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经系统 2019/4/8.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守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会作出 哪些反应?这一系列反应是不是 自觉的、有意识的反应呢?这些 反应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Advertisements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 12 对  一嗅二视三动眼  四滑五叉六外展  七面八听九舌咽  十迷一副舌下全.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第五节 脑神经  脑神经概况 脑神经概况  脑神经分布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 Ⅸ舌咽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 小结 小结  作业.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位于颅腔内 脑的结构 沟 回 大脑 脑干 小脑 1 、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 大脑半球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 层是灰质,也 叫大脑皮层, 平均厚度约为 2~3mm 。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周围神经系统 平凉医专解剖教研室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三叉神经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 2. 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支及分布。及 损失后的临床表现。 3. 熟悉各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进出颅部位。 4. 熟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程、主要分.
神 经 系 统 检 查 脑 神 经 检 查 诊 断 学诊 断 学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郭 艳 芹.
第三节 小脑. 位置: 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 与大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 脑干的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主讲:周丽华教授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
高三生命科学二轮专题复习——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莘格高级中学 严熙.
必修三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第二节 脑干.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二、 小 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在延髓和脑桥的背面。.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小脑 Cerebellum.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科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内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 第七十三讲 主讲教师:刘一兵.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神经 主讲教师 滕树成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一) 实验8 大脑、小脑、间脑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初中生物《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课件 肥西县新仓学校 李斌.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看看下面这些照片,在这些活动中,身体的哪些部位参加了这个活动?
第三章 幼儿英语教 学的理论基础 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主讲教师:肖玺.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当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什么能协调一致?
神经系统 (脑神经二)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申社林.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第三节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又叫自主神经或植物性神经。 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分为: 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不受意志控制 感觉神经——来自内脏、心血管等处。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八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 小脑皮质 脊髓灰质 神经节 脑脊膜与血脑屏障.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2007春 (心理系 双学位) 第二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脊髓.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 腺体等处。 包括: 内脏运动神经 又叫自主神经 autonomic nerve 或植物性神经 vegetative nerve ,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二节 脑 神 经 cranial nerves.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颅底影像解剖.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椎管内, foramen magnum → L1下缘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神经组织 神经元 1、基本形态 2、功能 3、分类 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神经系统 2019/4/8

人体各器官系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功能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快而精确,且范围较局限;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较缓慢而持久。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内分泌系统就是实现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的调控结构。 2019/4/8

第一节 概 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 第一节 概 述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2019/4/8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功能:调节人体各器官的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有机整体;并与外界保持相对平衡的器官系统。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 运动神经 脊髓 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 脊神经 运动神经 按连结部位分 周围神经系统 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运动神经 按分布范围和功能分 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运动神经 2019/4/8

神经系统中常用的术语 灰质和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中的部分叫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叫白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中枢神经内,机能相同或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结成的团块叫神经核。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集结成的团块叫神经节。 2019/4/8

神经和神经束:在周围神经系,神经纤维聚集在一起,由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起始、终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中在一起形成神经束。 网状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杂而成,其中白质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块散在其中。 传导路 :是指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其传入部分称为感觉传导通路,传出部分称为运动传导通路。 2019/4/8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任何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才得以实现。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任何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才得以实现。 2019/4/8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这种神经调节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弧:执行反射过程的全部结构称为反射弧。它包括五个部分,即: 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 中枢(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 2019/4/8

第二节 脑和脑神经 脑 脑 神 经 2019/4/8

脑 脑位于颅腔内,脑可分为大脑(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等六部分。通常又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脑是神经系统中最复杂的部分,人类的脑最发达,中国人的脑相当于体重的1/40,男性为1375.3克,女性平均为1305克。 2019/4/8

大脑 间脑 延髓 脑位于颅腔内,分为: 脑干 脑桥 中脑 小脑 2019/4/8

脑的各部位示意图 2019/4/8

脑 干 脑干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脊髓与间脑之间的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组成。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 脑干的外形 脑干的内部结构 2019/4/8

