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主讲人:陈彩红. 温故而知新 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五大问题是什么?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 能源短缺、粮食危机 其中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最可怕 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还要贻害下一代,这种病 就是 遗传病 。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 传染病 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
Advertisements

公民不服從與社會運動 (本例:野草莓運動)
第五章 中山先生思想與台灣經驗 第一節 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關係
学习内容 学位辅导 第8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中国公务员制度.
第九章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策 第一节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财政转移支付的分类及效应分析 第三节 我国转移支付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智慧城市试点分析报告进展情况.
及SPSS和STATA统计软件操作说明 第三讲
第四組 組員:04陳舜親、17李珺慈、22林珈均、 29張雅婷、33游婷喻、35黃雅群、37劉芸瑄
「教育原理與制度」的試題分析與應試準備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銘村 2007/9/29.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李小寒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報告人 陳志勇 中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第三讲 传播的结构模式与功能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邓相超.
宋元明清时期东南地区进士人才涌现的时空差异及其背景研究
社会研究方法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俞志元 第11讲:定性的实地研究.
“营改增”后续问题及财产税制发展趋势 天平会计师事务所年终大讲堂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刘 桓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M C A I 机械原理CAI 多媒体课件 张明勤 陈正文 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
学生教育办介绍 2015年9月.
引言 醫療人權為新興的權利概念,關於這項權利概念的範疇與具體內容,迄今學界尚無定論。原則上,參考國際公約、各國法制、與相關學者的討論,醫療人權可以從鉅觀與微觀兩個層面探討: 鉅觀層面:涉及民眾健康權益的維護與增進,與政府對醫療資源的管理與規範有關,目標在於平等就醫權的落實。 微觀層面:直接關涉到醫病關係,重點在於病患權利意識的提升。
國立澎湖海事99學年第2學期「友善校園週」 「人權法治教育」講座
第二課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 彰化高中 2010.
四川鸿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用管理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七日.
群體與團隊 14.1 群體的定義及群體發展的階段。 14.2 群體表現和群體滿意度主要的決定因子。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台北市立大學 社會暨公共事務系 「社會學」講義 齊力
武进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呵护心灵 —学校心理卫生 主讲人:朱亚洪.
傳播理論─ 理論與理論建構 資料來源: 翁秀琪(2009)。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第二章,頁33-45。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班級:幼保三乙 姓名:吳婉綺4a1i0062 林彤4a1i0066 林妤婕4a1i0095 指導老師:趙品淳老師
301——隆重登场.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社會學習領域輔導群編製.
连锁企业会计 中国宇航出版社.
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人权法学》复习串讲 主讲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张晓玲 .
博弈论的诡计.
红色经典阅览室 河北省第二届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
请如实回答下列问题,并写上姓名、性别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人对你的影响最大? 在你成长的各个时期中,哪些人与你关系最密切?
村民自治背景下的 乡村关系分析 甘肃行政学院 安林瑞.
什麼是社會階層化?.
政黨法草案分析 第七組:黃于萱 謝宜儒 溫庭如 許家懷 陳奕蕙 馬繹筑 明立錦.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學校行政是由一群人來執行,這群人必須實施分工合作,才能有效達成其預定目標。故
羅爾斯正義論 第1週 課程導論.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認知行為治療 許瑞紋 臨床心理師.
层次分析法 西北大学数学系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L.saaty.
專業道德及防貪培訓研討會 守法循規 競爭優勢
哈爾濱風情系列(二) 太陽島 雪雕藝術 Photo by Duncan Wang
Chapter 2 金融體系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資本結構.
社會心理學 序論.
二、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與主要理論.
及早识别社区的需要: 以需要为本及资产为本的分析
第五讲:外交思想(下) 马克思主义 建构主义.
Chapter 7: The Wage Structure
上节次课程内容回顾 上节课重点介绍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知识;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林以凱.
第陸章 幼兒人際關係發展 陳薏如 老師.
第一章 緒論.
不夠注意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Piaget 維高夫斯基 兼具內在發展與環境動力 二元發展理論.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管理.
青少年職業輔導与家長工作 理論篇 陳沃聰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4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友善校園週 的規劃與推動 報告單位:教育部 100年1月24日 1.
組員: 鄭祖惠(2) 梁佩盈(6) 陳興進(25) 盧業承(26) 林國棟(29)
聖經奇妙的預言.
班會程序 1.班會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席就位 4.唱國歌 5.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寄賣商店行銷企劃書 指導老師: 林淑梅老師 組員:4950P 089 金姿妍 4961P 034 邱郁玲 4961P 035 劉佳淳
自由主義第十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 By John Rawl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01-1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101-1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社會與行動者的關聯-台灣的社會發展(二) 授課教師:林蓬榮 教學助理:謝家弘、羅紫君、薛靜怡 時間:2012/10/8 地點:大葉大學 管理學院B504 課程網站:http://ge.dyu.edu.tw/1011society/ 本課程獲教育部顧問室101學年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補助 1

