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爱因斯坦 (Einstei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4节 碰 撞.
碰撞特点:两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它们之间相互作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课件 音频.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狭义相对论 第六章第三节 相对论时空理论 湖南城市学院电动力学课程.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相对论 基础 爱因斯坦 习题总目录 结束.
第三章 相对论 special relativity.
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18-1 伽俐略变换式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18-2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
第十八章 相对论 18-1 伽利略变换关系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18-2 迈克尔孙-莫雷实验 18-3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洛伦兹变换
爱因斯坦: Einstein 现代时空的创始人 Albert Einstein(1879—1955)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三章  电磁波 相对论简介.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1-1 质点运动学 位矢 坐标变量 直角坐标系: 平面极坐标系: 自然坐标系: 运动方程与轨迹方程 路程 位移.
§5.3万有引力定律 一.历史的回顾 1.地心说和本轮理论(C.Ptolemy,约前150)
相 对 论 2019/4/20.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质点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 一 由质点的运动方程可以求得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第六章 狭义相对论基础.
第六章 相对论基础 狭义相对论 特点 : 高度抽象 1 、两条基本原理 2 、洛伦兹时空坐标变换 时空测量: 长度收缩,时间膨胀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2.2.1质点的动量及动量定理 2.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1. 冲量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冲量。 恒力的冲量 (t1 → t2): z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金晓峰 复旦大学物理系 /7/27.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15 章 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爱因斯坦 (Einstein)

爱因斯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这一年的3月到9月半年中,利用业余时间发表了 6 篇论文,在物理学 3 个领域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 创建了光量子理论、狭义相对论和分子运动论。 爱因斯坦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还在 3 个不同领域做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 — 建成了广义相对论、辐射量子理论和现代科学的宇宙论。 爱因斯坦获得 192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世纪后期,经典物理学的三大理论体系使经典物理学已趋于成熟。 牛 顿 力 学 19世纪后期,经典物理学的三大理论体系使经典物理学已趋于成熟。 麦 克 斯 韦 电 磁 场 理 论 热力学与经典统计理论 两朵小乌云 迈克耳逊——莫雷“以太漂移”实验 黑体辐射实验 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逐步建立了新的物理理论。 狭义相对论 量子力学 强调 近代物理不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而是全新的理论。 近代物理不是对经典理论的简单否定。

§15.1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一. 绝对时空观 二.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绝对时间 绝对的、数学的、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无关 §15.1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变换 一. 绝对时空观 绝对时间 绝对的、数学的、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无关 绝对空间 二. 经典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物体运动所遵循的力学规律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或者说,对于描述力学现象的规律而言,所有惯性系是等价的。 经典力学相对性原理与绝对时空观密切相关

三. 伽利略变换 在两个惯性系中分析描述同一物理事件 在 t =0 时刻,物体在 O 点, S , S' 系重合。t 时刻,物体到达 P 点 y O z S x (x' ) O' z' y' S' P (x, y, z; t ) (x', y', z'; t') 伽利略变换式 正变换 逆变换

由定义 并注意到 速度变换和加速度变换式为 写成分量式 u 是恒量 请大家自己写出速度、加速度的逆变换式

四. 牛顿运动定律具有伽利略变换的不变性 在牛顿力学中 力与参考系无关 质量与运动无关

§15.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一. 伽利略变换的困难 (2) 迈克耳逊 - 莫雷实验 (1) 对 (1) 光线:O  M1  O §15.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一. 伽利略变换的困难 Maxwell 电磁场方程组不服从伽利略变换 迈克耳逊 - 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2) 迈克耳逊 - 莫雷实验 (1) 对 (1) 光线:O  M1  O 以太风

对 (2) 光线:O  M2  O 由 l1 = l2 = l 和 v << c 两束光线的时间差 当仪器转动 p / 2 后,引起干涉条纹移动 实验结果: 迈克耳逊 — 莫雷实验的零结果,说明“以太”本身不存在。

二.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905年,A. Einstein 首次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 1. 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的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具有相同的值 包括两个意思: 光速不随观察者的运动而变化 光速不随光源的运动而变化 2. 相对性原理 一切物理规律在所有惯性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 所有惯性系都完全处于平等地位,没有任何理由选某一个参考系,把它置于特殊的地位。