脑干腹侧面 脑干背侧面 2019/4/8

脑干的功能 (1)传导功能:大脑皮质与脊髓、小脑相互联系的上行和下行的纤维束,都要经过脑干。 (2)反射的低级中枢:脑子内具有多个反射的低级中枢。延髓内有调节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生命中枢”;脑桥内有角膜反射中枢;中脑内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3)网状结构的功能:具有维持大脑皮质醒觉、引起睡眠、调节骨骼肌的张力和调节某些内脏活动等功能。 2019/4/8

位置与外形: 小脑位于脑后窝,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小脑的两侧膨大,称半球。中部狭窄变细的部分称蚓。小脑借3对小脑脚与脑干背面相连接。 2019/4/8

小脑上面 小脑蚓部 小脑半球 2019/4/8

小脑的内部结构: 大量的神经元胞体集中于小脑的表层,形成小脑皮质。小脑的深层为白质,白质内还含有灰质团块,称小脑核。主要的核有: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小脑核是小脑向外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 小脑的功能: 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与平衡、调节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 2019/4/8

间脑 位置: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其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仅次于大脑皮质。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高度发展的大脑皮质所掩盖。间脑的主要部分是背侧丘脑和下丘脑 。 背侧丘脑 下丘脑 分部: 2019/4/8

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三个面: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 三条重要的沟: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 五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和岛叶。 2019/4/8

外侧沟 颞 大脑半球的分叶 2019/4/8

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颞横回 岛叶 2019/4/8

大脑的结构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大脑皮质。深层的白质为髓质。在半球的基底部,白质中藏有的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的室腔称为侧脑室。 2019/4/8

躯体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此区司对侧半身骨骼肌的运动。身体各部在此区的局部定位关系呈一个倒置人形(头面部不倒)投影。 2019/4/8

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后部。此区接受背侧丘脑传来的对侧半身的痛、温、触、任以及运动觉和振动觉。身体各部在此区的投影也呈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的,身体各部在该区的投影范围的大小,也与本身的形态大小无关,而真正大小主要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例如手指和唇的感受器最密,它们占的范围也就最大。 2019/4/8

2019/4/8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视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中枢 外侧面 2019/4/8

脑神经 脑神经是指与脑相连的神经,共12对。其排列的顺序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即Ⅰ 嗅神经 、 Ⅱ 视神经 、Ⅲ 动眼神经、Ⅳ 滑车神经、Ⅴ 三叉神经、Ⅵ 展神经、Ⅶ 面神经、Ⅷ 前庭蜗神经、Ⅸ 舌咽神经、Ⅹ 迷走神经、Ⅺ 副神经、Ⅻ 舌下神经。 根据脑神经所含主要的纤维成分及功能,可分为三类。 2019/4/8

脑神经 脑神经共有12对。即: Ⅰ嗅神经 Ⅱ视神经 Ⅲ动眼神经 Ⅳ滑车神经 Ⅴ三叉神经 Ⅵ展神经 Ⅶ面神经 Ⅷ前庭蜗神经 Ⅸ舌咽神经 Ⅹ迷走神经 Ⅺ副神经 Ⅻ舌下神经 按所含纤维种类不同,分3类: 1、感觉性脑神经:第Ⅰ、Ⅱ、Ⅷ对脑神经。 2、运动性脑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 3、混合性脑神经: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 2019/4/8

脑神经口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前九舌咽, 十迷一副舌下(全)。 2019/4/8

第三节、 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 脊神经 2019/4/8

第二节 脊髓 spinal cord 2019/4/8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 2019/4/8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终于第一腰椎下缘。 外形:脊髓呈略扁圆柱状,有颈膨大和腰膨大,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下连终丝,周围腰骶神经根构成马尾。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及前、后外侧沟(分别有前、后根附着)。后根有脊神经节。前后根合成脊神经,共31对,脊髓相应也分为31个节段。每一对脊神经根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节:共31节,即颈节8个,胸节12个,腰节5个,骶节5个,尾节1个(单节)。 2019/4/8

