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燥剂 学习目标: ( 1 )掌握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 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2 )熟悉治燥剂的概念、分类及使用注意。 ( 3 )熟悉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 4 )了解益胃汤、玉液汤。
定义:凡以清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 成,具有清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治 疗燥证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适应症: 适应症: 燥证 外燥:凉燥、温燥 内燥:上、中、下 内燥:上、中、下 分类: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分类:清宣外燥,滋阴润燥 注意事项: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 治燥剂时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 津之品,但总以甘寒或咸寒者为宜。至于辛香 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证所宜。此外, 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 湿盛者忌用。 注意事项:燥邪最易化热,伤津耗气,故运用 治燥剂时有时还须酌情配伍清热泻火或益气生 津之品,但总以甘寒或咸寒者为宜。至于辛香 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证所宜。此外, 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 湿盛者忌用。
杏苏散 杏苏散内枳桔前 夏橘苓草姜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 理肺化痰病自愈 主治:外感凉燥证 / 外感风寒咳嗽 主治:外感凉燥证 / 外感风寒咳嗽 病机分析: 病机分析: 治法: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治法: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君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君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 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 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 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 臣前胡:疏风散邪,降利化痰 臣前胡:疏风散邪,降利化痰 桔梗: 理肺化痰 桔梗: 理肺化痰 枳壳: 枳壳: 佐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佐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生姜: 调和营卫以利解表 生姜: 调和营卫以利解表 大枣: 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大枣: 滋脾行津以润干燥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 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 而止咳嗽。 配伍特点: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 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 而止咳嗽。 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 苔白,脉弦。 辨证要点: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 苔白,脉弦。 使用注意:外感温燥之证忌用。 使用注意:外感温燥之证忌用。
桑杏汤 桑杏汤中象贝宜 沙参栀豉与梨皮 身热干咳右脉大 清宣凉润温燥医 主治:外感温燥证 主治:外感温燥证
病机分析: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 受灼治轻证。 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 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 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 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 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 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 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 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 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 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 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 治法: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治法: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配伍意义: 君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 君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 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 臣: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清宣透热 臣: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清宣透热 贝母:清热化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贝母:清热化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佐: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泻肺热 佐: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泻肺热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配伍特点: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 方 配伍特点: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 方 辨证要点: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谈少 而粘,脉浮数而右脉大。 辨证要点: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谈少 而粘,脉浮数而右脉大。 使用注意: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 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 使用注意: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 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 类方比较:与桑菊饮、杏苏散比较。 类方比较:与桑菊饮、杏苏散比较。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桑麦膏 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 温燥伤肺气阴耗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
病机分析: 秋令久晴、气侯干燥而热、肺部受其影响, 最易变生燥热,秋令损阴,燥热伤肺、 头肩身热;肺之气阴两伤、肃降失司、 肺气上逆则咳喘,肺气不宣、热邪内雍 则胸满胁痛;干咳无痰、鼻咽干燥、心 烦口渴、舌干无苔,皆为燥热伤肺脏阴 津之依据。
治法:清宣润肺,养阴益气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君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 臣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 臣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 麦冬:甘寒,养阴润肺 麦冬:甘寒,养阴润肺佐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 人参:益气生津 人参:益气生津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 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佐使甘草:合人参以培土生金,兼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1) 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 ( 2 )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 辨证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 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辨证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 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类方比较:与桑杏汤比较。 类方比较:与桑杏汤比较。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 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 清养肺胃此方珍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
病机分析:本方证治虚热肺痿 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 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 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 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 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 肺虚而疏降失职,则咳逆上气; 肺虚而疏降失职,则咳逆上气; 肺伤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 而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 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 肺伤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 而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 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 咽燥;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 咽燥; 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 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 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 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 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 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
治法: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君麦冬: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臣人参:益气生津佐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 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 “ 培土 生金 ” 法 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 “ 培土 生金 ” 法 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半夏: 降逆下气,化其痰涎 开胃行津以润肺 开胃行津以润肺 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 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佐使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1 )体现 “ 培土生金 ” 法 配伍特点:( 1 )体现 “ 培土生金 ” 法 ( 2 )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体现 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 伤津。 辨证要点:咳吐涎沫,短气喘促,舌干 红少苔,脉虚数。或口干呕逆,舌红少 苔,脉虚数。 辨证要点:咳吐涎沫,短气喘促,舌干 红少苔,脉虚数。或口干呕逆,舌红少 苔,脉虚数。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全 玄麦归芍贝桔甘 滋养肺肾止咳痰 肺肾阴亏虚火炎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病机分析: 肺为水之上源、温燥伤肺、肺阴亏耗,不能 下荫于肾,致金水不能相生,化源绝而肾阴 亦损;反之,房室不节、肾阴亏损、阴虚不 能制阳、虚火刑金、则肾虚而肺亦虚,两脏 互为影响,肺肾两亏而致病。 肺为水之上源、温燥伤肺、肺阴亏耗,不能 下荫于肾,致金水不能相生,化源绝而肾阴 亦损;反之,房室不节、肾阴亏损、阴虚不 能制阳、虚火刑金、则肾虚而肺亦虚,两脏 互为影响,肺肾两亏而致病。 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则咽喉燥痛; 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则咽喉燥痛; 虚火灼肺、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 虚火灼肺、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 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 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 阴虚内热则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虚内热则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配伍意义: 配伍意义: 君百合: 甘苦微寒 滋阴清热 润肺滋肾, 滋阴清热 润肺滋肾, 润肺止咳 金水并补 润肺止咳 金水并补 熟地:滋肾壮水 熟地:滋肾壮水 生地:凉血止血 生地:凉血止血 臣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臣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 佐当归:治咳逆上气 佐当归:治咳逆上气 白芍:养血和血 白芍:养血和血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 佐使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配伍特点: ( 1 )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尤以润肺止咳为主。 (2) 滋养之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 (2) 滋养之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 ( 3 )标本兼顾但以治本为主。 辨证要点: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 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 舌红少苔,脉细数。 使用注意:方中药物都属甘寒滋润,故对脾虚 便溏者不宜。 使用注意:方中药物都属甘寒滋润,故对脾虚 便溏者不宜。 类方比较:与咳血方比较。 类方比较:与咳血方比较。
习题作业 1 、外燥与内燥在治法上有何不同? 1 、外燥与内燥在治法上有何不同? 2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治疗温燥伤肺证 有何不同? 2 、清燥救肺汤、桑杏汤治疗温燥伤肺证 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