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學 第12週 Virtue Theory.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生活回眸. 2014, 因为有你们,阳光、文雅、灵动的诗意龙娃, 龙小总是在不断翻新着金灿灿的今天 ! 因为有我们,睿智、浪漫、大气的诗意教师, 龙小,总是在孕育着生机勃勃的明天。 我们的诗意校园, 拥有最美的四季, 每一季, 都有幸福的花开 ……
Advertisements

 摘要  文化是習得的,並且透過涵化的過程而代代相傳, 文化仰賴象徵,對於共享同一文化的人而言,象徵具有 一種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文化限制了個人,但是個人的 行動卻可以改變文化  文化體系具有許多不同層次,傳播與遷徙將相同的 文化特質與模式帶到不同區域,因此這些特徵就跨越了 國家的疆域,而被許多國家的人們所共享,某些文化特.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Chapter 5 教育發展與職業選擇. 1. 認識高職學生的生涯進路。 2. 了解個人特質與職業屬性之 間的關係。 3. 認識打工安全與勞動權益。
亲子沟通技巧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 大豫网、郑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幸福课.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第12週 全球經濟正義 我們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Chapter6 倫理基礎與原則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第7週 醫師協助自殺 從記錄片《死亡處方籤》談生與死
第一節 職業倫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職業倫理的適用原則 第三節 個案討論-安隆公司
11-1 保險業之定義 11-2 保險業之設立 11-3 保險業之組織 11-4 保險業之營業範圍
Media Ethics in Ethics and Religious Studies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9-1 火災保險 9-2 海上保險 9-3 陸空保險 9-4 責任保險 9-5 保證保險 9-6 其他財產保險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第三单元 学会交往 3.1 我和父母.
職場倫理 課程網頁:
課程:諮商概論 指導老師:李秀玉老師 閱讀書籍:傷癒—低估自我的醫治(一) (P.60~69)
課程網頁: 第四講:德行倫理學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課程網頁:
導覽解說與環境教育 CHAPTER 3 解說員.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老師 製作 法律與生活.
PBL教學經驗分享:以倫理課程為例 王冠生/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第十七章休閒農業之經營策略與成功之道 17 Chapter.
Chapter 2 勞工安全衛生法.
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 內涵與實務案例 法務部政風司 第四科聶文娟 2017/3/19.
我从不曾失败过,只是尚未成功而已 谭安良10年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章 学习理论 主讲人 李 荟 平顶山学院.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
现代性的 道德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国希 各位老师:课件仅供老师个人讲课使用, 因为里面凝聚了自己的心血,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第一節 知覺 第二節 認知 第三節 學習 第四節 創造力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二週:論「道德」 談道德就是說教?
第1週 課程導論 為什麼要研究應用倫理學?探討哪些議題?
CHAPTER 2 綜合所得稅之架構.
行動研究就是一種行動性的研究,由行動者來進行研究,而不是由外於行動領域的學者與與科學家來進行,研究的問題也取自行動。
A Critique of Ethical Relativism
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
CUHK FAA THOMAS CHEUNG SECONDARY SCHOOL
“追求幸福”项目 美国大中学校迷你课堂与课程设置.
哲學概論 課程網頁: 第十一講: Right and Wrong.
倫理學 第2週 課程導論:What is Ethics?.
The Virtuous Life By Aristotle.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七週 德性倫理學: 快樂或幸福是有意義生活的唯一價值嗎?
倫理學 第4週 Moral Objectivism.
第7週:John Rawls The Case for Equality
倫理傳統簡介 婆羅門-印度教 佛教 早期中國傳統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第5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鄭先祐(Ayo) 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教授
老師 製作 休閒農場.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人際溝通.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二週:何謂道德 談道德只能說教?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相对论与绝对论 ——伦理学上的考量.
第16週 The Fact-Value Problem
第11週 積極賦權行動 優惠政策是肯認還是歧視?
應用倫理學 第6週 死刑 以死亡作為懲罰符合道德嗎?.
財務預測 財務預測的用途 法令相關規定 預測的基本認知 預測的方法 製作預測性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16 財務預測.
第16週 全球經濟正義 富裕國家有援助難民的義務嗎?
應用倫理學 第3週 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理論.
第4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教材撰寫者:鄭先祐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CHAPTER 12 團體工作的倫理議題 1.如果我有資格執行個別治療,那麼我也可以執行團體治療。 2.仔細而審慎地篩選團體成員,較符合專業倫理要求。 3.在團體治療開始前,讓成員能先有準備以便從團體中獲得最大利益,是非常重要的。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倫理學 第12週 Virtue Theory

