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函数 主要内容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定义 函数性质 函数运算 函数的逆 函数的合成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 计算法概述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基本积分表 三、不定积分的性质及简单计算 四、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判断推理,必须学会这些 主讲老师:小胡胡 2016年3月25日20:00 YY频道: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的性质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高等部分,是代数学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相互作用 第三章.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語法與修辭 骨&肉 老師:歐秀慧.
 函数的性质之奇偶性与周期性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热点命题 深度剖析 思想方法 感悟提升.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数理逻辑 课程XI.
计算机问题求解 – 论题 函数 2018年11月20日.
第八模块 复变函数 第二节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二、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第六章 集合的基数 在前面我们的基数简单的看作集合元素的个数,这对于有限集来说没有问题,但对于无限集而言,“元素的个数”这个概念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两个集合的“大小”,“相同”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形式的描述元素“多少”的概念数学工具是函数。 先讨论自然数集合,有限集,无限集。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数列.
实数与向量的积.
集合的等势 基数的定义 基数的运算 基数的比较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复习.
第十章 双线性型 Bilinear Form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网址: gdjpkc.xmu.edu.cn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4.偏序集合中的几个特殊元素 定义:设(A,≤)是一个偏序集合, BA,若存在一个元素bB,对所有b‘B都有b’≤b, 则称b是B的最大元;若都有b≤b‘, 则称b是B的最小元。特别B=A时,称b为A的最大元或最小元。 例:A1={1,2,3,4,5,6},(A1,) 1为A1的最小元,6为A1的最大元.
离散数学-集合论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第四章 函数 4.1函数的概念 数值函数可以表示为二元组的集合 数值函数是特殊的二元关系: 所涉及的元素的集合是数值的集合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2.2矩阵的代数运算.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第八章 函数 主要内容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定义 函数性质 函数运算 函数的逆 函数的合成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五章 函数 函数也叫映射,交换,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高数中,函数的概念是从变量的角度提出来的,这种函数一般是连续或间断连续的函数,这里将连续函数的概念推广到离散量的讨论,即将函数看作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
第八章 函数 主讲:李春英 办公地点:软件大楼202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認識函數.
《离散结构》 二元运算性质的判断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王爱丽.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3章  函数与方程  第2课时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人教A版 必修一 3.1·函数与方程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陪集 例:三次对称群S3={e,1, 2, 3, 4, 5}的所有非平凡子群是:
集合的等势 基数的定义 基数的运算 基数的比较
高中数学 选修2-2  最大值与最小值 江宁高中 申广超.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函数与导数 临猗中学 陶建厂.
第二章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函数 主要内容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函数定义 函数性质 函数运算 函数的逆 函数的合成 双射函数与集合的基数

8.1 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主要内容 函数定义与相关概念 函数定义 函数相等 从A到B的函数f:AB BA 函数的像与完全原像 函数的性质 单射、满射、双射函数的定义与实例 构造双射函数 某些重要的函数

函数定义 定义8.1 设 F 为二元关系, 若x∈domF 都存在唯一的 y∈ranF 使 xFy 成立, 则称 F 为函数 对于函数F, 如果有 xFy, 则记作 y=F(x), 并称 y 为F 在 x 的值. 例 F1={<x1,y1>,<x2,y2>,<x3,y2>} F2={<x1,y1>,<x1,y2>} F1是函数, F2不是函数 定义8.2 设F, G 为函数, 则 F=G  FG∧GF 如果两个函数F 和 G 相等, 一定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 domF=domG (2) x∈domF=domG 都有F(x)=G(x) 函数F(x)=(x21)/(x+1), G(x)=x1不相等, 因为 domFdomG.

从A到B的函数 定义8.3 设A, B为集合, 如果 f 为函数, domf=A, ranfB, 则称 f 为从A到B的函数, 记作 f:A→B. 例 f:N→N, f(x)=2x 是从N到N的函数, g:N→N, g(x)=2 也是从N到N的函数. 定义8.4 所有从A到B的函数的集合记作BA, 读作B上A,符 号化表示为 BA = { f | f:A→B } |A|=m, |B|=n, 且m, n>0, |BA|=nm 当A或B中至少有一个集合是空集时, 可以分成下面三种情况: A=且B=, 则BA=={}. A=且B≠,则BA=B={} A≠且B=, 则BA=A= 

