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 髓 Spinal Cord.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小脑 脑干脑桥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位于颅后窝、小脑腹侧 一、脑干:
Advertisements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物理疗法教研室 王珊玺 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 2 一、脊髓损伤基础知识 功能:支撑躯干,保护脊髓 25 个脊椎 – 颈椎 7 个 – 胸椎 12 个 – 腰椎 5 个 – 骶椎 1 ( 5 节)个.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神 经 系 统 总 论 (2)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病学教研室吐尔逊.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 ( Motor system) ( Motor system)
第三节 小脑. 位置: 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 与大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 脑干的中脑、桥脑和延髓相连。
脑脑:延髓 脑桥 脑干 中脑 间脑 小脑 端脑. 脑干 一、外形 (一)前面观:前面观 1 、延髓:脊髓前面的一裂两沟延续到延髓 下端:锥体交叉锥体交叉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出脑 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间:锥体( 深面为锥体束) 前外侧沟后方的突起:橄榄( 深面为下橄榄核 ) 橄榄后方:橄榄后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脊柱、脊髓伤 骨伤学教研室.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主讲:周丽华教授 中山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
第七章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 李世骐教授主讲.
第二节 脑干.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主讲教师:阚氏海.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内科护理学 第七十六讲 主讲教师:刘一兵.
运动障碍的 定位诊断.
第四章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神经传导通路是从感受器到大脑皮质或从大脑皮质至效应器的神经元链,作为神经冲动传导的通路,称神经传导通路。
人体 解 剖 学 Human anatomy.
运动传导通路 The motor pathways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运动是行为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工作与劳动中,人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以及所进行的多种形式的躯体运动,都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舒缩活动,不同肌群之间的相互配合,均有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The Motor Pathways 运 动 传 导 路
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教研室 主讲教师 张世卿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
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脑 一、 脑 干 二、 小 脑 三、 间 脑 四、 端 脑.
小脑 1. 位置 颅后窝,与端脑枕叶底面相隔小脑幕.
小 脑 Cerebellum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分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陈早根.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人体科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脊髓损伤康复 浙江中医药大学 姚新苗.
第32章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脑干内部结构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bain stem 广州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曾 凡 表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一章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而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脊 髓 the spine cord 南京大学医学院 人体解剖教研室.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项目: 感觉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 商秀丽.
脊柱的CT诊断 Diagnosis of Spine
第十四章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脊髓疾病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 李坚.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第二节 脑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人脑平均重为1400 g,(男性1375.5g ,女性 g)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2007春 (心理系 双学位) 第二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二.脊髓.
医大巡诊 周围神经病与脊髓病.
Telencephalon 端 脑.
Posture & Motor Control By Nervous System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 七 章 脊柱区 编 者 韦 力 徐文坚 广西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The Cerebellum.
脊 髓 The Spinal Cord.
1、 choroid of eyeball 一、Single Choice Questions
The nervous pathway 神 经 传 导 路
锥体外系功能解剖.
神经系统总论 Introduction of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 腺体等处。 包括: 内脏运动神经 又叫自主神经 autonomic nerve 或植物性神经 vegetative nerve ,
第八章 神经系统 2019/4/8.
脑干 brain stem 脑干由下至上分为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脑干背面与小脑之间形成第四脑室
The brain stem 脑干 山东大学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李振华.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椎管内, foramen magnum → L1下缘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神经组织 神经元 1、基本形态 2、功能 3、分类 神经胶质细胞.
和镇痛 Pain and pain relief 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于卉
血流域解剖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脊 髓 Spinal Cord

第一节 脊髓(spinal cord)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一)一般概况: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长约42-45cm,上与延髓相连,下平第1-2腰椎下端.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末端变细       终丝filum terminale:在第一腰椎体以下 马尾cauda equina:     (二)沟裂:前正中裂anterior median fissure、后正中沟posterior median sulcus、前外侧沟anterolateral sulcus、后外侧沟posterolateral sulcus (三)节段:共31节,包括:颈段cervical segments(C)8节;胸段thoracic(T)12节;腰段lumbar(L)5节;骶段sacral(S)5节;尾段coccygeal(C0)1节。 (四)膨大: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C4-T1;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 :L1-S3

gray matter Posterior root white matter Spinal ganglion Anterior root anterior median fissure

脊髓的外形 cervical enlargement lumbosacral enlargement conus medullaris cauda equina filum terminale

外形与节段

(五)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 对应椎骨 推算举例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节对第3 颈椎   脊髓节段   对应椎骨   推算举例 上颈髓C1-4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节对第3 颈椎 上胸髓T1-4下颈髓C5-8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骨 如第5颈节对第4 颈椎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骨 如第6胸节对第4胸椎 下胸髓T9-12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骨 如第11胸节对第8胸椎 腰髓L1-5 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0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一) 横切面的结构:正中央有中央管,围绕中央管(central canal)可见“H”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 灰质gray matter :分为前角anterior horn、 后角posterior horn、侧角lateral horn、 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 灰质前连合anterior gray commissure 灰质后连合posterior gray commissure 白质white matter :分前索anterior funiculus、 后索posterior funiculus 、外侧索lateral funiculus 白质前连合anterior white commissure 白质后连合posterior white commissure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

