的零状态响应 解:

6.2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可以将频域响应返回至时域响应。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定义: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较复杂,一般多采用部分分式展开的方法间接求得。(适用于有理式) 设F(s)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有理分式,m 和n 为正整数。

若m<n 称有理函数是真分数式 ①展开定理的第一步是把有理函数真分数化(真分式化) 若m>n则 将F(s)分解为一个s多项式和一个真分式之和 其中A(s)是P(s)除以Q(s)的商,是一个多项式,其对应的时间函数是(t),(1)(t), (2)(t) 等的线性组合。 B(s)是P(s)被Q(s)所除而得的余式,则B(s)/ Q(s)为真分式

例6.2.1 试求 的原函数。 解:将F(s)真分式化得 所以F(s)对应的原函数为

设:F(s)为真分式,并将分母多项式Q(s)用因式连乘的形式来表示,即: pj(j=1,2,…,n)为方程Q(s)=0的根,称为Q(s)的零点。 当spj时,F(s),所以pj也称为F(s)的极点。 若pj是多项式Q(s)的单根,则称pj为F(s)的单极点。 如果 pj(j=1,2,…,r)是Q(s)的r重根,则称pj为F(s)的r阶极点。

6.2.2 单极点有理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F(s)的极点均为单极点时, F(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为 Kj(j=1,2,…,n)为待定常数 方法一 方法二

f(t) = ℒ-1[F(s)] = ℒ-1 拉氏反变换并进行线性组合,可得: 一、 极点均为实数情况 解 F(s)的各极点分别为p1 = -1,p2 = 2,p3 = 3

f(t) = ℒ-1[F(s)] = ℒ-1

二、极点为复数情况(共轭复根) 若F(s)有 单极点,则必有 单极点。 则F(s)将包含 K1和K2一般也是共轭复数,即: 如果 则

f(t)= 拉氏反变换为: 例6.2.3 试求 的原函数f(t)。 F(s)极点分别为p1 = 2+j3,p2 = 2j3,p3 = 1。. 解: 则F(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为

f(t)= ℒ-1

6.2.3 重极点有理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若F(s)有一个r阶极点p1,其他为单极点,则F(s)的部分分式展开式为: 其中: ···

f(t) = ℒ-1[F(s)] = ℒ-1 例6.2.4 试求 的原函数f(t) 解: 可得:

f(t)= ℒ-1

6.3 电路基本定律及电路元件的复频域形式 KCL(s) KCL(t) KVL(s) KVL(t) ℒ 支路关系(s) 支路关系(t) 6.3.1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

6.3.2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一、电阻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1/sC具有电阻的量纲,称为运算容抗 sC称为运算容纳 时域模型 复频域戴维南模型 复频域诺顿模型 附加电流源 附加电压源 时域模型 复频域戴维南模型 复频域诺顿模型

三、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sL具有电阻的量纲,称为运算感抗 1/sL称为运算感纳 时域模型 复频域戴维南模型 复频域诺顿模型

四、耦合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 (a) 时域模型 复频域形式为 (b) 复频域模型

若用倒电感矩阵表示耦合电感元件 (a) 时域模型 (b) 复频域模型

6.4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动态电路 6.4.1电路的复频域形式及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 将电路中所有元件都用复频域模型表示,所有电压和电流都用相应的象函数表示,这样的电路就成为原电路的复频域模型,称为运算电路(operational circuit) 例:RLC并联电路 (b) 运算电路 (a) 时域电路

一个处于零状态的无源一端口运算电路,端口电压象函数U(s)与电流象函数I(s)之比称为运算阻抗(operational impedance)Z(s),即 与之对偶的为运算导纳(operational admittance)Y(s) 例:RLC串联运算电路

RLC串联运算电路的运算导纳为 注意:尽管运算阻抗Z(s)和运算导纳Y(s)都是有关象函数的比值,但它们都不是象函数,只是复变数s的函数。

6.4.2用运算法分析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 运算法分析线性非时变动态电路的主要步骤可归结为: (1) 将时域电路变换为运算电路 (2)建立电路的复频域代数方程,并求解方程。 (3) 将求得响应的象函数反变换求出响应的原函数。

例6.4.1 图(a)所示电路,已知电压源为单位阶跃uS(t),电流源为单位冲激iS(t),电阻R1=10,R2=5,电容C=1F,电路处于零状态uC(0-)=0V。试求t  0时的uC(t)。 (a) 时域电路 (b) 运算电路 根据KCL求得节点方程

uC = ℒ-1 解得象函数: 对UC(s)进行拉氏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另外根据零状态响应是输入的线性函数,此题也可分别求出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后再叠加。