实例 例1 设A={1,2,3}, B={a,b}, 求BA. 解 BA={ f0, f1, … , f7}, 其中 f0 = {<1,a>,<2,a>,<3,a>} f1 = {<1,a>,<2,a>,<3,b>} f2 = {<1,a>,<2,b>,<3,a>} f3 = {<1,a>,<2,b>,<3,b>} f4 = {<1,b>,<2,a>,<3,a>} f5 = {<1,b>,<2,a>,<3,b>} f6 = {<1,b>,<2,b>,<3,a>} f7 = {<1,b>,<2,b>,<3,b>}

函数的像和完全原像 定义8.5 设函数 f:A→B, A1A, B1B (1)A1在 f 下的像 f(A1) = { f(x) | x∈A1}, 当A1= A时,称为函数 的像 f(A) (2) B1在 f 下的完全原像 f 1(B1)={x|x∈A∧f(x)∈B1} 注意: 函数值与像的区别:函数值 f(x)∈B, 像f(A1)B 设B1B,显然B1在 f 下的完全原像 f 1(B1)是A的子集,考虑 A1A,那么f(A1) B的完全原像就是f 1(f(A1))。一般说来 f 1(f(A1))≠A1, 但是A1f 1(f(A1))

例如函数f:{1,2,3}→{0,1}, 满足 f(1)=f(2)=0, f(3)=1 令A1 ={1}, 那么有 f-1(f(A1))=f-1(f({1}))=f-1({0})={1,2} 这时A1f -1(f(A1)).  例 设 f:N→N, 且 令A={0,1}, B={2}, 那么有 f(A) = f( {0,1}) = { f(0), f(1)}={0,2} f 1(B) = f 1({2})={1,4}

函数的性质 定义8.6 设 f:A→B, (1) 若 ranf=B, 则称 f:A→B是满射的 (2) 若 y∈ranf 都存在唯一的 x∈A 使得 f(x)=y, 则称 f:A→B 是单射的 (3) 若 f:A→B 既是满射又是单射的, 则称 f:A→B是双射的 例2 判断下面函数是否为单射, 满射, 双射的, 为什么? (1) f:R→R, f(x) = x2+2x1 (2) f:Z+→R, f(x) = lnx, Z+为正整数集 (3) f:R→Z, f(x) = x (4) f:R→R, f(x)=2x+1 (5) f:R+→R+, f(x)=(x2+1)/x, 其中R+为正实数集. 

例题解答 解(1) f:R→R, f(x)=x2+2x1 f(x)=x2+2x1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不是单调函数, 在x=1取 得极大值0. 既不是单射也不是满射的 (2) f:Z+→R, f(x)=lnx 是单调上升的, 是单射的. 但不满射, ranf={ln1, ln2, …}. (3) f:R→Z, f(x)= x 是满射的, 但不是单射的, 例如f(1.5)=f(1.2)=1 (4) f:R→R, f(x)=2x+1 是满射、单射、双射的, 因为它是单调函数并且ranf=R (5) f:R+→R+, f(x)=(x2+1)/x f(x)=(x2+1)/x 不是单射的, 也不是满射的, 当x→0时, f(x)→+∞;而当x→+∞时, f(x)→+∞.在x=1处函数f(x)取得极小 值 f(1)=2. 该函数既不是单射的也不是满射的

实例 例3 对于给定的集合A和B构造双射函数 f:A→B (1)A=P({1,2,3}), B= {0,1} {1,2,3} (3) A=Z, B=N (4) , B=[1,1]

解答 (1) A={,{1},{2},{3},{1,2},{1,3},{2,3},{1,2,3}}. B={f0, f1, … , f7}, 其中 f0={<1,0>,<2,0>,<3,0>}, f1={<1,0>,<2,0>,<3,1>}, f2={<1,0>,<2,1>,<3,0>}, f3={<1,0>,<2,1>,<3,1>}, f4={<1,1>,<2,0>,<3,0>}, f5={<1,1>,<2,0>,<3,1>}, f6={<1,1>,<2,1>,<3,0>}, f7={<1,1>,<2,1>,<3,1>}.  令 f:A→B, f()=f0, f({1})=f1, f({2})=f2, f({3})=f3, f({1,2})=f4, f({1,3})=f5, f({2,3})=f6, f({1,2,3})=f7

