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① 导体的发热、电动力及导体的选择 主要内容: 1. 导体长期发热与短时发热计算 2. 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1. 导体长期发热与短时发热计算 2. 导体短路时电动力计算 3. 导体、电器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4. 导体、电缆、绝缘子和套管的选择
第一节 概述(P.63) 一、发热 导体正常工作时,会产生各种损耗(电阻损耗等),这些损耗变成热能,使导体温度升高; 导体短路时,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短路电流很大,发热量仍然很多。且这些热量在极短时间内不容易散出,于是导体的温度迅速升高。
发热对导体、电器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 (1)机械强度下降 (2)接触电阻增加 (3)绝缘性能降低 因此,为了限制发热的有害影响,规定了导体长期发热和短时发热的允许温度。
二、电动力 导体正常工作和短路时,除发热以外,还受到电动力的作用。 电动力:载流导体通过电流时,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不大,短路时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很大,可能导致导体、设备变形或损坏。 为保证导体不受破坏,短路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不应超过载流导体的允许应力。
第二节 导体的发热和散热(P.64) 一、发热 发热来自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和太阳日照的热量。 1. 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1. 导体电阻损耗的热量 QR=Iw2Rac (W/m) 2. 太阳日照的热量
二、热量的传递过程 可分为对流、辐射、导热三种形式。 1. 对流:由气体各部分相对位移将热量带走的过程。 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情况。 2. 辐射:热量从高温物体,以热射线方式传至低温物体的过程。 3. 导热(热传导):当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的过程。
置于空气中的均匀裸导体,由于全长截面相同、各处温度一样,因此沿导体长度方向没有热传导,又由于空气的热传导性很差,故导体主要是对流和辐射换热,而忽略很小的导热量。即导体散到周围介质的热量为: (Ql + Qf)= aw (θw-θo )F
第三节 导体的长期发热 (P.68) 一、导体的温升过程 QR= Qc + ( Ql + Qf ) 即分析导体长期通过工作电流时的发热过程,目的:计算导体长期允许通过的电流——载流量。 一、导体的温升过程 导体的温升过程,可按热量平衡关系来描述。即,导体产生的热量(QR),一部分用于本身温度升高所需的热量(Qc ),一部分散失到周围介质中(Ql + Qf ),因此,热量平衡方程式为, QR= Qc + ( Ql + Qf ) 由此可推导出导体稳定温升表达式, τw= (I2R ) / (awF)
二、导体的载流量 1. 载流量的计算——由稳定温升公式得出 1. 载流量的计算——由稳定温升公式得出 说明:由于导体散热过程比较复杂,且散热系数(a)往往是温度的函数,因此计算的结果只是近似的,还要通过试验来校验。 我国生产的矩形、双槽形、管形母线均已标准化,根据这些标准截面,按自然冷却条件(周围环境温度为25℃,导体最高温度为70℃),进行计算和试验,编制了标准截面母线载流量表,可供设计时使用。
2. 提高载流量的措施 (1)降低导体电阻; (2)增大散热面积; (3)提高换热系数; (4)增大导体正常发热时的允许温度。 例题:P.69
三、大电流导体附近钢构的发热 导体附近的金属部件(如,支持母线结构的钢梁等等),在电磁场作用下,会引起磁滞和涡流损耗。导体电流增大,导体周围磁场强度增加,从而导体附近钢构的损耗增加、发热增大。钢构发热会影响经济运行,恶化设备和工作人员的运行条件,局部过热还可能损坏设备,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减小钢构损耗和发热的措施: (1)加大钢构和导体之间的距离,使磁场强度减弱,从而减小损耗。 (2)断开闭合回路,消除环流(闭合回路产生环流,会使发热增大)。 如,套管安装板相间开槽;在母线保护网的钢框连接处加绝缘垫。
(3)采用电磁屏蔽; 即在磁场强度最大的部位套上短路环,利用短路环中感应电流的去磁作用降低磁场强度。 短路环用电阻率小的铜或铝制成,紧包在钢构上,短路环中虽有电流流过,但因电阻小,发热并不显著。 (4)采用分相封闭导线 即每相导线分别用外壳包住,使本相导体的磁场不易穿出外壳,邻相磁场也不易进入外壳,从而壳内外磁场均大为降低。