台灣社會的階級 1)專業階級:包含專業人士、經理人、高階技術人員等。 2)行政階級:辦公室行政及商務人員、業務員等。 Erikson及Goldthorpe (1992)的社會階級(class) 1)專業階級:包含專業人士、經理人、高階技術人員等。 2)行政階級:辦公室行政及商務人員、業務員等。 3)自營階級:小雇主及一般商家等自營工作人員。 4)務農階級:農、林、漁、牧等從業人員。 5)技術工:技術人員、現場監督、技術勞工等。 6)非技術工:如體力工、機器操作員、工廠作業員等。 這些階級構面影響資源與機會的多寡之外,也影響子女地位最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

階層化與不平等 每個社會中,都有一種按照個人出身(ascribed)背景或後天成就(achieved),將其成員區分為各種社會類別(categories)的特殊社會結構。 社會學家Peter Blau(1977)將這些社會類別分為名目類別(nominal)(如性別、種族、階級)及連續性的地位(status)(如長幼尊卑的輩分或收入地位等),分析由不同社會類別所形成的社會分化(social differentiation)與不同地位所形成的不平等(inequality)如何影響個體行為與整體社會變遷。

階層化與資源取得 這些類別或排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些身分會影響個人取得社會中有價值之資源的能力與機會。 這些資源包括經濟性資源,如土地、流動資產等; 政治性資源,如工作場所的權威、政治影響力等; 文化性資源,如對文學藝術的品味、符合上流社會的言談舉止; 社會性資源,如社會關係、社團成員; 尊榮性(honorific)資源,如聲望、名譽、他人的敬意與順服;知識技能,如專業、學經歷等。

社會階層化與不平等 階層化(stratification)是指一個社會的成員,不平均地分布在與資源取得攸關的不同社會類別或地位上的情形。一個社會的上、下層級的距離越遠、資源差異越大,表示社會的階層化程度越高。 社會不平等(social inequality)來形容社會中少數人擁有不成比例的財富、權力、及聲望的情形。社會階層化在於描述一個社會中的各種不平等,並解釋為什麼不平等的現象可以持續不斷的存在(Grusky, 2001)。

美國社會學者Grusky階層化系統 第一、社會中存有一套界定甚麼是「有價值、值得追求」的規範。 第二、社會中有一套分配規則,將不同的「獎品」「報酬」分配至社會分工中的各種不同的位置(positions)上,即決定哪些位置薪水較高、權力較大等。 第三、社會中有某種流動篩選機制(mobility mechanism),將社會成員分派到擁有不同報酬的位置上。

社會(階級) :兩性不同酬 女性多工作65天 才與男性同酬

社會(階級):職場男性衰退 女主管當道 台灣與日本都出現男性衰退現象, 女主管增加

社會(階級): 瘦省電小民 肥耗電大戶

台灣社會發展歷程省思:社會階級 階級現象 階級省思 小康社會->貧富差距逐漸跨大 薪資男高女低->男性衰退 階級M型化社會 政府政策 家世背景 個人努力與教育來脫貧

社會(婚姻):大齡剩女 追撞必嫁! 大齡剩女:撞我就娶我,誰敢不保持距離!

社會(婚姻):剩男比剩女多! "大剩男"時代來臨 台灣"大剩男"時代來臨,剩男比剩女多!

