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萃取过程的计算 单级萃取计算:杠杆规则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R、组成为xA、xB、xS的混合物系R与质量为mE、组成为yA、yB、yS的混合物系E相混合,得到一个质量为m、组成为xA、xA、xA的新混合物系M,其在三角形坐标图中分别以点R、E和M表示。M点称为R点与E点的和点,R点与E点称为差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液--液萃取技术.
萃 取(Liquid Extraction)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18 溶剂萃取.
膜蒸馏技术 报 告 人: 申 龙 导 师: 高 瑞 昶.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是自发的,混乱 度或熵增加的过程。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7章 吸收 传质:在多组分均相体系中,若某组分的浓度分布不均匀,就会发生该组分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转移,即发生物质传递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质量传递过程,简称传质过程。(180页)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化工原理多媒体课件 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线段的有关计算.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基于列存储的RDF数据管理 朱敏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2.高斯定理(Gauss theorem) 一.电通量(electric flux) 1.定义: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力线条数。
质量控制(QC)模式 BrookFIELD.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5.2 萃取过程的计算 单级萃取计算:杠杆规则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R、组成为xA、xB、xS的混合物系R与质量为mE、组成为yA、yB、yS的混合物系E相混合,得到一个质量为m、组成为xA、xA、xA的新混合物系M,其在三角形坐标图中分别以点R、E和M表示。M点称为R点与E点的和点,R点与E点称为差点。

和点M与差点E、R之间的关系可用杠杆规则描述,即 :

(1)几何关系:和点M与差点E、R共线。即:和点在两差点的连线上;一个差点在另一差点与和点连线的延长线上。

(2)数量关系:和点与差点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杠杆原理,即, 根据杠杆规则,若已知两个差点,则可确定和点;若已知和点和一个差点,则可确定另一个差点。

5.2 萃取过程的计算 5.2.1逆流萃取计算的集团法 定义 ΦE为进料中组分i被萃取的分数 逆流萃取塔

各式可用质量单位或摩尔单位。由于在绝热萃取塔中温度变化一般都不大,因此一般不需要焓平衡方程,只有当原料与溶剂有较大温差或混和热很大时才需考虑。

5.2.2 微分逆流萃取的计算 一﹑活塞流模型 活塞流模型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微分逆流萃取模型。它假定塔内同一截面上任一点每一相的流速相等,两相在塔内作活塞流动;两相的传质只发生在水平方向上,在垂直方向上,每一相内没有物质传递。

例题: 用苯作萃取剂在喷淋塔内萃取水溶液中的醋酸。已知塔高H=1.4m ,塔截面积A=4.5×10-3(m2),萃取相进出口的醋酸浓度分别为y1=0.00397,y0=0.0115,萃余相进出口醋酸浓度分别为x0=0.688,x1=0.683 (均为kmol/m3)。苯的流率E=5.67×10-6 m3/s,萃取平衡关系为 :y=0.0247x。 试求:(1)萃取相总传质单元数; (2)萃取相体积传质系数Koa。

解: 设萃取塔中传质速率为N。 则 N = E(y0-y1) = 5.67×10-6 (0.0115-0.00397)=4.269×10-8 kmol/s 塔顶和塔底的萃取相平衡浓度为: y0*=0.0247×0.688=0.01699 kmol/m3 y1*=0.0247×0.683=0.01687 kmol/m3 塔顶、塔底的传质推动力为: y0*-y0=0.01699-0.0115=0.00549 kmol/m3 y1*-y1=0.01687-0.00397=0.01290 kmol/m3

对数平均浓度差为:   因此得: 则 此塔萃取相的总传质单元数为0.869,其萃取相的体积传质系数Koa等于7.816×10-4 1/s。

5.2.2 微分逆流萃取的计算 二﹑轴向扩散模型 轴向扩散模型做了如下假设: ①每相的返混可用一恒定的轴向扩散系数E来描述; ②各相的表观速度在横截面上处处相同,在轴向上是恒定的; ③仅仅是溶质在两相间传质,各相体积总传质系数为一常数; ④溶质的分配系数为一常数;

例题: 在实验室对某稀溶液物系进行萃取实验,活塞流工况下测得(HTU)ox=0.9144m。现放大设计一个工业塔,已知:(NTU)ox=4、 Pex=19、Pey=50、E=0.5。求塔高是多少? 解:对于活塞流,塔高H 活塞流=(HTU)ox(NTU)ox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4-39):

