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疾 主讲: 马剑颖 讲师
概 述 一、概念 二、源流 三、范围
一、什么叫痢疾? 1、病因病机: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 2、主症: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 3、特点:具有传染性、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节)。
二、源流 1、病名: 肠澼(《内经》) 下利(张仲景、包括泄泻与痢疾) 大瘕泄、滞下(隋唐以前) 时疫痢(金元时期,强调其传染性) 痢疾病名首见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 2、病因病机 《内经》:饮食不节,起居不慎,湿热下注。 《诸病源候论》:“脾弱肠虚、热毒”。 “痢由脾弱肠虚,……肠虚不复,故赤白连滞,……血痢者,热毒折于血,入大肠故也。”
明清时期: “无积不成痢也”。 《证治汇补·痢疾》曰:“无积不成痢,……痢起夏秋,湿热交蒸,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气壮而伤于天者,郁热为多。气弱而伤于人者,阴寒为甚。湿土寄旺四时,或从火化,则阳土有余,而湿热为病。或从水化,则阴土不足,而寒湿为病。”
与脾肾有关 《医宗必读·痢疾》:“痢之为证,多本脾肾。……在脾者病浅,在肾者病深……未有久痢而肾不损者。” 因外感、内伤者,根据人体气盛、气虚的不同,发病有热化、寒化二种途径。 休息痢特点:屡发屡止,经年不愈。多由兜涩太早,积热未清;或调理失宜,或过服寒凉,或元气下陷,或肾虚不固引起。
4、治疗 张仲景:湿热痢:白头翁汤 虚寒久痢:桃花汤 金·刘河间: 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清·喻昌:创“逆流挽舟” 法,以活人败毒散 “引其邪而出之于外”。 清·蒋宝素:称痢疾为“内痈”,提倡“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痈之义”。
强调辨证论治 明·张景岳:“最当察虚实,辨寒热”。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 《名医指掌·痢疾》指出:“善治者,审其冷、热、虚、实、气、血之证,而行汗、吐、下、清、温、补、兜、涩之法可也”。
小 结 病名:肠澼、下利、痢疾、大瘕泄、滞下、时疫痢等。 发病:有传染性、有寒化、热化两种途径。 小 结 病名:肠澼、下利、痢疾、大瘕泄、滞下、时疫痢等。 发病:有传染性、有寒化、热化两种途径。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湿热下注、伏积、脾弱肠虚、热毒、脾肾。 治疗:调气行血、辨虚实寒热气血、 “逆流挽舟”疏表引邪外出、参治痈之法。 方药:白头翁汤、桃花汤、活人败毒散。
三、范围 现代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结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外感 湿热、疫毒 肠道传导通降失司 气血壅滞 脂膜血络受损 痢 疾 脾胃 肠 内伤 饮食
腹痛:气血壅滞,肠腑气机不畅,通降不利。 里急后重:肠腑传导失司,气机阻滞不利,肠中有滞不通,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多,便又不爽则后重。 下利赤白脓血: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赤白脓血。
病机演变 寒湿痢:素体阳虚,湿从寒化。 湿热痢:素体阳盛,湿从热化,或湿热内蕴。 噤口痢:实证: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虚证:久痢伤正,胃虚气逆。 久痢或休息痢:邪恋正衰,或收涩过早,关门留寇。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赤白脓血便。 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恶寒发热; 慢性痢疾: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在两个月以上者。 疫毒痢(中毒性菌痢,以小儿多见):见高热昏迷,惊厥。 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或疫痢患者接触史。具有传染性。 辅助检查:大便涂片镜检或培养,必要时行直肠、结肠镜检查。
细菌性痢疾:大便镜检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成长。 阿米巴痢疾:典型大便为暗红色果酱状,有腥臭。镜下检查可见陈旧红细胞、脓细胞。新鲜大便脓血中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等。
