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lactams)抗生素 具有β-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 历史: 1928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偶然事件。 1939年,H.Florey, Chain提取精致,开始应用。
结构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β-内酰胺类(头酶素、单环菌素、碳青酶烯、氧头孢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青霉素类: 1、天然:青霉素G (penicillin G) 2、半合成: ①口服不耐酶:青霉素V ②耐酶:甲氧西林、苯唑-
天然: 青霉菌 品种: X、F、G、K。 青霉素G 收率高,稳定,应用最广。 水溶液不稳定,现用现配。 剂量 U,0.6μg≈1U。
化学: 侧链(R-CO-)+主核6-氨基青霉烷酸 (6-APA)。 6-APA:五元噻唑环+β-内酰胺环。 β-内酰胺环破坏,抗菌效能消失。
作用机制: 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青霉结合蛋白(PBPs):青霉素作用靶蛋白,一种粘肽合成酶。 ①抑制菌胞壁粘肽合成酶,阻碍菌胞壁粘肽合成,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②触发细菌自溶酶活性。
特点: 杀菌剂,杀菌力强。 G+菌,强。 G-菌,弱。 对繁殖旺盛期细菌作用强。 对人类毒性小。 脓血坏死组织对抗菌作用无影响。
抗菌谱: G+菌:作用强。 球菌: 杆菌: G-球菌:脑膜炎球菌;G-杆菌弱。 螺旋体:梅毒、钩端螺旋体,强。
体内过程: 不耐酸,吸收少,po需4-5倍im量。 常im、iv。 常用青霉素钾或钠粉针剂。 分布广,细胞外液。 不易透过细胞膜与血脑屏障。 以原型经肾小管分泌排出。
临床应用: 1、链球菌感染: 咽炎、猩红热、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肺炎、产褥热。 败血症。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首选,剂量大。
2.脑膜炎: 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敏感金葡菌-化脓性脑膜炎。 首选。 加大剂量。 4次静滴。
3.梅毒、淋病:首选,大剂量。 静滴,2-4周。 4.G+杆菌感染: 破伤风、白喉、炭疽,同时用抗毒素,中和外毒素。
耐药机理: 1、产生β内酰胺酶。 水解酶: 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 2、牵制机制。 耐酶G-菌生成大量β内酰胺酶,与抗生素迅速牢固结合成为无生物活力复合物,使药物不能进入靶位发挥抗菌作用。
3、PBPS靶位变化: PBPs对β内酰胺类亲和力减少。 PBPs含量增多;新PBPs形成。 4、细胞通透性改变: G-,形成脂蛋白屏障;外膜孔道蛋白组成改变。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2.周围神经炎,中枢激惹作用。 3.高血钾或高血钠症。 4.肌注疼痛。 5.郝氏(J-H)反应:青霉素G治疗梅毒、钩体病反应。 表现:寒战、发热、喉痛、头痛、心动过速等。
过敏反应: 居首位,0.7-10% 人群。 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严重。 药疹、皮炎、药热。 溶血性贫血。 血清病样反应。
过敏反应防治: 问病史。 皮试, 作急救准备。 过敏者不用,改药。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分秒必争,就地抢救。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H1阻断药。
禁忌证: 有过敏史患者禁用。 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禁用。 其他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丙磺舒能抑制肾小管排泌,现少用。 氨基甙类:协同。 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等:拮抗。
半合成青霉素: 耐酸。 耐青霉素酶。 广谱。
耐酸:苯氧青霉素类,青霉素Ⅴ 特点: 耐酸,PO吸收好。 不耐酶。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同,活性较弱。 应用:G+菌引起轻度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耐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 双氯->氟氯->氯唑->苯唑西林 特点: 耐酶、耐酸。 似青霉素G。 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 不良反应:过敏,作皮试。
广谱青霉素: 氨苄西林(ampicillin) 阿莫西林(amoxicillin) 巴氨-、匹氨-、依匹西林。
特点: 抗菌谱扩大,G+菌, G-菌。 绿脓杆菌无效。 耐酸。 不耐酶,对抗药金葡菌无效。 用于敏感菌所致感染。
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 特点: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呋苄西林(furbucillin) 特点: G+菌, G-菌, 绿脓杆菌。 不耐酸、不耐酶。 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 (Cephalosporins) 7-氨基头孢烷酸(7-ACA)+侧链R。 β-内酰胺环 + 六元双氢噻唑环。 3-,7-接侧链→半合成头孢菌素。 杀菌剂。
共同特点: 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相似。 抗菌谱广、作用强。 对β-内酰氨酶稳定性较高。 与青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分布广,T1/2较短。 常见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肾损害。多见于第一代。 局部刺激。
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噻吩 (cefalotin), im, iv, iv inf 头孢唑林(cefazolin), im, po 头孢氨苄(cefalexin), im 头孢拉啶(cefradine), po 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 po
特点: 抗菌谱:似青霉素G。 G+菌:一代>二、三代。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优于二、三代。 对绿脓杆菌、耐药肠杆菌、厌氧菌无效。 螺旋体,有效。 一定肾毒性。
应用: 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所引起感染。 其它敏感菌感染,肺炎链球菌。 口服用于轻、中度感染。 注射用于中、部分敏感菌严重感染。 头孢氨苄空腹给药。
第二代头孢菌素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对G-菌作用↑ 头孢呋辛(cefuroxime) 头孢孟多(cefamandole)
特点: 应用: G+菌:相似或弱于第一代。 G-菌:>一代。 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部分对厌氧菌有效。 对G-菌产生β-内酰胺酶稳定性↑。 肾毒性较轻。 应用: 用于产酶耐药G-杆菌引起感染,首选药。 敏感阳性、阴性菌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 头孢他定(ceftazidime) 头孢曲松(ceftriaxone) 头孢噻肟(cefotaxime)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
作用特点: G+菌:<第一、二代。 G-菌:强大,>一代、二代。 绿脓杆菌、部分厌氧菌有效。 阴性菌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T1/2长-头孢曲松,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 基本无肾毒性。
应用: 一般不作为一线抗感染药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重症G-杆菌感染,危及生命的G-杆菌、绿脓杆菌感染。 口服用于中度感染。
临床分离产酶菌体外试验 G+ :一代≥二代>三代。 G- :三代>二代>一代。 一代、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 三代头孢他定抗绿脓杆菌最强。 头孢他定>头孢哌酮>其他第三代、拉氧头孢。
第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头孢匹罗 对一些β-内酰胺酶稳定。 肠杆菌:超过头孢他定等三代。 对耐第三代头孢菌素G-杆菌有效。 肺炎、菌血症、败血症。
其它β-内酰胺类 头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碳青霉素烯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头霉素烯类 头孢西丁、拉氧头孢 分别与第二、三代相同。 厌氧菌:作用强。 盆腔、腹腔、妇科、需氧厌氧混合感染。
单环β-内酰胺-氨曲南 抗菌作用:似氨基糖苷类。 G-菌,绿脓杆菌,作用强大。 G+菌,厌氧菌,很弱或无效。 对多种β-内酰胺酶稳定。 分布广。 副作用小。 氨基糖苷类替代品,敏感G-菌感染。
碳青霉素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抗菌谱广,抗菌力很强。 广谱、强效、耐酶、抑酶。 对军团菌、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无效, 对其他菌作用强。 肾脱氢酶降解失活,西司他丁合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 单用,抗菌力弱。 不可逆抑制多种β-内酰胺酶。 与β-内酰胺类制成复方。 奥格门汀,augmentin (棒酸+阿莫西林) 舒他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