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抗生素 Chapter 16 Antibiotics 授课教师:艾永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Advertisements

抗肿瘤药 汕大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Antineoplastic Drugs ( Anticancer Drugs )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抗 生 素 (Antibiotics ).
(Antineoplastic Agents)
第三十三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太原师范学院 丁相平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Macrolides、Lincomycins and Vancomycins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Chapter 18 Antibiotics.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39章 抗恶性肿瘤药 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
嘧啶类抗代谢物.
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抗菌药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抗菌药基本原则: 1. 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确定感染部位、致病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的敏感度。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 烯二炔类抗生素 烯二炔(enedinye)类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且作用迅速,是迄今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类抗生素.
第九章 化学治疗药 Chemotherapeutic Agent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唐山美食 ——特色小吃.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
抗恶性肿瘤药 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率逐年提高,发病年龄年轻化。 病因: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污染……。
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主编 第6版) 王 丽.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抗恶性肿瘤药概述.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技能竞赛促进专业建设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信息工程系 李文刚
浅谈---- 敦煌莫高窟 的保护
细菌的耐药性.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mRNA 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区别 细胞核 细胞核 转录 翻译 DNA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信息传递 时间 产物 生长发育过程中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Fleming and Penicillin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Antibiotics and Health 抗生素和健康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第四章 员工招聘与甄选.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李金鸣 教授.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六章 抗生素 Chapter 16 Antibiotics 授课教师:艾永兴 动物生物技术系 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Email:yongxingai@163.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一、抗生素的概况 (一)抗生素的定义 定义 抗生素(antibiotics)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他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来源 微生物 作用 抗菌 来源的扩充 不仅限于微生物,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甚至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性能的扩充 不仅抗细菌物质,某些抗原虫、抗病毒、抗细菌、抗藻类、抗寄生虫以及杀虫除草等的物质。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一、抗生素的概况 (二)拮抗作用与抗生素的发现 1929年,Flemming发现青霉素(penicillin),40年代初期投入工业生产。 1935年,德国学者Domagk发现和报道了红色有机染料“百浪多息(prontosil)”对链球菌感染的小鼠具有治疗的保护作用,后为法国学者Tréfoüels证明其在体内水解为氨苯磺胺,从而开始了化学合成抗生素的时代。 1943年,Waksman得到的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一、抗生素的概况 (三)抗生素的抗菌性能 各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多数呈抑菌作用,少数具杀菌作用或溶菌作用。 抗生素特点 1.选择性作用 一种抗生素只对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有抗菌作用,即所谓抗菌谱。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多粘菌素-革兰氏阴性菌、氯霉素-广谱抗菌 2.选择性毒力 3.引起细菌的耐药性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万古霉素:阻抑了GlcNAc和MurNAc五肽聚合物与五个Gly联结形成十肽聚合物,或阻止了十肽聚合物运至细胞膜外与相应的受体结合。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胞膜上的肽聚糖合成酶--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阻止了GlcNAc和MurNAc十肽聚合物的交叉联结,阻碍了肽聚糖的最终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缺失。G+菌水内渗膨胀变形成,溶解死亡。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损伤细菌细胞膜及其功能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具有表面活性作用,能选择性地与细胞膜内磷脂相结合; 多烯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与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物质结合; 吡咯类抗菌药则能抑制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从而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体内重要成分渗漏出膜外,导致细胞死亡。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影响细菌体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1.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1)影响细菌叶酸代谢 磺胺类  ∥→ 二氢叶酸合成酶 甲氧苄啶 ∥→ 二氢叶酸还原酶 对氨基水杨酸竞争结合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妨碍叶酸代谢,导致核酸与 核蛋白合成受到影响。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影响细菌体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1.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2)抑制核酸的合成 喹诺酮类  ∥→ DNA拓扑异构酶Ⅱ 利福霉素  ∥→ 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放线菌素、丝裂霉素等能结合DNA,使DNA失去模板功能,从而抑制它的复制和转录。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三)影响细菌体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2.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影响核糖体循环多个环节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阻止30S亚基与70S蛋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的形成,也能阻止释放因子进入30S亚基A位致使已合成的蛋白质不能释放,还能使tRNA翻译mRNA密码时出现错译,产生不正常无活性的肽链,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四环素类:与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30S亚基A位的结合。 氯霉素、林可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和移位酶的活性,阻止肽链的形成和延长,引起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而起到抑菌作用。 (2)抑制氨酰-tRNA的形成(吲哚霉素)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细菌耐药的生物化学机制 (三)细菌耐药的生物化学机制 1.耐药菌产生了导致抗生素失效的酶 (1)β-内酰胺酶 (2)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 (3)磷酸化的(磷酸转移酶)→-NH2   腺苷酰化(腺苷酰转移酶)→-NH2   N-乙酰化(乙酰基转移酶)→-OH 2.耐药菌改变对抗生素敏感部位 3.耐药菌降低细胞对抗生素的透过能力 (1)突变膜孔蛋白 (2)主动泵出 氨基糖苷(氨基环醇类)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二、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 (一)青霉素(penicillin) 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二、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 (二)链霉素 (三)氨基环醇类抗生素 1.新霉素 2.卡那霉素 3.庆大霉素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二、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 (四)氯霉素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二、一些重要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 (五)四环素族抗生素 1.四环素 2.土霉素 3.金霉素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三、抗肿瘤抗生素的探索 抗肿瘤药的研究简史 1.激素治疗:1941年应用雌激素治疗前列腺癌。 2.化学治疗:1946年,芥子气--氮芥 3.抗代谢药治疗:1947年Farber发现叶酸加速白血病的发展,拮抗物反之;         1948年甲氨喋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功。         1957年Hichings和Elion人工合成6-巯嘌呤、5-氟尿嘧啶           及阿糖胞苷。 4.抗生素治疗:1940~1954年发现放线菌素,继之发现博莱霉素、多柔比星等。 5.植物提取物治疗:1955年长春碱治疗白血病,继之三尖杉酯碱、紫杉碱等 6.铂类药物:顺铂和铂配体。 7.基因工程药物:2002年抗增殖药Gleevec(酪氨酸激酶抑制物,FDA批准)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www.themegallery.com

第十六章 抗生素 三、抗肿瘤抗生素的探索 (一)烷化剂 (二)抗代谢药 (三)抗肿瘤抗生素类 (四)植物来源 (五)激素类 氮芥类、苯丙氨酸氮芥类(左旋苯丙氨酸氮芥、邻丙氨酸硝苄芥、环磷酰胺等) (二)抗代谢药 (三)抗肿瘤抗生素类 放线菌素类、博莱霉素类、自力霉素、争光霉素 (四)植物来源 喜树碱、鬼臼毒乙叉苷、三尖杉酯碱、L-门冬酰胺酶 (五)激素类 (六)基因工程类药物 www.themegallery.com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