第四节 导体的短时发热(P.70) 短时发热:指短路开始至短路切除为止,这一很短时间内导体的发热过程。 特点:发热量大,持续时间短,来不及向周围环境散热,因此导体温度升得很高。 目的:确定导体可能出现的最高温度,是校验设备热稳定的依据。
QR = Qc 根据热量平衡关系,可以导出短路电流热效应方程: Ah= Qk / S2+Aw 一、短时发热过程 由于短时发热散失的热量可以不计,基本上是绝热过程,即导体产生的热量,全部用于使导体温度升高,于是,在短时发热过程中,热量平衡关系为: QR = Qc 根据热量平衡关系,可以导出短路电流热效应方程: Qk /S2=Ah- Aw 因此, Ah= Qk / S2+Aw
Qp= tk (I〃2+10Itk/22+Itk2) /12≈tk I〃2 Qnp=TI〃2 从最初温度(θw)求最高温度(θh)的方法: (1)从某一开始温度θw 开始,从曲线上查出 Aw ; (2)计算(Qk / S2),与Aw 相加后,得 Ah ; (3)再由 Ah 查出相应的最高温度θh 。 Qk= Qp+ Qnp 其中, Qp= tk (I〃2+10Itk/22+Itk2) /12≈tk I〃2 Qnp=TI〃2
说明:若短路切除时间tk>1秒,非周期分量已衰减,这时导体的发热主要由周期分量决定,可以不计非周期分量的影响。但对于大型发电机,发电机出口处短路时,非周期分量必须考虑。 例题:P.73
第五节 导体短路的电动力(P.74) 电动力:载流导体通过电流时,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短路时,导体中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会遭受巨大的电动力作用。若导体机械强度不够,就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为了安全运行,应对电动力进行分析和计算,使短路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不超过载流导体的允许应力,即保证足够的电动力稳定性,必要时,可以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F= 2×10-7 Li1i2 /a (N) F= 2×10-7 K Li1i2 /a (N) 一、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 两条无限细长平行导体间的电动力为, F= 2×10-7 Li1i2 /a (N) 电动力的方向 取决于导体中电流(i1、i2)的方向,同向相吸,异向相斥。 当考虑导体形状时,将它们看成由若干无限细长的导体组成,常乘以形状系数 K 。于是,实际电动力为, F= 2×10-7 K Li1i2 /a (N)
⑴对于矩形导体,计算相间电动力时,K=1;计算同相条间电动力时,查P.75图3-10得K值。
二、三相导体短路的电动力 1. 电动力计算 在三相系统中,发生短路时作用于每相导体的电动力,取决于该相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他两相电流的相互作用力。 将单相系统推广到三相系统进行计算,且三相短路时,中间相(B相)和外边相受力不一样,应分别计算。 (1)B相: FB=FBA-FBC= 2×10-7 L(iBiA- iBiC)/a=… … (2)A、C相: FA=FAB+FAC= 2×10-7 L(iAiB+0.5 iAiC )/a=… …
*FA由四个分量组成: (1)不衰减的固定分量; (2)按时间常数(Ta/2)衰减的非周期分量; Ta——短路电流非周期分量衰减时间常数(s),其值取决于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和总电感,即, Ta= L / R (3)按时间常数 Ta 衰减的工频分量; (4)不衰减的二倍工频分量。 *FB中没有固定分量,而有其他三个分量。
FBmax=1.73×10-7 L ish2/a (N) 2. 电动力的最大值 (1)三相短路的最大电动力 2. 电动力的最大值 (1)三相短路的最大电动力 ①电动力最大瞬时值与短路冲击电流(ish)出现有关,其表达式为, FAmax=1.616×10-7 L ish2/a (N) FBmax=1.73×10-7 L ish2/a (N) ②三相短路时,B相(中间相)所受电动力最大,约比边相大7%。
Fmax(2)=1.5×10-7 L ish2/a (N) 于是,Fmax=1.73×10-7 L ish2/a (N) (2)两相短路与三相短路最大电动力比较 Fmax(2)=1.5×10-7 L ish2/a (N) 于是,Fmax=1.73×10-7 L ish2/a (N)
