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课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第二章 第一节 初二物理组. 感受运动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 画家用行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自由落體運動:主題 一、自由落體( Freely Falling Body ) 二、一維自由落體運動的特性 範例 1 自由落體( v 0 =0 ) 範例 2 自由落體的函數圖 範例 3 鉛直上拋 範例 4 自由落體運動公式.
平面向量.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动能定理 关山中学 史清涛.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南山双语学校 王恭训.
力和运动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课堂达标训练 专题训练.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5自由落体运动 Free -Fall Motion.
平抛运动的规律.
运动与摩擦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云石小学 谢勇波.
总复习提纲 运动学 力 学 牛顿运动定律.
功.
定时检测一 曲线运动 1.(2009·江苏·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 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
定时检测一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 1.(2009·江苏·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 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
运动的描述.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定积分习题课.
运动和力 复习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余角、补角.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挂件模型 高考复习.
§4.6超重和失重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平抛运动.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 温州中学新疆部 章晶晶.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山西新兴实验中学 李立军.
4.2 证明⑶.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第三节 快与慢 飞奔的猎豹 缓慢爬行的蜗牛.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整体法隔离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整体法、隔离法 ——物理教研组课程资源(肖翠峰提供)
第4课时 绝对值.
质点运动学两类基本问题 一 由质点的运动方程可以求得质点在任一时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3.15解析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第五章  力 运动和力.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1质点的动量及动量定理 2.2 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 1. 冲量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即冲量。 恒力的冲量 (t1 → t2): z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基于学案制作ppt 录屏工具使用 郑建彬.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课时)

复习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B

C 3、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在光滑地面上加速运动一段路程后,力F突然撤去,则这个物体将( ) A 、继续做变速运动 B 、静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都有可能 C 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会保持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刘翔跑到终点时是否立即停止下来?为什么?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活动1(课本108页) 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小车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下部受到小车的摩擦力,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仍然要向右运动,于是木块会向右倾倒。 惯性现象.swf 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

活动2 如图,用手指将木板快速弹开时,鸡蛋为什么不跟着飞出去,而是掉在杯中? 答1.鸡蛋和木板原来一起静止在玻璃杯上; 2.木板由于受到外力作用突然飞离杯子; 3.木板上的鸡蛋由于惯性仍然静止而没有跟着飞出去,最终因没有支持物而掉在杯中。 结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液体具有惯性。 固体具有惯性,那液体呢? 1、如图,在杯子中盛满水,用筷子搅拌,停止搅拌,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呢? 水和筷子原来一起转动。当筷子停止搅拌时,水由于惯性,她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转动。 惯性例子视频.wmv 液体具有惯性。

如图,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你看到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 现象:拍手后,烛焰摇晃起来。 原因:人拍击纸箱壁,空气受到挤压向外运动。 人的动作虽已停止,但空气不会立即停止运动,由于惯性,它将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带动烛焰摇晃起来。 说明:气体具有惯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 (1)一切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无论是在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是“惯性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的作用。 (3)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思考:火车和汽车刹车的时候,哪个先停下来? 为什么质量越大的物体越不容易改变 原来的运动状态? 惯性有大小,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区别 联系 物体的一种性质 物体的运动规律 不需任何条件 不受力条件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因为物体有惯性,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现象解释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2)发生了什么变化 (3)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 运动现象

汽车在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为什么? (1)确定研究的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2)发生了什么变化; (3)由于惯性,研究 对象有怎样的运动现象。 乘客与车一起向前运动 汽车突然停止 由于脚与车厢的摩擦,人的下身 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的上身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 进,所以人向前倾倒。

看一看,认一认 你知道这两幅图中哪幅是刹车,哪幅是加速?为什么? 启动或加速 惯性 刹车或减速 惯性 从左图可以看出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突然 ,乘客由于 向后倾倒。 惯性 刹车或减速 从右图可以看出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突然 ,乘客由于 向前倾倒。 惯性 16

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课本109页读图 (思考) 1、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1) 喷泉水管内的水原来是向上运动的; (2)水离开喷泉口后,不再受到水管内的压力; (3)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向上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

2、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经常停下改变方向) (1)胡椒粉原来和手一起运动; (2)手突然停止; (3)胡椒粉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达到倒胡椒粉的目的。

要想击中地上的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10.在无风的情况下,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间隔相同的时间,先后扔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情况应该是( ) C C A B D

讨论: 惯性对我们的生 活有利还是有弊?

1、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 惯性在生活中有何用处? 1、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呢?         解释:锤柄和锤头都竖直向下运动; 撞到物体上时,锤柄停下来; 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保持竖直向下的运动状态,所以,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了。 23

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2、跳远时要先助跑一段 解析: 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的速度; 跳起后; 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所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24

3.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解释: 衣服和灰尘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拍打衣服,衣服偏离原来的位置;附在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从衣服的缝隙中飞出来。 25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你能说说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吗? 投篮 推铅球

练习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只有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C.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 D

2、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______的缘故;最后还是停下来,这是因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惯性 汽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3、由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汽车在 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______(填“变 大”或“变小”)时,乘客由于_______向前倾倒 而向前倾倒。 变小 惯性

4、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紧地套在柄上(如图),这是利用________的一个实例。撞击时,锤柄突然停止运动,一起向下运动的锤头由于_______,仍然_____________。 惯性 惯性 继续向下运动

5.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的伤害( ) 5.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 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D

6、人要从行驶的车上跳到地面上,为了 避免摔倒,人应该( ) A、向车行驶的反方向跳 B、向车行驶的方向跳,着地后再跑几步 C、向上跳 D、以上三种跳法都可以 B 7、在匀速前进的火车车厢中,有一 位乘客做立定跳远,则( ) A、向前跳得远 B、向后跳得远 C、向旁跳得远 D、向各个方向一样远 D

C 8、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倾倒,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而人的下半身 没有惯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而人的下半身 没有惯性 B、由于石块的作用而改变了人的运动 C、人的上身由于有惯性保持向前运动, 石块作用在脚上,阻碍了脚的运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C

9.在高空从轰炸机上扔炸弹,为了击中目标,应该在什么位置扔炸弹?( ) B A、目标前方 B、目标后方 C、目标正上方

11、在一个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大车厢 内有一张表面光滑的桌子,上面有两只 质量分别为M和m(M>m)的小球,当 突然刹车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M m C

A 12.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升 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 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部不对 A

B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 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 1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 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 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 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 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B

如图,将铁杆水平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将若干个圆锥形薄纸筒挂在铁杆上,高度相同。用嘴沿着纸筒方向短促地吹一口气,你会看到什么?为什么? 现象:近处的纸筒立即被吹动,随后远处的纸筒也被吹动。 说明:气体具有惯性。 原因:人虽已经停止吹气,但被吹动的空气不会立即停止运动,由于惯性它将继续向前运动。

10.在无风的情况下,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间隔相同的时间,先后扔下三包货物。若不计空气阻力,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在空中排列情况应该是( ) C C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