例6.4.2 在图(a)所示电路中,iL(0-)=1A,uC(0-)=1V,uS= (t)V,R1=R2=1,L=1H,C=1F,试求t  0 时的u(t)。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根据KVL求得电路的网孔方程

解方程可求得响应象函数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t) = ℒ-1

例6.4.3 在图(a)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闭合,S闭合前电路处稳定状态。已知R1=RS=1,R2=2,L1=2H,L2=1H,M=1H,uS=(t)V。试求t  0 时的i1和i2。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 可得i1(0-)=0.5A,i2(0-)=0A

代入具体参数的耦合电感电压方程为 根据KVL得电路的回路方程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得: 求得待定常数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i1(t) = ℒ-1 i2(t) = ℒ-1

例6.4.4 图所示二端口电路处于零状态,试求该二端口电路的短路导纳矩阵 例6.4.4 图所示二端口电路处于零状态,试求该二端口电路的短路导纳矩阵 (b) (a)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二端口电路可分解为(a)、(b)所示两个二端口电路的并联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 由于开关S断开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可求得电路原始状态iL(0-)=4A,uC (0-)=20V 例6.4.5 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断开,S断开前电路处稳定状态。已知R1=30,R2= R3=5,L=0.1H,C=10-3F,uS=140V。试求t  0 时的uC。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 由于开关S断开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可求得电路原始状态iL(0-)=4A,uC (0-)=20V 用戴维南定理求 UOC(s) Zeq(s)

可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由等效运算电路,可求得uC的象函数

求得待定常数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C = ℒ-1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例6. 4. 6 图(a)所示电路,开关S在t=0时打开,S打开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已知C=0 例6.4.6 图(a)所示电路,开关S在t=0时打开,S打开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已知C=0.1F, G=100S,iS=4cos1000tA,试求t  0 时的uC。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根据KCL求得电路的节点方程

从工程技术上看,经过45,暂态过程已结束,电容电压uC(t)进入稳态响应,即: 求得待定常数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C = ℒ-1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uC=暂态分量+稳态分量 从工程技术上看,经过45,暂态过程已结束,电容电压uC(t)进入稳态响应,即:

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可求得uC1(0-)=5V,uC2 (0-)=0 V。 例6.4.7 图(a)所示电路,开关S在t=0时闭合,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已知iS=10A,C1=0.3F,C2=0.2F,R1=(1/2),R2=(1/3),试求t  0 时的uC和iC1,iC2。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 开关S闭合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可求得uC1(0-)=5V,uC2 (0-)=0 V。 根据KCL求得电路的节点方程

求得待定常数 可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可得iC1的象函数

求得待定常数 同理可得iC2的象函数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C = ℒ-1 iC1 = ℒ-1 iC2 = ℒ-1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C = ℒ-1 iC1 = ℒ-1 iC2 = ℒ-1

本例所求与例5.6.7相同,且已知两电容电压在t=0时发生强迫跳变,由t=0- 时的[uC1(0-)=5V,uC2(0-)=0V],跳变到t=0+ 时的uC1(0+)=uC2(0+)=3V。使电容中出现冲激电流而产生的结果。 但在应用运算法的计算过程中不需要特别考虑是否发生电容电压的强迫跳变,这是因为运算方法使用的是t=0- 时刻的原始值,而不是t=0+ 时刻的初始值。因此,在分析含有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发生强迫跳变的电路时,复频域分析方法要比时域分析方法方便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开关S切换前电路处稳定状态,可得iL1(0-)=1A,iL2(0-)=0 例6.4.8 在图(a)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时由1切换到2,S切换前电路处稳定状态。已知iS1=1A,iS2=5A,R1=R3=1,R2=0.5,L1=1H,L2=2H,M=1H,试用节点分析法求t  0 时的u2。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开关S切换前电路处稳定状态,可得iL1(0-)=1A,iL2(0-)=0 根据电路标出的参考方向有电感矩阵和倒电感矩阵

可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从该例可看出在列写电路的节点方程时,如果电路中含有耦合电感元件,那么使用倒电感矩阵比电感矩阵更为方便。 求得响应象函数 反变换求得原函数 u2 = ℒ-1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从该例可看出在列写电路的节点方程时,如果电路中含有耦合电感元件,那么使用倒电感矩阵比电感矩阵更为方便。

