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分类及适应范围】 分类及适应范围: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配伍规律】 1.辛温辛热为主,温阳助火,散寒驱除。 2.甘温益气药为辅,使阳有所统。 3.少佐甘寒酸收,适当养阴,使阴阳相配互相维 4.注意反佐,配伍寒药,以除寒邪格拒之势,或热药凉服。
【使用注意事项】 1.辨别寒证所在部位,属于何脏腑,才能有的放矢。 2.辨明寒热真假,勿被假象迷惑。 3.要注意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4.反佐法的应用,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以防寒热格拒。 5.多汗者忌姜,姜能散也;失血者忌桂,桂动血也;气短气怯忌保合丸以其能耗气也。
温中祛寒 温中祛寒剂主治中焦虚寒证。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运化而司升降。若脾胃阳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升降失职,势必导致寒湿内生,出现脘腹胀痛,肢体倦怠,手足不温,或吞酸吐涎,恶心呕吐,或腹痛不利,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症。常用温中散寒药如干姜、吴茱萸等配伍益气健脾药如人参、白术、饴糖等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理中丸 大建中汤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理中丸 ( 《伤寒论》) 【组 成】 【用法】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各三两[各9g]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味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主治】:脾胃虚寒证: 【治法】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升降失职— 吐、利、满、痛 (冷、喜温、喜按) 统摄失权 -- 吐衄、便血、崩漏 【主治】:脾胃虚寒证: 【治法】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理中丸 · 升降失职— 吐、利、满、痛 (冷、喜温、喜按) 统摄失权 -- 土不荣木– 抽搐、目睛上视 (小儿满惊风) 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 吐衄、便血、崩漏 中焦虚寒 喜唾流涎 肝气不足 病证名。又称肝气虚。指肝之精气不足的病证。《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治宜补益肝肾。
【方解】 温 补 燥 君 干姜 ── 辛热,温中散寒 臣 人参 ── 补脾益气, 佐 白术 ── 健脾燥湿 使 甘草 ── 益气补中扶正 ·理中丸 · 君 干姜 ── 辛热,温中散寒 臣 人参 ── 补脾益气, 佐 白术 ── 健脾燥湿 使 甘草 ── 益气补中扶正 以调和诸药 温 补 燥 中阳复 中寒去 中气补 - 兼备,使- 配伍要点: 方中温、补、燥三法合用而以温中为主,使中焦之寒得去,虚得补,清升浊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 注意事项 方中药性偏于温燥,故对外感发热或阴虚者忌用。
【运用】 ·理中丸 ·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一首温补方剂,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所致之证。除见吐、利、冷、痛之主症外,应以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2.临证加减: 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 助阳祛寒之力; 兼气滞停饮,可加枳实、茯苓以理气化饮。 原书在方后尚有加减用法,如脐上筑动,为下焦肾寒上犯,去白术,加肉桂以平降冲逆;吐多者,去白术 之壅滞,加生姜降逆和胃;利多者,仍用白术,意在健脾止泻;心悸者,为寒湿凌心,加茯苓以利湿宁心;渴欲得水,为脾不化湿,津液不布,加重白术用量,意在 助脾运化。 3.现代运用 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均可应用。
·理中丸 · 【衍化方 一】 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锉、干姜炮、甘草炙,锉、黑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各9g) 用法:为细末,炼蜜和,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水一盏,化开,煎及七分,稍热服,食前。小儿分二三服,大小以意加减。 功用: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风冷相乘,脘腹疼痛,霍乱吐利转筋等。
·理中丸 · 【衍化方 二】 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四两(12g)、甘草四两,炙(9g)、白术三两(9g)、人参三两(9g)、干姜三两(9g)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枝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用:温里解表,益气健脾。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 附子理中丸比理中丸多了一味大辛大热的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故用于脾胃阳虚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于人参汤中加桂枝而成,乃温阳益气,表里同治之剂,故用于脾胃虚寒而兼外感表证者。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 成】 【用法】 芍药 六两,酒炒 [18g] 桂枝 三两,去皮 [9g]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 成】 芍药 六两,酒炒 [18g] 桂枝 三两,去皮 [9g] 炙甘草 二两 [6g] 生姜 切,三两 [9g] 大枣 十二枚 擘 [4枚] 饴糖 一升 [30g] 【用法】 *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糖,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虚劳里急证。 【病机】 【治法】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 · 【主治】 虚劳里急证。 (腹中时痛,喜温欲按,舌淡苔白,脉细弦;或虚劳而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病机】 【治法】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化源不足 虚寒腹痛: 腹中时痛、喜温、按则痛减, 舌淡苔白,脉弦细而缓 虚劳心悸: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苍 白无华,四肢不温 阳虚发热:手足烦热、口燥咽干,但喜热 饮,四肢痠楚 虚劳里急 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解] 本方是由小柴胡汤合并小承气汤加减而来,是以和解为主及泻下并用之剂。病人因为少阳不和,致使胃气上逆;因为阳明热结,引起气机阻滞。本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法夏、生姜和胃止呕;大枣益脾并调和药性;大黄、枳实内泻热结;白芍清泄肝胆。
