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抗菌治疗原则指南解读 (注:本课件为5年前版本未及时更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小儿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 内容提要 腹腔感染的分类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
Advertisements

腹腔感染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张克难.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指南 腹腔感染的分类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 营养与免疫调控等支持治疗.
常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 医学博士 王金德. 概 述 概念 呼吸系统感染: 1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 “ 上感 ” ) 2 ,下呼吸道感染(气管 - 支气管 - 肺实质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诊治进展. CAP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情况(美国) – 每年有 2  3 百万人患 CAP –500 , 000 CAP 患者需住院治疗 –45 , 000 人左右因此导致死亡,居主要致死病因的第六位 病原体构成谱 – 非典型致病原所占比重不断升高 – 随地区、人群、季节等因素而变化.
微生物培养药敏报告解读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2013 年 11 月 杨宏伟. 使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耐药 性,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为 临床医生针对某一特定的临床感染问题选 用药物提供依据 ---- 实施个体化治疗。 结果:可告诉医生什么抗生素不能用, 而不是推荐用什么抗生素!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 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 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 ,发现 6-APA ,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
Optimal antibiotic therapy strategies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胞膜的屏障作用 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药学部 梁 俊.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韩旭东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抗菌药物的优化治疗 Optimising Antibiotic Therapy 呼吸内科  查日田 2011年3月23日.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肺炎的治疗 Quintessence11.
肺 炎 (Pneumonia) 王 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专业技术培训联合课件 田东街道电厂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新区天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高新区兴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药学部 2014年3月.
化脓菌/肠道菌分离鉴定过程(四).
呼吸道感染诊断及 抗生素规范化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病房 侯芳
抗生素及其临床应用.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β-内酰胺类(lactams)抗生素 具有β-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 历史: 1928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偶然事件。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重症肺炎治疗进展 金华医学院 龚国良.
社区获得性支原体肺炎 由一例青年病例想到的 姜轶飞.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趋势 伍勇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Treatment strategy to multidrug-resisitant G - bacteria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张婴元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2015年第一季度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汇报.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广东地区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如何向临床报告准确的药敏结果 苏州市立医院检验科 徐 卫东.
药敏试验及药敏试验 结果分析.
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检测与临床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艾彪
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概述] 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60 年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预防控制 四川省临检中心 刘华 四川省感控中心.
头孢菌素.
抗生素 Antibiotics 由微生物生物合成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
肺 炎 (Pneumonia) 川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陈绍平 教授
复 习 如何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
国家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湖南省卫生厅临床用药质控中心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 刘世坤 ,
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Experiment Four 李玉军.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2017/9/11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 杨启文 北京协和医院 杨启文.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重症肺炎界定标准与 抗菌治疗的探讨.
抗生素的经验治疗及其反思 武汉市儿童医院 董宗祈.
第三十八章 化学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Synthesized Antibiotics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AP抗菌治疗原则指南解读 (注:本课件为5年前版本未及时更新) 浙医二院呼吸内科 陈 晓

肺部感染主要疾病与参考指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单纯性支气管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AECB、AECOPD、支扩、肺脓肿、HAP、脓胸等不在本范围 我国CAP指南、IDSA/ATS- CAP指南、ABX指南

何时使用静脉给药抗生素? 何时使用高级别类抗生素? 何时联合使用抗生素? 肺炎(CAP) 何时使用静脉给药抗生素? 何时使用高级别类抗生素? 何时联合使用抗生素?

我国CAP流行病调查结果 肺炎链球菌是我国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分离病原菌的10.7%和31%;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比例不高,分别为2.9%和9.1%;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比例较高,肺炎衣原体分别为20.7%和39.2%;肺炎衣原体分别为6.6%和11.6%;嗜肺军团菌分别5.1%和4%; 往往合并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感染。

06版CAP指南经验性用药解读

非限制 单用 口服 门诊组 轻中度肺炎是否要覆盖非典型病原菌?? 非限制、限制 单用、联合 口服 静脉 限制为主 单用、联合

轻中度支原体衣原体肺炎要否覆盖治疗? IDSA/ATS-2007

静脉 限制 联合 静脉 特殊(三线) 联合

因此,只是符合住院组开始静脉使用 不同人群 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1)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等);(2)多西环素(强力霉素);(3)大环内酯类;(4)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5)呼吸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1)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丙烯、头孢克洛等)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2)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大环内酯类 (3)呼吸喹诺酮类 需入院治疗、但不必收住ICU的患者 (1)静脉注射第二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2)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 (3)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4)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单用或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只有符合重症肺炎必须联合、静脉,B组才以三线为主 需入住ICU的重症患者 A组: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1)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2)静脉注射呼吸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糖苷类; (3)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4)厄他培南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 B组: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 (1)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安培南、美罗培南等)联合静脉注射大环内酯类,必要时还可同时联用氨基糖苷类; (2)具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静脉注射喹诺酮类 (3)静脉注射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氨基糖苷类

各组经验性抗生素选择的考虑 轻中度CAP预后好,推荐口服治疗即可 联合治疗目的主要是覆盖非典型病原(军团菌) 静脉治疗以加强抗菌活性为主 以往三线药主要正对特定耐药菌如PRSP、铜绿、ESBLs G-菌、MRSA、真菌等引起的重症肺炎 如果选择呼吸喹诺酮则单用足够,无需再联合 现在的分级原则与以往分线有所不同

美国对住院患者老年人施行的保险体制(Medicare)规则 6h内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根据IDSA/ATS指南 戒烟 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 我国CAP的推荐治疗方案基本上与IDSA/ATS相仿

门诊各组

住院非ICU组

住院ICU组

循证支持重症肺炎联合喹诺酮类

ABX指南关于CAP的治疗

现代战争-从狂轰烂炸到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