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图的有关概念, 节点的度数 主要内容: 1.图的有关概念. 2.节点的度数. 3.子图与图的同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Advertisements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7章 图论基础与应用 PART A 《可视化计算》.
第五章 图论 图论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200多年的历史 Euler是图论之父,他用图论的方法解决了哥尼斯褒七桥问题 哥尼斯褒七桥问题
余角、补角.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17讲 Euler图与Hamilton图 主要内容: 1. Euler图. 2. Hamilton图.
第七部分 图论方法 第十二章 图论方法.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Chapter 6 Graph Chang Chi-Chung
强连通分量 无向图 1、任意两顶点连通称该图为连通图 2、否则将其中的极大连通子图称为连通分量 A D C B E 有向图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Chapter 7 圖形與網路 資料結構導論 - C語言實作.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Ch07 圖形與網路 淡江大學 周清江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使用矩阵表示 最小生成树算法.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无向树和根树.
实数与向量的积.
2.6 直角三角形(二).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3.4 圆心角(1).
第15讲 路与回路, 图的连通性 主要内容: 1.路与回路. 2.图的连通性..
复习.
哥尼斯堡(Konigsberg) 七桥问题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3.3 等腰三角形 (第3课时).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树和图 tree and graph 蔡亚星.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19讲 平面图的有关内容, 二部图及其匹配 主要内容: 1.平面图. 2.平面图的面着色. 3.二部图及其匹配.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离散结构》 二元运算性质的判断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爱丽.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主讲教师 欧阳丹彤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3.4 角的比较.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圖形結構 Graph Structure chapter 9 德明科技大學資訊科技系.
第三部分 图论 本部分主要内容 图的基本概念 树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二部图与匹配 平面图 着色.
位似.
Graph 1 Michael Tsai 2012/4/24 連載: 學生上課睡覺姿勢大全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最小生成树 最优二叉树.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4讲 图的有关概念, 节点的度数 主要内容: 1.图的有关概念. 2.节点的度数. 3.子图与图的同构.

Chapter 7 图论 图论的创始人是瑞士数学家L. Euler,他于1736年首次建立“图”模型解决了Köningsberg七桥问题. 图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已经渗透到诸如语言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电信工程、信息论、控制论、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算法理论、操作系统、分布式系统、编译程序以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7.1 图的基本概念 哥尼斯堡(Köningsberg)七桥问题: 7.1 图的基本概念 哥尼斯堡(Köningsberg)七桥问题: 问题是: 是否可从某一个地方出发,经过七座桥,每座桥只经过一次,然后又回到原出发点.

e8: v3可调用v2; e1: v2可调用v1; e4: v5可调用v5自身. 程序调用的图论模型: e8: v3可调用v2; e1: v2可调用v1; e4: v5可调用v5自身. 单行道; 好感?

1.图的定义 由前面的2个例子可以得出 Definition 图G(graph)主要由2部分组成: (1)节点集合V, 其中的元素称为节点(vertex 或node). (2)边集合E, 其中的元素称为边(edge). 通常将图G记为G = (V, E). 几点说明:

(a)节点又可以称为点、顶点或结点,常用一个实心点或空心点表示,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用诸如方形、圆形、菱形等符号,为了方便可以在这些符号的旁边或内部写上表意名称. (计算机学科中常称节点.) (b)边及其的表示. 无向边? b3 = AB = BA ={A, B}(可重). 有向边(弧)? 所有边都是无向边的图称为无向图(graph, undirected graph),所有边都是有向边的图称为有向图(digraph, directed graph).

(c)图的拓扑不变性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讨论的图不但与节点位置无关,而且与边的形状和长短也无关. 有n个节点的图称为n阶(order)图,有n个节点m条边的图称为(n, m)图. 在图G = (V, E)中, 称V = 的图为空图(empty graph), 记为, 若 V  但E = 的图称为零图(discrete graph), n阶零图可记为Nn,仅一个节点的零图称为平凡图(trivial graph).

2.邻接 Def 设G = (V, E)是图, 对于任意u, v  V,若从节点u到节点v有边, 则称u邻接到(adjacent to) v或称u和v是邻接的(adjacent). 无向图? 有向图? (无向图的两条边邻接是指它们有公共端点.)

3.关联 Def 设G = (V, E)是图, e  E, e的两个端点分别为u和v, 则称边e与节点u以及边e与节点v是关联的(incident). 显然,图的任意一条边都关联两个节点. 关联相同两个节点的边称为吊环,可简称环(loop) .关联的起点相同与终点也相同的边称为多重边(multiple edges)或平行边,其边数称为边的重数(multiplicity). 例子见书Figure 7-4(a)(b).

4.简单图 (1)简单图 Def 设G = (V, E)是图, 若G中既无吊环又无多重边,则称G是简单图(simple graph). 简单图的例子? 彼得森(Petersen, 1831~1910)图, 它是一个有着特殊性质的简单图, 后面会多次出现.

(2)完全无向图 Def 设G = (V, E)是n阶简单无向图, 若G中任意节点都与其余n - 1个节点邻接, 则称G为n阶完全无向图(complete graph), 记为Kn. K5: 将n阶完全无向图Kn的边任意加一个方向所得到的有向图称为n阶竞赛图.

