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保護、家庭暴力 性騷擾及性侵害宣導與通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妨害性自主罪 性交的定義  以性器進入他人之性器、 肛門或口腔之行為。 。  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體部 位器物進入他人之性器、 肛門之行為。
Advertisements

壹、兒少保護個案相關法令 一、個案內涵(一)法令禁止兒少從事之行為
兒少保護評估暨通報輔導 西區學生輔導中心 李佩玲 學校社工督導 法律 愛 專業.
從法律的觀點來建構 性別平等與校園安全 臺東縣警察局婦幼隊 組長 余麗娟.
性別平等與兒少福利法 高雄少年法院庭長 陳美燕.
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防治與個案輔導 陳汯諄臨床心理師 內容請勿翻印.
兒少保護相關法令與實務 (未經同意 請勿轉載) (經驗分享 不支鐘點費) 報告人: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主任 劉麗貞.
兒童及少年保護 輔導知能研習 主講人: 日新國中 校長 吳國彰.
兒童及少年保護 陳信峯校長.
兒童及少年保護 陳瑞雍校長.
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宣導 主講人:沈素珊 主任 2008張淑慧.
兒少保護辨識、法令、通報與輔導 講師:斗南高中 游淑英校長.
兒少保護與高風險家庭通報處理 臺中市北區中華國小102學年度新進人員研習 張淑慧.
兒少保護與高風險家庭 的辨識與評估 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社會處 2017/3/10.
兒少保護通報處理流程介紹 主講人:校長林麗雪.
兒少保護通報處理流程介紹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陳秀婷/張美慧 社工督導員 2012/10/19.
兒少保護相關法規與配套措施介紹 台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黃靖容 社工師.
兒少保護與責任通報 高風險與高關懷家庭及個案 輔導資源與實務 特教資源與實務 ……輔導處
104學年度第二學期 推動兒少保護機制 宣 導 主講:臺中市東區力行國民小學 王 財 隱 校長
臺中市立龍井國民中學 推動友善校園計畫 101學年兒少保護宣導 校長 李瑞連.
2015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 城区国税局 李根运 二O一六年三月.
兒保工作的歷史發展與任務 王秀燕 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 助理教授.
認識兒童及少年保護 張貴傑.
兒童及少年相關法規講座 法律扶助基金會花蓮分會 蔡雲卿律師.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相關法規介紹 前峰國中學務主任晏向田 2017/3/15.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內湖社會福利服務中心 主任 張 必 宜
校園兒少保護機制的辨識與通報 呂蕙美.
兒童及少年保護Q&A ~目錄~ 壹、前言 一、什麼教育人員是兒少保護網絡的一員? 二、目前政府在兒少保護領域有什麼法律規定?
兒少保護及 高風險家庭通報.
兒少保護簡介與實務 中正國小 楊盛錩 中華民國 九十九 年 十 月 五 日 2008張淑慧.
家庭暴力防治及目睹兒童 之輔導及處遇 主講人:沈素珊 主任.
兒童及少年保護相關 法規與實務 陳 儷 今.
性、權力與法律 ─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之法令解析
題目:兒童及少年保護宣導 資料整理:蔣德馨主任 日期: 資料來源:教育部訓育委員會主任劉麗貞
關懷一起來-保護案件、通報簡介 嘉義市政府 社會處 李芳琪.
家庭暴力目睹兒少辨識、法令、通報與輔導 講師:斗南高中 游淑英校長.
剪斷臍帶剪斷的一剎那....
兒少保護暨高風險家庭的辨識與協助.
兒少保護、家庭暴力、性侵害 暨性騷擾、目睹兒童的 法令、通報與迷思
高風險家庭輔導與策略 甚麼是「高風險家庭」?
兒童及少年保護.
兒少保護的法規、通報、因應與調查機制 花蓮縣中城國小校長 董政欽
兒少保護、家庭暴力、 性侵害暨性騷擾、目睹兒童 的通報與輔導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劉貞芳 督導
兒少保護宣導 兒少事件、性侵害、性騷擾的辨識、通報及輔導
兒少保護相關法令、政策之介紹與宣導 報告人:王立杰科長(教育處學管科).
兒童及少年保護 輔導知能研習 主講人: 虎山國小 校長 周維賢.
沒你「救」不行 -兒少保辨識與通報-  新北市立中正國中 專任輔導教師 黃怡寧.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社工督導員 彭佳慧
高關懷兒童輔導諮商策略 呂蕙美 99/10/13.
幼兒園通報類別及通報系統介紹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葉怡伶.
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兒少保護輔導機制宣導
校園霸凌、性侵害、性騷擾 、體罰事件之防處 簡 報.
性侵害、性騷擾事件辨識 與家庭暴力防治 臺中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督導 劉貞芳.
林森國民小學99學年度 班級親職教育活動 宣導事項說明.
新竹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專輔人員 駐校社工師 鄧詩蓉
性平暨家暴防治研習 ~兒少保護~ 主講人:鍾祁芳校長.
Web Service 1.
多元文化訪視技巧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 副處長王蘭心
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 兒少保護輔導機制宣導
兒童及少年保護法宣導 主講人:黃坤永校長 日期:
指導老師:王立杰老師 組員:蔡雨潔 周朝妤 蔡宜玟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社會福利法規.
認識 「遊戲軟體分級」 管理辦法 王秀鶯 編製.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 南崁國民中學101學年度兒少保護暨家暴防治宣導 主講人 沈亞丘校長.
講題:兒少保護之辨識 與通報 主講人:林茂生校長
兒權法及家防法介紹 基隆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主任蔡欣宜 105年4月25日.
兒少保護通報處理流程介紹 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 陳秀婷/張美慧 社工督導員 2012/10/19.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兒少保護、家庭暴力 性騷擾及性侵害宣導與通報