前 言 例1:John聽說衣索比亞有十萬人挨餓,覺得很難 過,所以捐了100美元給當地的解除飢荒計畫。 Joan也聽說了這個消息,沒有任何感覺,但出於 義務感,她也捐了100美元給同一個組織。 例2:Jack和Jill都有機會從任職的銀行盜用一百萬 美元的公款。Jill從沒動過盜用的念頭,Jack則勇 敢地對抗這樣的誘惑,差點就要臣服於它,最後 終於成功抗拒誘惑。 請問:誰比較有道德,應該得到更多道德讚賞? 為什麼?

前 言 德行(virtue):經訓練而得的行為傾向,導致道德 上正確的習慣性行為。 前 言 德行(virtue):經訓練而得的行為傾向,導致道德 上正確的習慣性行為。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主張,道德包含培養卓越 的人,其出於良好性格自發地做對的事,並做為 典範來啟發他人。 目的論的面向:以目標為導向,聚焦在人生的目 標—活得好並達到卓越。 理想的道德人應培養哪些德行:柏拉圖、新約神 學、印度教、儒家給出不同的德行清單。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德行倫理學的主張 對「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之批評 論「德行」與「道德規則」之間的關係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德行倫理學的主張 理想的類型—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理想的個人 對「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之批評 論「德行」與「道德規則」之間的關係 以德行為基礎的倫理學(virtue-based ethics) 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action-based ethics) 互補(多元論的)倫理學(complementarity (pluralistic) ethics)

一、德行倫理學 (一)基本主張: 重要的是擁有成為好人、做對的事之適當傾向 (disposition)、動機和情感。 德行可區分為道德德行和非道德德行。精確分類 有爭議,例如勇氣。 指導行為的原則不是道德的本質。把焦點放在好 人的類型(type),發現和模仿適當的道德典範。

一、德行倫理學 (二)理想的類型(The Ideal Type): 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Nichomachean Ethics)。 1.人是政治的動物: 要達到幸福(happiness, eudaimonia),適當的社會 制度是必要的。 道德的人不能脫離繁榮的政治環境。 國家不對美好人生保持中立,應積極鼓勵公民教 導德行。

一、德行倫理學 2.功能論證(function argument): (1)任何人工製品、職業的好壞評價,取決於它能否 適當執行其功能。 (2)人的獨特功能是表達或遵守理性的活動。 (3)知性德行(intellectual virtue)和道德德行是表達或 遵守理性的活動。 (4)如果能擁有各種德行,就能得到人的最高價值─ 幸福。 結論:幸福的人必然擁有各種德行。

一、德行倫理學 3.黃金中庸(Golden Mean): 道德德行必須在生活中學習,養成正確的習慣。 道德德行取決於中庸:德行是過與不及之間的適 當狀態。例如,勇氣介於魯莽和懦弱之間。 在正確的時間、針對正確的目標、對正確的人, 出於正確的理由,以適當的方式行動→實用智慧 (practical wisdom)。 菁英論的觀點:在成為有德者方面,人有不一樣 的能力。

一、德行倫理學 4.道德德行是實現幸福的必要條件。 除了德行,幸福還需要某些外在價值物,例如健 康、財富、聰明和好運氣。 道德德行不是幸福的充分條件:能否獲得上述外 在價值物,有時得靠運氣。 道德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依據功能論證,缺 乏德行的人不可能得到幸福。 亞里斯多德很少談到道德規則或原則。

一、德行倫理學 聖高比神父(Father Maximilian Kolbe)的故事: 1941年,聖高比神父因為出版反對納粹的小冊子 被送進奧斯威辛集中營。因為有人逃出集中營, 所以德軍抽籤選了十個人,以餓死他們的方式作 為懲罰。高比懇求指揮官,讓他代替其中一人。 在潮濕陰暗的地下室裡,他帶領其他人穿過死亡 的幽谷,在死前保持平靜,唱著聖歌。幾個星期 後,高比仍活著,最後被注射毒針而過世。 請問:這類道德聖人的故事能帶來什麼啟發?