【方解】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君: 饴糖— 养营益血 臣:芍药— 缓急止痛 桂枝—温阳祛虚寒 益阴养血和营 缓急止痛 佐:炙甘草— ·小建中汤 · 【方解】 温中补虚 和里缓急 君: 饴糖— 臣:芍药— 桂枝—温阳祛虚寒 佐:炙甘草— 使:生姜— 温胃 大枣– 补脾 养营益血 缓急止痛 益阴养血和营 缓急止痛 助饴糖、桂枝养阳,温中缓急 又合芍药酸甘化阴,柔肝益脾和营 升腾中焦生发之气而调营卫
-- 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变解表之方为温里之剂。 ·小建中汤 · 配伍要点: -- 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变解表之方为温里之剂。 -- 芍药倍于桂枝,使桂枝入里温阳而不走表解肌 -- 幸甘化阳;酸甘化阴 注意事项: 1. 阴虚火旺者忌用。 2.呕家不宜用,恐甜助呕。 3.吐蛔者不可用,因蛔得甘则逆上。 4.中满不可用,因甘能填实助满。
【运用】 1. 辨证要点: · 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而见面色无华、舌质淡,脉沉弱或细弦为证治要点。 2.临证加减: ·小建中汤 · 【运用】 1. 辨证要点: · 以腹痛喜温喜按,心悸,发热,而见面色无华、舌质淡,脉沉弱或细弦为证治要点。 2.临证加减: 若面色萎黄,精神倦怠,属虚黄者,去饴糖,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3.现代用治: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虚阴阳不和者,可加减用之。
·小建中汤 · 【衍化方 】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9g) 用法:同小建中汤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小建中汤 · 【衍化方 】 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组成:小建中汤加当归四两(12g) 用法:同小建中汤。 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产后虚羸,腹中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腹痛,不能饮食。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 【组 成】 【用法】 蜀椒二合,炒去汗[6g] 干姜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大建中汤 《金匮要略》 【组 成】 蜀椒二合,炒去汗[6g] 干姜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用法】 *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30g),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本方服药特点】 --本方所治之病,邪势急,服药需及时,初服后“如一炊顷”,或“如饮粥二升”,便当“更服”,使药力相继,一鼓成功 -- 然而病虽去,胃气未必马上恢复,所以“当一日食糜粥”以养胃气 -- 同时考虑到阳气素虚,易感风寒,所以“温覆之”,以免寒入里而复发
【主治】虚寒腹痛。 【治法】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大建中汤 · 【主治】虚寒腹痛。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中漉漉有声。 【治法】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心胸中大寒痛 ── 中阳虚衰,乘损胸阳,阴寒之气内盛而得以乘之,寒凝气不通 腹中寒,呕不能饮食 ── 阴寒犯胃,浊阴不降,犯于脾则运化无权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 腹中寒逆攻冲
【方解】 君 蜀椒 ── 味辛性热,温脾胃,助命火, 散寒除湿。 臣 干姜 ── 温中散寒,助蜀椒建中阳,散逆气, 止痛平呕。 ·大建中汤 · 【方解】 君 蜀椒 ── 味辛性热,温脾胃,助命火, 散寒除湿。 臣 干姜 ── 温中散寒,助蜀椒建中阳,散逆气, 止痛平呕。 佐 人参 ── 甘温补中而益脾胃。 使 饴糖 ── 甘温入脾,温阳补虚。
辛甘为主,佐以大量芍药,又有酸甘化阴,虽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 四建中汤鉴别: ·大建中汤 · 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 小建中汤 辛甘为主,佐以大量芍药,又有酸甘化阴,虽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 黄芪建中汤 小建中汤内加黄芪,是增强益气建中之力,侧重于甘温益气 当归建中汤 主治产后体虚,所以加苦辛甘温、补血和血的当归,侧重于和血止痛 大建中汤 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远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作用,用治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腹痛呕逆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一升,汤洗[9g] 人参三两[各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生姜切,六两[18g] 【组成】 【用法】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生姜切,六两[18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 【治法】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虚寒呕吐。 ·吴茱萸汤 · 虚寒呕吐。 (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 【治法】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脾胃虚寒: 食入欲呕,伴畏寒喜热, 胸膈满闷或胃脘吞酸嘈杂 肝寒犯胃:干呕吐涎沫,巅顶头痛 少阴寒水犯胃:呕吐,下利,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 胃中虚寒 浊阴上逆 虚寒呕吐
