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金森病药(antiparkinsonia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各 型受体激动时的生理效应 熟悉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主要 递质( Ach 和 NE )的作用消失方式.
药理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第 十 六 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 一 节 抗 癫 痫 药 癫痫 : 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 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 扩散,引起反复发作的慢 性脑疾病。
第六节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Drugs for neurodegeneration disease 神经退行性疾病 概况及其分类 药物主要类型 神经退行性疾病( ND ) 是一组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由神经 元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导致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的临床管理 和药物治疗进展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蔡增林.
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吉大二院神经内科 胡国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万新华
帕 金 森 病 Parkinson disease,PD
⑴α、β受体激动药; ⑵α受体激动药; ⑶β受体激动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特征与治疗 滕军放 郑大一附院神经内科 郑大一附院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三章 抗怕金森病药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第十七章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氏病: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疾病。多老年人发病。1817年,首次报道。1953年,肯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症状:骨骼肌张力增高、震颤、运动障碍。 病理: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和胆碱能神经元处于平衡之中,共同调节运动机能。帕金森氏病患者黑质有病变,使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多巴胺含量降低,神经功能减弱。产生帕金森氏病的张力增高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吉大二院神经内科 胡国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抗震颤麻痹药 延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侯延丽.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抗帕金森病药 Drugs of Anti-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治疗时机与药物选择对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Chater 17 Treatment of CNS degenerative diseases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十七章 抗帕金森病药 (Drugs used in Parkinson’s disease)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抗帕金森病药 Drug used in Parkinson’s disease
第十二章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和共济失调。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2017年3月21日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四).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kinson’s disease, PD) 也称震颤麻痹。
——又称为锥体外系疾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刘铮
Chapter 16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sm Drugs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病人的护理
病例 特点: 男性,68岁,肢体不自主抖动 6 年;行动迟缓,行走困难1年 进行性加重 症状自左手开始,逐渐发展至右侧肢体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 介 绍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科 叶民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帕 金 森 病 (Parkinson’s disease)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帕金森病 中山三院神经科 伍爱民.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ts)是中枢神经系统锥体外系变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随着社会老龄化,呈上升趋势。 原发性(帕金森病):病因尚未阐明。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抗精神病药、脑炎、脑动脉硬化、CO、锰中毒、利血平等所致。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帕金森病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anti-Parkison’s disease drugs
第17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 退行性疾病药 Chapter 17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disease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mo: 中枢Ach的功能主要与觉醒(上行激活第)、学习、记忆、运动控制有关。M受体激动药可使EEG出现觉醒波而M阻断剂可取消之。破坏基底前脑复合体的胆碱能神经元可引起动物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毒扁豆碱可明显改善动物学习与记忆功能,而东茛菪碱可产生近期记忆遗忘。 纹状体则在控制运动中起重要作用。胆碱能神经功能过强出现帕金森,相反出现舞蹈病症状。前者用M阻断剂后者用M激动剂治疗。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13章 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主讲教师:裘军.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帕金森病药(antiparkinsonian) 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 于 锋

概述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PD): 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疾病。多老年人发病。1817年,首次报道。1953年,肯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概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我国发病率约35/10万人口,另有9/10万人口为帕金森综合征。原发性帕金森病(或称震颤麻痹)发生于男性较多,好发与50~60年龄组。 帕金森病多为特异性,非遗传性,不断进行性发展,侵袭中脑-纹状体-丘脑-皮质区神经通路的锥体外系的运动调节功能。

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 DA(5—HT、 GABA) 基底神经节、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 锥体外系 相互调节、动态平衡→ (—) 锥体外系 相互调节、动态平衡→ (+) Ach(His) 维持机体正常运动功能 DA↓ Ach↑ 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 DA↑ Ach ↓ 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症、舞蹈病

根据以上发病机制,提出PD治疗思路 增强中枢DA神经功能 治疗帕金森病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除此以外,应用抗组胺药或补充5-HT的前体5-羟色氨酸对本病也有帮助。 治疗帕金森病

