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Advertisements

中医系 陈良金 三峡大学医学院 1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 机。 2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 断和鉴别诊断。 3 、熟悉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高热 证的急救处理。 4 、了解外感发热的调护、预后 目的要求.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为治风剂。 概述 · 定义.
外感发热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 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 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断 和鉴别诊断。 掌握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经行发热. 一、概 述 (一)定义: 概念: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证,称 “ 经 行发热 ” 。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 12/P30 分析:论述了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与基本 病机及《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伤寒杂病论》及其思想. 内容提示: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与整理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 要求: 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曲折命运 理解《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学术思想.
伤寒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2006 年 2 月. (三)寒热错杂痞证 1. 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 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 主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
方剂与中成药 二、泻下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属于 “ 八法 ” 中的 “ 下法 ” 。 含义 《内经》: “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 其实者,散而泻之。 ” 立法依据 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温病常用诊法.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二十章 祛湿剂.
腹满寒疝宿食病 脉证治第十.
温 病 学.
和 解 剂.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风 温.
二、热证  (一)   栀子豉汤类证 .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5 《伤寒论》主症和主脉辨证辨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运高.
中医抗衰老漫谈——安佰海.
肝与胆 中医学教研室.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和 解 剂.
第二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泻下积滞,攻逐水饮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二、伤寒表实证 (一)   麻黄汤证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英洪友.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第九章 外感病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 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 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 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 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定义: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研究进展 刘兆宜 导师:沈琳.
第三节:问 诊 一:问诊的意义 二:问诊的方法 三:问诊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第 二 章 泻 下 剂.
Kuài sù yuē huì.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表245 妇人产后病概论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经行感冒.
痉 病 痉病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病理产物病因.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七、结胸证.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二、阳明病实证 (一)承气汤证.
第8条: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董振华.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第四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主讲教师:英洪友.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第五章 八纲辨证 主讲:赵中玮.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一、少阳病变证治则

学习要求: 掌握柴胡桂枝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熟悉柴胡加芒硝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热入血室证

二、柴胡桂枝汤证

少阳兼表的证治 (146/P274) 病程:六七日 证候:太阳 发热-----正邪交争 微恶寒-------较恶寒为轻 证候:太阳 发热-----正邪交争 微恶寒-------较恶寒为轻 支结烦疼-------较全身痛为轻 少阳 微呕-------较心烦喜呕为轻 心下支结-------较胸胁苦满为轻 病机:伤寒日久,邪郁少阳而太阳表证不解 治疗:柴胡桂枝汤------解太少两经之邪 案例录像 伤 寒

  三、大柴胡汤证

少阳病兼里实的证治 (103/P276) 病程:过经十余日 误下:反二三下之 病程曲折性 复诊: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 治疗:先与小柴胡汤 若变为: 病程曲折性 太阳病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微烦 实热积滞 治疗:下之则愈——大柴胡汤— 和解少阳,通下热结

少阳病误下后的几种转归: 误下后 柴胡证仍在 变成大结胸证 变成半夏泻心汤证(痞证) 变成大柴胡汤证 耗伤气血,变为悸而惊 临床生动活泼,以辨证为主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燥热不去,反迫津下行 辨证 病程:十三日不解 胸胁满而呕——少阳证 日晡所发潮热——阳明证 证候 误治后果:已而微利 下之以不得利——里实既去,不应再利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燥热不去,反迫津下行 辨证 伤寒 诊断:潮热者,实也 和解通下 治疗:先与小柴胡汤(和解) 病不罢,后与柴胡加芒硝汤—

大柴胡汤证与柴胡加芒硝汤证的鉴别 正未伤,以痞满为主 大柴胡汤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少阳兼阳明 正已伤,以燥实为主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147/P281) 伤 寒 病程:五六日 误治:已发汗,复下之-------太阳病误治邪陷 变证:往来寒热、心烦、但头汗出----- 邪郁少阳,枢机不利,胆火上扰 胸胁满微结、渴而不呕、小便不利----- 邪郁少阳,三焦壅滞、决渎失职,水饮内停 病机:邪入少阳,三焦气机不利,水饮内停 治疗: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伤 寒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邪入少阳,痰热扰心,肝失疏泄的证治(107/P283) 病史:伤寒八九日,下之——表邪误下,邪陷少阳 胸满-----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烦惊、谵语----痰热扰心,心神被蒙 小便不利-----三焦壅滞,气化不利 一身困重,难以转侧----痰热阻络,气机不畅 病人 证候 治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清热,化痰宁神

七、热入血室证

热入血室的证候及治法 (143/P285) 妇女病(热入血室症状较重者) 中风----太阳表证,发热恶寒,自汗,脉浮缓 经水适来---病中月经来潮 得之七八日,热除---表邪乘血室空虚内入,身无热。 脉迟身凉----热与血结,血行不畅,热入故身凉 胸胁下满,如结胸状----瘀热上逆,胸胁胀满如结胸状 谵语-------瘀热上扰,神志不清 诊断:此为热入血室 治疗:刺期门----肝经募穴 随其实而取之----刺之以泻肝热血实,血室得清 诸证仍愈。 证 候

热入血室寒热如疟的证治(144/P285) 妇女病(热入血室症状较轻者) 病因:中风-------必有表证 病程:七八日,病中月经来潮 证候: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血室空虚, 邪与血结,邪犯少阳,正邪交争 诊断:热入血室 病理补述:其血必结----热与血结,脉道被阻,正气 难通,正邪相拒,寒热如疟 治疗:小柴胡汤------疏肝清热,退寒热

热入血室的证治及禁例 (145/P285) 妇女病 病因:伤寒---当有太阳表证 证状: 发热、经水适来---发热期间,月经来潮表邪乘 虚内陷与阴血互结 昼日明了---白昼属阳,阳能胜阴,故神识清楚。 暮则谵语---夜晚属阴,阴邪更甚,热扰血分 神明不安,语言错乱 如见鬼状---神昏谵语,视觉失常 诊断:热入血室 治禁: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病在下焦,禁用汗吐下法 机转:必自愈----经水未断,热随血去而自愈 妇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