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一) 大溪三中数学组 赵凌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3 格林公式 · 曲线积分 与路线的无关性 在计算定积分时, 牛顿 - 莱布尼茨公式反映 了区间上的定积分与其端点上的原函数值之 间的联系 ; 本节中的格林公式则反映了平面 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与其边界上的第二型曲线 积分之间的联系. 一、格林公式 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
Advertisements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德 国 鼓 励 生 育 的 宣 传 画.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2013年二手车市场环境分析.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勾股定理 总复习.
忠孝國小自立午餐老師的叮嚀 教師指導手冊.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08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命题和教学对策研究”
勾股定理的验证及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北师大版数学 《旋转》系列微课 主讲:胡 选 单位:深圳市坪山新区光祖中学.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八年级 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湖北省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 刘大勇 黎 虎.
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 海口十中 孙进红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四年級 中 文 科.
第四模块 函数的积分学 第三节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第二十七章 相 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4课时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1.1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 §28.1 锐角三角函数(3) 平南县上渡初中何老师.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1 在平面上畫出角度分別是-45°,210°,675°的角。 (1) (2) (3)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6 直角三角形(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3.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6探索勾股定理 (二).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课题: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sina tana y P 。 x P’ 。.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八年级 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2.6 直角三角形(1).
畢達哥拉斯 與 畢氏定理.
岱山实验学校欢迎你 岱山实验学校 虞晓君.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苏科版) 3.1 勾股定理(1) 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张 波.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流传到世界上不少国家,被称为“东方魔板”,它是用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木板构成图形的游戏。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八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版 探索勾股定理.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3.1无理数2.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第十四章 勾股定理(二) 制作:白莲中学符强.
1.2直角三角形(1) 想一想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as theorem). a c b 勾 弦 股.
1.2轴对称的性质 八 年 级 数 学 备 课 组.
三角比的恆等式 .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圣经概論 09.
正方形的性质.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新人教A版 数学必修4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勾股定理(一) 大溪三中数学组 赵凌晓

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美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   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美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到:“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呢?”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留下的难题。

c c2 = (a  b)2 + 4(½ab) = a2  2ab + b2 + 2ab b  a  c2 = a2 + b2 a

弦图 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为《周髀算经》作注,并著有《勾股圆方图说》。

小孩问: 1、如图: 12 5 7 25 求剩下的一条边长 ∟ 8 5 2、如图:两正方形 面积如图所示求大正 方形的面积 ∟ 3、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是整数,斜边一定是整数吗?

½(a + b)(b + a) = ½c2 + 2(½ab) ½a2 + ab + ½b2 = ½c2 + ab 伽菲尔德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法。1881年,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称这一证法称为“总统”证法。 a ∟ ½(a + b)(b + a) = ½c2 + 2(½ab) ½a2 + ab + ½b2 = ½c2 + ab  a2 + b2 = c2 b c ∟ c a ∟ b

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你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发现和验证方法了吗?

证明一

证明一

证明一

证明一

证明一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用公理方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 「证明一」就是取材自《几何原本》第一卷的第 47 命题。 欧几里得(Euclid of Alexandria; 約 325 B.C.  約 265 B.C.)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用公理方法建立演绎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 「证明一」就是取材自《几何原本》第一卷的第 47 命题。

证明二 b (a + b)2 = c2 + 4(½ab) a a2 + 2ab + b2 = c2 + 2ab c

证明二 c c2 = (a  b)2 + 4(½ab) = a2  2ab + b2 + 2ab b  a

弦图 赵爽 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为《周髀算经》作注,并着有《勾股圆方图说》。

证明三 a ½(a + b)(b + a) = ½c2 + 2(½ab) b ½a2 + ab + ½b2 = ½c2 + ab c

美国总统的证明 加菲尔德 (James A. Garfield; 1831  1881) 1881 年成为美国第 20 任总统 1876 年提出有关证明 加菲在位 5 個月,最後遭人行刺而死亡。

证明二及证明三的比较 两个证明基本上完全相同!

证明四 a2 b2

证明四

证明四

证明四

证明四  a2 + b2 = c2 c2

出入相补 刘徽(生於公元三世紀) 三国魏晋时代人。 魏景元四年(即 263 年)为古籍《九章算术》作注释。 在注作中,提出以「出入相补」的原理来证明「勾股定理」。后人称该图为「青朱入出图」。

拼图游戏

拼图游戏

证明五 c2

证明五

证明五

证明五 a2 b2  a2 + b2 = c2

sin(a + b) = sin a cos b + sin b cos a 无字证明 a b a + b sin(a + b) = sin a cos b + sin b cos a

印度婆什迦罗的证明 c b a  c2 = b2 + a2

证明六 I II III 注意: 面积 I :面积II :面积III = a2 : b2 : c2

证明六 II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I III

证明六 II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I III

证明六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证明六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证明六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证明六 注意: 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 = a2 : b2 : c2 由此得,面积 I + 面积 II = 面积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