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Aromatic compound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第二版 有机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讲 毛玖学.
Advertisements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若按底物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若按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常常有些反应是几种反应类型的综合:
第七章 芳 香 烃(10学时) 7.1 苯分子的结构 7.2 单环芳烃的命名 7.3 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7.4 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一、 杂环化合物的简介和命名 二、 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三、 含两个和三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
第十三章 杂 环 化 合 物.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 ——谈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社會福利績效實地考核結果檢討 性侵害加害人處遇業務
卤代烃.
雷 曼 的 滑 铁 卢 ——雷曼兄弟破产案例分析.
高等有机化学 第1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主讲人: 谢斌 教授.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081班:吴秀萍,何芷欣 邱丹妮,陈凤.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六章 芳 烃(aromatic hydrocarbon)
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身心障礙學生之升學與就業 人發 郭峻如 科技 吳心昀
認識食品標示 營養師 李曼瑄 定緁食品有限公司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103年度雙和分區總務實務研討會 經費申撥 與 核銷流程說明 永續環境教育科-馮紹華 103年4月30日.
有机化学.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有机化学 第4章 芳烃 Aromatic Hydrocarbons 返回.
化学必修2(苏教版) 复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仁爱 和谐 敬业 进取.
第六章 芳香烃.
第十二章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通式 :RCOOH Carboxyl group 有机化学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及电子效应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第九章 分散染料 张晓莉.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讨论 烷烃(CnH2n+2)脱去两个氢原子,生成一个不饱和键,得到烯烃(CnH2n),那么烯烃再脱去两个氢原子,得到什么物质?
苯 应用模板上加了图片.
Heterocyclic compounds
2019/1/14 第十一章 苯及取代苯 Benzene 1/14/2019.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六章 芳 香 烃 第一节 单环芳烃 第二节 稠环芳烃.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6 卤代烃 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halohydrocarbons)
第二章 开链烃 §2-1 烷 烃 §2-2 烯 烃 §2-3 炔烃和二烯烃.
第六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前 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即测定) —— 从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基本手段,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费钱,需要的样品量大。例如:鸦片中吗啡碱结构的测定,从1805年开始研究,直至1952年才完全阐明,历时147年。
第七章 芳香烃 主讲人 李晓萍 2010年10月29日
曾昭琼《有机化学》第三版CAI教学配套课件
有人说我笨, 其实并不笨, 脱去竹笠换草帽, 化工生产逞英雄。
第七章 芳香烃 2019/4/18.
4 芳香烃 Aromatic hydrocarbon 芳香烃指的是芳香族化合物中的碳氢化合物.
第五章 环烃 【本章重点】 1. 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定位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必须掌握的内容】 1.苯的结构。
Nonbenzonoid Aromatic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 二、分子间作用力 三、氢键.
第八章:芳香性和芳香化合物的取代反应 在脂肪族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主要为亲核取代反应,而在芳香族主要为亲电取代反应,这是由于芳香环上具有较高的电子云密度,进攻试剂为正离子或偶极及诱导偶极的正的一端,而离去的原子团不带成键电子对。 强吸电子基团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在亲核取代反应中,进攻试剂是负离子或具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或基团,离去基团以弱碱负离子或分子的形式离去,其实用价值不如亲电取代反应。
科 系:休閒事業管理系. 指導老師:許興家老師. 組 員:游海欽.周書豪.林季蓁.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主讲人 陶阿丽.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苍南钱库二高 季宝璋.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实验目的】 【实验提要】 【仪器与试剂】 【实验内容与步骤】 【思考题】 【数据处理】 【讨论】 【参考文献】
Chapter 4 Cyclic Hydrocarbons 环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具有环状结构的化合物。
葡萄糖结构探究 海口实验中学 黄芳.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醫學美學期末報告 醫學美學之我見---- 談單眼皮變雙眼皮
課程名稱: 常見的有機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Aromatic compounds 有机化学 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Aromatic compounds

高度不饱和 特殊稳定性 组成的电子环流 原指:从香精油、香树脂中获得的有香气的化合物。 却不加成,氧化 区别于脂肪族 化合物另归一类 易发生取代 特性 特殊稳定性 后来发现——都是苯及其衍生物 用分子轨道研究其结构 本质:平面环状结构,环上具有由4n+2个p电子 组成的电子环流 不含苯环,而且有上述结构特点和性质 非苯芳烃

§1.芳香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苯环上有两个或多个取代基 按下列顺序:COOH > SO3H > COOR > CONH2 > CN > CHO > COR > OH > NH2 > OR > R > X > NO2 先出现的取代基与苯一起作为新的母体,其它取代基 依次列出,尽量使取代基的位次之和最小:

当取代基结构复杂时 可将侧链作为母体, 苯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 2-苯基丁烷 3-苯基丙烯 苯乙炔

§2、苯的结构 一、苯的Kèkulè结构 1834年 经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  C6H6 FeCl3 C6H6 + Br2 → C6H5Br + HBr 只得到一种取代苯——苯中的六个H原子完全等价 1865年 Kèkulè 提出苯的结构式应为: 同期还有许多结构提出:

Kèkulè式是被广泛被接受,但仍面临下列难题: 1.只有一种邻二溴代苯 (按Kèkulè式应该有两种): 却不发生加成 而发生取代 2.高度不饱和的分子: 不与氧化剂反应; 在化学反应或降解中保持不变; 氧化热和燃烧热低 3.特殊的稳定性:

氢化热 理论值 实测值

? Kèkulè 用迅速互变异构解释 1. 但无法解释2和3 => 异常现象(芳香性) 归因于环状交替单双键结构 产生芳香性的真正原因 1911年 Willstatter 合成了 使Br2褪色 KMnO4褪色 易 + H2 非芳香性 产生芳香性的真正原因 ?