二、鉴别诊断 泄 泻 痢 疾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均多发于夏秋季节 ②均为大便次数增多 ③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 无脓血便 无里急后重 泄 泻 痢 疾 相同点 ①均多发于夏秋季节 ②均为大便次数增多 ③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 不同点 无脓血便 无里急后重 常伴腹痛肠鸣,泻后痛减 便脓血 伴里急后重 腹痛,便后症状不减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证 虚证 病程 短 长 年龄 年轻 年老 体质 壮 弱 腹痛 拒按 喜按 里急后重 便后减轻 便后不减 虚座努责
2、辨寒热 寒 热 大便 白多赤少,或色晦暗 脓血,赤多白少,或色鲜红, 清稀无臭 质稠恶臭 兼症 面白,畏寒喜热,四肢微厥,小便清长 肛门灼热,里急后重,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赤 舌脉 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弱。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辨邪正盛衰 邪弱 邪强 兼有粪质 不兼粪质 痢下脓血次数减少,腹痛、里急后重减轻 痢下脓血次数虽减少,但全身症状不减轻,甚至出现烦躁,腹胀痛,呕吐,精神萎靡,手足欠温,口渴,气急,甚或神昏谵语
2、辨胃气的虚实 噤口不食,精神萎靡,或呕逆者:为胃气将败。 3、辨阴液的存亡 烦渴转筋,甚或面色红润,唇如涂朱,脉数疾大者:阴液将涸或阴阳不交之候。 4、辨阳气的消长 下痢不禁,或反不见下痢,神萎倦卧,畏寒肢冷,自汗,气息微弱,脉沉细迟,或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阴阳欲离之象。
二、治疗原则 1、辨寒热虚实而治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补),初痢实证常用方法:清肠、清热、解毒、化湿、燥湿。 热痢清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举。 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 2、调和气血 痢疾为患,不论虚实,肠中总有滞,气血失于调畅。因此,消导去滞,调气、和血行血为治痢的基本方法。
顾护胃气应贯穿于治痢之始终。 3、存胃气 4、虚证久痢,脾胃亏损,阳气不振,滑脱不禁,宜用温养之法,兼以收涩固摄,慎用攻伐之品。 5、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留邪或伤正气。
小 结 初痢宜通,久痢宜涩; 赤者重用血药,白者重用气药。 初期多属实证;久病多属虚证。 治疗始终宜以照顾胃气为本。
三、分证论治 发作期 痢 疾 疫毒痢 寒湿痢 阴虚痢 虚寒痢 休息痢 缓解期 脾气虚弱 脾阳虚衰 寒热错杂 瘀血内阻 噤口痢 湿热痢
主症: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湿热痢 辨证依据 主症: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兼次症: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
治法:清热解毒,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芍药、当归、甘草:行血和营以治脓血;黄芩、黄连、大黄:清热化湿解毒,推荡积滞;木香、槟榔:行气导滞以除后重;肉桂:反佐,防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
人参、前胡、柴胡、羌活、独活、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生姜 临床加减应用 兼有表证,恶寒、头痛身楚:活人败毒散解表举陷,逆流挽舟; 身热汗出,脉促,表邪未解,里热炽盛: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 夹食滞:加用枳实导滞丸; 腹胀满:加苍术、厚朴、陈皮和中化湿; 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加香连丸调气清热。
湿热痢基本用药法 湿热疫毒,采用清热解毒法。基本药物: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 里急后重,下痢白冻:调气法。基本药物:木香、槟榔或香连丸。 下痢脓血:行血止血法。基本药物:地榆、丹皮、赤芍、当归、丹参。 腹痛:调肝缓急。基本药物:芍药、甘草。