讨论 (1) Einstein 相对性原理 是 Newton力学相对性原理的发展 (2) 光速不变原理与伽利略的速度合成定理针锋相对 (3) 时间和长度等的测量 在牛顿力学中,与参考系无关 在狭义相对论力学中,与参考系有关

§15.3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一. 同时性的相对性 以一个假想火车为例 c c 地面参考系 假想火车 事件1:A' 接收到光信号 S S' c c 地面参考系 假想火车 (车上放置一套装置) A' M ' B' A'、B' 处分别放置一光信号接收器 t = t' = 0 时, M ' 发出一光信号 中点 M ' 处放置一光信号发生器 事件1:A' 接收到光信号 事件2:B' 接收到光信号 A' 、B' 同时接收到光信号 1、2 两事件同时发生

闪光发生在M 处 c c 光速仍为 c 而这时, A' 、B' 处的接收器随 S ' 运动。 c c A' 比 B' 早接收到光信号 事件 1 发生 S A M S' c 事件 2 发生 A' 比 B' 早接收到光信号 1事件先于2 事件发生 B

结论 沿两个惯性系相对运动方向上发生的两个事件,在其中一个惯性系中表现为同时的,在另一个惯性系中观察,则总是在前一个惯性系运动的后方的那一事件先发生。 讨论 (1) 同时性是相对的。 (2) 同时性的相对性是光速不变原理的直接结果。 (3) 同时性的相对性否定了各个惯性系具有统一时间的可能性,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二. 时间延缓 在S' 系的 O' 处放置一闪光光源和一信号接收器,在竖直方向距离 O' 点 h' 的位置处放置一平面反射镜 M' 事件1 S' O' S O M' O' 处的接收器接收到该光信号 事件2 研究的问题是 在S、S' 系中,两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 原时: 在某惯性系中,同一地点先后发生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即 (原时)

? 设 t = t ' = 0 时刻,O' 处的闪光光源发出一光信号 S O S' O' M' S' O' M' S' O' M' S'

记: 讨论 (1) 当v << c 时, (2) 时间延缓效应 在 S' 系中测得发生在同一地点的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 t',在 S 系中观测者看来,这两个事件为异地事件,其之间的时间间隔 t 总是比 t' 要大。

(5) 运动时钟变慢效应是时间本身的客观特征。 在不同惯性系中测量给定两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测得的结果以原时最短。 运动时钟走的速率比静止时钟走的速率要慢。 (4) 时间延缓效应是相对的。 (5) 运动时钟变慢效应是时间本身的客观特征。 (6) 时间延缓效应显著与否决定于  因子。

- 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从它产生到它衰变为  - 介子经历的时间即为它的寿命,已测得静止 - 介子的平均寿命 0 = 2  10-8s. 某加速器产生的 - 介子以速率 u = 0.98 c 相对实验室运动。 例 求 - 介子衰变前在实验室中通过的平均距离。 解 对实验室中的观察者来说,运动的 - 介子的寿命  为 因此, - 介子衰变前在实验室中通过的距离 d ' 为

三. 长度收缩 1. 运动长度的测量 不要求同时测量 原长: 相对于棒静止的惯性系测得棒的长度 必须同时测量 O' S' O S O' S' 原长: 相对于棒静止的惯性系测得棒的长度 O S O' S' 必须同时测量

2. 长度收缩 O S O' S' 事件1 两事件同地发生,  t 为原时 O S O' S' 事件2

2. 长度收缩 两事件同地发生,  t 为原时 由 得 讨论 (1) 当v << c 时, O S O' S' 事件1 O S 事件2 由 得 讨论 (1) 当v << c 时,

沿尺长度方向相对尺运动的观测者测得的尺长 l ,较相对尺静止观测者测得的同一尺的原长 l 0 要短。 (2) 长度缩短效应 沿尺长度方向相对尺运动的观测者测得的尺长 l ,较相对尺静止观测者测得的同一尺的原长 l 0 要短。 在不同惯性系中测量同一尺长,以原长为最长。 (3) 长度收缩效应是相对的。 (4) 长度收缩效应显著与否决定于  因子。 (5) 长度收缩效应是同时性相对性的直接结果。