(3)补图 Def 设G = (V, E)是n阶简单无向图,由G的所有节点以及由能使G成为Kn需要添加的边构成的图称为G的补图,记为 (u和v在G中不邻接 u和v在 中邻接)

7.2 节点的度数 边与节点的关联次数? Def 设G = (V, E)是无向图, v  V,称与节点v关联的所有边的关联次数之和为节点v的度数(degree),记为deg(v). 一个环算2度?

Def 设G = (V, E)是有向图, v  V, 称以v为起点的边的数目为节点的出度(out-degree),记为deg+(v),以v为终点的边的数目为节点的入度(in-degree),记为deg-(v), 称deg+(v) + deg-(v)为节点v的度数,记为deg (v). 一个环算2度?

下面的定理是L. Euler在1736年证明的图论中的第一定理,常称为“握手(?)定理”. Theorem 在任何(n, m)图G = (V, E)中, 其所有节点度数之和等于边数m的2倍,即 Corollary 在任意图G = (V, E)中, 度数为奇数的节点个数必为偶数. Proof

由定理及其推论很容易知道,在任何一次聚会上,所有人握手次数之和必为偶数并且握了奇数次手的人数必为偶数.(环的解释?) 在任意有向图中,显然有 Theorem 在任意有向图中,所有节点的出度之和等于入度之和. 在任意图中, 度数为0的节点称为孤立点(isolated vertex), 度数为1的节点称为悬挂点(pendant vertex).

例7-1(P200) 证明: 对于任意n(n  2)个人的组里,必有两个人有相同个数的朋友. Proof 将组里的每个人看作节点,两个人是朋友当且仅当对应的节点邻接,于是得到一个阶简单无向图G,进而G中每节点的度数可能为0, 1, 2, …, n - 1中一个. 当G中无孤立点时,于是每节点的度数可能为1, 2, …, n - 1. 由于共有n个节点,于是必有两节点度数相同. 当G中有孤立点时,这时每节点的度数只可能为0, 1, 2, …, n - 2. 同样由于共n有个节点,因此必有两节点度数相同.

若一个无向图G的每节点度数均为k, 则称G为k-正则图(k-regular graph). 例子? 例7-2(P200) 设无向图G是一个3-正则(n, m)图, 且2n – 3 = m, 求n和m各是多少? Hint 根据握手定理有, 3n = 2m.

Def 7-9 任意图G = (V, E): 有向图G = (V, E): 例子?

对于无向图G = (V, E), V = {v1, v2, …, vn},称deg(v1), deg(v2), …, deg(vn)为的度数序列. 对于有向图, 还可以定义其出度序列和入度序列. (1)7, 5, 4, 2, 2, 1. (2)4, 4, 3, 3, 2, 2.

Solution (1)由于序列7, 5, 4, 2, 2, 1中, 奇数个数为奇数, 根据握手定理的推论知, 不可能存在一个图其度数序列为7, 5, 4, 2, 2, 1. (2)因为序列4, 4, 3, 3, 2, 2中, 奇数个数为偶数, 可以得到一个无向图(见图7-11),其度数序列为4, 4, 3, 3, 2, 2.

7.3 子图、图的运算和图同构 1.子图 可以通过一个图的子图去考察原图的有关性质以及原图的局部结构. 7.3 子图、图的运算和图同构 1.子图 可以通过一个图的子图去考察原图的有关性质以及原图的局部结构. Def 设G = (V, E)和H = (W, F)是图, 若W  V且F  E, 则称H = (W, F)是G = (V, E)的子图(subgraph). 若H = (W, F)是G = (V, E)的子图且W = V, 则称H = (W, F)是G = (V, E)的生成子图(spanning subgraph).

例7-4(一个图的子图较多) 常见的4种产生G = (V, E)的子图的方式如下: (1)G[W] 设W  V,则以W为节点集合,以两端点均属于W的所有边为边集合构成的子图,称为由W导出的子图(induced subgraph by W),记为G[W].

(2)G – W 设W  V, 导出子图G[V – W]记为G – W,是在G中去掉所有W中的节点,同时也要去掉与W中节点关联的所有边 (2)G – W 设W  V, 导出子图G[V – W]记为G – W,是在G中去掉所有W中的节点,同时也要去掉与W中节点关联的所有边. 通常将G – {v}记为G - v. (3)G[F] 设F  E, 则以F为边集合,以F中边的所有端点为节点集合构成的子图,称为由F导出的子图(induced subgraph by F),记为G[F].

(4)G – F 设F  E,则从G中去掉F中的所有边得到的生成子图记为G – F.

简单图G = (V, E)的补图 G + U: (与子图无关)

2.图的运算 图的运算就是通过一定的操作,产生“新”的图. 前面的子图的产生实际上就是图的运算,但它们都是在一个图中进行讨论的. 也便于用代数方法讨论图. 在有些问题的讨论中,还会出现两个图之间的一些运算. 我们在此仅给出定义,请参见有关文献. Def (1)

(2) (3) (4) 思考 图的每种运算的性质有哪些? 它与集合的并、交、差、(补)及环和(对称差)运算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3.图同构 由于图的拓扑性质, 有可能两个表面上看起来不同的图本质上是同一个图, 这就是图同构的问题. Def(见书) 直观理解: G1  G2是指其中一个图仅经过下列两种变换可以变为另一个图: (a)挪动节点的位置; (b)伸缩边的长短.

无向图: 不同构的例子P204 5.

有向图:对于两个有向图同构的判断, 特别要注意边的方向的一致性. 思考 给出至少4个两个图同构的必要条件.

Ulam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