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Advertisement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脏腑兼证 脏腑兼证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1 .心肺气虚:心肺两脏气虚表现的 证候。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年高体弱 年高体弱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v 心悸 宗气不足,鼓动无力。 v 咳喘,气短,声音低怯,动则尤甚.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第十四章 治燥剂 概 述 以轻宣辛燥或甘凉滋润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 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作用,治疗燥证的方剂,称之。 一、定义.
咳嗽 喘证 中医教研室 李宗信. 咳 嗽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 要证候 有声无痰为咳 有痰无声为嗽 痰声并见 咳嗽并称 概述.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肺 痿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张琳琪. 目录 1. 概 述 2. 病因病机 3. 诊查要点 4. 辨证论治 5. 结语 6. 临证备要.
大家是不是 想我啦,哎! 我又来了。. 第九章 安神剂 1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 安神作用,以治神志不安疾患的方 剂,统称为安神剂。 2 、使用注意事项: ①神志不安虽有虚实之分,但常互 为因果,故宜注 意标本兼顾,即 重镇与滋养配合; ②重镇多为金石,滋养多属滋腻。 故不宜多服、久服。
讨论汇报 囤荣梁 唐人彦 王 彧 张伟伟 宋 磊 房梁柱.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本篇论述了肺痿、肺痈和咳嗽上气三 种疾病的辨证论治。 三者在病位上均属于肺,症状上均有 咳嗽表现,且在病理变化方面也有着一 定的联系,故合篇进行讨论。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咳 嗽. 一、定义: 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 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 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 主症的疾病。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中医对咳喘的预防和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访问学者 张清苓博士. 咳喘的概念 咳:谓无痰而有声 咳嗽 有痰而有声 嗽:谓无声而有痰 呼吸困难 ,鼻翼煽动 气喘 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解 表 剂.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肺系.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王 付 制作.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九章 清 热 药.
清热药 二、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 三、适应证:里热证。 四、使用注意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咳 嗽.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王 付 制作.
第六单元 解表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王 付 制 作.
秋 燥 主讲人 王洪京.
咳嗽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第一节 喉痹.
补阴药 功效: 本类药物的药性大多甘寒(或偏凉)质润,能补阴、滋液、润燥。故历代医家相沿以“甘寒养阴”来概括其性用。 适应范围: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清热药.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胃阴亏虚.
素问·咳论.
第十章第三节咳 嗽.
急性支气管炎 (acute bronchitis).
鸡蛋知多少 制作人员:郭怡欣 崇家荣 张茅 郑云淇.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消 食 剂.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肺 痿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肺系病证 肺痿.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定义:凡以清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 成,具有清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 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症: 适应症: 燥证 外燥:凉燥、温燥 内燥:上、中、下 内燥:上、中、下 分类: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分类: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注意事项: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 治燥剂时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 津之品,但总以甘寒或咸寒者为宜。至于辛香 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证所宜。此外, 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 湿盛者忌用。 注意事项: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 治燥剂时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 津之品,但总以甘寒或咸寒者为宜。至于辛香 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证所宜。此外, 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 湿盛者忌用。

杏苏散 杏苏散内枳桔前 夏橘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 理肺化痰病自愈 主治:外感凉燥证 / 外感风寒咳嗽 主治:外感凉燥证 / 外感风寒咳嗽 病机分析: 病机分析: 治法: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治法: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君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君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 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 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臣前胡:疏风散邪,降利化痰 臣前胡:疏风散邪,降利化痰 桔梗: 理肺化痰 桔梗: 理肺化痰 枳壳: 枳壳: 佐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佐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生姜: 调和营卫以利解表 生姜: 调和营卫以利解表 大枣: 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大枣: 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 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 而止咳嗽。 配伍特点: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 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 而止咳嗽。 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 苔白,脉弦。 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 苔白,脉弦。 使用注意:外感温燥之证忌用。 使用注意:外感温燥之证忌用。

