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肺適能 第一節 心肺適能概要 第二節 運動心跳數的有效監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運動指導員講座 陽安格 Angus. 體重控制 運動處方 體適能檢測 運動迷失 實例分享 講座內容.
13 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 的運動處方 作者:方進隆.  診斷代謝症候群的臨床標準,五項當中,高血糖 和高血壓就是其中兩項。  現代人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率越來越多,這與高 血糖、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皆有密 切關係。  運動是良藥,是改善及預防糖尿病、高血糖與高 血壓的一種重要方式。
簡介 …………………………p.1 健康新天地 ………………….p.2 小食餐單 …………………….p.3 士多啤梨 蘋果 之營養 p.4 蕃茄 葡萄之營養 p.5 鮮奶的益處 ………………….p.6 有關圖片...…………………..p.7 總結.
為什麼要運動 ? 不運動易引起 -- 肥胖症 併發動脈硬化 高血壓 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糖尿病 新聞片段.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運動生理學 中正大學 運動競技學系 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 王順正教授. 中正大學 2012 年台灣最美大學票選第一名.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INDEX 第Ⅰ篇運動生理學的基礎 1 第 1 章 研究在健身與競技運動上的應用 3 (1 月 9 日 ) 1 月 16 日期末測驗 第 2 章 生物能量學與能量代謝需求 27 (10 月 3 日、 17 日 ) 第Ⅱ篇運動生理學與身體系統 67 第 3 章 骨骼肌肉系統 69 (10 月 24 日、
運動處方 LANDSEED 體重管理中心 LANDSEED 體重管理中心林頌凱. Agenda 體適能運動的好處運動處方成功的秘訣.
鼻后孔阻塞综合征 程靖 1 、吴小海 2 1.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 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 广州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张 猛,陕西安康人。 振东健康培训经理。 曾任教育培训师、保健品营销主管等职务。 从事中药保健养生护理用品研发工作 3 年,带领团 队完成 4 项课题 10 个产品的研发工作.
小儿脑性瘫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樊莉. 概述 定义:指由于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 伤所导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可伴有 智力低下、惊厥、听觉与视觉障碍、学习 困难等。是一种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 障碍。 发病率为 1.3% ,男多于女。 属中医 “ 五软 ” 、 “ 五迟.
驚喜合唱團.
小荳荳-義大利麵 組員: 顏瑄誼.林欣嫻.李昱暄.黃珮瑜.潘錡..
兔子技術篇 保定.注射.採血 動物實驗組 張秀琪.
第二节 散剂的特点及制备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 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分为 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 特点 :①起效快 ②相对比较稳定 ③制法简 单 ④应用方式灵活 ⑤不宜制成散剂 的药物.
成为顾客贴心、老板放心的金牌服务人员 ——顾客服务案例培训
講授:蔡豐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博士 國立聯合大學副教授兼體育室主任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关 爱 老 人 关 爱 健 康 第八章 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变化及护理.
健康休閒概論(第三章) 體適能的健身理論 第二節 體適能的要素 第三節 心肺適能 第四節 身體組成 第五節 肌肉適能 第六節 柔軟度
健康體適能概論 授課教師 蘇瑞陽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體育司.
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 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 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 病会乘虚而入。中医认为,春在人体主肝,而肝气自然旺于 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 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
報 告 人: 復健科 物理治療師 彭瀚德 報告日期:
吸烟有害健康 课题调查报告 无锡市新安中学初三(4)班.
健管之刊 ——处暑养生 健 康 管 理 部 第十四期.
健康 快樂 GO!! 今日上菜流程 1.代謝症候群知多少~ 2.遇見“健康體適能” 3.歡迎問題來敲門~Q & A.
9 女性的運動處方     (含孕婦) 作者:方進隆.
停止運動訓練 對運動生理適應的影響 田詠惠 林貴福 新竹教大.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心肺耐力訓練 (II).
第一章 運動與生理.
為自己的健康打分數 健康體能的評量 物理治療師 楊柏毅 物理治療技術主任 歐育志.
第八章 心肺體適能是身體健康和運動表現的重要因素
什麼是體適能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microlife 體適能就是與健康有關的體能。
課程大綱的介紹 健康的概念,WHO定義,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 健康相對概念,小變態,化外之民,妥瑞式症。
大家來WALKING! 服務學校:基隆市中山國小 教 學 者:陳芳櫻.
前言: 國人十大死因中與心肺適能直接相關者
南門國小教師體適能 護照試辦活動說明會.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健走運動處方簽 學號: 姓名:黃詩倪 指導老師:張瑞興老師.
健走運動.
體適能評估介紹 日期:101/11/23 主講者:許郁偉物理治療師.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有氧與無氧運動 交通大學體育室張振興老師.
明新科技大學-體適能教材 體適能概論 明新科技大學體育室.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體適能介紹 健體領域輔導團專任輔導員 郭宗坤.
記憶體的概況 張登凱.
流行mv舞蹈.
搭配適合音樂及情境設計高齡者有氧運動 物理治療師 陳文霈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MOSFET FOR UPS.
2.1 內能 物體儲存的能量 粒子的能量 物體的內能 進度評估 第 1 冊 單元 2.1 內能.
Health & Physical Activity
拒做大腹翁.小腹婆 中華科技大學.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實用數學 長度單位的認識與換算.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 第一節 運動、身體活動、體適能與健康的定義 第二節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關係 第三節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運動訓練法 運動訓練法.
細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心肺適能 第一節 心肺適能概要 第二節 運動心跳數的有效監控

