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一、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透视、平片价值有限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间接门静脉造影 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护理基本技术 第十二单元 冷热疗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影像教研室 张 莹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六节 脑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
原 发 性 肝 癌 李 春 概 述概 述 原发性肝癌 转移性肝癌 是指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 病理分为:肝细胞型( 80-90% ) 胆管细胞型( 10% ) 混合型三种类型 其中绝大多数为肝细胞型。 原发性肝癌.
结合实际解读藏獒标准 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副主任 —— 张晓峰. 行业流行语 它的超群毛量震惊世人,高耸的头峰、丰密的 被毛、饱满的臀部饰毛以及飘逸的腿部绯毛皆 展露绝难匹敌的品质,骨量亦是不俗,一见难 忘,感受视觉上的无限震撼! 它拥有一副业界罕见的绝佳头版,方正之余又 不失圆浑饱满,超低的发毛点仿若起于那短方.
肺真菌病 寄生虫病 原因不明肺疾病.  肺真菌病  寄生虫病  原因不明肺疾病  肺真菌病  是真菌(霉菌)所引起的肺病。  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的真菌感染很多个别地 区组织胞质菌、球孢子菌的感染率可高达 50% 以 上。  但大多数为亚临床型在短时间内未被发现即自愈。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扬州大学第二临川医学院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培建
肝 癌 的 外 科 治 疗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普通外科 曹 登 科.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体 体 育 育 保 保 健 健 学 学 实 实 验 验 主讲人:王会凤 黄淮学院体育系.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
肝胆胰脾影像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秦明伟.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 — CT读片.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影像新技术在腹部的临床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詹松华.
僵、麻、晕、瘫、流口水,首先脑塞通丸 脑血管疾病典型病例介绍及常见问题解答 编写:李旭勇等 编审:韩勤学.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老年脑内囊性病变 影像学鉴别诊断 ——病例分析 脑外科 东潇博 2015年4月7日.
《脂肪肝的CT诊断》 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影像中心CT室 谈 瑞 生
Liver Spiral CT with single breathold acquisitions times is about the second range, multidetector scanners scan times 2 to 8 times faster.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四十一章 泌尿系损伤 主讲教师:晏龙强.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Welcome.
肝损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林 艳.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超声医学 第六章 脾脏疾病的诊断.
男 36岁 超声示双侧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
第五节 洗胃术.
肺结核.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肝脏CT诊断 十堰市太和医院CT室 陈伦刚. 肝脏CT诊断 十堰市太和医院CT室 陈伦刚.
泌尿系统.
膝关节常见病 康复科.
鼻咽癌—肝转移.
如何阅读胸部CT片 一、胸部CT技术参数应用
肝肿瘤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肝脏常见病变 自主学习辅导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肝内动脉期一过性强化灶 徐州市肿瘤医院影像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放射科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严福华
CT在消化道穿孔的应用 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普通外科 李朝
肝脏富血供病变的 诊断及鉴别诊断 彭光春.
腹部CT 肝 胆 的CT影像分析与 疾病的诊断 胰 脾.
脾脏及脾脏疾病影像学表现 郧阳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腹部 影像诊断与鉴别.
肝血流灌注 肝血池显像.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动脉期 静脉期 平衡期 延迟期.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肝 一、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透视、平片价值有限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间接门静脉造影 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二)USG检查 采用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5.0MHz. 彩色多普勒可探测血流情况

(三)CT检查 平扫:扫描前30分钟口服1% -2%泛影葡胺500ml-800ml充盈胃和小肠 增强扫描:肝动脉期(20s-25s)、门脉期(60s)、肝实质期(2min-4min)、延迟期 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变之间的密度差 帮助鉴别病变的性质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的病灶

(四)MRI检查 MRI平扫 MRI增强扫描、多期扫描 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DCE-MRA) MRCP增强扫描目的同CT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X线 肝动脉造影: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实质期 异常血管造影表现 占位征象 肿瘤血管 血管浸润 肿瘤染色 充盈缺损 静脉早显

(二)USG (三)CT 正常肝前后经8cm-10cm,右叶最大斜径为10cm-14cm,左叶厚度和长度分别为6cm和9cm 1. 正常表现 异常表现 (1)CT平扫:病变密度、形态、大小、数目 (2)增强扫描:不强化、环形强化、不同程度强化

CT正常表现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平衡期

第一肝门区 第二肝门区

CT异常表现 (平扫) 病变数目 肝形态变化 病变大小 病变密度

平扫(低) 静脉期(等) (病变增强扫描) 动脉期(高) 静脉晚期(低)

三、疾病诊断 (一)肝脓肿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可单发或多发 影像学表现 1. X线 平片:可有肝区积气、液平 血管造影:肝动脉分支受压、移位,包绕征,边缘细小血管增多,实质期充盈缺损,环形染色带

