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衰老漫谈——安佰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魅力女人之幸福 幸福女人之快乐 幸福女人之健康 幸福女人之家庭 幸福女人之快乐 做个有自信的女人 有独立能力的女人 有慈悲心. 包容心. 有爱心.
Advertisements

LOGO 第十课 看中医 (Part 1). 1.A 不如 B (那么) adj. (那麼) adj. 2.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其次医病 上醫醫國、其次醫人、其次醫病 3. 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愛滋病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2016年7月27日星期三 1 奔豚病 ---- 阳虚寒逆、阳虚饮动 第三组倾情打造 组长:何乐梅 资料收集 : 张志强、叶露 、易玉辉、何乐梅 资料整理:潘早波、王芳 讲稿:申子里扎、梁凡 PPT 制作:龚海波、何乐梅 讲解:梁凡.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妇科趣记 刘英娇整理. 月经病. 月经先期 : 脾 肾 阳 阴 肝 薪水)补 ( 不) 固(够 ) 清 - 两张 丹 ( 账单 ) 脾气虚 补脾益气,摄血 调经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肾气虚 补益肾气,固冲 调经固阴煎/归肾丸 阳盛血热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 阴虚血热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肝郁血热 疏肝清热,凉血.
实验五. 根及根茎类 -4 ( 1 )掌握当归、柴胡( 2 种)、龙胆、天麻、白 术、苍术的组织构造特征 ( 2 )掌握当归、龙胆、黄芩、柴胡、天麻、白术 粉末特征 ( 3 )掌握当归等 10 味药材性状鉴别点 实验目的.
冬令膏方与体质辨识 浙江省中医院 宋康. 一、冬令膏方 一)何为膏方 经辨证论治后加入厚味膏滋而制成的一种 调补药品。 冬令膏方是在中医 “ 天人相应 ” 、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 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冬病 夏治的延续,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 “ 治未病 ” 的思想。
1 国内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动物实验采用 的组方和方法 小组成员:成高雅 葛程 顾婷婷 金文玉 司嘉琪 奚善君 许贇姣.
王又老師建議王派學生有共同 的把脈資料記錄架構, 以便未 來解說及海量資料分析 第一次修訂 ( 王老師欽定 ) 第一次記錄 (16 人 ) 孫宗鼎 第一次記錄 (16 人 )- 加入脈方連結範例 孫宗鼎 簡易流程設計, 並正式配上王老師脈方.
明 · 李中梓 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明末医家,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生于 1588 年,卒于 1655 年,享年 67 岁.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伤寒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2006 年 2 月. (三)寒热错杂痞证 1. 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 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 主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 主讲人:武权生.
第二十章 祛湿剂.
和 解 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妇人妊娠病 脉证并治第二十.
二、热证  (一)   栀子豉汤类证 .
补益药对.
月经病.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头痛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 内科教研室.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和 解 剂.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第六章 妇科疾病的治疗.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研究进展 刘兆宜 导师:沈琳.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第三节 补血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46、 痹 证.
第十五章 祛湿剂.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补益药与补益剂.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表245 妇人产后病概论
薛 己 【导学】 薛己幼承家学,博览群书,吸取诸家之长,善于总结临床经验,著书立说,精通各科。重视脾肾,提出胃气受伤,虚证蜂起之说;临证擅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补益脾胃,温补肾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概说.
中医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效”学研讨
经行感冒.
第十五章 祛 湿 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呼吸系统疑难病 选方用药技巧 (人民军医出版社) 王 付.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名师垂教 呕恶、吐涎沫、头痛.
内伤发热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中医与保健 赵熙全.
利水渗湿药.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消 食 剂.
补虚药.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 ——刘丽.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医抗衰老漫谈——安佰海

衰老的原因 衰老原因:“阳明脉衰”、“肾气衰”、“五脏皆衰” 五脏虚损是衰老的主要病理基础 肾虚、脾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 衰老是多脏腑相互影响的全身性的复杂生理退化过程。 脏腑功能低下, 气机升降失常,津血不归正化,内生五邪,虚实夹杂。

中医抗衰老策略 “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吧 中医调理的三大主线:调气、调血、调经筋

补法 1、平补 代表方:薯蓣丸,小建中汤系列、桂枝汤 薯蓣90克 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各30克、甘草84克、人参21克、芎藭、芍药 白术、麦门冬、杏仁各18克,柴胡、桔梗、茯苓各15克,阿胶21克,干姜9克,白蔹6克,防风18克,大枣100枚

补法 2、调补 四君、六君、逍遥、小柴胡、二陈、平胃散、资生丸、四物、酸枣仁汤

补法 3、清补 肺胃: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养胃汤 心:清燥养荣汤、复脉汤 肝:一贯煎 肾:六味地黄、左归 脾:慎柔养真汤,资生汤

4、温补 肾:右归、肾气、四逆 肺:保元汤 心:人参养荣汤 脾:补中益气、理中汤 肝:当归四逆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吴茱萸汤 督脉:龟鹿二仙胶

5、峻补 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汤、血肉有情之品

6 、食补 薏米、莲肉、芡实、黑豆、黑米、枸杞、核桃、板栗、山药

泻法 祛湿: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桂枝附子汤、外台茯苓饮、甘草干姜苓术汤、完带汤、防己茯苓汤 湿热:半夏泻心汤、蒿芩清胆汤、甘露消毒丸 化痰:二陈、温胆、小陷胸、苓甘五味姜辛汤、 定喘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食积:保和丸、枳实消痞丸 活血: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温经汤 血水并调: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

调气 升气:补中益气汤 理气: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四逆散、大柴胡 升降相因:升肝降胃

调阴阳 四逆汤、黄连阿胶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二仙汤

现代中老年人常见体质 寒湿、肾虚 男性:虚火上扰、气虚寒湿 女性:气血两虚、水湿停聚

综合调理抗衰老 内服:膏、丸、散、汤、现代制品 外治:针、灸、推拿、精油、药浴、足疗 练功:太极拳、八段锦、站桩、真气运行法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