该方程为非线形方程,用迭代方法求解 H=5.26 m 效率=(HTU)ox(NTU)ox / H = 4×0.9144 / 5.26 ×100% = 69.5%

炼油和石化工业中石油馏分的分离和精制,如烷烃和芳烃的分离、润滑油精制等; 补充材料:萃取应用与设备 现在萃取技术已在各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 用: 炼油和石化工业中石油馏分的分离和精制,如烷烃和芳烃的分离、润滑油精制等; 湿法冶金,铀、钍、钚等放射性元素、稀土、铜等有色金属、金等贵金属的分离和提取; 由于液液萃取具有处理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可连续操作等特点,在石油化工、湿法冶金、原子能工业、生化、环保、食品和医药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硼:2-乙基己醇从硼矿石浸取液中提取硼酸(ISEC’80,vol.2, 1980, 57,Ses.7)

磷和硼等无机资源的提取和净化; 医药工业中多种抗生素和生物碱的分离提取; 食品工业中有机酸的分离和净化; 环保处理中有害物质的脱除等。

一些工业萃取过程

工业萃取过程举例 --醋酸萃取 醋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醋酸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醋酸-水的分离。通常,可以用普通精馏的方法进行醋酸(b.p.=118.1℃)和水(b.p.=100.0℃)的分离。当溶液中醋酸含量较低时,由于水的汽化潜热很大,精馏的能耗很高,此时采用萃取的方法从经济上更为有利。

乙醛氧化制醋酸工艺中醋酸的分离 氧化液组成:醋酸、水、甲酸、乙醛等 氧化液-脱轻组分-脱重组分-脱水 -脱轻组分:沸点低于醋酸的组分从塔顶分离,粗醋酸流出,作为脱重组分塔的进料; -脱重组分:醋酸从塔顶抽出,作为产品; -脱水:系统中集中在脱轻组分塔的塔顶馏分中,进入脱水塔,脱除水分,保持体系的水平衡。

精馏法分离醋酸工艺流程

本图显示了一个醋酸萃取的实例。在该实例中,欲分离的料液为含醋酸22wt%的水溶液,流量13,726kg/h(30,260lb/h);使用乙酸乙酯(b.p.=77.1℃)为溶剂(萃取剂),流量32,250kg/h(71,100lb/h),溶剂中已饱和了水。 水的蒸发潜热:r= 2258kJ/kg 醋酸:r= 406kJ/kg 乙酸乙酯:r= 368kJ/kg

萃取相为轻相,其中含有溶剂和已被萃取的醋酸,萃取率达99. 8%;从萃取塔底排出的萃余相(重相)主要为水,仅含有0 萃取相为轻相,其中含有溶剂和已被萃取的醋酸,萃取率达99.8%;从萃取塔底排出的萃余相(重相)主要为水,仅含有0.05wt%的醋酸。萃取过程后续为两个精馏过程,分别对萃取相进行溶剂和醋酸分离,获得高纯度的冰醋酸,以及从萃余相中回收溶剂。溶剂(饱和了水的乙酸乙酯)则循环使用。 此时,精馏中蒸发的主要是乙酸乙酯,而不是水,因而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在萃取过程的操作温度(37. 7℃)和操作相比(S:F=2. 35)下,为了达到99 在萃取过程的操作温度(37.7℃)和操作相比(S:F=2.35)下,为了达到99.8%的萃取率,需要六个理论级(在逆流操作的前提下)的分离度。体系的物性特点为:液体粘度不大于1cP,两相密度差不小于0.08g/cm3,界面张力大于30dyne/cm。

选用了转盘塔为萃取设备。塔径为1. 68m,塔高8. 5m,全塔有效段用定环分为40个隔室,每个隔室高0. 19m,定环内径1 选用了转盘塔为萃取设备。塔径为1.68m,塔高8.5m,全塔有效段用定环分为40个隔室,每个隔室高0.19m,定环内径1.17m。搅拌器为串联安装于中心轴上的一系列圆盘,直径1m。转速为60rpm。在萃取塔的设计中,考虑了轴向混和的影响。

通常在以下数种情况下,采用萃取作为分离方法比蒸馏更有效或有利: 对有机或水溶液中的无机物质的分离; 被分离物质的浓度很低(如油脂中色素和激素); 高沸点低含量的物质的回收; 热敏性物质的回收; 对于依据混合物体系的化学性质而不是挥发度而进行分离的情况; 不稳定物质(如热敏性物质)的分离 --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 低浓度高沸组分的分离--如稀醋酸的脱水 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为精馏所不易奏效的场合,如石油馏分中烷烃与芳烃的分离,煤焦油脱酚等。 当然,对于共沸体系,也可以通过萃取精馏、加盐精馏等手段解决,但萃取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总之,萃取技术应用很广,元素周期表中绝大多数的元素,都可以用萃取法提取和分离。

