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肖邦故园 雅-伊瓦什凯维奇. 肖邦故居博物馆 肖邦塑像 肖邦故居的练琴房 肖邦画像肖邦画像.
Advertisements

(一)由来: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冬至后 108 天,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在每年的阳历 4 月 5 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 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 “ 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时万物皆洁 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 名。 ”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变色龙 (俄)契诃夫 作者简介 契诃夫( 1860 — 1904 ),俄国伟大的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 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二十岁开 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还写 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短篇小说有 《凡卡》《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
社 戏 短篇小说 鲁迅.
童年的朋友 高尔基 泰兴市济川初级中学.
唐诗两首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登岳阳楼 ——杜甫.
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鲁 迅.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wu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他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6岁出嫁,23岁守寡,守了23年寡。冯顺弟并不富有,却处处为儿子的教育设想。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儿子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冯顺弟.
梦想的力量.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臧克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们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会跟人走,星星究竟是怎么会嵌在天空中
《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他以自己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会实现。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课文导入.
先秦诸子散文.
高一语文 必修1 基础知识复习专题.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下面大家说说自己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我们学习《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了解 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1.
16.桥 南边小学 韩巧仪 写法 洪水 形象 语言1 语言2 语言3 语言4 想象说话 图片.
四年级试卷分析 千山教师进修学校 张艳玲.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第一单元  秋天的故事.
第16课时: 桥.
寓言四则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2、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3、智子疑邻《韩非子》 4、塞翁失马《淮南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缅怀先烈”之旅 班级:六年级 教者:贾瑞涛.
扁鹊传.
2017/3/ 年宜宾市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评讲 筠连中学 闫相同.
孤独之旅 曹文轩 溪头中心学校 汪永超.
蜡烛 西蒙诺夫.
童年的发现 (俄)费奥多罗夫.
第八课 童年的发现 R 五年级下册.
Dí 爱迪生.
爱迪生救妈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5.我给江主席献花 第一课时 侯小群.
作者 朗读 感知 阅读1 阅读2 阅读3 练习.
搭 石.
女排,中国的骄傲.
师说 作者:韩愈 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论 述有关教师的不朽之作.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们为什么使你难忘?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师恩难忘》。首先我们就去名人殿堂来认识一下作者。
学习目标 一、 通过诵读感知,理清故事情节。 二、 通过赏读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三、 通过研读辩论,理解小说主题.
项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制作人:语文组教师詹永碧.
第十二课 《三个小学生》.
第三节 1.熟悉现代汉字字音的特点。 2.根据形声字的表音功能,利用声旁来分析汉字的字音。 2017/9/11.
小石潭记 (游记散文) 柳 宗 元.
单元导读告诉了 我们什么 ?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 些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记念刘和珍君.
第10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 瓦子中学 张广秀.
与太阳有关的诗文: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小石潭记(复习课).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李广射虎.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
29 父亲和鸟.
  你喜欢鸟吗?这些鸟可爱吗?.   你喜欢鸟吗?这些鸟可爱吗?   自己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把课后“我会认”里出现的字多读几遍。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指读课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的词——《清平乐 村居》。
社戏 鲁迅.
社戏 鲁迅 制作:南京浦口三中滕宏江.
18 她是我的朋友 炸死 医院 确认 输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献血 颤抖 恒心 草垫 擦拭 过程 啜泣 一动不动 捂住 呜咽 掩盖 拳头 竭力制止 轻柔 shū 炸死 医院 确认 输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献血  颤抖 恒心 草垫 擦拭 过程  啜泣 一动不动 捂住 呜咽.
18 她是我的朋友.
27 她是我的朋友 俞振红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题与文章有什么联系。 看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带着问题读书。
全品 中考复习方案 语文分册 制作人:朱琨珂.
十六年前的回忆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街小学校 王明金.
玲玲的画 龙山中心小学二年级 张冬梅.
标题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高—(5)班 吴蒙.
19 爱发脾气的孩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
冬日课件制作 田东四中:陆梅冬 2006年3月19日.
你知道普通話有多少個聲母嗎﹖ 答案:23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介绍作者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 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 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周树人 豫才 2.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3.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呐喊 彷徨 4.小说集:《 》《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朝花夕拾 5.散文集:《 》 6.散文诗集:《 》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其中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野草

大沽口事件和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奉军在日帝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国民军队同奉军作战。日帝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天津大沽口事件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 1926年3月18日, 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60多个团体和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军舰侵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大会决定: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请国民军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战。 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当队伍来到段政府国务院门前时,遭到埋伏的军警排枪射击和大刀砍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 鲁迅把这一天称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写作背景1 (大沽口事件)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写作背景2 (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47人,伤200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刘和珍烈士遗像 杨德群烈士遗像

写作背景3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等人) 盲目地引入“死地” 。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此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屠戮 寥落 长歌当哭 朗读课文,准确读出下列字音: fěi pū 菲薄 踌躇 桀骜 租赁 黯然 噩耗 不惮 喋血 尸骸 干练 攒射 浸渍 屠戮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踌躇 桀骜 租赁 黯然 噩耗 不惮 喋血 尸骸 干练 攒射 浸渍 殒 身不恤 立仆 惩创 dàng liáo lù fěi chóuchú jié’ào àn è lìn dàn hái dié  gàn cuán zì pū chuāng  yǔn xù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结构内容 一(1、2)、写作文章的源起。 二(3、4、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三(6、7)、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

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注意:区别“写作思路”与“谋篇布局”(含线索、内容、情感、手法等)

1、文中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走近刘和珍 1、文中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2、假如刘和珍的家乡要为刘和珍塑像,请你作设计师,你该如何设计? (提示:塑像材料、人物姿态、内在神韵)

向往革命,追求真理,敢于斗争,有责任心,关心母校和国家前途的和蔼可亲的热血青年。

一曲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 一声唤醒庸人大众的沉重呐喊, 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 作者还提到了哪几类人?他们在国难中有什么表现?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 一曲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 一声唤醒庸人大众的沉重呐喊, 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

芸芸众生都几许? 爱国青年 欣然请愿 反动势力 庸人 饭后谈资 苟活者 微茫的希望 激励 控诉 怒驳 警醒 剖析 以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为代表的情愿群众 段祺瑞政府 “八国联军” 帮闲文人 散布流言 开枪杀人 控诉 怒驳 无恶意的闲人、麻木的民众 警醒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 剖析

含英咀华 思考探究 1、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文中一共有八处,请找出来,体会作者每处的用意。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哀痛者和幸福者”矛盾吗? 3、品味第四节最后一段,思考:①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②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的沉默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③如何理解“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句话?

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是在于述评“三·一八”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三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三者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悼念 爱国青年 庸人 唤醒 反动势力 控诉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通过对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的叙述,歌颂爱国青年追求真理、反抗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抨击反对军阀屠杀人民的凶残卑劣和走狗文人造谣中伤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吸取教训,奋起斗争。

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僬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挽歌>>译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