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再例如, 既容易计算又是较好的近似值 问题 : 这个线性函数 ( 改变量的主要部分 ) 是否 所有函数的改变量都有 ? 它是什么 ? 如何求 ?
一、问题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 微分的求解 六、 微分的应用 七、 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控制方法.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案例二: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导线测量外业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鲁萌萌.
测 量 平 差 太原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系.
四种命题 2 垂直.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六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三节 定积分的积分法.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工 程 测 量 学 Engineer Geodesy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第一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主讲教师:周丹 副教授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Surveying Adjustment.
第十章 方差分析.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参数的区间估计.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习题 一、概率论 1.已知随机事件A,B,C满足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计算 (1)A,B,C相互独立 (2)A,B独立,A,C互不相容
抽样和抽样分布 基本计算 Sampling & Sampling distribution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用计算器开方.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三角高称测量.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5.2 抽样分布   确定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是数理统计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求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方法可得到抽样分布.由于样本容量一般不止2或 3(甚至还可能是随机的),故计算往往很复杂,有时还需要特殊技巧或特殊工具.   由于正态总体是最常见的总体,故本节介绍的几个抽样分布均对正态总体而言.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活度系数γ=1,离子积Kw、任意n元酸HnA第m级电离常数Kam、分析浓度CHnA已知且为真值的情况下酸的水溶液[H+]近似计算的误差分析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平差简介 必要元素数 必要观测数 间接平差模型 必要元素数的概念 必要元素数的性质 必要观测数的概念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第五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5.1 误差理论 5.2 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5.3 权及权倒数传播定律 5.4 数据处理理论基础

5.1 误差理论

5.1 误差理论 前面几章讲述的数据采集,要用到各种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要由人进行操作,要在某种环境中工作,这些因素都会使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即数据中有误差。 例如:1)、距离测量误差 2)、角度测量误差 3)、高差测量误差

测量上一般要求: D往- D返/D<=1/K 1)距离测量误差 A B D往 D返 理论上: D往= D返 实测中: D往≠ D返 测量上一般要求: D往- D返/D<=1/K (K=2000,4000,…..), 测量成果才合格.

2)角度测量误差 A C B A B L1 理论上:∠L1+∠L2+∠L3+∠L4 =360 D L3 C A B C 理论上:∠A+∠B+∠C=180 实测中:A+∠B+∠C≠180

3)高差测量误差 理论上: h1+h2+h3+h4 =0 实测中:h1+h2+h3+h4 ≠ 0 理论上: hAB+hBA = 0 P1 h1 P2 h4 h2 h3 A P4 B P3

一、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 观测条件 二、观测误差的种类 ①系统误差 ②偶然误差 ③粗差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一、观测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观测误差=观测值-真值 一般用符号△表示。即:△= L观– L理 =L-X 1、观测误差:指被观测值(或其函数)与未知量的真实值(或函数的理论值)间的差值。 观测误差=观测值-真值 一般用符号△表示。即:△= L观– L理 =L-X 真值:代表观测值L 真正大小的数值,用 X 表示。 真误差: 观测值L 与 真值X 之间的差值,用 △ 表示。 △ = L – X

一、观测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 =(hAB+hBA) –0 测量上真值如何得到: △ =(D往- D返) –0 △ =(A+B+C) –180 △ =(L1+L2+L3+L4) –360 △ =(hAB+hBA) –0 △ =(h1+h2 + h1+h2) –0

一、观测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产生的原因-----观测条件 仪器、人和环境,总称为观测条件。 (1)测量仪器: 仪器构造上无法达到理论上的要求;例如水准测量时,水准仪的视准轴不水平,会对水准测量结果影响等. (2)观 测 者: 人的感官上的局限性、操作技能、工作态度; 仪器的安置\瞄准\读数 (3)外界条件:观测时所处的外界环境,如风力、温度、日照、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 仪器、人和环境,总称为观测条件。

一、观测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2、 产生的原因-----观测条件 观测成果的精确度称为“精度”。 如果使用的仪器是同一个精密等级,操作人员有相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工作环境的自然条件(气温、风力、湿度等等)基本一致,则称为相同的观测条件。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由于测量时产生偶然误差的因素大体相同,因此测量所得结果的精度也是相等的,故称此时的测量为同精度观测或等精度观测。

二、误差的种类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1.系统误差: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1.系统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若各观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为一常数,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 例如:1)、钢尺量距,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m,而鉴定后的实 际长度为30.006m,测量时,每量一个整尺,就比实际 长度小0.006m,这种误差的大小与所量的直线长度 成正比, 而且正负号始终一致. 系统误差

