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概念:曲线和方程 中学数学三组 上海市金山中学 陆丽芳
1、“曲线和方程”是沪教版第十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一节内容。 2、既是对直线方程等数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学习圆锥曲线的理论基础 。
3、“曲线和方程”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代数与几何的衔接点。 4、“曲线和方程”这一节教材包括:“曲线和方程”、“求曲线的方程”和“曲线的交点”三个内容。
5、曲线和方程的核心思想: 让学生学会用方程和代数的 方法研究曲线的本质特征。
曲线方程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曲线 之间有一下两个关系: 与方程 1、曲线 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 的解;(完备性) 2、以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 上的点 (纯粹性) 此时把方程 曲线 的方程, 曲线 叫做方程 的曲线。
1、一点不漏 曲线与方程的定义中的第一点中,曲线C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 都是方程 的解。概括为:“一点不漏”。
1、一点不杂 曲线与方程的定义中的第二点中, 以方程 的解为坐标 的点都在曲线 。概括为:“一点不杂”。
3、揭示数与形的关系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对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初中直线与圆的几何教学: 初中借助平面几何图形复杂的 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2高中的解析几何教学: 高中利用方程,凭借简单的数 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 曲线的方程 一一对应 方程的解 曲线的点 方程的曲线
曲线与方程可以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形式。 3、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形式: 曲线与方程可以看作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形式。 曲线方程是曲线的代数形式。 方程的曲线是方程的几何形式。 曲线的性质可以在方程中体现出来,方程的性质可以通过曲线反映出来。
公元3世纪前后 最著名的希腊三大学者欧几里德、阿基米德和阿波罗尼斯都研究了圆锥曲线。 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建立了坐标系,用数学方程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轨迹,并且认识二元二次方程的图像是圆锥曲线。 1596-1650年
法国著名数学家费尔玛受到古希腊阿波罗尼斯著作《圆锥曲线》的启发,于笛卡尔稍后,也独立具有了解析几何的思想。他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给圆锥曲线以定义,就是既把圆锥曲线看作平面截圆锥所得的截线,又看作是平面上动点到定点和到定直线距离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还看作是代数的二元二次方程的图像。 1603—1665
欧拉撰写的《分析引论》,是解析几何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圆锥曲线研究的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欧拉给出了现代形式下圆锥曲线的系统阐述。继欧拉之后,三维解析几何也蓬勃地发展起来,由圆锥曲线导出了许多重要的曲面,诸如柱面、椭球面、单叶和双叶双曲面、以及各种抛物面等。 1707—1783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01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1、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给出条件求出曲线方程; 2、经历对曲线方程定义的归纳理解过程,体会严谨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具体体现在: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01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具体体现在: (1)、能辨析给出的方程是否是某个曲线的方程; (2)、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3)、能对照轨迹的基本步骤反思自己的求解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01 《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曲线与方程概念的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曲线与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02 教学建议: 1、采取具体——抽象——具体模式。 2、采取类比—归纳方式。 3、利用反例衬托,深化概念内涵。
(1)采用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 ① 建立直线方程,让学生通过方程研究直线性质? ② 建立圆方程,让学生探索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③ 设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用一个关于x,y的两元方程来表示吗?
(1)采用具体—抽象—具体的教学模式 创设问题情境 每一个关于x,y的两元方程都能表示一条直线吗? 1、解析几何只要通过方程来研究几何问题。 ④ 每一个关于x,y的两元方程都能表示一条直线吗? 1、解析几何只要通过方程来研究几何问题。 师生共同提炼: 2、建立二元方程与直线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建立曲线方程来研究曲线的性质。
(2)采用类比—归纳的教学方式 类比函数解析式与二元方程之间的关系 将函数图像类比成曲线,将函数解析式纳入曲线方程概念之中。
①第一、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 (3)采用反例衬托,深化曲线方程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 通过反例的衬托, 常常可以加深学生对 概念的深刻理解。 如: ①第一、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 ②以方程 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一、第三象限的 角平分线上。( )
谢谢!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