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性
一.生平著作: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姑苏洞庭(今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人,著《温疫论》而闻名于世。 《温疫论》上下两卷,成书于1642年(明崇祯壬午年)。全书顺序为原序、上卷原病、温疫初起等50篇,下卷杂气论、论气盛衰等36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是书曰:“温疫一症,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
二.学术思想: (一)温疫的病因───杂气论 1.杂气是有别于六气的一种物质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 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
2.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 散发性 “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则病,邪自口鼻而入。”──触之者则病,传染 2.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 散发性 “此气之来,无老少强弱,触之者则病,邪自口鼻而入。”──触之者则病,传染 “大约病遍于一方,延门阖户,众人相同。”──病遍于一方,流行 “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散发
3.杂气致病的特异性 (1)病种特异性: “为病各种,是知气之不一也。” (2)病位特异性: “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 (3)物种特异性: “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
(二)温疫的辨证 “天受”──口鼻而入 1、辨入侵途径 “传染”──接触传染 “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异,其病则一。”
2.辨发病部位───“邪伏募原(膜原)” “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募原者也。”
3.辨证候表现 先憎寒而后发热, 初起 日后但热而无憎寒, 证候 其脉不浮不沉而数, 昼夜发热,头痛身痛,烦渴,苔白。
兼证──三阳经证 兼太阳经证,见头项痛,腰痛如折; 阳明经证,见目痛,眉棱骨痛,鼻 干; 少阳经证,见胁痛,耳聋,寒热, 呕而口苦。 变证───呕吐、咽喉干燥、痰涎壅盛。
4.传变方式───或出表,或入 里,或表里分传。 4.传变方式───或出表,或入 里,或表里分传。 “所谓九传者,病人各得其一,非谓一病而有九传也。” 温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
5.转归───外传外解,内传内陷。 “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 6.鉴别───与伤寒鉴别
(三)温疫的治疗 1.邪在膜原,疏利祛邪(温疫初期) 达原饮──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 组成:槟榔 厚朴 草果 黄芩 知母 芍药 甘草 组成:槟榔 厚朴 草果 黄芩 知母 芍药 甘草 三阳兼证,兼少阳经证加柴胡; 太阳经证加羌活; 阳明经证加葛根。
2.中结渐开,助其汗解(出表、外解) 白虎汤──辛凉发散,解毒助汗。 举斑汤──托毒透斑,或托里举斑。
3.邪入胃腑,攻里通下(入里内陷) 承气汤──逐邪拔毒,下不嫌(厌)早 三消饮──使邪气溃败,表里分消(表 里分传)
4.疫后调理,注意养阴 清燥养荣汤──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生津液
(四)对后世影响 1、温病病因学说 清代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清代薛生白:“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清代吴鞠通:“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
2.膜原的研究 薛生白:“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加减达原饮”方:槟榔、地榆、银花各30克,厚朴、草果、黄芩、白芍、柴胡、大黄各15克,治疗肠伤寒初期、中期。
3.温病下法应用 温病下不厌早,攻下法治疗温疫为临床广泛使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吴有性杂气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温疫的治疗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三消饮是“治疫之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