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
本章需要解决的问题 凯恩斯交叉图 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等 什么是IS曲线?什么是LM曲线? IS曲线和LM曲线如何描述经济的均衡?
凯恩斯理论和IS-LM模型 1929-1933年大萧条对古典经济理论的挑战:要素供给和生产技术并没有出现问题,但是经济出现了长时间的收入下降和大规模失业。 政府是否可以采取政策减轻衰退的危害?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 大萧条的原因是支出不足,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理论和IS-LM模型 总需求是否可以调节?调节总需求对经济的影响如何? IS-LM模型是凯恩斯理论的主要解释工具。 利率连接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是共同的变量。 IS-LM模型通过连接两个市场来说明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
10.1 产品市场与IS曲线
凯恩斯交叉图 实际支出(Y)是家庭、企业和政府实际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它等于整个经济的GDP。 计划支出(E)是家庭、企业和政府实际意愿花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数额。 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企业的实际销售与计划销售不同。供大于求时,存货自动上升,企业减少生产,减少劳动雇佣,使得实际支出下降。
凯恩斯交叉图 假定一个封闭经济,净出口为零,此时: E=C+I+G (C消费、I计划投资、G政府购买) 因为C=C(Y-T),I=I, G=G, T=T,所以 E=C(Y-T)+I+G 画图说明:E和Y的坐标系
凯恩斯交叉图 计划支出,E=C(Y-T)+I+G 计划支出,E MPC 1美元 收入,产出,Y
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 实际支出Y等于计划支出E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Y=E 45°线: Y=E时的所有组合点,构成了45°线,在此线上的所有点都满足Y=E,且满足Y=E的点都在45°线上。 45°线加上计划支出线,就构成了凯恩斯交叉图。
凯恩斯交叉图 计划支出,E 45°线:Y=E A 计划支出,E=C(Y-T)+I+G 45° 均衡收入 收入,产出,Y
均衡的实现 计划支出曲线和45°线相交的交点上,Y=E,此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现实的支出Y与计划支出E相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 经济不均衡时,如何达到均衡——存货调整路径:不均衡……存货高于或者低于希望水平……存货调整……生产调整……GDP调整……均衡形成。 图解
均衡的调整 存货的非计划积累使收入下降 计划支出,E 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 A 存货的非计划下降使收入增加 45° 均衡收入 收入,产出,Y
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增加了ΔG,计划支出曲线会怎样反应?——向上移动ΔG 此时,均衡水平会怎样?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多少?增加了多少? ΔY? ΔY/ ΔG>1:代表了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 计划支出,E 实际支出 B E2=Y2 计划支出 A E1=Y1 E1=Y1 E2=Y2 收入,产出,Y ΔG ΔY ΔY 1.政府购买增加,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实际支出 B E2=Y2 ΔG ΔY 计划支出 A E1=Y1 ΔY 45° E1=Y1 E2=Y2 2.这使均衡收入增加 收入,产出,Y
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乘数的原因何在? 逻辑推导:政府购买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进一步增加…… 模型推导: 政府购买的最初增加=ΔG 消费的第一轮变动=MPC ×ΔG 消费的第二轮变动=MPC2 ×Δ G 消费的第三轮变动= MPC3×ΔG ……………… 总计:ΔY=(1+MPC+MPC2+MPC3+…) ΔG
财政政策与乘数:政府购买 结果: ΔY/ΔG=1/(1-MPC)。政府购买的增加部分以乘数的方式刺激经济产出的增长。 实际中,财政乘数会被一些因素抵消而衰减。
财政政策与乘数:税收 政府减税也是一项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效果如何? 税收减少ΔT,会使可支配收入直接增加ΔT,因为消费增加MPC× ΔT——在任何一个给定收入水平Y,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减税的乘数效应如何?
财政政策与乘数:税收 政府减税也是一项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效果如何? 税收减少ΔT,会使可支配收入直接增加ΔT,因为消费增加MPC× ΔT——在任何一个给定收入水平Y,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减税的乘数效应如何?