一、德行倫理學 (三)理想的個人(The Ideal Individual): 1.透過觀察和模仿典範人物來學習德行: 蘇格拉底、甘地(Gandhi)、德瑞莎修女(Mother Teresa)、聖高比神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耶穌的生活,提供了道德卓越的典範。 問「這些聖人和道德英雄會做什麼?」有助於形 塑德行,也賦予了「什麼是正確行為?」的道德 標準。

一、德行倫理學 2.道德聖人是無趣的人? Susan Wolf:道德聖人缺乏享受享樂的能力,他們 的生活「不可思議地無趣」。 [回應]: 道德聖人和英雄以遠勝於日常表達道德的方式, 體現了善。 人們覺得什麼有趣或無趣,可能是道德教育、發 展或理解的產物。

一、德行倫理學 3.聖人和道德英雄的價值: 這些典範人物給出值得嚮往的生活方式之證明。 啟示:如果這些人能克服誘惑,過深刻的道德生 活,那麼我也可以。 社會若要克服邪惡、促進人類繁榮,那麼有一定 比例極富德行的人是必要的。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霍布斯:德行(例如正義、感恩、社會性)是維 持和平不可或缺的。 效益主義和康德理論的盛行使德行理論逐漸式微。 彌爾:行為是由什麼樣的人所做,不影響該行為 的道德評價。 康德:擁有德行不意味著將會遵守道德法則。 德行倫理學在近代的復甦,跟越來越不滿意效益 主義和康德的道德理論有關。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兩種道德理論取向之對比: 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以德行為基礎的倫理學 代表學說 效益主義、康德義務論 德行倫理學 基本主張 (1)應藉由遵守道德規則 適當地行動。 (2)根據人如何行動來判 斷他們。 (1)應獲得良好的性格 特質,不只是根據道 德規則來行動。 (2)道德包含成為(being) 一個有德的人。 主要道德問題 我應該做什麼? 我應該成為哪種人?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一)缺乏動機的構成要素: 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是消極的,未能推動或激 勵行動。倫理學成為道德詭辯和吹毛求疵的區分。 義務論理論把道德視為必要的惡。 德行理論學者把道德視為本質上有價值的活動。 [回應]:可推崇且明智地運用德行,人甚至有義務 要擁有德行,作為成功執行道德義務的最佳手段。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二)奠基在過時的神學—法律模式上: Elizabeth Anscombe:自然法倫理學把道德原則看 成類似法律,上帝類似最高統治者。 當代道德理論的法律取向破壞了道德的精神—道 德是為人而設,而非人是為道德所設。 例子:《頑童歷險記》(Huckleberry Finn)的故事。 [回應]:把理性決策程序跟目的論的程序分離開來。 盡可能制訂出一致的道德體系,以擁有全部的行 為指引。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三)忽略倫理的自發面向: 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忽略道德行為是從個人根 深蒂固的特質浮現。Jack/Jill、John/Joan的例子。 根據康德的善意志,人的道德性跟執行義務時抗 拒的誘惑大小成正比。 德行倫理學者主張真正的善是自發的、愉快的、 享受地去做好事。 [回應]:擁有德行有助於讓人去做對的行為,但德 行沒有道德上的內在價值。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四)採最低限度論(minimalism),忽略性格的 發展: David L. Norton: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僅要求 遵守一套為了讓社會順利運作必要的核心規則。 古典的德行倫理學有兩個預設: (1)沒有不受道德約束的領域,明智(prudence)無法 跟道德分離。 (2)人有道德發展或成長的義務,所有人都可發展出 接近聖人和英雄的道德敏感性和能力。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回應]:道德的最低限度論有其優點 它訴諸最小的常識,可輕易被普遍化。 它的要求非常溫和,賦予個人相當大的空間,可 按自己覺得適合的方式來發展人格和天賦。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五)過度強調自律,忽略社群的脈絡: Alasdair MacIntyre: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誇大 自律原則,僅強調個人的理性能力。 所有道德規範根植於實作(practice),實作則根植 於傳統或生活形式。 從「何謂美好生活」和「什麼是好的社群」之說 明,來發現較好的生活方式。 忠誠、同情、共享關懷等德行是在社群裡產生, 並維繫著整個群體。