(二) 内部结构:Rexed分层模式,把脊髓灰质分成10个板层,用罗马数字Ⅰ至Ⅹ命名。 1、灰质 1)、后角:由Ⅰ-Ⅵ层组成, Ⅰ层:含后角边缘核,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 Ⅱ层:由大量密集的小型细胞组成。 Ⅲ层:接受大量的后根传入纤维。 Ⅳ层:有后角固有核,接受大量的后根传入纤维。 Ⅴ层:分为内、外两部,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发出的 纤维越边至对侧上行,组成脊髓丘脑束。 Ⅵ层:仅见于颈 、腰膨大部,接受后根传入纤维,与皮肤、肌肉及一些较深感觉有关。

Ⅶ层:面积最大,包括 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占有T1至L2(或L3) 节段的侧角,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所在的部位; 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 nucleus :占脊髓全长,与内脏 感觉有关; 胸核nucleus thoracicus:仅见于C8至L3节段。 骶副交感核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cleus:在S2至S4节 段,是至盆腔脏器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位。 3)、前角:Ⅷ、Ⅸ层,由前角运动神经元组成。 可分为两大群: 内群:位于前角腹内侧部,支配躯干骨的固有肌; 外群:位于Ⅶ层外前方,支配四肢肌。 有两种细胞:  α-运动神经元:大型细胞,支配肌梭外骨胳肌,直接引起 关节运动; γ-运动神经元:小型细胞,支配肌梭内的骨胳肌,与肌张 力有关。 Ⅹ层:是围绕中央管的一个区域。

nucleus thoracicus 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

灰质分层

脊髓的横切面

  (一)白质  纤维束fasciculus(传导束) : 长上行纤维:脊髓→脑  长下行纤维:脑→脊髓             固有束:脊髓→脊髓   1、长上行纤维束   (1)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成自同侧中胸节(T5)以下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止于延髓的薄束核 楔束fasciculus cuneatus:成自同侧中胸节(T4)以上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止于延髓的楔束核。 占据白质后索,传导来自下肢的上肢的本体感觉以及精细或辨别性触觉。两者在脊髓的定位由内向外为骶、腰、胸、颈节的纤维。   临床意义:脊髓后索的病变,导致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

 (2)脊髓小脑后束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3)脊髓小脑前束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 位于白质外侧索前部的表浅层,起于腰髓以下节段对侧灰质V-IX层中的若干细胞群,止于小脑皮质。功能是向小脑反馈下肢在运动过程中某些相关的中枢结构运转状况信息。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tract

(4)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 分为位于外侧索前半部的脊髓丘脑侧束lateral spinothalamic和一部分前索的脊髓丘脑前束anterior spinothalamic ,由Ⅰ和IV-VII层细胞发出的纤维在白质前连合越边后在上一节对侧白质前外侧索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脊髓丘脑束在脊髓的定位由外向内为骶、腰、胸、颈节的纤维。传导痛、温、触觉。 临床意义: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对侧病变水平1至2节段以下的区域会表现有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但触觉存在,称感觉分离。

spinothalamic

spinothalamic

  2、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起自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分两部分:   1) 皮质脊髓侧束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在延髓下部的锥体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脊髓侧索的后部下行,止于同侧的脊髓前角。   2) 皮质脊髓前束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 :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止于双侧脊髓前角。 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的直接控制,主要是对运动功能的控制。 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损伤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硬瘫):无明显的肌萎缩、 肌张力和腱反射亢进。 下运动神经元:前角运动C:损伤(脊髓灰质炎)后表现为驰缓性瘫痪(软瘫):明显肌萎缩、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lateral corticospinal tract anterior corticospinal tract

  (2)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 tract :起于红核,交叉后在脊髓侧索下行,止于灰质Ⅴ-Ⅶ层。对支配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较强的兴奋作用。   (3)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 tract :起于前庭外侧核,下行于脊髓前索外侧部,止于灰质VIII层和一部分VII层。主要兴奋躯干肌及肢体的伸肌,在平衡身体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4)网状脊髓束reticulospinal tract :主要参与对躯体和肢体近端肌肉运动的控制。   (5)内侧纵束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顶盖脊髓束testospinal tract :分别起自延髓前庭核和中脑上丘,与头颈和眼外肌的反射活动有关。

rubrospinal tract vestibulospinal tract reticulospinal tract testospinal tract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三、脊髓功能:反射和传导 脊髓反射:牵张反射、屈曲反射 损伤表现: 1、脊髓完全横断:伤面以下全部感觉和随意运动的丧失。   脊髓反射:牵张反射、屈曲反射   损伤表现:    1、脊髓完全横断:伤面以下全部感觉和随意运动的丧失。    2、脊髓半断:损伤平面以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症。    3、脊髓空洞症:相应部位痛温觉消失,各种运动障碍。    4、脊髓灰质炎:所支配区域的软瘫。

2、为什么临床上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间行腰穿术?           课外作业 1、表示脊髓节段与脊柱节段的对应关系。 2、为什么临床上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间行腰穿术? 3、脊髓白质中有哪些重要的纤维束,有何功能,受损后产生什么症状? 4、绘图:脊髓的横切面(P315:图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