研究进展 · 1、外因:近年来认为PD与接触一种甲苯四氢吡啶(MPTP)物质有关,该物质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化学原料。 2、内因变化:正常时,脑内CA递质(DA、NA等),代谢产生过氧化氢(H2O2),需通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来清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这两种酶的含量活性减少(PD病人此二酶更少),DA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和O2在黑质部位Fe+3催化下生成O2-和·OH自由基,导致DA神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变性坏死。 3、医源性:PD病人长期大量应用左旋多巴,脑内DA增加。 MAO-B MPTP MPP+(神经毒性) 致DA神经变性坏死 且用这种物质复制灵长类动物(猴)的震颤麻痹病理模型。 MAO-B O2-,·OH 加重震颤麻痹症状 DA ·

新的治疗思路 以上氧化应激——自由基学说,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又启发另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抗氧化治疗。即采用MAO-BI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药物治疗早期PD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以保护神经细胞,延缓PD病变进程;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前题下,应尽量延缓使用左旋多巴的时间。或者采用MAO-BI、抗氧化剂(VitE)与左旋多巴合用以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这是PD治疗上一次较大的进展和传统观念的转变。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PD) 症状: 静止震颤:手指呈“搓丸样”,安静或休息时出现(静止性震颤,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肌强直:骨骼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或铅管样强直; 运动不能:“面具脸”、“写字过小征”、讲话慢、呑咽困难等; 姿势反射障碍:“慌张步态”; 晚期有25%病人出现痴呆。

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性血管硬化、脑炎后遗症,慢性汞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等。 药物分类:拟多巴胺药、中枢抗胆碱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中枢抗胆碱药、MAO-BI、COMTI等。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1.运动:多做主动运动,尽量继续工作,加强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以防止忧郁和记忆力减退的过早出现; 2.饮食:早、中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晚上以蛋白质为主。高蛋白饮食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和疗效;需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等; 3.长期服药:必需长期服药才能减轻症状; 4.不能超量给药:不能超量给药,否则会造成副作用增加。

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原则 1.最小剂量,最佳效果: 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通常以增加至既无副作用出现而症状改善约80%左右,或在获得最佳疗效后将剂量减少15~20%为宜。长期以此剂量作为长期维持剂量。 2.早期若只有动作徐缓或轻度震颤、又不影响日常活动时,则暂延缓治疗。早期轻症病例一般以1种药物治疗为宜,对于晚期或重症病例也可以2种及多种药物并用。

治疗原则 3.长期服药过程,虽然剂量不变,也会产生疗效减低或症状波动现象,故需根据症状改变程度及副作用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药效波动可调整口服药的次数和剂量,药效减低时,可加用其他抗PD药物。 4.对药物反应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需因人而异。 5.长期服用药物,突然停药会导致症状急剧恶化加重;出现一般副作用时,应逐渐减量或加服其他抗帕金森病药。

拟多巴胺类药物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由酪氨酸羟化而来,是体内合成CA的中间物。 [药理作用与机制] 左旋多巴对大多数PD具有显著疗效。起病初期用药疗效更为显著,用药后患者感觉良好,淡漠症状改善,能关心周围环境,思维清晰敏捷,听觉口语学习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L-dopa属DA的前体药,本身无药理活性,在脑内转化为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提高中枢DA神经功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产生抗震颤麻痹的作用。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药动学] 吸收:口服吸收容易,影响因素:胃排空速度、胃pH值、高蛋白食物 分布:进入中枢量不到1% 代谢:肝脏、心、肾、肠、中枢中多巴脱羧酶代谢为多巴胺(99%)。进入中枢部分产生疗效而发挥作用。α甲基多巴肼可提高作用。 排泄:肾脏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作用与用途] 1 抗帕金森病: 被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摄取,脱羧为多巴胺,补充递质。 特点 ①轻症较好,重症较差,治疗效果与残存神经元数量有关; ②肌肉僵直、运动困难好,震颤差; ③起效慢,药后2~3周。最大疗效1~6个月。 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对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氯丙嗪阻断DA受体。 2. 肝昏迷:伪递质学说; 能使肝昏迷者的意识从昏迷转变为清醒,但不能改善肝功能,故不能根治。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不良反应] 多数由左旋多巴在外周转变为多巴胺所致。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体位性低血压(原因不明)、心律失常(激动β1受体); 精神症状:兴奋、焦虑、失眠、狂躁、抑郁等; 舞蹈症 开关现象(on-off phenomenon): 突然多动不安(开),而后又出现全身或肌强直性运动不能(关)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药物相互作用] ①维生素B6增强左旋多巴在外周的不良反应: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基,可增强左旋多巴的外周不良反应; ②抗精神病药及利血平可对抗左旋多巴的作用; ③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增强外周多巴胺的不良反应。