【方解】 降逆止呕 中温脾胃,开郁化滞 君:吴茱萸—— 下暖肝肾 臣: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佐:人参——大补元气,益阴生津、安神 ·吴茱萸汤 · 【方解】 降逆止呕 中温脾胃,开郁化滞 下暖肝肾 君:吴茱萸—— 臣: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佐:人参——大补元气,益阴生津、安神 使: 大枣– 助人参益气健脾 甘草– 伍生姜调和脾胃
【运用】 ·吴茱萸汤 · 1.辨证要点 · 本方为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证而设,除口不渴,四肢欠温等里寒表现外,应以呕吐,或干呕吐涎沫,舌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为证治要点。 2.注意事项: 1.对郁热胃痛,热性吞酸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等,均应忌用。 2.用药即吐者,热药冷服。 3.使用本方时还当注意呕吐吞酸有寒热之异,临证必须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为据。 3.现代运用: · 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中焦虚寒者,可用本方加减。
回阳救逆 回阳救逆剂,主治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 戴阳等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踡卧,下利清谷,甚则大汗淋漓,脉微细或脉微欲绝等,此时非用大剂温热药以回阳救逆不可。故常用附子、干姜、肉桂 等为主组成方剂,若出现亡阳气脱者,又须与补气之人参配伍;若阳气衰微,阴盛逼阳,阳浮于上或格阳于外,须少佐寒凉之品,以为反佐;或采用冷服法,亦可防 邪盛拒药。 代表方剂 四逆汤
四逆汤 《伤寒论》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干姜一两半[9g] 甘草炙,二两[6g] 【组成】 【用法】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5g] 干姜一两半[9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 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四逆汤 · 【病机】气阴耗伤。 【治法】回阳救逆 寒邪入里伤及肾阳,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能温煦生化五脏六腑─→ 周身虚寒,恶寒踡卧。 清阳实四肢,阳气不得温养 ─→ 四肢厥冷 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釜底无薪”,故其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 呕吐不渴,腹痛下利。 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充实,精神才能旺盛,今阳虚,神失所养 ─→ 神衰欲寐 阳虚脉气鼓动乏力 ─→ 脉沉细而微,舌苔而滑。为太阳病误汗亡阳。
【方解】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壮阳,驱寒救逆 助阳散寒 臣: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佐:炙甘草—— ·四逆汤 · 【方解】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壮阳,驱寒救逆 臣: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阳通脉 佐:炙甘草—— 助阳散寒 固护阴液,缓和姜、附的燥烈之性 缓解制附子的毒性 配伍干姜以温健脾阳 配伍要点: -- 三药合用,药少、力专、效强、能速达回阳之效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除四肢厥冷外,应以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微为证治要点。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除四肢厥冷外,应以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微为证治要点。 2.注意事项: --若服药呕吐,可用冷服法 --禁用于热厥或阳郁厥逆证 -- 真热假寒者忌用 3.现代运用: 现代常用本方作为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出而见休克,属亡阳虚脱者的急救方剂。 ·四逆汤 ·
【衍化方 一】 ·四逆汤 · 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炙(6g)、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20g)、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12g)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功用:回阳通脉。 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利止,脉不出等。若“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加猪胆汁半合(5ml),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四逆汤 · 【衍化方 二】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组成:即四逆汤加人参一两(6g) 用法:同四逆汤。 功用:回阳益气,救逆固脱。 主治:阴寒内盛四肢厥逆,恶寒踡卧,脉微而复自下利,利虽止而余证仍在者。
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邪凝滞经脉之血痹寒厥、阴疽等 证。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行不畅或气机郁滞,故手足厥寒,肢体麻木或痹痛,或发阴疽。此类疾病多系阳气不足,阴血内弱,寒滞经脉所致。故本类方剂配伍特 点是辛温散寒与温养气血药合用。主要药如桂枝、细辛和当归、白芍、黄芪、熟地等。代表方如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等。 代表方剂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组成】 【用法】 当归三两[12g] 桂枝三两,去皮[9g] 细辛三两[3g] 芍药三两[9g] 炙甘草二两[6g] 通草二两[6g] 大枣二十五枚 擘[8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血虚寒厥证。 【病机】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脉细欲绝或沉细 血虚寒厥证 血虚不营 --- 唇、甲、舌淡白, ·当归四逆汤· 【主治】 血虚寒厥证。 【病机】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脉细欲绝或沉细 血虚寒厥证 血虚不营 --- 唇、甲、舌淡白, 手足肌肤麻木不仁 寒凝血滞 --- 四肢厥冷,手、足、 腰、股或小腹冷痛, 口不渴