政府税收乘数 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E B E2=Y2 A 计划支出 E1=Y1 E1=Y1 E2=Y2 收入,产出,Y MPC×ΔT ΔY 1.税收减少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E B E2=Y2 MPC×ΔT ΔY A 计划支出 E1=Y1 ΔY 45° E1=Y1 E2=Y2 2.这使均衡收入增加 收入,产出,Y
政府税收乘数 政府税收乘数的原理与政府购买乘数相似 减税使得最初支出增加MPC×ΔT,通过一轮轮的消费—收入的扩张效应,最终的总结果是: ΔY/(MPC×ΔT)=-1/(1-MPC),移项, 得到:ΔY/ΔT=-MPC/(1-MPC) 注意:收入变动与税收变动的方向相反,因此是负号。
利率、投资以及IS曲线 凯恩斯交叉图的局限:计划投资外生。如果计划投资会根据利率r变动,那么会怎样呢? I=I(r) 利率与投资函数的关系:反向。投资函数向右下方倾斜。 从投资函数、凯恩斯交叉图到IS曲线。
从投资函数、凯恩斯交叉图到IS曲线 ΔI ΔI 实际支出 支出,E I的变动使计划支出下降ΔI 计划支出 Y2 Y1 收入,产出,Y 利率,r 利率,r r2 B r2 A r1 r1 ΔI I(r2) I(r1) 收入,产出,Y 投资,I Y2 Y1 投资函数 IS曲线
IS曲线 IS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 产出(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 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产品市场均衡,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产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 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产品市场供大于求。反之,I>S,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 政府购买增加ΔG,IS曲线向外(右)移动。政府减税的效果也是一样。 分析:见下图,注意利率不变,维持r。
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 ΔG 实际支出 支出,E Y2 计划支出 Y1 收入增加ΔG/(1-MPC) Y1 Y2 收入,产出,Y 利率,r IS曲线向右移动ΔG/(1-MPC) r IS2 IS1 收入,产出,Y Y1 Y2 IS曲线
10.2 货币市场与LM曲线
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LM曲线的基石 凯恩斯在《通论》中摒弃了古典学派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为一常量的假设,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亦有重要影响。 凯恩斯假定货币需求背后有3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预防动机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流动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流动偏好理论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货币需求(流动偏好)的交易性部分和预防性部分与收入成比例,而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与古典货币理论相比,流动偏好理论增加了利率的影响。
流动偏好理论 投机动机的存在使得利率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因为利率越高,人们持有货币进行投机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因而会倾向于减少货币持有。 凯恩斯将人们的资产分为货币(无息)和债券(有息)两类,人们会根据市场利率选择资产。
流动偏好理论下的货币均衡 货币供给方面:M由央行控制(外生),P在短期黏性(外生、固定),因而实际货币余额M/P是固定的,体现为一条垂直的直线,这就是货币的供给。(M/P)s=M/P 货币需求方面: 交易性部分(L1)和预防性部分(L2)与收入成比例,L1=L1(Y), L2=L2(Y) 投机性货币需求(L3)与利率水平负相关,L3 =L3(r) 综合:(M/P)d=L=L(r,Y)
流动偏好理论下的货币均衡 货币供给减少 利率上升 M2/P M1/P 货币供给,(M/P)s 利率,r 货币需求,(M/P)d
收入、货币需求和LM曲线 收入水平变化后,货币需求曲线如何变动? 收入上升后,会使货币需求上升,同时,又使得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的原因:实际货币余额(M/P)未变,收入上升后,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所需要的货币余额增加,因此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因为投机需求与利率反向变动,因此,利率上升。
收入、货币需求和LM曲线 利率,r 利率,r 1.收入上升使货币需求右移 LM曲线 A E2 r2 r2 L(r,Y2) E1 r1 r1 B L(r,Y1) 收入、产出,Y Y1 Y2 M/P 实际货币 余额,M/P 2.同时利率上升 (a)实际货币余额市场 (b)LM曲线
LM曲线 LM曲线表示了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Y)与利率(r)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它代表了在任何收入水平上,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 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 假定央行减少货币供给,从M1减少到M2,实际货币余额将同样减少。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将引起市场利率的上升。因此,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使LM曲线向上移动。 反之,央行增加货币供应,将使LM曲线向下移动。
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 LM2 利率,r 利率,r LM1 1.央行降低货币供给 r2 r2 r1 r1 L(r,Y) 收入、产出,Y M2/P M1/P 实际货币 余额,M/P 2. 利率上升 (a)实际货币余额市场 (b)LM曲线
10.3 结论:短期均衡
IS-LM模型 IS:产品市场均衡;LM:货币市场均衡;结合IS-LM,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 方程式: 内生变量:r和Y。 IS:Y=C(Y-T)+I(r)+G LM:M/P=L(r,Y) 内生变量:r和Y。 前提:P黏性,因而用于短期波动分析 未来:IS-LM解释总需求曲线的位置与斜率
IS-LM模型中的均衡 LM曲线 利率,r 均衡利率 r IS曲线 均衡收入水平 Y
短期波动理论 凯恩斯交叉图 IS曲线 IS-LM模型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的解释 流动偏好理论 LM曲线 总供给曲线
本章小结 基本概念 核心内容 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凯恩斯交叉图、流动偏好理论、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用凯恩斯交叉图解释乘数效应 IS线和LM曲线的图形推导 财政政策如何改变IS曲线?货币政策如何改变LM曲线?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古典需求理论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