二、误差的种类 即当直线距离超过一个尺段时,需进行直线定线.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1.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若各观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为一常数,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 例如:2)、定线误差: 传统的距离测量中,距离较长,需要进行分 段丈量. 必须进行直线定线. LAB-SAB>0 系统误差 即当直线距离超过一个尺段时,需进行直线定线. LAB

二、误差的种类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1.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若各观测误差在大小、符号上表现出系统性,或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为一常数,这种误差就称为系统误差。 例如:3)、水准仪I角对测量高差的影响

水准仪I角对测量高差的影响---系统误差 a1 b1 视准轴 a i i b 水准管轴 B A SA SB SA=SB时,△hAB=0 总结: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可以利用其规律性对观测值进行改正或者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加以抵消或消弱.

二、误差的种类 Δ N o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2.偶然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一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若各观测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表现出偶然性,即单个误差而言,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的误差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就称为偶然误差。 例如: 1)、距离测量 Δ N o D 9.5 9.4 9.7 9.5 9.6 9.3 9.2 9.6 0.1 -0.2 0 -0.1 0.2 0.3 -0.1 1 2 3 4 5 6 7

例如: 2)、 读数 误差(水准测量) 1.5 1.6 1.7 1591 中丝读数: 1592 1593

总结: 偶然误差不可避免,通过多余观测,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处理,可以求得参数的最佳估值. 例如: 3)、 照准误差 例如: 4)、 整平误差 总结: 偶然误差不可避免,通过多余观测,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处理,可以求得参数的最佳估值.

二、误差的种类 总结:在测量工作中,一般需要进行多余观测,发现粗差,将其剔除或重测。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 3.粗差(错误):由于观测条件的不好,使得观测值中含有的误差较大或超过了规定的数值,这种误差就称为粗差。 例如:已知点有误,往返高差相差悬殊。 总结:在测量工作中,一般需要进行多余观测,发现粗差,将其剔除或重测。 通常,测量中需要进行多余观测。应当剔除观测值中的粗差,利用系统误差的规律性将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使观测值主要含有偶然误差,从而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三、偶然误差的特性 其中 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特别是当观测次数足够多时,可以得出偶然误差具有以下的规律性: 1、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超限数为零;有限性 2、绝对值较小的偶然误差比绝对值大的出现的可能性要大 -----小误差大概率:集中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正负相等;对称性 4、当观测次数无穷增多时,偶然误差的 算术平均值为零 ----平均理论 。抵偿性 其中

【例】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217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 Ai 三角形内角和真误差:△i= ∠Ai+∠Bi+∠Ci-180 i=1,2,3 …..217 Bi Ci

直方图 误差分布曲线 (vi/n) 每一误差区间上方的长方形面积,代表误差出现在该区间的相对个数 (vi/n)/3 △ △ - 27-24-21-18-15-12 -9 -6 -3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vi/n)/3 误差分布曲线 △

横轴是曲线的渐近线,这就是偶然误差的第一、二特性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性: 1、 是偶函数。 这就是偶然误差的第三特性。对称性 2、 愈小, 愈大。 有最大值 当△=0时 △ 横轴是曲线的渐近线,这就是偶然误差的第一、二特性 曲线有两个拐点,横坐标为: 当 愈大时,曲线愈平缓,误差分布比较分散 当 愈小时,曲线愈陡峭,误差分布比较集中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精度指的是一组观测值误差分布的密集或分散的程度。 1、标准差和中误差 1)标准差 参数 的大小反映了一组观测值误差分布的密集和离散程度。 称为方差 称为标准差(方根差或均方根差)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2)、中误差: 标准差的一个估值。 2)、中误差: 标准差的一个估值。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组观测,得出的每个观测值都称为同精度的观测值。即每个观测值的真差不同,但中误 差是相同的。 例:2002级的某班的3个小组,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第1个小组测得闭合差为+2mm,第2个小组测得闭合差为-6mm,第三个小组测得闭合差为0。试判断哪一组观测精度高? 精度相同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中误差 小,精度高 大,精度低 观测条件 误差分布 观测值精度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2、容许误差(限差) 即大于2倍中误差的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为5% 即大于3倍中误差的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为0.3% 通常取标准差的两倍(或三倍)作为观测值的容许误差。 实际中常用中误差代替标准差。即

四、衡量精度的指标 3、相对误差 通常是用来衡量和距离有关的观测量的精度的好坏。 相对中误差,相对真误差和相对极限误差。 例:测量两条直线,一条100m,另一条50m,其中误差均为10mm试问两条直线的观测精度相同吗?哪条直线的观测精度高? 精度不相同 100m的直线的观测精度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