桑杏汤 桑杏汤中象贝宜 沙参栀豉与梨皮 身热干咳右脉大 清宣凉润温燥医 主治:外感温燥证 主治:外感温燥证

病机分析: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 受灼治轻证。 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 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 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 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 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 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 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 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 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 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 治法: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治法: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配伍意义: 君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 君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 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臣: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清宣透热 臣: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清宣透热 贝母:清热化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贝母:清热化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佐: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泻肺热 佐: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泻肺热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配伍特点: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 方 配伍特点: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 方 辨证要点: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谈少 而粘,脉浮数而右脉大。 辨证要点: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谈少 而粘,脉浮数而右脉大。 使用注意: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 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 使用注意: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 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 类方比较:与桑菊饮、杏苏散比较。 类方比较:与桑菊饮、杏苏散比较。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病机分析: 秋令久晴、气侯干燥而热、肺部受其影响, 最易变生燥热,秋令损阴,燥热伤肺、 头肩身热;肺之气阴两伤、肃降失司、 肺气上逆则咳喘,肺气不宣、热邪内雍 则胸满胁痛;干咳无痰、鼻咽干燥、心 烦口渴、舌干无苔,皆为燥热伤肺脏阴 津之依据。

治法:清宣润肺,养阴益气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君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臣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 臣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 麦冬:甘寒,养阴润肺 麦冬:甘寒,养阴润肺佐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 人参:益气生津 人参:益气生津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佐使甘草:合人参以培土生金,兼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1) 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 ( 2 )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辨证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 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辨证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 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类方比较:与桑杏汤比较。 类方比较:与桑杏汤比较。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 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 清养肺胃此方珍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

病机分析:本方证治虚热肺痿 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 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 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 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 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 肺虚而疏降失职,则咳逆上气; 肺虚而疏降失职,则咳逆上气; 肺伤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 而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 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 肺伤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 而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 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 咽燥;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 咽燥; 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 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 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 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 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 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

治法: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君麦冬: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臣人参:益气生津佐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 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 “ 培土 生金 ” 法 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 “ 培土 生金 ” 法 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开胃行津以润肺 开胃行津以润肺 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 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佐使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1 )体现 “ 培土生金 ” 法 配伍特点:( 1 )体现 “ 培土生金 ” 法 ( 2 )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体现 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 伤津。 辨证要点:咳吐涎沫,短气喘促,舌干 红少苔,脉虚数。或口干呕逆,舌红少 苔,脉虚数。 辨证要点:咳吐涎沫,短气喘促,舌干 红少苔,脉虚数。或口干呕逆,舌红少 苔,脉虚数。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全 玄麦归芍贝桔甘 滋养肺肾止咳痰 肺肾阴亏虚火炎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病机分析: 肺为水之上源、温燥伤肺、肺阴亏耗,不能 下荫于肾,致金水不能相生,化源绝而肾阴 亦损;反之,房室不节、肾阴亏损、阴虚不 能制阳、虚火刑金、则肾虚而肺亦虚,两脏 互为影响,肺肾两亏而致病。 肺为水之上源、温燥伤肺、肺阴亏耗,不能 下荫于肾,致金水不能相生,化源绝而肾阴 亦损;反之,房室不节、肾阴亏损、阴虚不 能制阳、虚火刑金、则肾虚而肺亦虚,两脏 互为影响,肺肾两亏而致病。 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则咽喉燥痛; 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则咽喉燥痛; 虚火灼肺、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 虚火灼肺、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 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 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 阴虚内热则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内热则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 君百合: 甘苦微寒 滋阴清热 润肺滋肾, 滋阴清热 润肺滋肾, 润肺止咳 金水并补 润肺止咳 金水并补 熟地:滋肾壮水 熟地:滋肾壮水 生地:凉血止血 生地:凉血止血 臣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臣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 佐当归:治咳逆上气 佐当归:治咳逆上气 白芍:养血和血 白芍:养血和血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佐使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 1 )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尤以润肺止咳为主。 (2) 滋养之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 (2) 滋养之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 ( 3 )标本兼顾但以治本为主。 辨证要点: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 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 舌红少苔,脉细数。 使用注意:方中药物都属甘寒滋润,故对脾虚 便溏者不宜。 使用注意:方中药物都属甘寒滋润,故对脾虚 便溏者不宜。 类方比较:与咳血方比较。 类方比较:与咳血方比较。

习题作业 1 、外燥与内燥在治法上有何不同? 1 、外燥与内燥在治法上有何不同? 2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治疗温燥伤肺证 有何不同? 2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治疗温燥伤肺证 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