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 )阴阳是一属性概念 2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3 )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关联(在同一层次)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主要内容: 1 、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第四章 病因病机.
温 病 学.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中医学讲座 沈世林 二0一0年三月.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八章 防治法则 王德海 动物医学院中兽医教研室.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Diagnostics of TCM 第一章 问 诊 Interrogation
二、伤寒表实证 (一)   麻黄汤证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现在,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四节 其他辨证方法介绍.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同学们好.
第五章 病 机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八章 八纲辨证 中医学教研室.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阴阳 五行 学说.
阴阳学说.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经行感冒.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清热药.
便秘.
项目二 病机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二章 骨伤科基础 1、骨伤科学的主要内容 2、病因病机 3、辨证 第二章 骨伤科基础.
第八章 病 机.
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七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第四章 病因病机 薛霁 首都医科大学 邹志东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病理产物病因.
强五脏就是强正气 ——五脏养生讲座.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概 说 1、生理功能: 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腐熟,为“水谷之海”。 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胃阴亏虚.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 机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l. 掌握病机的基本概念及层次结构 2. 掌握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 转归的关系 3. 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 亡失的病机 【病机】 【本章重点】

4. 掌握精虚、精瘀、气虚、气机失调、 血虚、血瘀、血热、精气血关系失调的 病机 5. 了解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6. 掌握内生 “ 五邪 ” 的病机 7. 掌握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和病位传变、 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 【病机】 【本章重点】

病机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基本过程 各种病邪作用于机体 → 机体 阴阳失衡 → 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 常 → 各种不同的病理改变 基本规律 包括正邪相争、阴阳失调、 气机失常等

一、正 邪 相 争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人体正气与致病 邪气之争,即机体抗病能力与致病邪 气之间的相互斗争

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则不病,正衰邪胜则发病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 1 )机体抵抗力不足,或邪气过盛, 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均可导致 表邪入里 ( 2 )治疗及时、正气渐复或邪气日 衰,则驱邪外出而里邪出表

(三)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正邪消长盛衰与病情进退有关 正衰邪盛,正不胜邪,病情加重 正盛邪衰,正胜驱邪,病情好转

邪盛为主为实证,正虚为主为虚证 正虚邪盛则为虚实夹杂 邪盛致正气日虚 → 实证转虚证 正气日虚致邪气日盛 → 虚证转实证 (四)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虚证与实证症状特点 病程病程 面色面色 体质体质 形态 疼痛疼痛 二便 舌 象 脉象脉象 虚证虚证 久病久病 苍白苍白 虚弱虚弱 精神萎靡 身倦乏力 气弱懒言 隐痛 喜按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舌淡 嫩少 苔 细弱细弱 实证实证 新病新病 潮红潮红 壮实壮实 精神兴奋 声高气粗 疼痛 拒按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苔厚腻苔厚腻 实而有力实而有力

概 念 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 导致阴阳失衡,出现阴阳偏盛、偏衰、 互损、转化、格拒或亡失的病理状态 二、阴 阳 失 调

(一) 阴阳失调与发病 阴阳平衡 → 健康 阴阳失衡 → 发病

阳胜则热 —— 实热 阴虚则热 —— 虚热 阴胜则寒 —— 实寒 阳虚则寒 —— 虚寒 (二) 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1. 寒热错杂 上下或表里阴阳盛衰不一 上热下寒、上寒下热 表热里寒、表寒里热 阴阳互损阴阳两虚 虚寒与虚热并存,阴损及阳, 偏重虚热;阳损及阴,偏重虚寒

2. 寒热转化 由阳转阴 —— 由阳热转阴寒 高热病人,大汗不止或吐泻过度,而出 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弱 由阴转阳 —— 由阴寒转阳热 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为表寒 证,入里化热则出现发热心烦口渴苔黄 等热证

3. 寒 热 真 假 真热假寒 内热过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出 现一些假寒现象,四肢厥冷、脉沉 真寒假热 阴寒内盛迫阳于外,可见身热、面 红、口渴、脉大等热象

(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阴阳盛衰失衡 → 疾病恶化 阴阳盛衰趋衡 → 疾病向愈 阴耗至亡 → 亡阴 阴阳离决 阳衰至亡 → 亡阳 精气乃绝 }

寒证、热证鉴别表 面色面色 四肢四肢 寒热寒热 口渴 大便大便 小便小便 舌象 脉象脉象 寒证寒证 苍白苍白 清凉清凉 怕冷怕冷 不渴或 热饮不 多 稀溏清长舌淡苔 白润 迟 热证热证 红赤红赤 燥热燥热 发热发热 口渴喜 冷饮 秘结短赤舌红苔 黄干 数

概 念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 病因素的作用,引起机体内气的升降 出入运动紊乱而出现气滞、气逆、气 陷、气闭、气脱的病理状态 三、 气机失常

即气机郁滞而不畅 情志、痰饮、水湿、食积、 瘀血、结石 气机运行不畅 气滞 气血津液运行受阻 瘀血、水湿停 滞、痰饮或脏腑气滞 (一) 气 滞

(二) 气逆 即气机的升降失常,当降不降 或不降反升或升之太过 以肺、胃、肝多见 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 胃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 肝气上逆则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

多在气虚基础上发生,以气的上升不 及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 主要发生于脾 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清窍 → 头晕眼花耳鸣 托举内脏器官 → 胃下垂 子宫下垂 脱肛 (三) 气 陷

气之出入障碍,气不能外达 而闭郁结聚于内 多由情志刺激、或痰饮、外 邪、秽浊之气阻闭气机所致 (四) 气 闭

(五) 气 脱 气不守内,向外逸脱,导致机体严 重气虚,功能突然衰竭 原因:★正不敌邪,正气骤伤 ★正气长期持续耗损而衰弱 ★大出血 大汗出 频繁吐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