6.5 网络函数 6.5.1网络函数的定义和分类 一个零状态的运算电路,输入激励的象函数为W(s),零状态响应的象函数为Y(s),则网络函数(network function)H(s) 定义为零状态响应象函数Y(s)与激励象函数W(s)之比,即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驱动点阻抗(或入端阻抗) ——驱动点导纳(或入端导纳)

6.5.1网络函数的定义和分类 ——转移阻抗 ——转移导纳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转移电压比 ——转移电流比

例6.5.1 图示为电流源IS(s)激励下的RLC并联运算电路。设电压U(s)和电流IL(s)都是零状态响应象函数,试求阻抗函数U(s)/IS(s)和电流比IL(s)/IS(s)。 解:由图(b)有电路的节点方程为 (a) 驱动点函数 (b)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由图(c)可得 转移函数 (c)

试求网络函数H(s)= IL(s)/US(s) 例6.5.2 图(a)所示时域电路中, 试求网络函数H(s)= IL(s)/US(s)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a) (b) 解: 用回路分析法可得复频域电路回路方程为

从上两例可看出,网络函数H(s)都是s的实系数有理函数,函数中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取决于电路拓扑结构和各元件的参数。 解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从上两例可看出,网络函数H(s)都是s的实系数有理函数,函数中的分子多项式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取决于电路拓扑结构和各元件的参数。

例 6.5.3 图(a)所示电路,称为PID调节器。试求网络函数H(s)=Uo(s)/Ui(s)。 (b) (a)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 :由运算电路图(b),对节点①列写电流方程为 从H(s)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输出电压对输入电压实现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因此称为PID调节器。

例 6.5.4 图示电路中,已知二端口电路N的a参数矩阵为 试求网络函数H(s)=U2(s)/U1(s)。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将图示电路分解成N1、N、N2三部分,可分别求出N1和N2的a参数矩阵为 则整个二端口电路a参数矩阵为

令I2(s)=0,得到网络函数H(s)=U2(s)/U1(s)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网络函数可以表示成s的实系数有理函数,即 6.5.2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 网络函数可以表示成s的实系数有理函数,即 或: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式中zi(i=1,2,…,m)是分子多项式的零点,当s=zi时,H(s)=0,称为网络函数的零点(zero) pj(j=1,2,…,n)是分母多项式的零点,当s= pj时,H(s)=,称为网络函数的极点(pole)。

注:如遇到重零点和重极点的情况,可在代表零点和极点的符号旁注一个表示重数的数字 例如网络函数为 H(s)的零点为 极点为p1 1,p2 2+j2,p3 2j2 网络函数的零点和极点都是实数和复数,可标示在s复平面上。通常用“○”表示零点,用“”表示极点,从而得到网络函数的零点、极点分布图,简称极零图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注:如遇到重零点和重极点的情况,可在代表零点和极点的符号旁注一个表示重数的数字

ℒ ℒ-1 6.5.3网络函数与冲激响应 由网络函数的定义可得: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象函数等于网络函数与激励象函数的乘积 当激励为单位冲激w(t)=(t) 即W(s)=1时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ℒ ℒ-1 即:网络函数就是冲激响应的象函数。 或者说网络函数的拉氏反变换就是冲激响应,

在时域分析中已经知道,冲激响应就是t  0+ 时的零输入响应,反映了时域响应中自由分量的特性。现在可通过对网络函数极点的分析,来判断冲激响应的特性,进而判断电路的性质。 若网络函数为真分式且分母为单根,则电路的冲激响应为 ℒ-1 =ℒ-1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冲激响应h(t)与H(s)的极点在s复平面上的位置有关 (1) 网络函数的极点全都在s复平面的开左半平面上,冲激响应随时间增长而趋于零,电路是渐近稳定的。 pi 0 (i=1,2,…,n),所以 因为此时

若极点中有共轭复极点,则 由于i 0 (i=1,2,…,n),故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渐近稳定电路的极点与冲激响应

(2) 网络函数的极点有一个(实极点)或一对(共轭复极点)在s复平面的开右半平面上,冲激响应随时间增长而发散并趋于无穷大,电路是不稳定的。 所以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不稳定电路的极点与冲激响应

在这种情况下,与虚轴上的单极点相对应,在冲激响应中将含有K1cos(1t+1)或K2,故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稳定电路的极点与冲激响应

