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知识 经纬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Advertisements

地球仪 随歌谣学地理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
平面向量.
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  知识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  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精品课程《解析几何》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 确定位置 北京市大成学校 苗苗.
解析几何 4.1.2圆的一般方程 邵东一中高1数学组 林真武.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灵宝市实验中学 赵 吉 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二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鹿邑县德源中学.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山东省高青县实验中学:郑宝田.
 第20讲 中国的交通.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第一部分 中考大纲解读 1.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海边看帆船、月食、站得高望得远、卫星图片、环球旅行等。 3.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成才之路 · 地理 人教版 · 必修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之 地球运动.
一次函数的图象复习课 南华实验学校 初二(10)班 教师:朱中萍.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3.2.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三) 段海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4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地轴 顺 自西向东 逆 23时56分4秒 15度 1447  1670.
微课主题:简单判定 两极地区的方向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临朐县寺头初中王晓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EF与AD、BC交于E、F两点,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正方形 ——计成保.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4 圆心角(1).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三线八角.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 (第2课时)
第4课时 绝对值.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1.2.4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 高三数学组 李 蕾.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3.4圆周角(一).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制作者:王翠艳 李晓荣 o.
位似.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正方形的性质.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地球知识 经纬网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形状和大小 2.经纬度划分及掌握经纬网特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北极点 赤道 (大圆) 南极点

二、经纬网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经线 经线特点 定 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1.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2.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半圆)。 北极点 定 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又称子午线。 经线特点 1.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2.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半圆)。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4. 两条正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南极点

经度 0° 本初子午线(0°经线)的确定。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数字向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西增加(或向东减少)为西经。 经度划分 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识 别 数字向东增加为东经;数字向西增加(或向东减少)为西经。 1800 经度实质:本地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两面角)。 00

划分地球——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80。 0。

纬线 定 义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也就是与经线圈垂直的线。

(指纬度) 特 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N (指纬度)

纬 度 划分方法 由赤道到南极和北极各分作90°; (赤道0°,南北极点90°) 识 别 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 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40° 识 别 数字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 数字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 实 质 本地点到球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用途 1、划分地球——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

用途 低纬度 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1、划分地球 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半球 2、高、中、低纬度划分 66 ° 34ˊ 23 ° 26ˊ 2、高、中、低纬度划分 低纬度 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23 ° 26ˊ 66 ° 34ˊ 3、五带划分: 0°——23° 26ˊ热带 23° 26ˊ—66°34 ′ 温带 66° 34ˊ—90° 寒带

D B D 1、地球上一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 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纬度0° 20°W B、纬度0° 经度180° C、纬度0° 20°E D、纬度0° 160°E 2、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 夜现象,以南为温带,地理经纬度 A 23°26′N 180° B 66°34′N 160°E C 32°26′S 180° D 66°34′S 20°W 3、有关经线和经度的正确叙述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大圆圈 C、每条经线长度不一定相等 D、自180°经线向西到0°经线为东经度 D B D

C B 4、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 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5、如右图,若D点所在经度为东经60°,则F点所在 经线经度为 A、30°W B、90°W C、90°E D、30°E B

学习目标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定位) 2.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 (定方向) 3.利用经纬网估算地表距离(定距离)

二、经纬网及其意义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网状图形,称为经纬网,是确定地理坐标的重要依据,只要知道地球上任一地点的经度和纬度,就能确定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可以确定方位关系。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 确定与书写地理坐标 ( °N/S, °W/E )

例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别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 ; B ; C ; D ; (2)写出A、B、C、D 四点分别位于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 (0°,180°) (30°N,135°W) (60°N,45°W) (66°34′N,45°E) 西半球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A、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根据纬度的分布规律 2.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东西南北 B、据两地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两比较地点同在东经 ——经度值大的在东侧 两比较地点同在西经 ——经度值小的在东侧 两比较地点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 ——如果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侧,如果大于180°则西经度在东侧

东西看自转,南北看极点(北逆南顺)。 00 1800 1350W 甲 乙 丙 N 丁 乙在甲的( )方向,丁在丙的( )方向。 正西 西北 180° 135W° 90°W 45°W 0° 45°E 90°E 135°E 0° 甲 乙 丙 N 丁 乙在甲的( )方向,丁在丙的( )方向。 正西 西北

C B 例2 A点位于30°N和170°E的交点上,B点位 于20°S和170°W的交点上,B点在A点 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C 例3 下图的四个区域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B