3. 导体振动的动态应力 导体及其支架都具有质量和弹性,组成一弹性系统。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当外力除去后,导体并不立即恢复到原来平衡位置,而是在平衡位置两侧做往复振动,这种由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称为自由振动。自由振动的频率称为固有频率。 若导体受电动力的作用,而电动力中又有工频和二倍工频分量,因此,当导体固有频率接近 50Hz 或 100Hz 时,就会出现共振现象,此时振幅特别大,可能使导体遭到破坏。因此在设计时,应避免发生共振。
导体发生共振时,导体内部会产生动态应力。对动态应力的考虑,一般采用修正静态计算法,即在最大电动力 Fmax 上乘以动态应力系数 β ,则动态电动力最大值为, Fmax= 1.73×10-7 L ish2 β /a (N) β与导体固有频率有关,忽略振幅不大的高频振动,有, f1< 30Hz时,β<1 30 < f1<160Hz时,β>1 f1> 160Hz时,β=1
说明: 对于35kV及以下的硬母线,由于跨距(L)较小,故f1一般多属于中高频范围。为减小电动力作用,避免在母线结构中引起危险的共振,设计时应尽可能使母线的固有频率在中频(30~160Hz)之外。这时振动系数β=1。 例题: P.79
第六节 大电流封闭母线的发热和电动力(略) 第六节 大电流封闭母线的发热和电动力(略) 敞露式母线易受外界影响,运行可靠性低,因此,对于200MW及以上的大型机组,已广泛采用封闭母线。 封闭母线(用外壳将母线封闭起来)的分类: (1)按外壳材料分为:塑料外壳、金属外壳 (2)按外壳与母线间的结构形式分为: 不隔相、隔相、离相(也称分相) 其中,离相又分为分段绝缘式、全连式两种
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的特点: (1)沿母线长度方向上的外壳,在同一相内从头到尾全部连通; (2)各相外壳两端用短路板连接。 优点:(1)运行可靠性高; (2)短路时母线相间的电动力降低; (3)改善母线附近钢构的发热; (4)安装维护工作量小。 缺点:(1)母线散热条件较差; (2)外壳上会产生损耗; (3)金属消耗量增加。
第七节 导体和电器选择的一般条件(P.170)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并注意节省投资。 导体和各种电器选择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要求一致,即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一般原则如下: (1)应力求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2)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3)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4)应与整个工程的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5)选择的导体和设备品种不宜太多; (6)选用新产品应积极慎重。新产品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主管单位鉴定合格。
一、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1. 额定电压 UN≥ UNS 2. 额定电流 IN≥ Imax 3. 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海拔高、污秽等级、温度
二、按短路情况校验耐受能力 1. 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1)容量和接线 按本工程最终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远景发展规划。 接线应采用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
(2)短路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其他种类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应按最严重情况验算。 (3)短路点选择 应选择通过电器的短路电流最大的那些点为短路计算点。 例题:
= tpr+( tin+ ta) (4)短路计算时间 校验导体、电器的热稳定和开断能力时,必须合理确定短路计算时间。 ① 验算热稳定的短路计算时间 tk: tk= tpr+ tbr = tpr+( tin+ ta) ② 校验开断能力时,电器的开断计算时间tk': tk' = tpr1+ tin
