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探究新知 新知梳理 重难互动探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审稿: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6.2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 (1) 1 、函数 y = x 2 的图像是什么样子呢 ? 2 、如何画 y=x 2 的图象呢 ?
正视图侧视图 俯视图 柱体、锥体、 台体的表面积 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 你知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 系吗? 几何体表面积 展开图平面图形面积 空间问题 平面问题 提出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体积 广州市越秀区沙涌南小学 杨泳茹.
第30课 视图与投影.
第四章 几何图形专题复习.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
丰富的图形世界(2).
课件制作:郝玥.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专题22 空间几何体.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象鼻中心校 张长生.
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同学们好! 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张齐敏.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二十七章 相似 位似图形的概念、性质与画法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第5章 组合体的投影.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授课教师: 杨 娟 班 级: 初二年级.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4.2 证明⑶.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的体积.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四边形分类.
人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复习课) 设计制作:符桂昌 牙叉镇南叉小学.
第24章 圆 24.6 三角形的内切圆 学习目标 朱瑞丰 重难互动探究 课堂小结.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益智游戏流传到世界上不少国家,被称为“东方魔板”,它是用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木板构成图形的游戏。
§1.2.4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一) 高三数学组 李 蕾.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圆柱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3.5、三视图.
长方体的表面积 下.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第七章 组合体的画图 目的及要求: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学会运用形体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做到投影正确。
29.1 投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4.1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 因截平面的截切,在物体上形成的平面——截断面  用平面与立体相交,截去体的一部分——截切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5课 美妙的万花筒世界 ——如何实现LOGO重复命令的嵌套.
找 因 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倍数与因数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用向量法推断 线面位置关系.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生活中的几何体.
第3章 立体的投影.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分一分(二).
H a S = a h.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三视图.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探究新知 新知梳理 重难互动探究

探 究 新 知 活动1 知识准备 如图4-2-1,苏轼诗赞庐山: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探 究 新 知  活动1 知识准备 如图4-2-1,苏轼诗赞庐山: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一想,苏轼是从哪些方位去观察庐山的? 图4-2-1 [答案] 正面,侧面.

1.阅读教材P124,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视图名称.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活动2 教材导学 1.阅读教材P124,在图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视图名称. 图4-2-2

2.利用正方体积木摆成下面的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2.利用正方体积木摆成下面的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图4-2-3 [答案] 如图4-2-4所示. 图4-2-4 ◆ 知识链接——[新知梳理]知识点一

自学指导 1、能准确描述简单立体图形的视图,能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2、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体会全面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自学指导 阅读P123-126,回答下列问题: 1、投影分为哪几种? 2、视图属于哪一种投影? 3、什么叫做物体的三视图? 4、画三视图时需要注意什么格式和原则?

新 知 梳 理 主视图:从________得到的投影,称为主视图. 正面 俯视图:从________得到的投影,称为俯视图.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新 知 梳 理 知识点一 三视图的概念 主视图:从________得到的投影,称为主视图. 俯视图:从________得到的投影,称为俯视图. 侧视图:从________得到的投影,称为侧视图,依投影方向不同,有左视图和右视图. 正面 上面 侧面

方法:(1)分清正面、水平面与侧面,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的下方画出俯视图,使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对正”;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知识点二 三视图的画法 方法:(1)分清正面、水平面与侧面,画出主视图; (2)在主视图的下方画出俯视图,使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对正”; (3)在主视图的右方画出左视图,使左视图与主视图 “高平齐”,同时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重难互动探究 探究问题一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 例1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重难互动探究 探究问题一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 例1 如图4-2-5是水平放置的圆柱,小明同学画出了它的三视图,但未注明是哪一个视图,请在括号内帮小明同学写出各个视图的名称. 图4-2-5

[解析] 根据物体的不同摆放方式,有不同的三视图,本题中圆柱的视图是圆和长方形,然后根据摆放的方式确定具体的视图.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解析] 根据物体的不同摆放方式,有不同的三视图,本题中圆柱的视图是圆和长方形,然后根据摆放的方式确定具体的视图. 解:依次是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俯视图(主视图). [归纳总结]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得到的投影.

[教材例1变式题] 如图4-2-6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探究问题二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 例2   [教材例1变式题] 如图4-2-6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4-2-6 [解析] 这个组合体的视图可以借助网格完成,主视图最底层有三个正方形,中间层有两个正方形,最上层是一个正方形,均靠左对齐;左视图是三个正方形竖直叠放;俯视图是三个正方形水平放置.

[归纳总结] (1)在画三视图时,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 4.2.1 由立体图形到视图 解:如图4-2-7所示. [归纳总结] (1)在画三视图时,看不见的轮廓线画成虚线,看得见的轮廓线画成实线. (2)对于较复杂的几何体,可先将其分解成简单几何体,再画其三视图. (3)在画实物的三视图时,先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体,再将几何体进行分解组合画出即可.

例3.画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四棱柱的三视图。 左 俯 四棱柱 左视图 主视图 主 左视图

四棱柱 左 俯 (长) (高) (宽) (高) 四棱柱 主视图 左视图 (长) (宽) 主 左视图

例4.画出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三视图。 圆锥 主 左 俯 主视图 左视图 圆锥 俯视图

例5.画出如图所示的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主 左 俯 四棱锥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归纳: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主视图方向 2.布置视图 3.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一个视图 4.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1 原则画出其它视图 5.检查 6.加深

三视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