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二) respiratory syste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第三章 呼吸系统 呼吸道 鼻、咽、喉 : 上呼吸道 组成 组成 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 : 下呼吸道 肺:由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呼吸道特点: 1 、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 、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 加温、加湿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淋巴 口腔颌面部解剖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natomy 赵晋龙讲师. 临床意义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组织(淋巴 结和淋巴管)十分丰富;共同组成此 部的防御系统。正常情况下,淋巴结 的硬度与软组织相似,不易触及。感 染状态下淋巴结会肿大和疼痛;肿瘤 侵及淋巴结呈现无痛增大。
1 湖北医药学院耳鼻咽喉科 鼻在什么地方 ? 鼻的解剖 Anatomy of nose 2 外鼻 external nose 鼻腔 nasal cavity 鼻 窦 accessory nasal sinuses 颅腔 cranial cavity 眼眶 orbital cavity 口腔 oral.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第三节 肺和胸膜 (Lung and Pleura)
常用急救技术应用解剖.
淋 巴 系 统 Lymphatic System.
颈部肿块 颈部应用解剖学及症状学 颈部肿块 2017/3/4.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CT表现 THE BASIC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血管外科 姜维良
肺 癌 外科教研室.
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 内 科 杨泉先.
The Local Anatomy of Oral Maxillo-Facial and Neck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胸部平面X光徵候總整理 胸腔內科 李世偉 醫師 *資料引用自埔里榮民醫院 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林泰綜
胸 部 局 解.
心血管系统 概 述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循环系统 circulation system.
胸 膜 炎.
枕三角 胸膜顶 淋巴.
本课件中部分图片选自刘丰春《人体X线解剖学》课件,再此表示感谢!
大 纲 要 求 了解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了解上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汇集范围; 掌握上肢、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和汇入部位
胸部 主讲:段菊如.
正常人体结构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系.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肾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教学目标: 气管、食管应用解剖及生理 气管、食管异物 掌握:气管、食管解剖特点及异物易停留的部位; 熟悉:气管、食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充分利用授课技巧上好一堂课 回顾比较法 一堂课可以先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再开始新的内容。
目 录 PartⅠ 胸部体表标志 检 查 方 法 骨骼标志 胸部视诊方法 胸廓的体表标志线 胸部触诊方法 胸廓的解剖区和陷窝 胸部叩诊方法.
胸部CT诊断 郧阳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 陈伦刚.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胸内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 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三区:冯桂荣.
血管的外形特征 与静脉比较,动脉外形较挺拔,管腔小而管壁厚,管壁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多而丰富,其弹性和收缩性较强;中等动脉因平滑肌丰富又称肌性动脉,大动脉因弹性纤维丰富又称弹性动脉;静脉较塌陷,管腔大而管壁薄,管壁平滑肌不发达,弹性纤维也较少,并有瓣膜配布,管壁弹性和收缩性较差,而外膜较厚且有平滑肌分布;毛细血管壁薄腔小,行走弯曲并有大量分支分布形成网状结构,在心肌间多沿心肌细胞纵轴平行分布。
局部解剖学课件 王德贵.
(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基础上加入解剖学内容)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新医大解剖学教研室 崔建华.
第四章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 :鼻、咽、喉 肺外呼吸道 下呼吸道 :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组成 肺实质 肺 肺间质.
内 脏 学 主讲:杨胜波 副教授 主要从事肌 运动生理和周围神经损伤研究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人 体 解 剖 学 第三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十章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二、 静 脉 引流作用 1、分浅深二种, 浅静脉—皮下静脉不与动脉伴行—临床应用、 深静脉——与动脉伴行,名称相同 2、静脉间吻合丰富 3、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机能不全时、、 4、为属支,由细变粗,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压力低, 5、几种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骨松质—是巨大的血库。
第一節 腎臟 第二節 輸尿管 第三節 膀胱 第四節 尿道
胸、上腹部和盆腔CT总结.
脑动脉分段、分支与图解.
第一章 眼科学基础 Chapter one Basic ophthalmology
The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The respiratory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ssessment
肺的分叶分段.
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 的影像学表现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呼吸系统(二) respiratory system
第三节 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干→ 右肺动脉—经右肺门入肺 左肺动脉—经左肺门入肺.
人脑与脑血管 解剖分析.
Circulation of Head & Neck
胸部CT诊断.
Artery 动 脉.
第四节 静 脉.
Urinary System 泌尿系统.
Chapter 26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二节 心 heart.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二节 心 heart.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淋巴系统 The Lymphatic System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系统(二) respiratory system