(4) 网络函数的极点全都在s复平面的闭左半平面上,且位于虚轴上的为重极点,冲激响应将随时间增长而趋于无穷大,电路是不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与虚轴上的重极点相对应,在冲激响应中将含有(K1+K2t+…)cos(1t+1) 或K1+K2t+…, 故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 另外,冲激响应衰减(或发散)的快慢和振荡的快慢也与网络函数的极点在s复平面的位置密切相关。极点越靠近虚轴,冲激响应的衰减(或发散)越慢;极点越靠近实轴,冲激响应的振荡越慢。

在线性非时变电路中,若电路变量y的零输入响应方程的特征根si(i=1,2,…,n)为单根 6.6 固有频率 网络函数是和零状态响应相联系的。本节将要讨论的固有频率则是与零输入响应相联系的。固有频率反映了电路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仅由电路的拓扑结构及元件参数决定,而与输入激励和电路的状态无关。虽然网络函数和固有频率联系的对象不同,但它们彼此之间并非毫无关系。事实上,通过网络函数来确定固有频率有时更为简便。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6.6.1固有频率的定义 一、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 在线性非时变电路中,若电路变量y的零输入响应方程的特征根si(i=1,2,…,n)为单根

则称si为电路变量y(t)的一阶固有频率。 有零输入响应为 则称si为电路变量y(t)的一阶固有频率。 一般地,如果零输入响应表达式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则称si为电路变量y(t)的ri阶固有频率。 例如:如果s1为特征方程的4重根,零输入响应中将含有 项,并可表示成

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确定了该电路变量零输入响应的性质,因而从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也可获知电路是否稳定。 则称s1为电路变量y的四阶固有频率。 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确定了该电路变量零输入响应的性质,因而从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也可获知电路是否稳定。 (1)若电路中各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全都位于s复平面的开左半平面,则电路是渐近稳定的;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2)若固有频率除位于s复平面的开左半平面外,有一些位于虚轴上,但位于虚轴上的这些固有频率全都是一阶的,则电路是振荡的(临界稳定的); (3)若在虚轴上有高阶固有频率或在s复平面的开右半平面上有固有频率,则电路是不稳定的。

电路中所有电路变量固有频率的集合,称电路的固有频率。 二、电路的固有频率 电路中所有电路变量固有频率的集合,称电路的固有频率。 例6.6.1 在图示电路中,C1=C2=C3=1F,G1=G2=1S,试求电路的固有频率。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解:设uC1(0)=U10,uC2(0)=U20 由于电容C1,C2和C3构成回路,只有两个电容电压是独立的。 则: uC3(0)=U10U20 在零输入情况下,电路的节点矩阵方程为

在零输入情况下,电路的节点矩阵方程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电路变量uC1和uC2都有1/3和1两个固有频率。 但是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uC3只有1/3一个固有频率 原因是上式分子、分母中正好有公因子(s+1)相除。 因此,整个电路的固有频率集为{1/3,1}。

6.6.2电路固有频率数 如果电路中有n个固有频率(k阶固有频率算作k个固有频率),那么就有n个待定系数Ki需要由电路的初始状态确定。从前面分析已知,组成电路初始状态的初始值为独立电容电压和独立电感电流,因此,要确定n个待定系数Ki,电路中就必须有总数为n的独立电容电压和(或)独立电感电流。反之亦然。由此可得出结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电路固有频率数 = 电路独立储能元件数 这个数目也称为电路的复杂度

(a)如果电路中不含全电容回路(全部由电容或电容和独立电压源构成的回路),则每一个电容电压都是独立的。 电路中影响电路状态的变量(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的独立性问题可分无源电路和有源电路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所谓有源电路是指含有受控源或负值RLC元件的电路,否则称无源电路。 (1)无源(RLC)电路: (a)如果电路中不含全电容回路(全部由电容或电容和独立电压源构成的回路),则每一个电容电压都是独立的。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b)如果含有一个全电容回路,其中将有一个电容电压受其它电容电压或电压源的制约。因此,如果电路中有nC个电容元件,同时含有lC个相互独立的全电容回路,则 独立电容电压数 = nC  lC