使用的原则 LD治疗的“蜜月”期在3-5年左右,对较为“年轻”的患者在其他药物也有效甚至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的情况下,是否应当推迟使用? 199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建议药物治疗的原则为: 长期服药、控制症状; 对症下药、辨证加减;最小剂量、最佳效果,也就是说“细水长流,不求全效”;权衡利弊、联合用药。 “剂量滴定”原则,最小剂量维持最佳疗效

症状波动或异动症的处理: ①寻找交叉点仔细地调整药物剂量,达到既能取得较好 疗效又不引起异动的效果; ②调整用法增加服用次数,减少每次剂量,每日剂量不 变,可以减少剂峰异动症; ③改用控释剂型有助于改善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症状恶化。处理:增加l-doba给药次数,或使用帕金宁控释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司兰吉林、COMT抑制剂可改善症状); ④加用其他药物如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卡比多巴(carbidopa) α甲基多巴肼的左旋体。 是较强的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其作用是抑制外周L-dopa转化为多巴胺,减少L-dopa不良反应和增强疗效。单独应用基本无药理作用。 与左旋多巴合用,提高脑内多巴胺的浓度,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联合用药主要优点 1、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增效) 2、减少外周不良反应 3、减少左旋多巴用量(70~80%)

信尼麦(sinemet,心宁美)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0:1(100mg:10mg) 复方苄丝肼(美多巴,Madopar) 左旋多巴:苄丝肼=4:1(100mg:25mg)

金刚烷胺(amantadine) 1 作用强度弱于左旋多巴,强于中枢抗胆碱药。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降低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 特点: 1 作用强度弱于左旋多巴,强于中枢抗胆碱药。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降低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 2 机理:①促使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 ②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③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3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用药数天即可获最大疗效。

多巴胺受体(DA2)激动剂 对于晚期PD患者,因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于纹状体多巴胺受体,而不需要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转化、储存和释放,因而其疗效不易受到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的影响 。 这类药物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而可减少不良反应。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体内不进行氧化代谢,不产生自由基或诱导氧化的反应应激。

多巴胺受体(DA2)激动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分类 A :麦角衍生物制剂 B :非麦角类衍生物制剂 1.溴隐亭(溴麦角环肽) 1.阿普吗啡 2.甲黄酸麦角腈 3.麦角乙脲 4.培高利特(协良行) 5.Cabergollne,Cahaser/Dostiner B :非麦角类衍生物制剂 1.阿普吗啡 2.吡贝地尔(泰舒达) 3.米拉帕 4.Ropinirole 5.Tallpexele 6.Tergurldde

多巴胺受体(DA2)激动剂 溴隐亭(1974年应用于临床): 激动D2 受体,抑制 D1受体 起效快,作用时间较L-dopa长 服用:0.625mg(1/4片)每日一次(2.5mg/片) 缓慢递增,每1-2周加量一次 一般有效剂量:3.75-15mg/日,最大剂<30mg/日 对僵直、少动效果好于震颤

多巴胺受体(DA2)激动剂 早期单用治疗PD,第1-2年效果良好,3年以后疗效开始减退,一般能维持5年 大剂量(>20mg/日)时,疗效不如小剂量(剂量过大可以同时激动D2,抑制D1受体小剂量仅激动D2受体,抑制D1受体较轻) 严重心脏病、胃溃疡、周围血管病和重症精神病者慎用 常用不良反应用: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幻觉、妄想)、头晕、头痛、嗜睡及下肢水肿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优点 早期单用可以延缓或推迟L-dopa的应用,延长PD治疗总有效期 与L-dopa合用时,可以减少 L-dopa的用量,预防和缓解长期服用 L-dopa所引起的运动障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缺点 单独应用时,疗效不如L-dopa明显 对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 某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多:精神症状(幻觉和妄想)、体位性低血压等较常见 有加重认知障碍的可能性 多数药物价格昂贵