第一節 心肺適能概要 心肺適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之定義: 第一節 心肺適能概要 心肺適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之定義: 心臟輸送血液與氧氣至全身的能力,又稱為 心肺耐力、心血管循環耐力或是有氧適能。 心肺適能是健康體適能中最重要的要素。這 項適能主要代表的是人體中心臟、肺臟及心 血管系統的適應能力。

心肺適能的重要性 心肺適能較好的人,表示心臟、血管、呼吸系統及組織代謝系統對氧的攝取、傳送及利用之能力也較好。

決定心肺耐力的生理學因素 心肺耐力 最大心輸出量 動靜脈含氧差 肺換氣量 每跳輸出量 最大心跳率 肌微血管 肌氧化能力 心肌力 心容積 心肌循環 慢肌纖維% 有氧代謝酶活性 動靜脈血含氧差(a-vO2 diff)代表組織用氧的多寡。安靜時,每100ml 動脈血約含20ml氧,每100 ml 混合靜脈血氧量約為15ml,每100ml動靜脈血含氧 差5ml。換句話說,組織用氧為呼吸攝入氧量的25%。運動中,動脈血含氧量小幅增加,但組織用氧量劇增,混合靜脈血僅含氧5ml,動靜脈血每100ml含氧差增加,接近16ml。

心肺適能對健康的影響 強化心肌 改善血管系統 促進有氧能量的供給效能 增強呼吸系統的效能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 提高身體工作能力

強化心肌 心臟主要功能 心肌收縮的能力即成為血液流動的主要原動力。 體適能良好且有規律運動習慣者,不僅心臟的體積會增大,同時也會使心臟的收縮能力變強,進而增加心臟的每跳血流輸出量,促進血液輸送氧氣及養分到全身的效率。 黃金急救時間4-6分鐘

改善血管系統 血液循環暢通?→血管壁的彈性、血管口徑的暢通程度 規律從事促進心肺適能的運動,不僅能增進血管壁的彈性、提高通過血管的血流量及速度、減少血管道內壁的囤積,同時也能促進組織微血管密度的增生,增加末稍血液的供給效能。

促進有氧能量的供給效能 日常生活中有氧能量系統能提供身體活動所需的能源,尤其是長時間的身體活動更為需要。由於心肺適能較佳者在有氧能量系統運作上相對較好。 因此即使從事長時間的身體活動,較不會有提早疲勞的現象產生,也能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增強呼吸系統的效能 心肺適能較佳者,由於體內肺泡與微 血管間氣體交換效率提高,因此提昇 了肺呼吸量。 氣體交換能力增加,使最大攝氧能力提高,提供足夠氧氣滿足身體活動所需。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 經常從事跑步的中老年人,其血液中有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它是一種可以攜帶身體多餘膽固醇的良性脂蛋白,具有防止膽固醇附著於血管壁之作用。因此,身體活動較多的人能減少一些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有助於預防生理老化所產生的心血管疾病。

提高身體工作能力 心肺適能好的人,其攝氧能力與最大耗氧量的表現均優於心肺適能較差者,因此運動持續時間也能維持較久。

坐式生活、經常運動及高度訓練的男性,在休息狀態和最大運動的心輸出量、每跳輸出量和心跳率 (公升/分鐘) 每跳 輸出量 (毫升) 心跳率 (次/分鐘) 坐式 生活 5-6 68 74 20 100 200 經常 運動者 90 56 30 150 高度 訓練者 110 45 35 175 ★女性每分鐘心輸出量和每跳輸出量約比男性低25%。

第二節 運動心跳數的有效監控 心跳數是監控運動安全及有效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當我們運動時,必須設定正確的安全心跳區間(safety heart rate training zone)作為有效運動處方之依據。

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建議,要有效達成心肺訓練的效果,其運動訓練強度需要達到介於個人最大心跳數(maximum heart rate;MHR)的65~85%之間,因此又稱有效運動心跳區間(safety heart rate training zones)(ACSM, 2002)。 ★★★ACSM(2005)建議MHR有效運動心跳區 間→64%~94%。