导体和电器耐受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能力,称为热稳定性。 (1)导体热稳定校验 2. 短路热稳定校验 导体和电器耐受短路电流热效应的能力,称为热稳定性。 (1)导体热稳定校验 为简化计算,工程上常采用当短路时发热满足最高允许温度的条件下,计算导体最小截面Smin,当所选截面 S> Smin时,便是热稳定的,反之就不稳定。 (2)电器设备热稳定校验 由于结构复杂,电器的热稳定性由制造厂给出的t 秒内热稳定电流 It 来表示。即,若 It2 t > Qk,则认为该电器是热稳定的。
3. 电动力稳定校验 电动力稳定(动稳定)指导体和电器承受短路电流引起的机械效应的能力。 对于导体,若满足σmax≤σal,则动稳定合格; 对于电器,若满足 ish≤ ies,则动稳定合格。 下列情况不需校验热、动稳定: (1)由熔断器保护的电器,不校验热稳定; (2)由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电器,不校验动稳定; (3)装在电压互感器回路中的裸导体和电器,不校验热、动稳定。
第八节 裸导体的选择 (P.203) 裸导体一般按下列各项选择和校验: (1)导体材料、类型、布置方式 (2)导体截面 (3)电晕 (4)热稳定 (5)动稳定 (6)共振频率
一、导体材料、类型和敷设方式 1. 材料 铜、铝 2. 类型 硬导体:矩形、槽形、管形 软导体:钢芯铝绞线、分裂导线 3. 布置方式 导体的散热条件和机械强度与母线的布置方式有关。 钢芯铝绞线母线、管形母线——三相水平布置 矩形、槽形母线——三相水平或垂直布置
对应不同种类的导体和不同的Tmax,有一个年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称为经济电流密度,J(A/mm2)。 二、导线截面选择 汇流母线——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 其它——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1. 按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 Imax≤ kIal 2.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对应不同种类的导体和不同的Tmax,有一个年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称为经济电流密度,J(A/mm2)。 S = Imax /J
三、电晕电压校验 电晕是强电场作用下导体周围空气的自持放电现象。 电晕放电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对于66kV及以下系统,因电压较低,一般不会出现全面电晕,所以不必校验。对于110kV及以上的裸导体,应按当地晴天不发生全面电晕的条件校验,即裸导体的临界电晕电压(Ucr)应大于最高工作电压(Umax),即, Ucr> Umax 而 Ucr∝导体半径 r 因此,当所选截面:110kV,S≥70mm2,220kV, S≥300mm2时,可不进行电晕校验。
四、热稳定校验 对于导体的热稳定校验,工程上常采用在短路发热满足最高允许温度的条件下,计算导体允许的最小截面Smin,来校验导体的热稳定,即所选截面 S≥ Smin 时,满足热稳定要求。
五、硬导体的动稳定校验 由于硬导体安装在支柱绝缘子上,短路冲击电流产生的电动力将使导体发生弯曲,因此,导体应按弯曲情况进行应力计算。 各种形状的硬导体,受到机械力的作用有所不同,但计算方法相似。下面分别介绍单条矩形、多条矩形和槽形导体的应力计算和动稳定校验方法。
1. 单条矩形导体应力计算 (1)求母线所受最大弯矩 M: M=fphL2/10 (N·m) (2)求导体最大相间应力σph: σmax=σph=M/W= fphL2/10W (Pa) 若σph< σal,则动稳定合格。
(3)实用方法: 为了便于计算和施工,设计中常根据材料最大允许应力来确定绝缘子间最大允许跨距。 说明: (1)当矩形导体平放时,为避免导体因自重而过分弯曲,所选跨距一般不超过 1.5~2 m。 (2)为使绝缘子支座及引下线安装方便,三相水平布置的汇流母线常取绝缘子跨距等于配电装置间隔宽度。
2. 多条矩形导体应力计算 若同相由双条导体组成, σmax = σph+ σb (1)求σph:σph= M/W= fphL2/10W 2. 多条矩形导体应力计算 σmax = σph+ σb (1)求σph:σph= M/W= fphL2/10W (2)求σb: ① 求单位长度导体条间电动力 fb 若同相由双条导体组成, fb=2.5×10-8K12 ish2/b (N/m) 若同相由三条导体组成, fb=8×10-9(K12+K13)ish2/b (N/m)
② 按临界跨距确定衬垫间的跨距Lb 由于同相条间距离很近,条间作用力大,为减小σb,条间通常设有衬垫(螺栓),衬垫间跨距用 Lb 表示。 为了防止同相各条矩形导体在条间作用力下产生弯曲而相互接触,应计算衬垫间允许的最大跨距——临界跨距 Lcr。 所选衬垫跨距应满足 Lb< Lcr,但衬垫过多会影响导体散热,一般 Lb= 30~50cm。