对于非常接近于冰点或沸点的液体的分离(可利用此时溶解度差异的增加); 共沸体系的分离。

萃取设备 Equipment 混和澄清槽 非机械搅拌塔 机械搅拌塔 离心萃取机 根据传质方式来分 -分级接触:混和澄清槽、板式塔、单级或多级离心萃取机 -微分接触:萃取塔、Podbielniak离心萃取机 分级操作时,各级之间萃取相和萃余相的浓度变化均是阶跃式的。 微分接触设备中,萃取相和萃余相的浓度变化均是连续的。

不同的萃取体系的物性(粘度、密度差和界面张力等)的变化范围很广,分离要求也不同。为此,萃取设备的种类很多,以适应各种要求。有些萃取设备和汽液接触设备(蒸馏、吸收、汽提等)很相似,如喷淋塔、填料塔、筛板塔等,但这些设备通常只能用在物系粘度很小、密度差较大、界面张力适中以及分离要求不是很高的场合。由于液-液系统的特殊性,需要选择适合其特点的设备。

大部分萃取设备都需外加机械能促进分散或两相分离,如机械搅拌式萃取设备和离心式萃取设备。

混和澄清槽(Mixer-Settlers) 混和澄清槽是较早开发使用的一种萃取设备。在混和澄清槽中,轻相和重相首先被引入到混和槽中,通过机械搅拌使两相密切接触,然后流到澄清槽中,进行重力分相。 混合澄清槽由混合室和澄清室两部分组成。 根据分离要求,混合澄清槽可以单级使用,也可以多级串联使用。当多级逆流操作时,料液(feed)和萃取液(extractant)分别加入两端的级中,萃取液和萃余液则在相反位置的级中导出。

一个设计良好的混和槽具有很高的传质效率,可以达到接近于单个理论平衡级的效果(80%-90%甚至更高)。 在混和槽中应保持足够的搅拌,以使两相可以充分接触,保证足够快的传质速率。但过分的搅拌不仅无助于传质效率的提高,还不利于后续的澄清过程,并增加了能耗。混合室中单位体积液体中耗散的搅拌功率水平,一般可取0.8kW/m3。 一个设计良好的混和槽具有很高的传质效率,可以达到接近于单个理论平衡级的效果(80%-90%甚至更高)。 混合室的工作体积可以从料液和萃取剂的总流量乘以萃取时间算出。 澄清室的水平截面积,可以从分散相液体的流量除以液滴的凝聚分层速度算出。 一般地,单位体积混合室消耗的搅拌功率相同时,可以认为级效率N相同。 在放大设计时,可以按实测的萃取时间和分层速度设计生产设备。

混和槽和搅拌桨 带有间隔分室的混和槽

液相在澄清槽中主要依靠重力作用进行分相。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两相充分澄清。 如果仅仅依靠重力还不足以使两相澄清,例如产生了乳化现象,可考虑采用辅助助凝措施,如在澄清槽内放置丝网助凝、电破乳、使用破乳剂等。

澄清槽 在长期操作中,杂质聚集在两相界面上,需要定期排污。

箱式混和澄清槽

混合澄清槽的应用场合 1.萃取级数很少时,如单级操作,简单易行。 2.级数很多时,几十甚至几百级,分离要求 很精细,要求保证稳定的级效率。 缺点: 1.占地面积大; 2.动力消耗大(电机传动阻力); 3.密闭性差:萃取剂挥发损失,同时污染环 境。

箱式混和澄清槽用于稀土萃取 200级MS,耀龙化工厂

喷淋塔、填料塔和筛板塔 这三种萃取塔是由常见的气液接触设备发展而来。用喷嘴实现其中一个液相(分散相)在另一个液相(连续相)中的分散,靠两相的密度差实现逆流流动。这类塔的传质效率不是很高。 通过多孔板等构件来实现液滴的分散,粒径不会太小,传质面积有限,传质系数小。 喷淋塔(sprayed column):结构最简单,对于较易传质的体系,也有应用,但不是主流应用设备。级数低(仅几个理论级),放大时效率急剧下降。

机械搅拌塔 如果界面张力较大、两相密度差较小、液体粘度较大,单靠重力不足于使一个液相很好地分散到另一个液相中,产生足够的传质相界面和湍动。这些情况在液-液萃取中是常见的。这时,需要通过外加机械能量的方法来促进液-液分散和流体湍动,增加传质相界面,以及减少传质阻力。