二、苯的结构的现代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六个p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 Ψ6=0.408(-φ1+φ2-φ3+φ4-φ5+φ6) Ψ5=0.500(φ2-φ3+φ5-φ6) Ψ4=0.289(-2φ1+φ2+φ3-2φ4+φ5+φ6) Ψ3=0.289(2φ1+φ2-φ3-2φ4-φ5+φ6) Ψ2=0.500(φ2+φ3-φ5-φ6) Ψ1=0.408(φ1+φ2+φ3+φ4+φ5+φ6)

三个成键轨道电子云叠加的总形象: 没有交替的单双键; 键完全平均化; 平放于环平面 键长完全相等。 上下方的两个轮胎 X-衍射证明:苯是高度对称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键角都是120o,C-C键长都相等: 139.7pm sp3 C-C sp3 sp2 C=C sp2 148pm 134pm 电子云完全平均化 只有一种溴代苯 没有单双键之分 只有一种邻二溴代苯 => 不发生加成(避免破坏闭合环状大π键) 发生取代—保留稳定环 不易氧化 低氢化能 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电子云可以在整个 苯环上离域

三、苯的结构表示法:

§3、苯的化学性质 结构特点——环状闭合π电子云 一、苯的亲电取代: 不易发生破坏稳定环 的加成反应 作为电子来源 亲电取代 Π-络合物 σ-络合物 一元取代苯 中间体正离子

1.苯的卤代 反应历程:

讨论: 主要是Cl代和Br代;因为F代太激烈,间接制备;I代 的HI有强的还原性,逆反应为主,必须加氧化剂。 控制苯过量,不要太激烈, 避免二卤代

2.硝化

3.磺化

4. 付-克反应 (Friedel-Crafts)2

讨论: ① .可能发生正碳离子重排: ② .易发生二(或多)取代,R是致活基团 ③. 岐化 ④ 限制: 环上有 CN、NO2、-COR、 -NH2、-NHR、NR2 等不能反应; b. PhX,>C = C-X 等不能作为烷基化剂。

2).酰基化反应

讨论: 有相同的催化剂; 与烷基化相似: 相似的历程; 环上有强吸电子基也难反应。 优点: ① . 不重排,用于制长链烷基苯 ② .不发生多取代, (致钝基团)

5.其它亲电取代: 1). 氯甲基化反应: 2). 加特曼—科克反应(Gattermam-Kock):

二、苯的加成反应: 1. 加H2: 用于制备环己烷衍生物 2. 加Cl2:

三、氧化 1. 环的氧化: 2. 侧链的氧化:

四、苯的亲核取代反应 1.硝基的氯苯取代:

历程:加成——清除 X-ray, NMR证实了一些 较稳定中间体的存在

2.氯苯的取代: 历程:消除—加成

苯炔历程的证据: ① .低温可观察到它的光谱 ② .加活性试剂可截获

§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及其应用 §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及其应用 一、定位规律:

R基团使苯环亲电取代变易, 第二取代基主要进入临对位; ( o + p > 60%) NO2,SO3H使苯环取代变难, 第二基团主要进入间位。 (m>40%) 新导入取代基的位置 主要取决于原有的取 代基的性质

邻对位定位基—大多致活: 强: O-, NR2, NHR, NH2, OH, OR 常见基团 中: RCONH-, RCOO-; 弱: CH3(R), Ar, F, Cl, Br, I 常见基团 致钝 间位定位基—大多致钝: + NR3, NO2, CF3, CCl3, CN -SO3H, -CHO, RCO-, COOH NH2CO-,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1.致活,邻对位定位基 1). R (以CH3为例) R诱导给电子(或称σ-π超共轭) 使苯环活化 邻对位电子云 密度增多较多 致活 邻对位定位 2).OH, OR, NH2, NHR, NR2—强致活邻对位定位基 OH:共轭给电子 >> 诱导吸电子—强致活 邻、对位电子云密度大—邻对位定位

2. 致钝,间位定位基: NO2, CN, RCO-, XCO-等 3. 致钝,但却是 邻、对位定位基 如: -X

4. 定位效应的其他影响因素: 1). 空间因素(原有基团的体积): R 邻位% 对位% 间位% CH3 58.45 37.15 4.40 48.5 6.5 CH(CH3)2 30 62.3 7.7 C(CH3)3 15.8 72.7 11.5 2). 温度的影响:

3). 新导入基团的影响: 铊化物可转变 成OH、I等:

二、定位规律的应用: 推测反应产物: 合成多功能基芳香化合物 例1. 例2.