③ 求弯矩 Mb=fbLb2/12 (N·m) ④ 求条间应力 σb=Mb /W= fbLb2/(2b2h) (Pa) 最后,若 σmax = σph+ σb< σal,则母线满足动稳定要求。 (3)实用方法: ① 假设 L 值,计算σph,计算 σb.al= σal – σph,计算 Lbmax(P.206,式6-68),取 Lb 值( Lb< Lbmax 且 Lb< Lcr )。 ② 假设 Lb 值,计算σb,计算 σph.al= σal – σb,计算 Lmax,取 L值( L < Lmax 且 L < Lmax' )。
①水平布置:W=2WY ②垂直布置:W=2WX ③焊成整体:W=WY0 3. 槽形导体应力计算 3. 槽形导体应力计算 槽形导体的两槽,类似于双条矩形导体条间(槽间)有衬垫。因此计算方法与矩形导体相同,只需改变相间和槽间截面系数以及计算σb的公式。 (1)相间截面系数:与布置方式有关 ①水平布置:W=2WY ②垂直布置:W=2WX ③焊成整体:W=WY0 其中,WY、WX、WY0 可查。
W=WY (2)槽间截面系数: (3)槽间应力σb: 当槽间距离2b=h时,形状系数为1,则 fb=2×10-7K12 i1i2 /h (N/m) 而 i1= i2 = 0.5ish 则, fb=5×10-8 ish2/h (N/m) 所以, σb= fbLb2/(12WY )= 4.16×10-9 ish2 Lb2 /( hWY ) (Pa)
六、导体共振校验 当已知导体材料、形状、布置方式和应避开的自振频率(160Hz)时,计算导体不发生共振的最大绝缘子跨距Lmax' 。 例题:P.208,例6-5 作业:P.214,6-10、6-11
练习题: 选择发电机出口导线。已知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额定电流1500A,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3200h。发电机引出线三相短路电流数据为I"=28kA,I0.15=22kA, I0.3=20kA。继电保护动作时间0.1s,断路器全分闸时间0.2s。三相导线水平布置,绝缘子跨距L=1.2m,相间距离a=0.7m,周围环境温度为28℃。铝导体弹性模量E=7× 1010Pa。
第九节 电缆、绝缘子和套管的选择(P.209) 一、电力电缆选择 1. 电缆芯线材料和型号选择 材料:铜芯、铝芯 1. 电缆芯线材料和型号选择 材料:铜芯、铝芯 型号:应根据用途、敷设方式和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2. 电压选择 UN≥UNS
3. 截面选择 (1)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 Imax≤ K Ial (2)当Tmax > 5000h,长度超过20m时,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S = Imax /J 说明: 工程实际中,应尽量将三芯电缆的截面限制在185mm2及以下,以便于敷设和制作电缆接头。
4. 允许电压降校验 应满足ΔU%=173ImaxL( r cosφ+ x sinφ)/U≤5% 5. 热稳定校验 S≥ Smin 例题:P.210,6-6
二、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 1. 形式选择 根据具体地点和环境选屋内、屋外或防污式。 2. 额定电压选择 UN≥UNS 3. 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选择 Imax≤ K IN 4. 穿墙套管的热稳定校验 It2t≥Qk
5. 动稳定校验 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三相导体,在发生短路时,支柱绝缘子(或套管)所受的力,为该绝缘子相邻跨导体上电动力的平均值。
Fmax=(F1+F2 )/2=1.73×10-7 Lc ish2/a (N) 绝缘子1所受电动力为, Fmax=(F1+F2 )/2=1.73×10-7 Lc ish2/a (N) 其中, Lc=(L1+L2 )/2 同理,穿墙套管所受电动力为, Fmax=1.73×10-7 Lc ish2/a (N) Lc=(L1+Lca )/2
支柱绝缘子的抗弯破坏强度Fde是按作用在绝缘子高度H处给定的,而电动力Fmax是作用在导体截面中心线H1上,为了便于比较,应计算作用在绝缘子帽上的作用力Fco, Fco= FmaxH1 / H 式中, H1=H+b+h/2
套管: Fmax≤0.6 Fde 例题:选择P.214,6-11双槽型导体的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本章作业: 绝缘子:Fco≤0.6 Fde 套管: Fmax≤0.6 Fde 例题:选择P.214,6-11双槽型导体的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本章作业: P. 210,6-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