中枢抗胆碱药 苯海索 (trihexyphenidyl,安坦artane) 特点: ①作用弱于阿托品、左旋多巴及金刚烷胺; ②对震颤疗效较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较差; ③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有效; ④用于轻症患者; ⑤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但仍有口干、散瞳、尿渚留等。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 多巴胺降解需要两种酶,即单胺氧化酶(MAO)和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多巴胺在脑内通过MAO-B氧化降解,并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神经元。 另外,MPTP是通过MAO-B氧化为有毒的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因此,抑制MAO-B的活性既能延长多巴胺在脑内的停留时间,增强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又能间接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MPTP: 1-甲基-4-苯基-l,2 ,3 ,6 四氢吡啶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I) 司来吉兰(Selegiline) 可减少脑中DA的降解;早期应用MAO—BI,保护黑质DA神经元,延缓PD的发展。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使左旋多巴的“开关”现象消失。 本品又是抗氧化剂,阻滞DA过多氧化应激过程中·OH自由基的形式,保护DA神经元,延缓PD病情发展,尤其与维生素E合用有望成为早期PD首选药。

司来吉兰(Selegiline) 为特异性MAO—BI。 MAO 共同参与酪胺和DA的降解。 近年研究发现:MAO—B在P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MPTP MPP+(神经毒性),引起神经元变性坏死;长期应用左旋多巴,脑内DA含量增高,在MAO-B氧化下产生自由基。也是导致神经元变性和PD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A型(外周肠道) B型(中枢) MAO-B

COMT抑制剂 托卡朋,恩他卡朋 减少l-dopa在外周的代谢,增加l-dopa进入脑内的量。

Stocchi F et al. Movement Disorders 2000; 15 (Suppl 3): 127. 5000 4500 4000 3500 常规治疗 3000 加入恩他卡朋 血浆中的左旋多巴 (ng/ml) 2500 (左旋多巴的剂量减少 30%) 2000 正常 1500 1000 500 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720 时间 (min) 左旋多巴 Stocchi F et al. Movement Disorders 2000; 15 (Suppl 3): 127.

COMTI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不需滴定,易于服用 减少“关”期,增加“开”期 在对LD有效病人中改善了运动和ADL积分 如在起始服用LD时就加用COMTI可能降 低发生运动并发症的危险 缺点 多巴胺不良反应,特别是异动症 尿色改变 托卡朋引起爆发性腹泻 托卡朋与肝毒性有关

功能受损? 帕金森病治疗方案 是 否 药物治疗 明显震颤 是 否 ?年龄<65岁 ?年龄>65岁 金刚烷胺 抗胆碱能药 ?开始神经保护治疗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抗氧化剂,DATATOP Selegiline咪哆吡 明显震颤 是 否 ?年龄<65岁 ?年龄>65岁 金刚烷胺 抗胆碱能药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并用药(左旋多巴),小剂量L-dopa 复方左旋多巴 金刚烷胺

治疗效果 疗效良好 疗效不佳 剂末恶化 异动症 合并用药(DA激动剂 降低复方左 提高剂量 +复方左旋多巴) 旋多巴剂量 加用复方左旋多巴 金刚烷胺 咪哆呲 抗胆碱能药物 减少每次剂量,增加 服药次数 调整膳食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转 换 COMT抑制剂 降低复方左 旋多巴剂量 提高多巴胺 受体激动剂 剂量 多巴胺受体 激动剂转换 考虑手术治 疗 提高剂量 考虑其他诊 断 低剂量而保持症状改善

药物治疗遵循的原则 1 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剂量滴定”原则; 2 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原则; 1 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剂量滴定”原则; 2 以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原则; 3 治疗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及严重程度、工作或己退休、经济承受能力、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选择治疗方案; 4 不宜盲目多加药品,也不宜突然停药,权衡利弊,慎重联合用药; 5 复方多巴制剂,至今仍是改善PD症状及体征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其它药物多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