二、批評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回應]: 如果道德完全取決於社群和文化→倫理相對主義。 如果可以從亞里斯多德式的自然主義脈絡發現人 類的「善」,則可導出一組核心原則對應正確的 德行。 [德行的符應論]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德行與道德規則的三種關係: 純粹以德行為基礎的倫理學:德行居首位且有內 在價值。道德規則或義務源自德行。 標準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指導行動的原則是 道德的本質。德行源自道德原則,有助於執行正 確行動。每個德行有一個對應的原則。 互補(多元論的)倫理學:德性和規則彼此互補, 且二者都有內在價值。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一)純粹以德行為基礎的倫理學: 賦予德行最強的道德重要性。道德規則是從德行 抽取出來或反映了德行。 [困難]: (1)認識論的問題:如何知道哪些習慣和情緒構成德 行?誰是有德者?缺乏原則,德行將缺乏方向。 德行相對主義(virtue relativism)的問題:什麼算 是德行會隨著不同時間和地點而改變。 (2)實踐的問題:無法提供指導方針來解決道德兩難。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二)標準以行動為基礎的倫理學: 1.三個論旨(thesis): 規則的行動本質論旨:道德規則要求人去做或不 做某些行動,該行動可被缺乏和擁有德行者做出。 化約論論旨:道德德行是遵守道德規則的傾向。 採德行的符應論(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virtues)。 工具價值論旨:道德德行沒有內在價值,只有工 具價值或延伸性價值。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分離對「行為者」和「行為」的評價。基於道德 的本質,行為優先。 Geoffrey Warnock強調社會福祉必要的四種德行, 以對抗人類某些自然傾向。 (1)不傷害的德行。 (2)慈善的德行。 (3)公平的德行。 (4)誠實或說真話的氣質傾向。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2.德行的符應論: 法蘭克納(William Frankena):「沒有原則的品格 特質是盲目的」。 各種道德原則和德行之間有對應關係,德行衍生 自原則。例如,愛的德行源於去做能促進他人利 益的事的義務。 德性的重要性在於它們是動機上不可或缺的。 「沒有品格特質的原則是無能的」。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區分兩類德行: (1)標準的道德德行:相應於特殊種類的道德原則。 (2)非道德德行:使得人有可能去履行道德義務的 「賦能德行」(enabling virtues)。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2017) p.149.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三)互補(多元論的)倫理學: 1.拒絕標準以行動為基礎觀點的三個論旨: (1)規則的行動本質論旨→忽略德行和行動具密切因 果連結,且未能指出人有成為某種人的道德責任。 (2)化約論論旨→忽略德行包含某些不涉及行動的態 度。例如愛和自尊。人對自己的性格負有責任, 可透過某些方式獲得正確的傾向和態度。 (3)工具價值論旨→忽略德行是美好人生的構成要素, 不只是衍生性價值。

三、論德行與規則的關係 2.標準以行動為基礎的觀點和多元論觀點之比較: (1)相同點:同意道德的基本目標是促進人類繁榮。 (2)相異點: 以行動為基礎的觀點:道德只跟產生人類繁榮這 種事務狀態的「行為」有關。 多元論的觀點:德行是人類繁榮的構成要素,部 分定義了應透過行動嘗試去產生的事務狀態。 Q:「德行的符應論」和「多元論的倫理學」都支 持德行與規則,哪種觀點比較合理?為什麼?

結 語 亞里斯多德的德行倫理學有三要素—目的、幸福、 德行。為道德理論提出重要洞察。 結 語 亞里斯多德的德行倫理學有三要素—目的、幸福、 德行。為道德理論提出重要洞察。 「以德行為基礎的倫理學」對「以行動為基礎的 倫理學」構成重要挑戰。 德行使得道德原則變得更有活力,且為道德生活 賦予了力量。 完整的道德生活需要德行,也需要道德原則。 下週課程主題:生物學與倫理學(Biology and Ethics)

討論課—討論問題 德行倫理學家認為我們可以藉由觀察和模仿典範 人物來學習德行,透過問「有德行的人在某情況 中會怎麼做?」可以為「什麼是正確行為?」提 供道德標準。 請舉出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情境,指出這個主 張可能會遭遇什麼困難,並說明德行倫理學家能 否回應這些質疑?

閱讀教材 指定閱讀:Louis P. Pojman and James Fieser, Ethics: Discovering Right and Wrong. 2017. Chapter 9 Virtue Theory. 延伸閱讀: 1.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2009。第一篇第四章〈亞里斯多德的德行論〉。 2.James Rachels and Stuart Rachels, The Elements of Moral Philosophy. 2014. Chapter 12 Virtue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