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Advertisements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法規暨訴願審議委員會 102 年度原住民身分法實例演練講習: 原住民身分認定及救濟程序.
本校自民國 78 年於顏前校長世錫任內創設本系 設立鑑識科學學系大學部,專責鑑識人才之培養, 為目前國內唯一專門培育鑑識科學人才、研究鑑識 科學學術之大學學系,設系剛滿 20 年。自 85 年於姚 前校長高橋任內,設立鑑識科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生 ,民國 88 年於謝前校長瑞智任內先後獲內政部、教.
化疗知识讲座 台州博爱肿瘤医院 陈国卿. 一、化疗药物的抗癌机制 1 、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的生长是其主要作 用机理。 2 、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正常组织同样具有 毒性,如骨髓细胞,粘膜细胞。 3 、理想的药物 — 最大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 最小程度的影响正常细胞。 4 、基因药物是发展方向。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 什么叫做遗传? 2. 什么叫做性状? 3. 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第二章:生物科學與食品 第三節:基因改造食品.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神创造万物及人类.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21课时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國民中學 自然與生活科技 第二冊 第3章 生殖 3-1 細胞分裂 3-2 無性生殖 3-3 有性生殖.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优先发展领域与资助思考
学校核心发展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 程红兵.
必修二 生物 (人教版).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想一想 议一议 P74 我们常吃的蘑菇有根、茎、叶吗? 它们的生长是否需要光? 为什么说它们是真菌而不是植物呢?
微生物发酵与抗生素 高狄
三次科技革命 学习目标: 1.知道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标志、发源地、理论基础、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影响。 2.培养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王永慶遺產分配 第三組民法報告 4970T011 劉昭妤 4970T037 吳品怡 4970T090 袁如意
台南在地美食文化介紹 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 理事長 歐財榮.
一、作者概說:    王壽來,民國三十八年生,山西省 五臺縣人,中興大學 法律系畢業,美國 喬治城大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研究所碩博士。長期從事文化與外交工作,現任文建會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   王壽來靈感多取自生活經驗,善用中外名言,描繪人生百態。著有《公務員快意人生》、《藝術‧收藏‧我》、《公務員DNA》、《和世界偉人面對面》等書。
细菌的耐药性.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导入新课 波能绕过障碍物产生衍射。既然光也是一种波,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呢?.
高中生物学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 前 言.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物概论.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十六章 抗生素 Chapter 16 Antibiotics 授课教师:艾永兴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
2015年高考历史质量分析报告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杨彩玲.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生物化学习题.
司法机关.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生物五界的分類方式.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一个受精卵.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二章 基本知识概要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 1,有机体的组成和结构单位 2,代谢和功能的单位
第二节 核酸与细胞核.
复习:蛋白质的形成 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 氨基酸 …….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授课教师:王建友.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非同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基因信息的传递.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证据运用 第八章 证据的运用 第一节 证据体系的结构及运用规则.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抗生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 弗莱明 匈牙利1981年发行了弗莱明诞生100周年的纪念邮票

抗菌药物 “大爆发” 1944年链霉素问世,用于结核病治疗。 目前氨基苷类有10余个品种。 1952年红霉素问世,近年来新大环内酯 类有新发展; 60~70年代以来, β-内酰胺及喹诺酮 类开发和应用,抗菌药物“大爆发”。 目前投入市场超过200种。

根据抗生素对细菌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结构或不 同成份的作用,可将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分为4种 类型: 1) 影响细胞壁的生成 2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3 )抑制核酸的生物合成 4) 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影响细胞壁生成的抗生素 细胞壁的功能:坚韧性,选择通透性,保持细胞形态,维持细胞 质高渗透压 细菌细胞壁组成:肽多糖,菌壁酸或菌壁醛酸,脂多糖,脂蛋白, 蛋白质,多糖等。 化学结构: 1、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 NAc)通过β-1,4糖苷键与N-乙酰胞壁酸连接; 2、L-丙氨酸-D-谷-L-赖-D-丙; 3、甘氨酸五肽

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的作用部位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原核生物: 核糖核蛋白体 50s+30s→70s;50s由 (23sRNA+5sRNA+34种蛋白质)组成;30s由 (16sRNA+10种以上蛋白质)组成; 真核生物: 核糖核蛋白体 60s+40s→80s;起始密码 AUG,GUG。

影响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细胞膜的功能: 结构: 液态脂质双分子层+蛋白质,是一层半透膜 选择通透性,转运营养物质,DNA复制,细胞壁合成和能量生成代谢等有 关。 由于细菌和动物的细胞膜有相似之处。所以,此类抗生素对人体毒性较大。 影响细菌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有: (1)多粘菌素B及E; (2)短杆菌肽s和短杆菌酪肽; 影响真菌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 主要有多烯族抗生素,含两性霉素B和曲霉素,制霉菌素(四烯)等

抑制核酸生物合成的抗生素 作用机制 抗生素 主要作用靶位 抑制DNA生物合成 磺胺类 甲氧苄啶, 氨甲蝶呤,氨基蝶呤 丝裂霉素C 博来霉素 萘啶酸,奎诺酮类,新生霉素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 抑制DNA复制时的双链打开 与DNA结合,切断DNA的一条链 抑制细菌DNA促旋酶(拓扑异构酶) 抑制RNA生物合成 桑吉霉素,丰加霉素 放线菌素D 蒽环类 利福霉素类 抑制转录反应 抑制DNA依赖性RNA聚合酶 抑制DNA依赖性RNA和DNA聚合酶 抑制细菌DNA依赖性RNA聚合酶

抗生素的滥用 耐药性 二重感染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