最大心跳數與有效運動心跳區間之計算方式 每分鐘最大心跳數= 220-年齡 有效運動心跳區間 =每分鐘最大心跳數 X 心肺訓練強度

運動心跳數之測量方法 人工測量 心跳監測器 使用運動自覺量表

人工測量 人工測量一般分為手腕部(brachial artery)及頸動脈部位(carotid artery) 二種測量方法。測量手腕部脈搏時,需將左手抬高到心臟的位置,再以右手的食指及中指沿左手拇指下滑到腕關節下方約2公分之橈骨側即可。測量頸動脈側部位脈搏,則只要將食指及中指沿左下頜骨向下滑2~3公分處即可測得。

心跳監測器 如能在運動中隨時監控心跳數,較能達到好的訓練效果,而在運動中使用心跳監視器(如圖2-2)來監控脈搏數,則是最為便利的心跳測量方式。 目前的室內心肺訓練健身器材,也有研發隨機配置之心跳測量器(如圖2-3)。

運動自覺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運用觀察自我身體回饋的方式,作為監測心跳數的方式。將心跳數與身體自覺狀態的相對位置以尺規的方式呈現,運動時可藉由個人知覺身體反應程度,了解目前實施運動的運動強度。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人體的運動需要能量,能量可以由身體進行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合成而產生。 能量合成的產生需要氧氣參與,能夠長時間進行,是增進心肺適能的重要運動 無氧運動 所需的能量能夠短時間內在不需要氧氣的狀態合成,維持時間不長,是提高肌肉適能的重要運動

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之比較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運動時氧氣供應 能量產生 乳酸產生 身體感受 受傷機率 運動效果 運動型態 持續時間 變項 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 無氧運動 運動強度 適度,50-90%最大心跳率 高,接近90%最大心跳率 運動時氧氣供應 足 不足 能量來源 主要為葡萄糖與脂肪 葡萄糖和身體儲存能量 能量產生 消耗較多能量 消耗較少能量 乳酸產生 不多 大量 身體感受 有點喘尚可講話,舒暢感 呼吸急促難受,肌肉酸痛 受傷機率 較低 稍高 運動效果 心肺功能↑控制體重,減脂 ↑速度,力量,爆發力,反應 運動型態 快走 慢跑 有氧舞蹈 游泳等 短距離快跑等 持續時間 較長 短暫 26

增進心肺適能的運動 水中運動 健走 慢跑 騎自行車 室內心肺適能器材 其他促進心肺適能運動

健走技巧 健走時身體線條儘量拉高。 雙眼注視前方,頭抬高,頸部放鬆。 肩膀放鬆,向下向後,不要駝背。 腹肌輕輕地收縮,使下背部壓平。 基礎健走法 健走時身體線條儘量拉高。 雙眼注視前方,頭抬高,頸部放鬆。 肩膀放鬆,向下向後,不要駝背。 腹肌輕輕地收縮,使下背部壓平。 骨盆內收應位於身體的正下方。 步大小以舒適為原則。 不要故意跨大步,測試自然步幅的大小可用下面這個簡單的方法;雙腳併攏站立,身體自腳踝以上向前倒,然後將單腳前踏以免跌倒,這一步的大小大約就是自然的步幅。

體適能健走法 上半身動作要領: 下半身動作要領: 應該是腳跟先著地,這時腳尖上勾;然後再將體重到前腳掌肉墊處,以腳尖用力推離地面。 手肘彎曲約成90度,這樣可加快手臂的擺動,間接使腳步 也加快。 手臂向前擺動時,手不得高過胸部。向後時,拳頭位置約在腰部外側。 維持身體拉高的姿勢,不要因為速度加快而從腰部向前彎。 下半身動作要領: 應該是腳跟先著地,這時腳尖上勾;然後再將體重到前腳掌肉墊處,以腳尖用力推離地面。 膝蓋不可鎖死僵硬,應隨時保持輕鬆狀態,但並非刻意彎曲。 當加快速度時主要應該加快腳步,不要有意地加大步幅,速度加快時步幅自然會較大。但是腳步必須放輕,避免衝擊對關節造成傷害。 註:加快健走速度時,感覺小腿前側酸痛是正常的現象,應該在10- 20分鐘後逐漸好轉。可做脛骨前肌伸展,來鬆弛小腿前側。

最大攝氧量測量

心肺適能檢測的測量方法 12分鐘跑/走測驗-(距離) 1.5英哩跑步測驗-(時間) 1英哩走路測驗-(心跳率) 3分鐘登階測驗-(非最大負荷) 800、1600公尺測驗-(時間) 12分鐘游泳測驗-(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