解答 (2) 令 f:[0,1]→[1/4,1/2], f(x)=(x+1)/4 (3) 将Z中元素以下列顺序排列并与N中元素对应: Z: 011 2 23 3 …      ↓↓ ↓ ↓ ↓ ↓ ↓ N: 0 1 2 3 4 5 6 … 这种对应所表示的函数是: (4) 令 f:[π/2,3π/2]→[1,1]  f(x) = sinx

某些重要函数 定义8.7 (1)设 f:A→B, 如果存在c∈B使得对所有的 x∈A都有 f(x)=c, 则称 f:A→B是常函数. (2) 称 A上的恒等关系IA为A上的恒等函数, 对所有的x∈A都 有IA(x)=x. (3) 设<A, ≼>, <B, ≼>为偏序集,f:A→B,如果对任意的 x1, x2∈A, x1≺x2, 就有 f(x1)≼ f(x2), 则称 f 为单调递增的;如 果对任意的x1, x2∈A, x1≺x2, 就有f(x1) ≺f(x2), 则称 f 为严 格单调递增的. 类似的也可以定义单调递减和严格单调递 减的函数

实例 实数集R上的函数f:R→R, f(x)=x+1, 它是单调递增的和严 格单调递增的, 但它只是上面定义中的单调函数的特例. 而在上 面的定义中, 单调函数可以定义于一般的偏序集上. 例如:偏序集<P({a,b}),R>, <{0,1},≤>, R为包含关系, ≤ 为一般的小于等于关系, 令 f:P({a,b})→{0,1}, f()=f({a})=f({b})=0, f({a,b})=1, f 是单调递增的, 但不是严格单调递增的

某些重要函数 (4) 设A为集合, 对于任意的A'A, A'的特征函数 A ' : A→{0,1}定义为 A'(a)=1, a∈A' A'(a)=0, a∈A A' A'的每一个子集 A'都对应于一个特征函数, 不同的子集对 应于不同的特征函数. 例如A={a,b,c}, 则有 ={<a,0>,<b,0>,<c,0>},{a,b}={<a,1>,<b,1>,<c,0>}

实例 (5) 设R是A上的等价关系, 令 g:A→A/R g(a)=[a], a∈A 称 g 是从 A 到商集 A/R 的自然映射 不同的等价关系确定不同的自然映射, 恒等关系确定的自然 映射是双射, 其他自然映射一般来说只是满射. 例如 A={1,2,3}, R={<1,2>,<2,1>}∪IA g: A→A/R, g(1)=g(2)={1,2}, g(3)={3}

8.2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 定理8.1 设F, G是函数, 则FG也是函数, 且满足 (1) dom(FG)={x|x∈domF∧F(x)∈domG} (2) x∈dom(FG)有FG(x)=G(F(x)) 例如, F:R→R, F(x)=x+1, G:R+→R, G(x)=lnx, 则有: domF=ranF=R, domG=R+ ,ranG=R. F◦G是函数,但它的定义域不是整个实数集,只能是实数区 间(-1,+∞),且有 F◦G(x)=G(F(x))=ln(x+1).

推论 推论1 设F, G, H为函数, 则(FG)H和F(GH)都是函数, 且 (FG)H=F(GH) 推论2 设 f:A→B, g:B→C, 则 fg:A→C, 且x∈A都有 fg(x)=g(f(x)) 定理8.2 设f:A→B, g:B→C  (1) 如果 f:A→B, g:B→C是满射的, 则 fg:A→C也是满射的 (2) 如果 f:A→B, g:B→C是单射的, 则 fg:A→C也是单射的  (3) 如果 f:A→B, g:B→C是双射的, 则 fg:A→C也是双射的 注意:定理逆命题不为真, 即如果f g:A→C是单射(或满射、双 射)的, 不一定有 f:A→B 和 g:B→C都是单射(或满射、双射)的. 定理8.3 设 f:AB, 则 f = f  IB = IA f

反函数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 (1) 任给函数F, 它的逆F 1不一定是函数, 只是一个二元关系. (2) 任给单射函数 f:A→B, 则f 1是函数, 且是从ranf 到A的双 射函数, 但不一定是从B到A的双射函数 (3) 对于双射函数 f:A→B, f 1:B→A是从B到A的双射函数. 定理8.4 设 f:A→B是双射的, 则f 1:B→A也是双射的.对于双 射函数f:A→B, 称 f 1:B→A是它的反函数. 定理8.5 (1) 设 f:A→B是双射的, 则 f 1f = IB, f f 1 = IA (2) 对于双射函数 f:A→A, 有 f 1 f = f  f 1 = IA

反函数的性质 例5 设 求 f  g, g  f. 如果f 和 g 存在反函数, 求出它们的反函数.

