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课标版 历史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Advertisements

元朝 (1271—1368年).
人民通史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总结.
二轮 通史十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三轮热点复习 选修高考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模块一 古代的中国:文明古国制度创新,农耕文明大放异彩
第三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两晋与南朝.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贺岁信息里蕴含着多少个皇帝,想想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第4课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归纳比较 考点聚焦 应用示例 针对演练 1.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加强的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状态 人民版(必修一).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朱棣 制作:林 健    李梅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 3、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
明 月 有 情 还 顾 我 , 清 风 无 意 不 留 人 。 (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故宫的总体布局上,全部宫殿以南北中轴线作严格对称的平面布置,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以突出皇宫的崇高地位。太和殿居于前朝三大殿之中轴线上的中心点,是紫禁城重心所系,以此为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包括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宣布科考等。只有经过重重宫门,才能瞻仰到建于三层台基之上雄伟的太和殿,由此营造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环境。故宫建筑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内廷乾
蓝创科技 王庆铭 二零一五年四月.
第28课 禁锢与封闭.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四课) 中央官制的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南京三中 孙微.
复习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回顾.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导航页 一、中国历史地理 主要内容 四、中国的近代化 3 二、中国人才选拔制度 三、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清朝的建立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常州市安家中学 郑军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三: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课标:
义务教育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新教材 内容解读与教学建议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Harvard ManageMentor®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考标点击】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清朝 Qing Dynasty.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明成祖 - 靖難之變 成因: 惠帝削藩 太祖分封藩王後遺症 經過: 惠帝聽從臣黃子澄等建議削藩 燕王棣以“清君側 靖國難“攻入應天府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3.隋文帝的统治: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高三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整体感知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唐 (4)封建国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1)原因: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与明朝的建立有何联系? 元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红巾军起义? (1)原因: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朱元璋 刘福通 徐寿辉

----- 明史.太祖本纪

朱元璋利用元朝军队被刘福通红巾军打的晕头转向的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吸收李善长、刘基、朱升充当谋士,并采纳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实力不断壮大。 1368年初,朱元璋在南京称皇帝,建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当年秋天,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攻入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2 . 明朝的建立 1368年初,朱元璋在以应天为南京称皇帝,建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明确目标 (1)明太祖是怎样加强君主专制的?他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 (2)“靖难之役”、明朝为何迁都北京? (3)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朱元璋到底是不是个好皇帝?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是怎样加强君权?

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二、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明殿阁大学士 丞相制度始创于秦朝,此后曾多次发生丞相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情的重现,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了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丞相制度始创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 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它统一管辖一个省的行政、财政和军事,职权极重,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明太祖下令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由于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遇事无人商量。所以,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但无实权。 后来,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既然废除了丞相,为何又设殿阁大学士? 行省制度始于何时?为什么要废除?

特点:都由皇帝直接指挥。 厂卫特务制度 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 锦衣卫印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顾炎武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制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秀才 ↓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 和殿试) 科举考试的三级 科举制始创于何时?到明朝时有何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明朝乡试试卷

材料一:(明太祖)谕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 1、材料一中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又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明朝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后果是什么?

试归纳,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 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君主的权力: (1)改革行政机构,废除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 (3)颁布《大名律》 (4)科举考试从内容到文体的限制,以利于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 (5)实行分封藩王政策。

三、“靖难之役” 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结果如何?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把他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并威胁中央。明太祖死后,其长孙建文帝即位。为加强君权,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引起皇室内部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 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呢? 是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1399-1402年 朱棣 明成祖 年号“永乐”

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母是孝慈高皇后。另一说法说他为妃子所生。 明成祖朱棣像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呢? 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于1421年迁都北京。 故 宫

朱元璋推翻了腐朽的元朝统治,善于用人、惩治贪官等,应当肯定其历史功绩;但朱元璋作为封建君主,也有专制残暴的一面,如设锦衣卫监视和镇压人民等。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朱元璋说成好皇帝或坏皇帝,应辨证的看待,不可绝对。

材料一: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服务。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预朝政的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紧密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 材料二: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 。 《明史》 材料三: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 赵翼《二史札记》

1、材料一中宦官干预朝政给明代造成的“重大影响”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认为造成“势成积重 ”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 3、材料三的分析是否全面?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

南明小朝廷   明朝灭亡后,一些明朝遗臣先后拥立几位皇族在南方建立小朝廷: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政权,1645年五月清军攻入南京,福王政权灭亡。攻占西安与南京后,清朝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政策,激起人民强烈的反抗。同年闰六月,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政权,1646年六月和八月相继灭亡;同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建立政权,后迁桂林、昆明。1662年初,吴三桂率清军攻入昆明,桂王政权灭亡。

国初承前明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雍正年间,用兵西北……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11、根据材料填表 2、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和职能 设置时间 最初名称 所在地点 选员条件 雍正时期 军需房 隆宗门内 亲臣重臣 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简、速、密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拨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

施复夫妇成为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