2. CT 平扫:圆形低密度区,脓液密度稍高于水(20HU-40HU),脓肿壁密度高于脓腔、低于正常肝 增强扫描:脓肿壁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外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腔内可有气体和(或)液面

肝脓肿 肝右叶圆形低密度区,脓肿壁密度高于脓腔、低于正常肝。增强扫描:脓肿壁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外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肝脓肿 肝右叶椭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脓肿壁环形强化,轮廓光滑,厚度均匀,外围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平扫 平扫 静脉期

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瘤体由血窦组成 (二)肝海绵状血管瘤 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瘤体由血窦组成 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 实质期瘤体内出现“血湖”,呈爆玉米花状染色,出现早、消失慢 无肿瘤血管和动静脉短路

2. CT 平扫:类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较大者可密度不均 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 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密度逐渐减低,直至全瘤充填,密度与正常肝相同 瘤体较大者中心可始终保持低密度 部分肿瘤先从瘤体中心开始强化,再向周围扩展 瘤体小时可一开始就呈全瘤强化

肝血管瘤 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A),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全瘤充填(C) B A C

血管瘤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平衡期

肝血管瘤 肝右叶巨大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增强扫描瘤体边缘先出现结节状强化,与血管密度相近,随时间推移,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瘤体中心始终未强化 静脉期 平扫 平衡期

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三)原发性肝癌 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大体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 影像学表现 1.肝血管造影:可发现直径小至2cm的肝癌,并可确定部位、数目、范围、血供类型和门脉受累情况 ①供血动脉增粗; ②出现肿瘤血管; ③占位征象; ④血管浸润征象; ⑤肿瘤染色、充盈缺损; ⑥静脉早显; ⑦门静脉血管改变

2. CT ①肿瘤病灶 平扫:边缘不规则低密度区,单发或多发,瘤内常坏死而呈更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高于正常肝,门脉晚期及实质期强化迅速消退而密度低于正常肝,呈“快进快出”的强化特点 ②伴发改变 肝脏轮廓、肝门形态、门脉瘤栓、邻近器官浸润、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脾大、腹水等

肝癌(结节型) 肝右下叶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其内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实质期迅速消退,呈“快进快退”的强化特点 平扫 静脉期

肝癌(弥漫型并门脉癌栓及腹水) 肝脏弥漫性密度减低,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实质期迅速消退,呈“快进快退”的强化特点。并见门脉癌栓(↑)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肝癌(小肝癌);肝硬化腹水脾大;脾囊肿 肝右叶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全瘤均匀强化,门脉期迅速消退。并见脾大、脾囊肿和腹水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四)转移性肝癌 以消化道和胰腺肿瘤转移多见 影像学表现(CT) 平扫:大小不等的多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常有坏死 增强扫描 典型表现为“牛眼征”,即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低于正常肝 少数肿瘤动脉期显著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延迟扫描呈低密度

肝转移瘤 静脉期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五)肝棘球蚴病 肝包虫囊肿病(细粒棘球蚴病)、泡状棘球蚴病 影像学表现(CT) 平扫:肝包虫囊肿为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类圆形囊性病 变,边缘光整、清晰,囊内低密度,囊壁不易显示, 可见弧形、环形钙化。特征性表现为母囊内单个或多 个子囊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在正常肝的衬托下可显示 泡状棘球蚴病边缘常不清,呈实质性肿块,其内 可见不定形钙化斑

肝包虫病 肝右叶单发类圆形囊性病变,边缘光整、清晰,囊内低密度,囊壁可见弧形钙化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囊壁在正常肝的衬托下显示

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六)肝囊肿 可单发、多发。多发者常与肾、胰、脾等器官的多囊性病变同时存在 CT表现 单发或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CT与水接近,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肝囊肿 肝内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 平衡期 平扫

肝内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并见右肾囊肿 肝囊肿 肝内多发边界锐利的囊性病灶,囊内呈水样密度,囊壁不能显示。增强扫描无强化。并见右肾囊肿 动脉期 平扫

(七)肝硬化 多由病毒性肝炎引起。早期体积增大,晚期则缩小 影像学表现 X线:门脉高压所致的侧支循环静脉曲张表现 CT: 早期无异常改变 中晚期表现为 ①肝缩小;②肝表现凹凸不平、结节状;③肝叶比例失调;④肝门、肝裂增宽;⑤脾大;⑥腹水;⑦侧支循环改变

肝硬化、 脾大脾门静脉曲张 肝缩小,肝门、肝裂增宽,脾门静脉增粗、迂曲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平扫(低) 动脉期(高) 静脉期(等) 肝硬化并小肝癌 动脉期 平扫 静脉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