【方解】 君 当归 – 补血和血,为温补肝经要药。 桂枝 – 温经通脉、温经散寒 白芍 – 养血和营 臣 细辛 – 助桂枝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君 当归 – 补血和血,为温补肝经要药。 桂枝 – 温经通脉、温经散寒 白芍 – 养血和营 臣 细辛 – 助桂枝温经散寒 佐 通草 – 通利血脉 使 甘草、大枣 – 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重用大枣,助归、芍养血,防桂、辛之燥太过,免伤阴 与当归相合,补益营血 与桂枝相伍,内和气血 诸药合用,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通脉之功效,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经脉通,手足温而脉亦复。
本方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为证治要点。 ·当归四逆汤· 1.辨证要点 本方为素体血虚,寒凝经脉所致之证而设。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舌淡为证治要点。 2. 临床应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下肢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可用本方。
治疗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 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 ·当归四逆汤· 临证加减: 治疗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 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 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 亦可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 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 可用治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加减运用。
*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组成】 【用法】 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 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病机】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病机】 【治法】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营卫气血不足 ── 阴阳俱微。 阳气不足,阴血涩滞 ── 肌肤麻木不仁, 脉微涩而紧。
【方解】 君 黄芪 – 甘温补气,补在表之卫气 桂枝 – 散风寒而温经通痹 臣 芍药 – 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佐 生姜 – 辛温,疏散风邪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解】 君 黄芪 – 甘温补气,补在表之卫气 桂枝 – 散风寒而温经通痹 臣 芍药 – 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佐 生姜 – 辛温,疏散风邪 使 大枣 – 甘温、养血益气
· 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1.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 -- 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 ---- 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 ---- 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3.现代运用: -- 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 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黄芪桂枝五物汤 ·
*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用法】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 白芥子二钱(6g) 姜炭五分(2g) 生甘草一钱(3g) 本方中熟地一两(30个),麻黄2g,姜炭2g,重用熟地补营血;轻用麻黄开腠理以散卫表之寒, 炮姜温中祛寒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阴疽。 【病机】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局部温肿,皮色不变 阳虚寒侵、寒凝血滞、痰浊内阻 痠痛不热 阳虚血虚、寒凝痰滞 ·阳和汤· 【主治】 阴疽。 【病机】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局部温肿,皮色不变 痠痛不热 阳虚寒侵、寒凝血滞、痰浊内阻 阳虚血虚、寒凝痰滞 阴疽 舌淡苔白,口不渴 脉沉细或迟细 阳虚血弱
【方解】 君 熟地黄(量重) – 滋补阴血,填精益髓 鹿角胶 – 补肾助阳,强壮筋骨 臣 肉桂、姜炭 – 温阳散寒以通血脉 ·阳和汤· 【方解】 君 熟地黄(量重) – 滋补阴血,填精益髓 鹿角胶 – 补肾助阳,强壮筋骨 臣 肉桂、姜炭 – 温阳散寒以通血脉 佐 麻黄(量轻) – 宣散在体表之寒凝 白芥子 – 祛皮里膜外之痰湿 使 生甘草 – 解毒而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重用熟地以滋阴补血,填精益髓,轻用麻黄,开腠达表,辛散寒凝;二药相伍,补阴血而不滞邪,散寒凝而不伤阴,一散一收,相得益彰。 【鉴别】 方名 功用 主治病机 使用要点 阳和汤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营血虚弱寒凝痰滞痹阻筋脉 阴疽,见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 变,痠痛无热,面色白,苔白不渴,脉迟细。 当归四逆汤 养血通脉 阳虚血弱经脉寒凝 手足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细。
· 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阳和汤 · 1.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脉迟细或沉细为证治要点。 2.随证加减: -- 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现代运用: -- 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血虚寒凝者。
注意事项 1. 本方中麻黄只起发越阳气作用,故用量较轻,熟地补血固本,用量宜重,运用时应注意麻黄与熟地之比例。 2.本方适用于阴疽,阳证忌用。 3.疮疡红肿热痛及阴虚有热者,或疽已溃破,不宜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