山洞比车短,火车可被闪电击中否? u 同时闪电时,车正好在山洞里

车头到洞口,出现第一个闪电 u

车尾到洞口,出现第二个闪电 闪电不同时 u

地球-月球系中测得地-月距离为 3. 844×108 m,一火箭以 0 地球-月球系中测得地-月距离为 3.844×108 m,一火箭以 0.8 c 的速率沿着从地球到月球的方向飞行,先经过地球 (事件1),之后又经过月球 (事件2)。 例 在地球-月球系和火箭系中观测,火箭从地球飞经月球所需要的时间。 求 解 取地球-月球系为 S 系,火箭系为 S' 系。则在 S 系中,地-月距离为 火箭从地球飞径月球的时间为

设在系 S' 中,地-月距离为 l ',根据长度收缩公式有 另解:

宇宙飞船以 0.8c 速度远离地球(退行速度 u = 0.8c ),在此过程中飞船向地球发出两光信号,其时间间隔为 tE . 例 求 地球上接收到它发出的两个光信号间隔 tR . 令宇宙飞船为 S' 系,地面为 S 系。则 S 系中测得发出两光信号的时间间隔为 解 接收两光信号的时间间隔为 O S x O' S' O' S'

§15.5 狭义相对论的速度变换定理 由洛仑兹坐标变换 定义 得

整理得 请大家自己写出速度的逆变换式

令地球参照系为 S 系,飞船为 S ' 系,不明飞行物为S'' 系,则在S'' 系中测得不明飞行物的长度为原长 l 0 ,由长度收缩公式有 一宇宙飞船以速度 u 远离地球沿 x 轴方向飞行,发现飞船前方有一棒形不明飞行物,平行于 x 轴。飞船上测得此物长为l ' ,速度大小为 v ' ,方向沿 x 轴正向。 例 地面上的观测者测得此物长度。 求 O S x S' O' S'' O'' 解 令地球参照系为 S 系,飞船为 S ' 系,不明飞行物为S'' 系,则在S'' 系中测得不明飞行物的长度为原长 l 0 ,由长度收缩公式有 由速度逆变换式有

飞船 A , B 相对于地面分别以 0.6 c 和 0.8 c 的速度相向而行。 例 飞船 A , B 相对于地面分别以 0.6 c 和 0.8 c 的速度相向而行。 (1) 飞船 A 上测得地球的速度; (2) 飞船 A 上测得飞船 B 的速度; (3) 地面上测得飞船 A 和飞船 B 的相对速度。 求 解 (1) 根据运动的相对性,飞船 A 上测得地球的速度为: - 0.6c (2) 设地面为 S 系,飞船 A 为 S' 系,S' 系相对与 S 系的速度为 u = 0.6 c. 依题意飞船 B 在 S 系中的速度 v = -0.8 c, 由洛仑兹速度变换,S' 系(飞 船 A)测得飞船 B 的速度为 O S S' O' A B

(3) 地面上测得飞船 A 和飞船 B 的相对速度为 在相对论中,物质的运动速度不会超过真空中的光速 c,是指某观察者看到的所有物体相对于它的速度不会超过 c. 在地面上观测飞船 A 和飞船 B 的相对速度是地面看到的其它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它不是某一物体对地面的速度,因此不受极限速度的限制。

§15.6 光的多普勒效应 一. 相对论多普勒频移公式 经典多普勒效应: 对于光波,有  与空间有关 与时间有关 §15.6 光的多普勒效应 经典多普勒效应: 对于光波,有  与空间有关 与时间有关 经典多普勒效应对光是不正确的 在相对论中,不同的惯性系中波长和频率将不同,但两者的乘积恒为 c 一. 相对论多普勒频移公式 0 为光源的固有频率  为观察者实测到的光频率

y x 光源 观察者 O *推导 (x, y, z , t ) (0, 0, 0, t* )

二.机械波和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区别 1. 光的纵向多普勒效应 (1) 若光源离开观察者,上式中 取正号,这时l <0 ,实测频率 l 小于光源固有频率0 “红移” (2) 若光源趋近观察者,上式中 取负号,这时l >0 ,实测频率 l 大于光源固有频率0 “蓝移” 2. 光的横向多普勒效应 二.机械波和光的多普勒效应的区别 (1) 机械波无横向多普勒效应;而光波具有横向多普勒效应。

(2) 光的多普勒频移与波源对于观察者运动,还是观察者对于波源运动无关,而机械波的多普勒频移在这两种情况下是不同的。 (3) 波的传播媒质运动不影响光的多普勒频移,但却影响机械波的多普勒频移。