2、疫毒痢 辨证依据 主症:起病急骤,壮热,痢下鲜紫脓血; 兼次症: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甚或四肢厥冷,神昏谵语,痉厥抽搐; 舌红绛,苔黄燥,或苔黑滑润,脉滑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白头翁汤。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黄连、黄柏、秦皮:清热解毒化湿。 可加入金银花、生地、赤芍、丹皮以加强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加芍药汤调气和血; 临床加减应用 夹食滞,加枳实、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 积滞甚者,痢下臭秽难闻,腹痛拒按,加大承气汤通腑泄浊,消积下滞; 暑湿困表者,加藿香、佩兰、荷叶芳香透达,逆流挽舟,使邪从表解。
热入营分,高热神昏谵语者,加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或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热极动风,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送服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凉血熄风; 暴痢至脱者,急服参附汤或独参汤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推注或点滴以回阳救逆。
3、寒湿痢 辨证依据 主症: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兼次症:脘闷,头身困重,口淡,饮食乏味。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方药:胃苓汤去泽泻、猪苓。 苍术、白术、厚朴:健脾燥湿; 桂枝、茯苓:温化寒湿; 陈皮:理气散满。 寒邪明显:加肉桂散寒调气。
4、阴虚痢 辨证依据 治法:养阴清肠。 方药:驻车丸。 主症: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量少难出;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兼次症:脐腹灼痛或脐下急痛,虚坐努责,心烦,口干口渴。 治法:养阴清肠。 方药:驻车丸。
黄连:清热坚阴,厚肠止痢; 阿胶、当归:养血和阴; 少佐炮姜:制黄连苦寒太过。 可加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止痛;加瓜蒌润肠而滑利气机。
临床加减应用 口干口渴明显:加石斛、沙参养阴生津; 虚坐努责:加诃子、石榴皮收涩固脱; 痢下血多:加丹皮炭、槐花凉血止血; 湿热较甚,口苦而粘,肛门灼热:加黄柏清化湿热。 骨蒸潮热:加胡黄连、鳖甲清虚热。
5、虚寒痢 辨证依据 主症:痢久不愈,下痢稀薄,带有白冻,甚则滑脱不禁; 兼次症:腹部隐痛,形寒畏冷,食少神疲,口淡不渴,腰痠怕冷,或脱肛; 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方药: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赤石脂、罂粟壳:涩肠止泻; 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止泻; 干姜:温中散寒; 人参、白术、粳米:益气健脾和中; 当归、白芍、甘草:养血和血,缓急止痛; 肉桂:温补脾肾,消散阴寒;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涩之品不壅滞气机。
阳虚重,手足不温者,加附子温肾暖脾; 临床加减应用 脱肛坠下者,加黄芪、升麻益气升阳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湿热积滞未净者,忌用本方。
6、休息痢 症状特点: 时发时止,终年不愈; 临床分为发作期及缓解期。
6、休息痢——发作期 辨证依据 主症: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白冻或脓血; 兼次症:倦怠怯冷,嗜卧,食少; 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连理汤。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 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 偏于湿热:加白头翁、马齿苋清热燥湿; 偏于寒湿:加苍术、草果温化寒湿; 积滞较重:加槟榔、枳壳行气导滞;
6、休息痢—缓解期 脾气虚弱: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健脾升阳。 脾阳虚衰:附子理中汤温阳祛寒,益气健脾。 寒热错杂:乌梅丸温中补虚,清热燥湿。 瘀血内阻:膈下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7、噤口痢 痢疾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称噤口痢。有虚实之分。