对于填料塔和筛板塔,可以通过使流体脉动的方法来进行搅拌。脉动塔在核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更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某种形式的转动搅拌(转盘塔)或振动搅拌(振动板塔)的形式。 在1947年以前,如果要进行需要很多平衡级的萃取过程,可以选择的设备主要是混和澄清槽,这需要大量的马达、泵和复杂的管道。而各种搅拌塔的发明,使得采用结构简单、效率高而成本低的萃取设备成为可能。 转盘塔-在工作段中,等距离安装一组环板,把工作段分隔成一系列小室,每室的中心有一旋转的圆盘作为搅拌器。这些圆盘安装于主轴上,在塔外的电机驱动下转动。

Scheibel Column (I) Scheibel 塔是最早出现的机械搅拌塔之一。 无挡板,搅拌器为平叶涡轮桨。在桨叶之间的区域,塔内装有丝网填料, 防止区间返混合促进液滴的聚并和沉降。 分散-聚并-分散 设计思想: 1.增加截面更新 2.减少返混 但实际上并未达到设计思路中预想的效果。所以进行了改进。

Scheibel Column (II) II型塔是用于直径较大的萃取塔(D>1m)的经济型设计。添加了内外圈的水平环形挡板,避免近塔壁区域流体混合不充分,造成混合区液流的转向,并促进完全混合。 在高粘、高界面张力的情况下,不设置丝网。

Scheibel Column (III) Scheibel Column (III)在直径较大的塔中有应用(D>1m) ,传质效率较高。这种设计中,桨叶直径小于内圈挡板的内径,可以允许取出搅拌轴和桨叶,便于塔的检修和清洗。

Oldshue-Rushton (Mixco) Column

Rotating-Disk Contactor (RDC),转盘塔 转盘塔操作稳定、通量大,在工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DC 1950s 美国Newmann发明。和Scheibel、Oldshue-Rushton塔的年代相仿。应用最广泛。 对于RDC,应结合具体物系,进行必要的实验,确定较优的操作参数。

Asymmetric Rotating Disk Contactor(ARD) 偏心转盘塔 捷克的Micek发明,是对RDC的改进。1965年起,工业应用。 在东欧应用广泛,效果不错。 在保证足够的箭切作用的同时,由于混合和澄清区域的分割,有效的减小了返混。

Open Turbine Rotating Disc Contactor (OTRDC) 开式涡轮转盘塔 OTRDC的概念由苏元复提出,化工所在德国StiftungVolkswagenwerk FRG资助下开发。不仅提高了搅拌强度;而且除了用于液液萃取之外,也可用于固含量较高的液-固体系和液-液-固体系。

开式涡轮转盘塔是对转盘塔改进而成。主要是在转盘面向分散相流动方向的一面加上三片窄的泵式叶片,造成同一隔室内上、下部分搅拌强度的差异。其总的效果是在全塔内形成较均匀的液滴分布(较大的传质比表面)、较强的液体湍动和较小的返混。因而传质效率较转盘塔有较大的提高。

开式涡轮转盘塔与转盘塔的传质性能的比较

Kühni Column Kühni塔是基于Scheibel塔设计概念上的改进。 塔身由多孔定环分割成多层区间,在每个区间的中央,安装了封闭式涡轮桨,保证有效的循环流动。 Kühni塔在西欧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应用该种塔型在几个柠檬酸厂工业化应用。

Karr Reciprocating-Plate Column (RPC) Karr 式振动筛板塔 Karr发明,加拿大学者。大孔筛板(9/16 in),孔径很大,开孔面积达58%。 中小直径的Karr塔效率很高,大直径塔效率太差。 此外,施加外加能量的萃取塔还有脉动筛板塔(pulsed perforated column),在核工业中特别适用,因为全密封,没有核泄漏的危险。

RTL(Gräβer Raining Bucket )Extractor RTL 淋雨斗萃取器 设备中,液相的分散和聚并反复发生,界面更新快,传质效率高。 该设备最大时,T≧2m, L=5~6m。 分散作用较温和,减少了乳化倾向。

Centrifugal Extractor, 离心萃取机 上图为Podbielniak离心萃取机。在水平中心轴周围安装几块同心的筛孔盘,两相通过筛孔逆流运动。 离心萃取机特别适用于两相密度差很小或易乳化的物系,由于物料在机内的停留时间很短,因而也适用于化学和物理性质不稳定的物质的萃取,如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霉素等抗生素。

用于青霉素萃取的离心萃取机 一般认为理论级数为1~2级,有时还不到一个理论级。Podbielniak的级数稍多4-5级。 红霉素萃取时也采用离心萃取机。 离心萃取机的处理通量较小,萃取量较大时,需要多台离心机并联操作。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Equipment

根据体系物性和分离要求选择萃取设备 萃取时物性参数: 1.两相密度差:两相流动的推动力 2.界面张力:影响两相混合和分散 3.粘度:影响分散相液滴稳定性,传质系数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