台灣社會發展歷程省思:婚姻 婚姻現象 婚姻省思 早婚->遲婚、晚婚、不婚、同居 多子多孫->不生、生育率全球最後 異性戀婚姻->同性婚姻 經濟條件低落養不起 經濟獨立靠自己 崇尚自由

階層化理論-衝突論觀點 〈一〉階層化理論的古典傳承 馬克思(Marx and Engels, 1978)認為在資本主義中,擁有生產工具的資本家(capitalist),支付給勞工的工資,遠低於其實際生產的價值,而將「剩餘」以資本的形式儲存,並用來產生更多的「價值」,形成階級間的對立與剝削。

階層化理論-功能論的觀點 承襲韋伯觀點的當代階層化學者,以多面向的架構來分析現代社會中的階層化現象。 他們發現在大多數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階級、聲望、文化、與權力等不同地位面向之間的重疊性並不高,經常出現地位不一致(status inconsistency)的現象,如經濟地位高但職業聲望低的暴發戶、文化地位高但經濟地位低的知識分子等。

階層化的當代理論 結構功能學派(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認為,不平等是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在現代社會分工之下,不同職位的報酬差異甚多。 他們認為在社會分工體系下,每個分工位置的工作條件不同,有些職位的功能較重要,有些則需要特殊才能、或經長期訓練才能勝任,因此社會提供不同的誘因,才能吸引合適的人才來就任。這種報酬的不平等對社會的正常運作有一定的「功能」,未必會造成不公義的現象。

階層化理論-剝削及機會阻隔 衝突論者認為報酬的分配未必依循個人的貢獻,還有可能是權力支配、階級宰制的結果。例如Charles Tilly(1998)指出剝削(exploitation)及機會阻隔(opportunity hoarding),是造成不平等的兩個重要社會過程。 剝削是指某些社會成員努力創造出來的價值,部分或全部被其他成員占有的情形,如佃農的收成,必須部分繳納給地主;工人生產的價值,部分被資本家侵占。 機會阻隔是指社會中的某些成員,透過排除過程(process of exclusion)限制其他人的機會,壟斷取得社會資源的管道;例如社會中的精英階層,在社交和婚配上多與相同地位的成員往來,也造成隱性的社會排除。

造成不平等的因素? 「分配與機會」「個人與結構」的分析 社會學從「分配」與「機會」兩方面來討論不平等的現象。分配的不平等是指具有價值的資源,如財富、聲望、及權力等在社會中分布不均的情形; 機會的不平等指的是個人在社會階梯位置中,上下流動的可能性。 這兩種不平等都與「資源」及「人」在社會結構中的分布有關。前者是討論資源在不同「社會位置」的分布,後者則涉及人在「位置」上的分布過程。例如一個社會中有錢人與窮人財富的差異有多大,是分配問題;窮人是否有「翻身」的機會,則是機會的問題。

不平等的因素 社會學分別從個體(individual)及結構的角度來探討不平等的因素。 個體的分析主要探討出身背景、個人特質或經歷,如何影響個人的生命機會及社會流動過程。例如為何有些人會陷入貧窮?個人透過何種方式可以取得地位? 結構的分析認為社會中有「好」、「壞」不同的位置,這些位置會影響個人取得資源的管道(access)、機會(opportunity)、及結果(outcomes)。

不平等的個體分析:社會底層與貧窮 社會學家分別從個人(individual)因素與結構(structural)因素來探討形成不平等的原因。 個人的解釋觀點,將不平等的成因歸諸於人與人之間在天生屬性、才能、教育、努力、經驗等個人特質或生命歷程上的差異。 在個人主義盛行的美國社會,雖然貧富差距十分明顯,但大多數的人仍相信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equality of opportunity)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使得社會普遍認為個人必須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責:窮人之所以貧窮,是因為自己不努力,這種「歸咎窮人」(blaming the poor)的態度認為一個人會陷入貧窮困境,是因為諸如懶惰、浪費、缺乏自律等窮人特有的「德性」(moral character)所致

影響所得不平等的因素包括: (1)政府的控制;如土地政策、賦稅措施、與社會福利等所得移轉政策。由於富人的避稅誘因及能力較高,對政策的影響較大,各項租稅措施或經濟政策所產生的實際所得移轉,不一定有助於縮減所得差距。 (2)經濟結構與勞動市場的變化;如進入後工業時代之後,低薪的服務業工作大增,擴大勞動階級內的所得差距。資訊科技的興起,使得獲利較高的科技產業與傳統製造業形成兩種不同的勞動市場,增加了產業「間」的所得差距。