7、噤口痢——实证 病因病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 治疗:开噤散煎水少量多次,不居时,徐徐咽下,以辛开苦降,泄热和胃。 石菖蒲、石莲子、黄连、人参、 茯苓、陈仓米、冬瓜子、 荷叶蒂、丹参、陈皮
7、噤口痢——虚证 病因病机: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痢以致胃虚气逆。 症状: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口淡不渴,舌质淡,脉弱。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 治疗: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以醒脾开胃。
名家治痢 程门雪:桔梗、枳壳调上、中焦之气,为治痢要法之一。 张伯臾:瓜蒌、薤白通阳化浊,滑利气机;里急后重甚,加用升麻以升之。 蒲辅周: 阴虚痢用连理汤加当归、白芍、阿胶育阴清热,阴阳并调; 休息痢用古方救绝神丹:当归10 白芍15 槟榔10 广木香10 莱菔子6 枳壳10 薤白6 滑石18 甘草6
朱良春:仙桔汤补脾敛阴,清化湿热,治疗慢性痢疾。 仙鹤草30 桔梗6 乌梅炭4 白槿花9 炒白术9 广木香5 生白芍9 炒槟榔10 甘草4
灌肠疗法治疗痢疾 优点: 1、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疗效。 2、避免药物被胃肠消化液破坏和肝脏分解。 3、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处方:(疗程一般7天,以脓血尽、里急后重除为度) ①苦参、马齿苋以1:2比例,水煎收滤液150ml保留灌肠。 ②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穿心莲等份,黄柏适量,水煎收滤液150ml保留灌肠。
③黄连、黄柏、马齿苋、白头翁等量,水煎收滤液150ml保留灌肠。
八、转归预后 (1)年轻体壮者易治; (2)年幼、年迈体弱者难愈; (3)1周内控制症状者可获痊愈; (4)2周内未控制症状者易转为慢性; (5)发病即高热惊厥昏迷者难治,应及时积极抢救。
九、预防及护理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需者沸后食用,常食大蒜有一定预防作用; (2)抓好“三管一灭”:水、粪、饮食妥善管理,灭苍蝇; (3)注意调摄身体,提高抵抗力; (4)及时治疗。
九、结语 痢疾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的传染性疾病,以夏秋为主要发病季节。本病具有散发性,又有流行性,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主要病因是外感时疫邪毒,内伤不洁饮食。病位在肠。病机为气血邪毒凝滞于肠道脂膜,化为脓血。 病类分急、慢性两类,急性包括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慢性包括虚寒痢、阴虚痢、休息痢。
病性有虚实之分,急性者多实,慢性者多虚,亦有虚中夹实者。一般实证病程较短,虚证病程较长。 其治疗宜分清寒热虚实,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寒温并用。 痢疾的预后一般良好,因其具有传染性,故重在预防、控制传播。
病例一 患者王某,男,28岁,晚10时外出吃夜宵,次日上午9时起腹痛,里急后重,腹泻,大便量少,为赤白粘冻,白多赤少,自服黄连素4片无好转,伴见身重困倦,恶寒,苔白腻,脉濡缓。
病例二 患者李某,男,27岁,因日间食用剩汤后,晚间即出现腹痛,服止痛药未能缓解,腹痛拒按揉,夜间腹泻10余次,无力,纳差,次日就诊时解脓血便,腥臭,肛门下坠灼热,尿黄,舌苔黄稍腻,脉滑数。
病历三 曹XX,女,76岁,于1962-9-22初诊。 三个月前下利脓血及粘液便,每日二十次左右,腹痛有里急后重感,住某医院诊为细菌性痢疾,经用抗生素治疗十余日症状消失出院。三天后又复下利脓血粘液样便,症状基本同前,住另一医院,又用抗生素治疗一星期,症状消失出院。几天后又复发下利,呈粘液涕状便,仍有里急后重感,请某中医诊治,服汤药五付,痢止,最近每日晚上咳嗽,有白粘痰,下午自觉发热,有时体温稍高,大便每日一至三次,不爽而稍夹脓血及粘液,尚有里急后重感,不思饮食,只能食稀粥,腹胀,小便尚佳,脉弱,舌质暗,苔白腻少津。
属中气下陷,脾失健运,治宜调脾胃、益中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处方:生黄芪一钱五分 党参一钱 当归一钱 陈皮一钱 升麻七分 柴胡七分 炙甘草五分 粉葛根一钱 生姜二片 大枣三枚 服三付。 9-29复诊:服药后大便成条而微干燥,无脓血粘液,无里急后重,尚稍咳嗽,有少量痰,食纳转佳,脉滑微数,舌正红苔减,继续调和肺胃,温化痰湿。原方去黄芪、葛根,加半夏一钱五分,前胡一钱,茯苓二钱,三付。至次年因其它病来门诊,云服上药后下痢后重未再发过,说明痢疾已完全治愈。 按:本例中虚邪陷,故不用攻邪,而补益中气。盖因正胜邪却,中气得升,陷邪始能举而出之,否则徒治其邪。摘〈〈蒲辅周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