枕骨大孔 C4 T1 T12 S3 第一腰椎体的下缘 2019/4/8

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脊髓中央有纵行的细管称中央管。中央管周围是灰质,白质在灰质周围。 2019/4/8

2019/4/8

脊髓的内部结构 2019/4/8

2019/4/8 脊髓的功能 1、传导功能: 脊髓是脑与躯体和内脏的感受器、效应器之间联系的枢纽。通过脊髓内的上行纤维束将内、外环境的各种兴奋传向脑;通过脊髓的下行纤维束和脊神经,将脑发出的各种兴奋传至有关的效应器。从而对来自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产生反应。 2019/4/8

2、反射功能: 脊髓本身具有执行反射的功能。是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仅通过脊髓而产生的相应反应。如膝反射等各种腱反射,其反射中枢在脊髓。此外,脊髓还是某些内脏反射的低级中抵,如排便、排尿等低级反射中枢。 2019/4/8

第四节、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 的主要区别 2019/4/8

内脏神经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这种调节通常不受意志控制,故得名自主神经。又因其不参与控制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所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故又称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 和副交感神经 两种。与躯体神经相比,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差别,而内脏感觉神经与躯体感觉神经则大致相同,故本节只叙述内脏运动神经结构及其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2019/4/8

传导路是指感受器将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发出信息传向效应器所经过的神经元链。它包括感觉传导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 第 五 节 传 导 路 传导路是指感受器将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发出信息传向效应器所经过的神经元链。它包括感觉传导通路和运动传导通路。 2019/4/8

传 导 路 感 觉 传 导 路 运 动 传 导 路 2019/4/8

第六节、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一、 体育运动对神经元的影响 (一)神经细胞核与核仁的变化 动物实验证明,适量运动负荷,可促使生长发育期小白鼠脊髓前角神经元细胞核与核仁都增大,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锥体细胞的核仁增大。核仁增大说明形成核糖体的能力增强,也说明了蛋白质合成的能力增强,这就保证了在神经信息传导过程中蛋白质消耗得到补充,并为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改造提供了足够的蛋白质。 2019/4/8

树突棘增多说明运动增加了上述中枢神经元的信息输入量,扩大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范围。 (二)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 动物实验又证明,适量运动负荷能促使生长发育期小白鼠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锥体细胞、皮质下运动中枢尾壳核神经元树突棘增多,也促使小脑皮质蒲肯野细胞的树突扩大,树突棘增多。树突棘是神经元树突上的小突起,是形成轴一树突触的主要部位。 树突棘增多说明运动增加了上述中枢神经元的信息输入量,扩大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范围。 2019/4/8

动物实验还证明,适量运动负荷能促使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线粒体数量增多,嵴多而致密。说明提高了线粒体贮能、供能的能力。 (三)神经元线粒体的变化 动物实验还证明,适量运动负荷能促使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线粒体数量增多,嵴多而致密。说明提高了线粒体贮能、供能的能力。 2019/4/8

二、 体育运动对脑的影响 人的脑细胞约有140~150亿个,40岁以后每天约有10万个脑细胞开始凋亡,到六七十岁时大致减少十分之一左右。实验证明:为了早日防止智力下降,延缓大脑功能的老化,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对保持和促进脑健康有明显的效果。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未参加锻炼(或极少参加运动)的同龄人。这是因为常从事运动的人,心脑血管会更具有弹性,血液循环也更加通畅,血液循环量比一般人高出2倍,这样能够向大脑组织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改善中枢神经的营养状况,使大脑活动更自如、思维更敏捷。 2019/4/8

三、 体育运动对脊髓的影响 有人研究运动对小鼠寿命和脊髓前角神经元数量的影响时发现,长期的运动对小鼠寿命影响不大,但却可以减轻脊髓前角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死亡程度。研究发现,采用适宜的运动量,可以使脊髓前角细胞中的线粒体结构产生良好的代偿性改变。有人在研究运动对发育期小鼠脊髓前角细胞形态学影响时发现,运动可以使发育期小鼠脊髓前角细胞的胞核、核仁增大,从而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学的改变。 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