例3. 例4.

§5、稠环芳烃: 个或两两个以上的苯环公用 两个C原子稠合而成的化合物 一、萘 1. 结构特点: 平面环状共轭体系,离域能255kJ/mol < 2x150.5kJ/mol 芳香性比苯差,破坏一个环255-150.5=104.5kJ/mol 较易加成,氧化,亲电取代也比苯易。 1, 4, 5, 8 (α)-位电子云密度最高亲电取代也最易 2, 3, 6, 7(β)-位电子云密度次之亲电取代也次之 9, 10 –位成桥的C原子,一般不反应。

2、萘的化学性质性质: 1). 亲电取代: A. 卤代: B. 硝化: A. 磺化: α–位:取代较快,但磺化可逆,温高则8-位H 干扰大,逆反应大脱磺酸基 β-位:取代慢,但生成的产物稳定

环上有致钝基,第二取代基进入另一环α-位。 D. 付-克反应: 烷基化:多取代,开环—产物复杂,无实用价值。 酰基化: 2). 二取代的定位规则: 环上有致钝基,第二取代基进入另一环α-位。

B. 1-位上有活化基,苯二取代基进入4-位: 同环活化 进入环α-位 C. 2-位有活化基,苯二取代基进入位: 3). 萘的氧化反应:

二、其它稠环芳烃. 4). 加氢反应: 1. 蒽 平面环状共轭体系,芳香性比苯、萘差; 离域能349.0kJ/mol < 3*150.5kJ/mol; 9,10-位反应活性最大;易发生加成或氧化。

1). 加成反应: 2). 氧化-还原:

3). Diels- Alder 反应: 在9,10位反应,称为两个独立的苯环,离域能只损失 349.0-301.0 = 48kJ/mol。 而在α-或β-位反应,则成为 萘环,能量损失:349.0-255.0 = 94kJ/mol。 故,α,β-位反应性较差(亲电取代的选择性 差,产物复杂——没有实用价值)

2. 菲 离域能381.6kJ/mol,芳香性比蒽好, 主要也是在9,10位发生氧化、加成。

三.致癌芳烃: 煤焦油中主要致癌物 合成物-有致癌性 芳烃中已知致癌力 最强的化合物。 致癌力仅次于3。 致癌母体之一 四. 富勒烯(略)

§6 、非苯芳烃 一、芳香性: 高度不饱和,却不易发生加成,而发生取代; 不易氧化、降解,有特殊的稳定性。 定义含糊,无明确界线 由环状闭合大π键产生的“电子环流”, 电子离域产生稳定。 “抗磁环流”可以用NMR测定 单靠电子离域不一定产生芳香性(如 ) 组成环状共轭大π键的p电子数必须为4n+2(Hückel 规则),由结构式直接可判定芳香性。

二、 Hückel 规则 通式为CmHm的环多烯 假定分子共平面,每个C 原子各有一个p原子轨道 线性组成m个分子轨道 用简化的分子轨道法计算这些轨道的能量, 可近似地用内接于半径为2β的圆,顶角朝下 的正多边形顶点表示:

1. 小环和中环的芳香化合物 m = 3,5,7……,奇数个p电子,总有一个未成对(自由基) m = 4,8,12……(4n),m/2-1个成键轨道,还有两个p电子在 非键轨道上,各占一个轨道。自旋平行,→ 双自由 基—极不稳定,电子的离域不但没有使分子稳定化, 反而大大提高能量→“反芳香性” m = 6,10…… 4n+2, 正好填满m/2个成键轨道,能量最低— —”芳香性”。 1. 小环和中环的芳香化合物 1). 三元环,2电子-芳香性 从张力看,应生成偕二醇, 实际生成酮(因为可极化 成环丙稀正离子—芳香性。

2). 四元环,二价离子—芳香性 3). 五元环六电子—芳香性 NMR证明其存在, 正电荷分散到苯环上 μ= 6.3D出乎意料的大 烃类极性本应很小 两个环都满足 芳香性要求。

4). 七元环六电子—芳香性: 产物不溶于乙醇, 而溶于水;+ AgAgBr 以正离子稳定存在 5). 八元环,十电子—芳香性

2.大环芳香化合物 组成碳环的原子共平面 含4n+2个p电子 轮烯 芳香性 14, 18, 22, 26…… 下列轮烯已合成,键平均化 NMR证明其具有抗磁环流——芳香性 Dewar等经计算预言:轮烯芳香性将消失于22-26之间 因为环增大—共平面难。 实际上:有三个26,一个30轮烯已合成,具有芳香性。

Hückel 规则不仅适用于碳环,也适用于杂环。 单环轮烯p电子数,只计周边 两点注意: 1. 不仅看p电子数,有时可能因键角张力太大 或基团拥挤而无法共平面可能导致无芳香性。 A, B因角张力太大 不能共平面—无芳香性 C因环内质子拥挤,非键 斥力太大—不能存在, 2. 芳香稳定性——是相对于它们相应的定域键化合物 而言,并非都如苯一样稳定,事实上,有些在常温 下也是不稳定的。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The End of Chapter 07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