所以无源(RLC)电路的复杂度,即电路固有频率的数量n为 (a)如果电路中不含全电感割集(全部由电感或电感和独立电流源构成的割集),则每一个电感电流都是独立的。 (b)如果含有一个全电感割集,其中将有一个电感电流受其它电感电流或电流源的制约。因此,如果电路中有nL个电感元件,同时含有qL个相互独立的全电感割集,则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独立电感电流数 = nL  qL 所以无源(RLC)电路的复杂度,即电路固有频率的数量n为 n = nC + nL  lC  qL

例6.6.2 考察图示有源电路,试确定电路固有频率的个数。 (2) 有源电路 电路复杂度公式 只能给出其上、下限,即 0  n  nC + nL  lC  qL 例6.6.2 考察图示有源电路,试确定电路固有频率的个数。 解: 由图示电路,有KVL路方程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如果  1,则有一个固有频率 若 = 1, 则IL(s)=0,没有固有频率。

例6.6.3 考察图示有源电路,试确定电路固有频率的个数。 解 :由图示电路,有网孔方程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其中:

解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从上两式可见,如果L1L2,则电路有两个固有频率;如果L1=L2,则只有一个固有频率,因为此时Ia(s)=Ib(s),于是iL1=iL2=iL3,三个电感电流只有一个是独立的。

如果电路的某一固有频率si = 0,则称为零固有频率。当电路变量有零固有频率时,其零输入响应中就含有K,即常数项。 6.6.3零固有频率 如果电路的某一固有频率si = 0,则称为零固有频率。当电路变量有零固有频率时,其零输入响应中就含有K,即常数项。 电路中出现零固有频率只有两种可能 (1) 如果零输入响应是电流且为常量,只有全电感回路(全部由电感或电感和独立电流源构成的回路)才有可能保持恒定电流的流通。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2) 如果零输入响应是电压且为常量,只有全电容割集(全部由电容或电容和独立电压源构成的割集)才有可能保持恒定电压的存在。 则如果电路中含有lL个全电感回路和qC个全电容割集,则电路零固有频率的数量n0为 n0 = lL + qC

这里介绍网络函数法,也就是通过求电路变量对应的网络函数的极点,来求取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 6.6.4固有频率的求取 一、电路变量固有频率的求取 这里介绍网络函数法,也就是通过求电路变量对应的网络函数的极点,来求取电路变量的固有频率。 例6.6.4 求图(a)所示电路中电路变量电容C1两端电压u的固有频率。已知R1=R2=1Ω,R3=4Ω,C1=C2=1F,L=1H。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b) 电流源“焊接”电路 (a)

解: 以u为输出变量的网络函数的极点来确定所求固有频率 在原电路施加电流源激励,而不改变原电路结构,可得: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网络函数有1,2和3三个极点。这些极点都是电路变量u的固有频率。则nnCnLlCqL2+1003,即电路固有频率数为3个,故所求就是电路变量u的全部固有频率

例6.6.5 求图(a)所示电路中电感电流i的固有频率。已知R1=R2=1Ω,R3=4Ω,C1=C2=1F,L=1H。 电压源“钳接”电路 解 :设在电感支路上钳接一个电压源uS作为激励源,uS与i相应的网络函数为: (a)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该网络函数也只有2和3两个极点。至此已可肯定电感电流i的固有频率只有2和3两个。

电路行列式法也是求取电路固有频率的一种方法。当网络函数的极点数目少于预期的数目时,可改用电路行列式法。电路行列式方法的基础是以下定理: 二、电路固有频率的求取 电路行列式法也是求取电路固有频率的一种方法。当网络函数的极点数目少于预期的数目时,可改用电路行列式法。电路行列式方法的基础是以下定理: 若线性非时变电路的方程(复频域形式)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则电路行列式det[P(s)]0的非零根必是电路的非零固有频率,电路的非零固有频率也必是det[P(s)]0的非零根。 电路方程可以是节点方程、网孔方程、回路方程、割集方程等,其中P(s)表示Yn(s)、Zm(s)、Zl(s)、Yq(s)等,即对应电路方程的系数矩阵。

△(s) = det[P(s)]= (2s+1)2s2 = (3s+1) (s+1) 例6.6.6 图示电路中,C1=C2=C3=1F,G1=G2=1S,试用电路行列式法求取电路的固有频率。 解:设uC1(0)=U10,uC2(0)=U20 电路的节点矩阵方程为 学习不同类型功放的特点,正确识别电路。 △(s) = det[P(s)]= (2s+1)2s2 = (3s+1) (s+1) 电路的固有频率为1/3和1。与例6.6.1所求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