三、气管及主支气管 (一)气管 上起环状软骨下缘。 1.分部 颈部。 构造:以C形气管软骨为支架,缺口向后,被膜壁(由 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所封闭,气管软骨间以 环状韧带相连结。 (一)气管 上起环状软骨下缘。 下至胸骨角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 1.分部 颈部。 胸部。 2.结构:分叉处称气管杈——内面向上凸称气管隆 嵴: 略偏左,是气管镜检查的标志。

3.毗邻 颈部 前面:舌骨下肌群,2~4气管软骨环的前 方有甲状腺峡。 3.毗邻 颈部 前面:舌骨下肌群,2~4气管软骨环的前 方有甲状腺峡。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 后方:食管。 胸部 前方:胸腺、左头臂V、主A弓等。 后方:食管 附:气管切开常在颈部第3~5气管软骨环处沿正中线作, 注意勿伤甲状腺峡。 (二)主支气管 1.形态 右主支气管:粗、短、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斜(平)。 2.意义: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Section 3 The Trachea and Bronchi I.Trachea气管It is the passage for air. It extends from the lower border of the circoid cartilage at the level of sixth cervical vertebra to the level of the sternal angle. Structure features Consists of about 14-17 C-shaped incomplete tracheal cartilages Carina of trachea 气管隆嵴

II.Bronchi Right principal bronchus Shorter, wider, and more vertical 右主支气管 Shorter, wider, and more vertical Left principal bronchus 左主支气管 Narrower, longer, and more horizontal

肺(lungs) 1、位置和形态 2、分叶 3、肺门和肺根 4、支气管肺段 5、肺的血管、神经

肺(lungs) 1、位置和形态 胸腔内,膈之上,纵隔两侧 大致圆锥形 一尖、一底、三面、三缘

2、分叶 左肺 斜裂 上、下两叶 oblique fissure 右肺 斜裂和水平裂 上、中、 下三叶 horizontal fissure

3、肺门和肺根 hilum 、 root of lung 静脉 动脉 支气管 左肺根: 肺动脉 支气管 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 右肺根: 上叶支气管 肺上静脉和肺下静脉

肺的血管、神经 营养性: 支气管动、静脉bronchial artery、veins 属于大循环(体循环) 神经:迷走神经和胸交感干的分支 功能性: 肺动、静脉 pulmonary artery 、veins 小循环(肺循环) 营养性: 支气管动、静脉bronchial artery、veins 属于大循环(体循环) 神经:迷走神经和胸交感干的分支

4、支气管肺段bronchopulmonary segments 左、右主支气管principal bronchus 肺叶支气管lobar bronchi 肺段支气管segmental bronchi 支气管树bronchial tree 肺叶: 支气管肺段(肺段)

肺段切除和支气管镜检查

1、注意血管的颜色 2、气体交换

第六节 胸膜pleura 定义 壁胸膜parietal pleura 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脏胸膜visceral pleura   肺韧带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es 肋隔隐窝、肋纵隔隐窝、膈纵隔隐窝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胸膜体表投影 前界体表投影 下界体表投影 肺的体表投影

肺及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脊柱旁线 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第10胸椎棘突 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脊柱旁线 肺下界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第12胸椎棘突

纵 隔(mediastinum) 1、 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2、境界

二、侧面观 1、左侧面 中央为左肺根 前下方心包 上方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左膈神经和左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前方左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 后方 胸主动脉、 左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 迷走神经和食管

内脏大神经 二、侧面观 2、右侧面 中央为右肺根 前下方心包 上方 奇静脉弓、 上腔静脉、 食管和气管 右膈神经 右迷走神经 下方下腔静脉 上方 奇静脉弓、 上腔静脉、 食管和气管 右膈神经 右迷走神经 下方下腔静脉 后方 食管、 奇静脉 右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 前层 1、胸腺thymus 2、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 左、右头臂静脉brachiocephalic vein

中层 主动脉弓(aortic arch)及分支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迷走神经和膈神经

后层 气管胸部(thoracic part of trachea)及分支 气管杈bifurcation of trachea 气管隆嵴carina of trachea 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 食管及胸导管

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num) 1、前纵隔(anterior mediastinum) 2、中纵隔(middle mediastinum) (1)心包 (pericardium)

3、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1)食管胸部(thoracic part of esophagus) 三处生理狭窄:食管起始处、与左主支气管相交处、食管裂孔处 行程、毗邻、血管淋巴神经 (2)胸主动脉(thoracic aorta) 平12胸椎穿主动脉裂孔续为腹主动脉 (3)胸导管(thoracic duct) 起自乳糜池,注入左静脉角 (4)奇静脉(azygos vein)hemi- accessory- 起于右腰升静脉,注入上腔静脉 (5)胸交感干(thoracic sympathetic trunk) 内脏大神经:第5~9胸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前纤维; 内脏小神经:第10~12胸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前纤维。 (6)纵隔后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