一遥远的河外星系以很高的速率离开地球退行而去,其谱线发生红移。与固有频率 0 相对应的波长为 0 = 434 nm 的谱线,地面上观测记录的该谱线的波长 = 600 nm. 例 求 此河外星系的退行速率。 以v 表示本题所求的退行速率,以 表示与波长 对应的频率,则有0 = c/0 和  = c/ ,代入纵向多普勒效应式,有 解 代入题给数据,解得

以 0.6 c 速度飞行的宇宙飞船上的乘客,通过电磁波收看来自地球的物理讲座。对地球上报告厅里的学生来说,该讲座持续了50分钟。 例 飞船处于下列情况下,飞船上的乘客要用多长时间看完整个讲座。(1)飞船离开地球远去时;(2)飞船向着地球返回时。 求 解 (1) t'2 t'1 x'2 x'1 (分钟) (2) (分钟)

§15.7 狭义相对论质点动力学简介 一.相对论质量、动量 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物理概念:质量,动量,能量,…… 重新审视其定义 §15.7 狭义相对论质点动力学简介 物理概念:质量,动量,能量,…… 重新审视其定义 (1) 应符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性原理 原 则 即经过洛伦兹变换时保持定律形式不变 (2) 应满足对应原理 即趋于低速时,物理量须趋于经典理论中相应的量 一.相对论质量、动量 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1. 质速关系 经典理论: 与物体运动无关

在相对论中,若仍定义质点动量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要使动量守恒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不变,则要求质量 m 与质点运动速度有关 以两粒子的碰撞为例 S S' 根据洛伦兹变换 若质点质量与速度无关 与相对性原理矛盾 在相对论中,若仍定义质点动量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要使动量守恒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保持不变,则要求质量 m 与质点运动速度有关 考虑到空间各向同性,质点质量 m 应与速度方向无关

以两粒子的弹性正碰为例来导出质速关系 设两粒子完全相同,其静止质量为 O S x O' S' x' S 系的观察者 根据洛伦兹变换

(1) 当v << c 时,  0, m = m0 讨论 (1) 当v << c 时,  0, m = m0 (2) 质速曲线 当v =0.1 c m 增加 0.5% 当v =0.866 c 当v  c 当v = c (3) 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2. 相对论动量 可以证明,该公式保证动量守恒定律在洛伦兹变换下,对任何惯性系都保持不变性

? 二.能量 质能关系 3. 相对论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 经典力学 相对论力学  经典力学  相对论力学 低速退化 二.能量 质能关系  经典力学  相对论力学 ? 在相对论中,认为动能定理仍适用。若取质点速率为零时动能为零。则质点动能就是其从静止到以v 的速率运动的过程中,合外力所做的功

(1) 注意相对论动能与经典力学动能的区别和联系 两边微分 相对论的动能表达式 讨论 (1) 注意相对论动能与经典力学动能的区别和联系

(2) 当v  c,Ek   ,意味着将一个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使其速度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 牛顿力学中的动能公式 出现退化 (2) 当v  c,Ek   ,意味着将一个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使其速度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 (3) 静止能量 总能量 任何宏观静止物体具有能量 静止能量: 总 能 量: 相对论质量是能量的量度

质能关系 物体的相对论总能量与物体的总质量成正比 ——质量与能量不可分割 物体质量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例如 1kg 水由 0 度加热到 100 度,所增加的能量为 (4) 对于一个存在有内部结构和内部运动的系统来说 系统随质心平动的动能 系统的内能

四.相对论能量和动量的关系 两边平方 两边乘以 c 4 取极限情况考虑,如光子

例 两个静质量都为 m0 的粒子,其中一个静止,另一个以v 0 = 0.8 c 运动,它们对心碰撞以后粘在一起。 碰撞后合成粒子的静止质量。 求 取两粒子作为一个系统,碰撞前后动量、能量圴守恒,设碰撞后合成粒子的静止质量为 M0 ,运动质量为 M ,运动速度为 V ,则 解 得 由

例 某粒子的静止质量为 m0 ,当其动能等于其静能时, 求 其质量和动量各等于多少? 解 动能: 由质速关系 由此得,动量

例 设火箭的静止质量为 100 t ,当它以第二宇宙速度飞行时, 求 其质量增加了多少? 火箭的第二宇宙速度 v = 11. 2 10 3 m/s ,因此 v <<c ,所以火箭的动能为 解 火箭的质量的增加量为 火箭质量可近视为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