推動校園關懷目睹家暴兒少工作

推動校園關懷目睹家暴兒少工作

推動校園關懷目睹家暴兒少工作

推動校園關懷目睹家暴兒少工作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0條 任何人對於兒童及少年不得有下列行為: 1 遺棄。 2 身心虐待。 2 身心虐待。 3 利用兒童及少年從事有害健康等危害性活動或欺 騙之行為。 4 利用身心障礙或特殊形體兒童及少年供人參觀。 5 利用兒童及少年行乞。 6 剝奪或妨礙兒童及少年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 7 強迫兒童及少年婚嫁。 8 拐騙、綁架、買賣、質押兒童及少年,或以兒童 及少年為擔保之行為。 <續下頁>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0條續 9 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猥褻行為或性交。 10 供應兒童及少年刀械、槍、彈藥或其他危險物品。 9 強迫、引誘、容留或媒介兒童及少年為猥褻行為或性交。 10 供應兒童及少年刀械、槍、彈藥或其他危險物品。 11 利用兒童及少年拍攝或錄製暴力、猥褻、色情或其他 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發展之出版品、圖畫、錄影帶、錄音 帶、影片、光碟、磁片、電子訊號、遊戲軟體、網際網路 或其他物品。 12 違反媒體分級辦法,對兒童及少年提供或播送有害其 身心發展之出版品、圖畫、錄影帶、影片、光碟、電子訊 號、網際網路或其他物品。 13 帶領或誘使兒童及少年進入有礙其身心健康之場所。 14 其他對兒童及少年或利用兒童及少年犯罪或為不正當 之行為。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4條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 警察、司法人員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 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立 即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 過二十四小時: 一 施用毒品、非法施用管制藥品或其他有害身心 健康之物質。 二 充當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場所之侍應。 三 遭受第三十條各款之行為。 四 有第三十六條第一項各款之情形。 五 遭受其他傷害之情形。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4條續 其他任何人知悉兒童及少年有前項各款之情形者, 得通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於知悉或接獲通報前二 項案件時,應立即處理,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 時,其承辦人員並應於受理案件後四日內提出調 查報告。 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及處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 關定之。 第一項及第二項通報人之身分資料,應予保密。

通報責任 家庭暴力防治法(§50):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臨床心理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 警察人 員、移民業務人員及其他執行家庭暴力防治人員,在執行 職務時知有疑似家庭暴力情事者 ,應立即通報當地主管機關,至 遲不得逾二十四小時。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8):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員, 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34): 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司法人員 及其他執行兒童及少年福利業務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 十四小時。

通報方式 網路通報:責任通報人員或民眾可運用線上通報 系統(http://ecare.moi.gov.tw/index.jsp?css=2,詳 附件1)進行網路通報。 傳真通報:責任通報人員可填寫通報單傳真至當 地家庭暴力暨(及)性侵害防治中心完成通報。 113通報:一般民眾可撥打113通報。

各級學校及幼稚園通報兒童及少年保護與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注意事項及處理流程 ..\..\性騷擾與性侵\各級學校及幼稚園通報兒童 及少年保護與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注意事項 及處理流程.docx ..\..\性騷擾與性侵\性侵害犯罪事件通報表.doc ..\家庭暴力與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表(非性 侵害事件).doc

家庭暴力與兒童少年保護事件通報表

性侵害犯罪 事件通報表

高風險家庭通報 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家中 成人時常劇烈爭執、互毆、揚言報復、 無婚姻關係且頻換同居人等。 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 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兒 童乏人照顧,或有疏忽之情形。 家中成員罹患精神疾病,或酒癮、藥 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什麼是高風險家庭? 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 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 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 等。 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 ..\高風險家庭評估表.doc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61條 違反通報責任之罰則 違反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處新 臺幣六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鍰。

全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網絡圖 社政 警政 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 律師 戶政 教育 心理輔導 司法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 民間基金會 NGO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民間基金會 NGO 警政 心理輔導 律師 社政 庇護安置 司法 各地方家庭暴力及 性侵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防治委員會 衛生醫療 戶政 教育 職業訓練與就業服務

網站資源 http://www.gender.edu.tw/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 全球資訊網.mht http://www.gender.tp.edu.tw/臺北市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 性別平等教育資訊網 -- 99年度影片導讀 http://gender.cpshs.hcc.edu.tw/index.p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