求解 解  f:R→R不是双射的, 不存在反函数. g:R→R是双射的, 它的反函数是 g1:R→R, g1(x)=x2

集合的等势 集合的势是量度集合所含元素多少的量. 集合的势越大, 所含 的元素越多.  定义8.8 设A, B是集合, 如果存在着从A到B的双射函数, 就称 A和B是等势的, 记作A≈B. 如果A不与B 等势, 则记作A≉B. 例6 (1) Z≈N. Z中元素以下列顺序排列并与N中元素对应: Z: 0 1 1 2 2 3 3 … ↓ ↓ ↓ ↓ ↓ ↓ ↓ N: 0 1 2 3 4 5 6 … 这种对应所表示的函数是: 则 f 是Z到N的双射函数. 从而证明了Z≈N.

(2) N×N≈N. 为建立N×N到N的双射函数, 只需把N×N中所有的元素排成一个有序图形, 如下图所示 (2) N×N≈N. 为建立N×N到N的双射函数, 只需把N×N中所有的元素排成一个有序图形, 如下图所示. N×N中的元素恰好是坐标平面上第一象限(含坐标轴在内)中所有整数坐标的点. 如果能够找到“数遍”这些点的方法, 这个计数过程就是建立N×N到N的双射函数的过程. 按照图中箭头所标明的顺序, 从<0,0>开始数起, 依次得到下面的序列: <0,0>, <0,1>, <1,0>, <0,2>, <1,1>, <2,0>, … ↓ ↓    ↓   ↓ ↓ ↓ 0 1 2     3 4 5

集合等势的实例: N×N≈N N×N≈N. N×N中所有的元素排成有序图形

(3) N≈Q. 为建立N到Q的双射函数, 先把所有形式为p/q(p,q为整数且q>0)的数排成一张表. 显然所有的有理数都在这张表内. 请看下图.以0/1作为第一个数, 按照箭头规定的顺序可以“数遍”表中所有的数. 但是这个计数过程并没有建立N到Q的双射, 因为同一个有理数可能被多次数到. 例如1/1, 2/2, 3/3, …都是有理数1.为此我们规定, 在计数过程中必须跳过第二次以及以后各次所遇到的同一个有理数. 如1/1被计数, 那么2/2, 3/3, …都要被跳过. 表中数p/q上方的方括号内标明了这个有理数所对应的计数.

集合等势的实例: N≈Q N≈Q. 双射函数 f:N→Q, 其中f(n)是[n]下方的有理数. [18] [5] [4] [0] [1] [10] [11] -3/1 -2/1 -1/1 0/1 1/1 2/1 3/1 … [17] [3] [2] [12] -3/2 -2/2 -1/2 0/2 1/2 2/2 3/2 … … [6] [7] [8] [9] … -3/3 -2/3 -1/3 0/3 1/3 2/3 3/3 … [16] [15] [14] [13] … -3/4 -2/4 -1/4 0/4 1/4 2/4 3/4 … …

实数集合的等势 (4) (0,1)≈R. 其中实数区间 (0,1)={x| x∈R∧0<x<1}. 令 (5) [0,1]≈(0,1). 其中(0,1)和[0,1]分别为实数开区间和闭区间. 令 f : [0,1](0,1) 对任何a, b∈R, a<b, [0,1]≈[a,b],双射函数 f:[0,1]→[a,b], f(x)=(ba)x+a 类似地可以证明, 对任何a, b∈R, a<b, 有(0,1)≈(a,b).

实例 定理8.6 设A, B,C是任意集合, (1) A≈A (2) 若A≈B,则B≈A (3) 若A≈B,B≈C,则A≈C. 等势结果 N ≈ Z ≈ Q ≈ N×N 任何实数区间都与实数集合R等势 不等势的结果: 定理8.7 (康托定理) (1) N ≉ R; (2) 对任意集合A都有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