完成P65 综合练习 二、综合题 1

3.利用经纬网估算地表距离 ①经线的距离: 任意一条经线上, 纬度间隔相差1 ° 的经线长度约 111千米。 1°经线=111千米 60°N 30°S 60°S

3.利用经纬网估算地表距离 ②纬线的距离: a.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约111千米; b.南北纬60 °纬线上,经度相差1 °的纬线长度约为55.5千米; N 0° 1°纬线=111×cosα km 90°E

右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作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下列7-10题。 7.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     ) A.200千米     B.69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8.L段(①、②两地之间)的实地 距离约为 (    )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50°N 48°N 46°N 44°N 42°N 120°E 124°E 128°E 132°E 学案第7-10题

9.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10.⑤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障碍是 (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低温期长,冻害严重        D.水资源严重短缺  同步练习P2 (4) P3 5-6

B B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图8 B 地图册P2 案例探究 2.若不考虑地形起伏,某人从赤 道出发,依次朝正东、正南、正 西、正北走100千米。最后此人 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西北 D、出发点以东 a B S 100km

4.利用经纬网比较范围的大小 前提:所跨经纬度的度数相同 (1)纬度相同但经度不同的两幅图,其所表示两个地区实际面积相等,如SA=SB。 (2)所跨经度相同,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如图 中 A、C 的实际区域范围 SA>SC。 0° 180° 45°E A 45°W C B 90°E N 90°W 60°N 30°N 0° 综合练习P63 第4题

D C 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图中甲、乙、丙区域内实际面积的 比较为( ) A. 甲>乙>丙 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图中甲、乙、丙区域内实际面积的 比较为( )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C

5.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1.最短航线的判断依据: 2.数学球体的相关知识 飞机沿着最短航线飞行,以节省时间和能源,提高运营效率。 数学: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 2.数学球体的相关知识 大圆: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

图示圆弧是否属于大圆? C B A A E E D

判断图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 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甲 E F 乙 A B C D

戊 判断图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 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甲 丙 丁 乙 戊段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大圆指的是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 S Q N 地心O B A C D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大圆指的是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 1、若两地经度处于一个经线圈上,两地最短航线过极点。 (1)两地都在北半球,最短航线过北极点。 航向为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如图中A、B两地) (2)两地都在南半球,最短航线过南极点。 航向为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如图中C、D两地)

(3)若一地在南半球,一地在北半球时,则最短航线经过两地中纬度值较大者所在半球的极点。 S Q N 地心O B A C D F (3)若一地在南半球,一地在北半球时,则最短航线经过两地中纬度值较大者所在半球的极点。 由A到D时: 先向南,过南极点,然后向北 由B到C时: 先向北,过北极点,然后向南

2、同一纬线上的两地(经度差不是180°) (1)两地在赤道上,因赤道是大圆,则最短航线沿赤道航行即可,方向为向东或向西。(C、D两地) N S C D

(2)两地不在在赤道上,最短航线的劣弧段向较高纬度凸出。 ① 两地都位于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由A到B) ⅱ 往西时: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由 B到A ) N S A B F 北半球先北后南 往东一直东 往西一直西 地心O

② 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时,最短航线向南凸出。 ⅰ 往东时:先向东南,再向东北。(由Q到M) ⅱ 往西时:先向西南,再向西北。(由M到Q) N S Q M F 南半球先南后北 往东一直东 往西一直西 地心O

总结:特殊大圆---赤道、经线圈、晨昏圈 同一纬线上(非赤道、非经线圈) 4、晨昏线上的两点 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 总结:特殊大圆---赤道、经线圈、晨昏圈 同一纬线上(非赤道、非经线圈) 北半球先北后南 往东一直东 往西一直西 南半球先南后北 往东一直东 往西一直西

D D 2.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3个条件的( )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3个条件的( ) D

C B 读图,完成5~6 题。 5.A 点位于 D 点的( ) A.西北 B.正西 C.东北 D.正东 6.图中 A、C 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 A.1 100 千米 B.3 300 千米 C.1 650 千米 D.4 400 千米 C B C

A A A 10.读右图,回答以下3个问题: (1)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 A.正东 B.西北 C.正西 D.东南 A.5000km B.10000km C.2500km D.3000km A 180° B A N (3)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一直向西 C.一直向东 D.一直向东南 A

B 11: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航线到达P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B 先东北再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东南再东北 80° 40° 60° 30° M P M:60°N,80°W P: 60°N,40°W

12.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