影響所得不平等的因素包括: (3)人口與階級結構的變化;如遲婚、不婚、離婚與人口老化,使得單親或單身族群等較容易落入社會底層的人口比例增加。台灣戰後初期所得差距的下降,可能與「務農」及「非技術」階級「升級」至「技術」及「行政」階級有關;而進入工業經濟之後,儘管階級的組成結構趨於穩定,但所得差距仍持續成長,可能是階級內與階級間所得差距擴大所導致的結果。 (4)勞動力組成的變化;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勞動人口的老化、教育擴張所帶來的勞動力素質改變、及外籍移工及新移民的增加,都是影響近年所得分配的因素。

影響所得不平等的因素包括: (5)資本的累積優勢(cumulative advantage);不平等的擴大,及各種資本的累積與「再投資」有關。這些資本包含金融投資、企業經營、土地等各種實體財務資本(financial capital),與工作技能、知識等非實體的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除此之外,透過人際網絡關係所形成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是決定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能否發揮功效的重要因子。 這些資本的分布並不平均,且可以透過代間移轉(intergeneration transfer)傳給下一代,形成累積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產生「富者越富」的馬太效應(Mathew Effect),加速所得的不平等。

社會流動與不平等的再製 探討各階層是否有公平的機會在社會階梯中向上流動。 如果社會的分配過度不均,使得每個人向上流動的機會隨著其擁有的資源多寡而迥異,形成優勢階級比較容易維持其優勢地位,而劣勢階級永遠居於社會底層的不流動情形,則不平等的結構可能會被「再製」(reproduction)。

機會不平等的個體分析:地位取得 所謂「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是指一個人在不平等階梯上,上下移動的情形。 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 mobility)指的是不同世代之間,階級地位的變化; 代內流動(intra-generation mobility)指的是不同時間點,個人社會位置的變化。 一個社會的流動性(social fluidity)越高,代表社會的機會結構越開放。相反的,如果每個人的社會地位,大部分都是與生俱來的,很難透過後天的努力而改變,則我們說這個社會是一個階級界線十分嚴峻(rigid)的社會。

Blau及Duncan(1967)指出,在現代社會中,教育同時為影響向上流動及地位再製(reproduction of status)的重要因子。 學校可以增加向上流動的機會,因為其他非背景因素對教育及個人成就的影響(從U到C的影響,如教育擴張增加了女性的就學機會,進而增加其向上流動的機會),可能超過家庭背景(如父親的職業與教育程度)透過教育來影響子女地位成就的力量(從A到C的影響)。

機會不平等的結構分析:階級流動 階級流動(class mobility)從宏觀結構的角度來探討工業化與流動機會的關係。 一個社會的流動機會是否會隨著經濟發展逐漸趨於開放?社會學家以代間流動的分析,來回答這個問題。

社會地位取決於教育及努力而非家世? 早期的「自由派的工業化理論」(liberal theory of industrialism)或「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hypothesis)認為,隨著工業的發展,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將越取決於教育及個人努力而非家世背景。 這派理論樂觀地認為工業化會使得社會結構趨於「開放」,削弱家世背景對於個人成就的影響。

三種社會流動力量的影響 (1)階級繼承(inheritance):即留在原階級的機率高於流動至其他階級的機率,如小雇主可以透過資本及財富的移轉,農人可以透過土地的繼承,讓子女留在原來的社會階級地位。 (2)跨級流動障礙(hierarchy):流動到鄰近階級的機率高於跨越層級的流動。例如無論哪一個社會中,農家子弟要成為勞工階級的可能性較高,但要向上流動至專業階級則比較困難;而專業階級子女向下流動至農工階級的機會也不大。 (3)產業區隔(sector):從農業流動至非農業階級的阻力,因為農業技術不易移轉成都市工作有用的技能,工作機會資訊欠缺,及缺乏都市人脈等社會資本所產生的額外阻礙。

社會流動規範的理想型 Turner(1960)勾勒出兩種社會流動規範的理想型:在依循競賽流動(contest mobility)規範的社會中,社會盡可能地保障每個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個人需憑自己的努力,透過一連串的公開競賽來「贏得」社會地位。 在薦舉流動(sponsored mobility)的規範之下,欲向上流動成為「精英」,必先取得精英階級的「推薦」,然後精英成員根據候選人是否具備成為精英的特質來「遴選」。 這些「精英特質」是由上層階級成員彼此互相認可,且需經過特殊長期的養成訓練才能辨識的特質,如特殊品味、生活形態、思維模式、文學藝術素養等文化資本。這種類似「會員認證」的制度,阻斷了一般人進入精英階層的管道,使其可以穩固地再製其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