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学习 学习中创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王欣.
Advertisements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复习课.
此课件由360大课堂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复习课.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角平分线的性质 本节内容 本课内容 1.4.
23.3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2.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2课时) 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 冯朝.
习题课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1 三角形判定的 六种应用.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19.3 梯形(第1课时) 等腰梯形.
八年级 上册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湖北省通城县隽水寄宿中学 刘大勇 黎 虎.
八年级 上册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2课时).
第十一章 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第2课时)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格林.
习题课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2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的四种应用类型.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授课教师: 杨 娟 班 级: 初二年级.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AC、BD相交于点O,过点O的EF与AD、BC交于E、F两点,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边边边”)
第二十七章 相 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4课时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 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 湖北省赤壁市教学研究室 郑新民
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六安皋城中学:付军. 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六安皋城中学:付军.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全等和相似 什麼是全等? 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圖形稱為全等。 什麼是相似? 形狀相同而大小並一定相同的圖形稱為相似。
第3课时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线段的有关计算.
正方形 ——计成保.
九年级 下册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9.2 证明举例(2) —— 米 英.
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
§13.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2.6 直角三角形(二).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课时).
4.2 相似三角形.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课时 “边角边”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八年级 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2.6 直角三角形(1).
例1.如图,已知:AB∥CD,∠A=70°∠DHE=70°,求证:AM∥EF
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毕达哥拉斯
岱山实验学校欢迎你 岱山实验学校 虞晓君.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 作三角形.
11.2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⑶.
1.5 三角形全等的 判定(2)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海南华侨中学 叶 敏.
九年级数学(上)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2.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
(人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 12.3 等腰三角形(1) 磐石市实验中学.
辅助线巧添加 八年级数学专项特训: ——倍长中线法.
13.3 等腰三角形 (第3课时).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3.4圆周角(一).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 第五章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厦大附中 张发斌.
第三章 三角形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1课时).
6.3正方形. 6.3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1. 正方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锐角三角函数(1) ——正 弦.
3.4 角的比较.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海口十中 孙泽畴.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正方形的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合作中学习 学习中创新

全等三角形复习 临颍县杜曲镇第一初级中学 三角形的复习 执教教师:赵安民

教学目的:通过概念的复习和 典型例题评析,使学生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典型例型评析。 教学难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SAS、ASA、AAS、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SAS、ASA、AAS、SSS、HL

边边边: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边角边: 有两边和它们夹角对应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 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 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 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

探究反映的规律是: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 形全等(简写成“斜边、 直角边”或“HL”).

三角形全等的识别的方法: SSS: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有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SA: 有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直角三角形)HL: 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 三角形全等的证题思路:

小试锋芒: 已知:如图∠B=∠DEF,BC=EF,补充条件 求证:ΔABC≌ ΔDEF (1)若要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_____; AB=DE (2) 若要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 ∠ACB= ∠DEF (3) 若要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 ∠ A = ∠ D (4)若要以“SSS” 为依据,还缺条件_____; AB=DE、AC=DF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 (5)若∠B=∠DEF=90°要以“HL” 为依据, 还缺条件_____ AC=DF

例题选析 例1: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 =∠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AD=AE B. ∠AEB=∠ADC C.BE=CD D.AB=AC B 例2:已知: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O点,∠1=∠2,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D

例3.如图,AM=AN, BM=BN 说明△AMB≌△ANB的理由 解:在△AMB和△ANB中 ∴ ≌ ( ) 已知 AN BM AB AB   ∴ ≌ ( ) 已知 AN BM AB AB △ABM SSS △ABN

例4。如图,∠B=∠E,AB=EF,BD=EC,那么△ABC与 △FED全等吗?为什么? ∴BD-CD=EC-CD。即BC=ED   A 在△ABC与△FED中 考考你 ∴△ABC≌△FED(SAS)

巩固练习 1.如图,∠1=∠2,∠3=∠4 求证:AC=AD 证明:∵∠ABD=180-∠3 ∠ABC=180-∠4 而∠3=∠4(已知)    而∠3=∠4(已知)    ∴∠ABD=∠ABC    在△ABD和△ABC中    ∠1=∠2(已知 )    AB=AB (公共边)    ∠ABD=∠ABC (已知 )      ∴△ABD ≌ △ABC(ASA ) ∴A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已知,如图,∠1=∠2,∠C=∠D 求证:AC=AD 在△ABD和△ABC中 ∠1=∠2 (已知) ∠C=∠D (已知) AB=AB(公共边) ∴△ABD≌△ABC (AAS) ∴A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证明: 1 2

P A B C 3.如图,PA=PB,PC是△PAB的 角分线,∠A=55°求:∠B的度数 解:∵PC是△ APB的角平分线 ∴∠APC= (三角形角平分线意义) 在 中 ∴ ≌ ( ) ∴ ∠A=∠B( ) ∵ ∠A=55°(已知) ∴ ∠B=∠A=55°(等量代换) P A B C 第12题 ∠BPC △APC和△BPC PA=PB(已知) ∠BP C ∠AP 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PC=PC(公共边) △APC △BPC SAS

﹛ 4:如图,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F=CE,BE = DF,BE∥DF,求证:AB∥CD。 证明: ∥ ≌ 在⊿AEB和⊿CFD中 AE=CF ∠1=∠2 BE=DF ﹛ ∥

5.已知,如图 、A 、E、F、C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AB⊥BE,CD⊥DF,AB=CD,AE=CF,请问:BF是否等于DE?说明理由。

例: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试说明:BF=CF.

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B,F,C在一条直线上,试说明:F是BC的中点. 扩散一: 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B,F,C在一条直线上,试说明:F是BC的中点.

扩散二: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上的一点,试说明:BF=CF.

扩散三:已知:如图,AB=AC,DB=DC,F是DA延长线上的一点,试说明:BF=CF.

扩散四:已知:AB=AC,DB=DC,F是直线AD上一动点(即点F在直线AD上运动),点F在AD上不停的运动. 你发现什么规律

扩散五: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延长线上一点,试说明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

扩散六:已知:如图,AB=AC,DB=DC,F是AD上的一点,试说明: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

扩散七:已知:如图,AB=AC,DB=DC,F是DA延长线上的一点,试 说明:点F到AB,AC的距离相等.

扩散八:已知:如图,AB=AC,DB=DC,点F在直线AD上运动,那么点F到AB,AC的距离有何关系?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进行证明.

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1)数学知识方面: (2)数学方法方面: (3)其它方面:

作业题: 课本P115. T2. 3 .4 .5. 6

再见 愿你架起理想的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