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 概述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多发于儿童。骨折多发生于中段,即内前凸外后凹的生理弯曲交界。锁骨和肩胛骨为上肢带骨,起着联络上肢与躯干的作用。所以上肢的重力对骨折的移位影响较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 Brunnstrom 的简介 signe Brunnstrom 是瑞典物理治疗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 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直到 70 年代。 1970 年他出版 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
腕部筋伤 《中医伤科学》筋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骨伤科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腕三角软骨损伤、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病 因病机及治疗方法。 掌握腕关节扭挫伤、腕管综合征、腱鞘囊肿、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查要点及手法治疗。
肩部运动损伤 泰山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 葛孚章.
骨科病人护理 华西医院 宁 宁.
骨科学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主任 王 晓 教授 主任医师.
锁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骨伤科 李峰.
骨折病人护理.
肩部局解 肩部局解 分肩前、肩后、肩上、腋区。 一、肩前区 (一)范围:肩关节前方,指三角肌区前部。 (二)表面解剖:三角肌及头静脉。
第 七 章 上 肢 Ⅱ (The upper limb) 主讲人 李文春 副教授.
神经阻滞麻醉——臂丛颈丛 潞河医院 王远
第三节 下肢骨折 股骨颈骨折 定义 内倾角(颈干角) 1300髋内翻、髋外翻 1 旋股内、外动脉、臀下动脉、闭孔动脉经由关节囊;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 护理.
关节脱位.
第四节 常见四肢骨折病人的护理.
关节运动检查 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 常用特殊检查.
肩袖损伤 主讲人:许树柴 副教授.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关节脱位 xx xx医院 xxxx年x月xx日.
骨折概论 授课人:李新志.
骨折的治疗原则 田永庆.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外科护理学 主讲人:李文涛 职 称:教 授.
Let’s Face the Challenge Together.
骨折概论 骨折概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
第三节 骨关节疾病(1) 目的和要求 掌握骨折与关节脱位的X线征象,认识骨折对位对线的意义 掌握急性和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典型的X线表现.
膝关节置换的解剖因素 纪斌平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锁骨骨折 临床特点 间接暴力 斜形,横形骨折 骨折近端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向上、向后移位 骨折远端因上肢重力和胸大肌牵拉,向下、向前移位
局部解剖学  四肢局部解剖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戴 景 兴.
乳 腺 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骨伤科教研室
解剖学实验 实验三 下肢骨及其连接.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舟骨骨折 授课人:陈征.
股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儿童期 青枝骨折.
手 外 伤.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 骨科10D病房 魏敏.
锁骨骨折 ---治疗及其护理.
关 节 脱 位 Dislocation of Joint 教 员:郝勇 讲师 单 位:新桥医院骨科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影像专业
AO ALUMNI ASSOCIATION Ankle Fractures.
第二章 上肢解剖 假肢矫形康复系 张强.
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中医伤科学》第六章第三节 下 肢 骨 折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研室.
骨 盆 骨 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市六临床医学院.
中医正骨学 第一章 骨 折总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骨伤教研室.
骨折后的康复.
骨折后的康复 仁济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 颖.
第43、44、45章 骨科一般护理、骨折、关节脱位病人护理
关 节 损 伤.
股骨颈骨折.
肩袖损伤的康复.
上肢骨折脱位 长沙医学院附属湘潭二医院骨科 罗伦建.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腕舟骨骨折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 余刚.
第六十四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颈丛神经卡压症 疾病概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月骨脱位和周围脱位 z.St整理、归纳.
儿童肘关节损伤X线诊断.
认识X线 1895年德国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认识X线 1895年德国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The Locomotor SystemⅡ Mar JING LI
( distal radius fracture )
是小儿常见的骨折,可有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运动解剖学 第二章 运动系统.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肩、臂部手术 ——锁骨区局解 主讲:何洪阳.
Fracture of the Patell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锁骨骨折 概述 锁骨骨折临床常见,多发于儿童。骨折多发生于中段,即内前凸外后凹的生理弯曲交界。锁骨和肩胛骨为上肢带骨,起着联络上肢与躯干的作用。所以上肢的重力对骨折的移位影响较大。

应用解剖 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是联系肩胛骨与躯干的支架。锁骨呈‘S’形。锁骨由外向内逐渐变粗,内1/3呈三角形,中1/3与外1/3交界处则变为椭圆柱形,而外1/3又变为扁平状。 内1/3 中1/3 外1/3 三角形 椭圆形 扁平状

锁骨内侧段有胸锁乳突肌、胸大肌附着,外侧段有三角肌、斜方肌附着。 近段上移 远段下移 彼此重叠

解剖特点 锁骨的下方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病因病机 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 间接暴力较多见。 1、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以 间接暴力较多见。 2、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因肩后外侧着地,多发生于锁骨中外1/3处,骨折呈斜形或横断形,近端向后上方移位,远端向下移位,两骨折端重迭。

病因病机 3、幼儿骨质柔韧,多为青枝骨折,骨膜仍保持联系。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牵拉,骨折端往往向上成角,状如弩弓。 4、骨折片向下向后移位时,可压迫或刺伤锁骨下的重要组织,造成血管、神经损伤或血、气胸。 5、锁骨内1/3骨折少见,多为直接暴力造成。

