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一篇 总论(Ⅰ)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总论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 对象及范围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第3节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对象、范围 第一节 一 定义 中药鉴定学 是研究中药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 它是以传统的中药鉴别经验为基础,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和扩大中药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性及其位置 1 实 用 性 强:主要研究内容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保证中药质量,从而保证中药临床安全有效。 1 实 用 性 强:主要研究内容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保证中药质量,从而保证中药临床安全有效。 2 科研价值高:整个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惯穿于中药研究的始终,位置特殊。
第一节 三位一体 中药鉴定学 本草 有效成分 临床 饮片 资源 中药 中医 中成药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化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制剂学 (来源与开发) (品种) (质标) (质量) 本草 有效成分 临床 →→→→→→→→ →→→→→→→→ 中药炮制学 中药药理学 饮片 中药化学 资源 中药 中医 →→→→→→→ →→→→→→→→→→→→ 中成药 中药资源学 中药制剂学
第一节 大黄 双黄连口服液 何首乌 二 几个有关概念 1 中药 指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材 饮片 中成药
第一节 2 中药材 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过简单产地加工的原料药,简称“药材”。 何首乌 红花 冬虫夏草 西红花
3 饮片 第一节 中药材经过净制、切制、炮制,制成符合临床医疗需要的加工品。 大黄 鸡血藤 关木通 附子
4 中成药 第一节 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根据临床处方的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的随时可以应用的剂型。
第一节 5 本 草 6 草 药 7 中草药 8 生 药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也就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 5 本 草 一般指草医(民间医生)用于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绝大多数历代本草无记载的天然药物。 6 草 药 7 中草药 中药和草药的统称。 一般指取自生物的药物,有行货原药之意。我国古代即有“生药”一词。 8 生 药
第一节 9 天然药物: 取自天然的有效物质制成的药物。 10 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使用的传统药 物。 9 天然药物: 取自天然的有效物质制成的药物。 10 民族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使用的传统药 物。 11 中医:我国自古以来传统应用的医药学理论和 知识。 12 西医:指西方现代医学。 13 西药:指西医所使用的药物。
第一节 地高辛片 神通贴 复方黄连素片 请识别是哪类药? 白芷药材 人参原植物
第一节 三 总论记载的内容 1 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 2 分类命名、发展历史、资源概况 3 采收、加工、贮藏方法 4 鉴定依据与方法、质量标准要求 5 代表性中药选论
第一节 四 代表性中药的记载大纲 1 名称(中拉英)、药用历史、来源 2 生物(或矿物)学特征、产地 3 采收加工方法、化学成分 4 性状、显微、理化、生物鉴别 5 性味功能、用法用量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 核心任务 2 基本任务
第二节 核心任务 为中药的生产提供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 为中药研究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节 基本任务 1 鉴定中药的品种与质量 2 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遗产 3 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4 扩大和开发中药资源
第二节 中药的品种鉴定 1 内容 是指对中药真伪和基源的鉴别,鉴定中药的真伪和基源是中药鉴定学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商品中药达7000余种,其中药材1200种左右、中成药6000种左右。 商品中药材有复杂品种问题的约占50%,直接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中药产品的质量,所以中药材的品种与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密切相关。
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 2 品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一药多种来源,本末难分(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
品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形态相似,造成误采、误收、误种、误用。 以假充真,冒名顶替。 西洋参 金钱白花蛇
品种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地方用药习惯。 人为制造伪品。 大青叶 西红花
第二节 解决途径 通过对中药商品的调查和药材资源的普查,采集标本,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分类,澄清混乱品种。 国家非常重视:《常用中药的品种整理与研究》。 近年采取了一定措施,如取消地方标准、实行中药品牌和批号等。 中药指纹图谱是大力提倡的方法。 由于中药来源的特殊性,解决中药品种真实性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二节 中药的质量鉴定 1 内容 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优劣的检验。 鉴定中药的优劣是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是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物质群的组成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评价中药质量,是实现中药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关键,是中医药的产业化和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第二节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 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本草学进行考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澄清复杂品种,整理和发掘优势品种。 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评价理论进行探讨,总结中药品种的延续性、变异性、性效可变性、优良品种的地域性、基源的单一与有限多原性等基本规律。 正本清源,解决几千年来中药名称混乱的问题,做到一药一名,使中药的名称规范化,并逐渐使之国际化。
第二节 制订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可控性,促进中药国际化和产业化的关键,也是中药鉴定学的战略性任务。 规范化质量标准特点是: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 质量标准制定的前提是:来源固定、加工炮制或生产工艺的稳定、临床疗效的确定,以及对所含有效物质和有害物质、贮藏期限与条件的限定。
第二节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水牛角 麝鼠香 1 长期任务。 2 加强保护。 3 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水牛角 麝香 犀角
第三节 分类与命名 第三节 自学 一 中药的分类 二 中药的命名 (一)中文名称 (二)拉丁文名称 命名的基本格式为:药用部位或剂型名(名词主格)加药名(名词属格)。
第二章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历史 第1节 中药鉴定知识的起源与本草 第2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历史
第一节 起源与本草 第一节 一 起源 中药鉴定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传在公元前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余毒”的说法。
第一节 二 历代本草 古代记载中药的著作称为“本草”(Herbals) 重点掌握下列主要本草著作的年代、作者、载药数和特点: 1、《神农本草经》 2、《神农本草经集注》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4、《本草拾遗》 5、《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6、《本草纲目》 7、《本草纲目拾遗》
第一节 历代重点本草 著作 年代 作者 载药数 特点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不详 365种 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新修本草》 唐代 苏敬等 850种 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北宋 唐慎微 1746种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 《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1892种 对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记载较为完善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一 国外生药学的发展 传统的本草学(或药物学)时期 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 现代生药学新时期
第二节 二 我国中药鉴定学的发展 萌芽 性状记述 药图兴起 系统描述 集解项 本草经集注 图经本草 1977年成立
重点内容 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2、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 3、掌握中药、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的定义。 4、熟悉中药材品种及质量鉴定的相关内容。 5、掌握重点本草的特点。 6、了解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7、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