诊断: 诊断标准: (1)有肩部外伤史。 (2)主要症状:伤后患肩内收下垂,头部偏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多见用健侧肢体托扶患侧肢体 (3)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骨折分型 : 1.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弧形。 2.横断型骨折:多见于成年人,骨折端可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前下方移位。 3.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1/3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

并发症: 1、锁骨下动脉损伤。 上肢血循障碍,桡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

并发症: 2、臂丛神经损伤。 (1)外侧索损伤:胸大肌、上肢前面肌肉麻痹、萎缩,前臂桡侧皮肤感觉障碍,屈肘、屈腕和前臂旋前肌力减弱。 (2)内侧索损伤:前臂屈肌和手内在肌萎缩,上肢内侧、手部尺侧皮肤感觉障碍,手指不能屈伸、拇指不能对掌、对指。 (3)后侧索损伤:三角肌、上肢伸肌萎缩,肩部外侧、前臂和手部背侧皮肤感觉障碍,肩关节不能外展,肘、腕关节背伸无力。

治疗方法: ㈠治疗思路 ㈡治疗方法 锁骨骨折的复位不必强求解剖复位。大多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很少需要手术治疗。 1.无移位或小儿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悬吊1~3周。 2.有移位骨折应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 ①体位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 ①体位 患者坐位,挺胸抬头,双手叉腰。 ②扳提 术者以膝部顶住患者背部正中,双手握其两肩外侧向背部徐徐牵引,使之挺胸伸肩,此时骨折移位可改善,如有侧方移位,可用捺正手法矫正。

固定方法: 1、三角巾悬吊固定: 适用于幼儿青枝骨折或其他不全骨折,悬吊2-3周。

固定方法: 2、横“8”字绷带固定法 腋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伤侧背部经肩上、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横过背部,经对侧肩上、前方绕过腋下,横回背部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包绕8~12层。

固定方法: 3、斜“8”字绷带固定法 固定时两腋垫以棉垫,用绷带从患者伤侧肩上经肩前方绕过腋下至肩后,回至肩上方,横过胸前,绕过对侧腋下,横过背部,绕回至患侧肩上、前方,如此反复包绕8~12层。

固定方法: 4、双圈固定法 将事先准备好的2个固定圈分别套在两侧肩部,从背后拉紧固定圈,用短布带将两固定圈的后下部紧紧扎住。用另一短布带松松扎住两圈后上部,用一长布带在胸前扎住两圈前方。

内固定术: 适应证 : (1)锁骨外骨折伴喙锁韧带断裂。 (2)骨折块压迫邻近的血管神经如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者。 (3)锁骨开放性骨折。 (4)伴有多发性损伤的锁骨骨折,尤其伴有同侧上肢创伤、双侧上肢骨折或者有移位。 (5)不能接受可能存在畸形愈合后的隆起外观要企业手术者。 (6)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复位失败者。 主要:克氏针,钢板螺针,钢丝。

手术步骤: 1.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锁骨前上缘作横切口。

手术步骤: 2.沿皮肤切口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 3.平行于锁骨切开骨膜,将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及斜方肌由锁骨上缘作骨膜下剥离,再沿其下缘剥离胸大肌及三角肌,即可显露骨折端。

手术步骤: 4.牵开骨折端,探查锁骨下血管、神经压迫及损伤情况,如有压迫给予解除,如有血管、神经损伤作修补缝合。游离外侧骨折端后,用2枚克氏针逆行交叉钻出肩峰,复位后再将此2枚克氏针由外向内顺行钻入内侧骨折段。

手术步骤: 4.用钢板固定时,在骨折复位后,依锁骨的外形将选择好的钢板折弯,使其跨越骨折线并置于锁骨的前侧。用挡板或骨膜剥离器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膜顶。用持骨器固定后,用手摇钻钻孔,螺钉固定。螺钉长度以穿过骨皮质为易,不可过长。

术后功能训练: 初期可用手指、腕、肘关节屈伸活动或用力握拳活动; 中期逐渐练习肩部功能活动; 后期拆除外固定可作肩关节个方向活动。

术后护理: 1.病人固定期间,站立行走时要求病人双手叉腰,昂首挺胸,这样骨折断端在外固定及病人的配合下才能稳定。 2.睡觉时头部不能垫枕,要把枕头垫在背上,不能患侧卧位。 3.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侧上肢血运情况,防止神经及血管的压伤。

出院指导: (一)按医嘱服用接骨续筋药物,促进骨折愈合。 (二)嘱患者加强营养,多食瘦肉,水果。骨头汤,山芋肉,黑芝麻等补肝肾,强筋骨食品。 (三)手法复位后,儿童外固定2-3周,成人外固定4周,粉碎性骨折固定6周,手术后前臂悬吊上臂贴胸。 (四)固定带固定患肢5-6周,除必须卧位,保持复位和固定的病人均可下地活动,宜多卧硬板床。 (五)复位固定后即出院的病人,保持正确姿势,早期禁做肩前屈动作,防止骨折移位。 (六)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无急躁。 (七)出院一周复查1次,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八)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活动,并逐渐恢复工作。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