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
熟了的苹果为什么向地面降落?
形成 、发展过程 内容、公式 特点 意义 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历史过程 (对行星做圆周运动的研究) 时间 17世纪前 开普勒时代 牛顿时代 天体的原主运动无 需动因 受到类似于磁力的作用等 受到太阳 的引力 观点 胡克 哈雷 牛顿 伽利略 开普勒 笛卡儿 代表人物 多数人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结合数学知识得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于1687年正式发表。
万 有 引 力 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 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 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 二次方成反比。 万 有 引 力 定律 2、公式: G=6.67×10-11 N·m2/kg2; 叫做引力常量.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 ¥
特 点 1、普遍性 2、相互性 3、宏观性 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量物质之间的吸引力,是自然界物质之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宏观性 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上的意义.
特 点 4、特殊性 5、适用性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和物体所在的空间及 其他物体存在无关. 只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引力,当物体之间的 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时,也适用,但应为两质心 间的距离.
1、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2、在文化发展史上也 有重要意义. 意 义 ¥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的 应 用 应用思路 例题分析 巩固练习
应用三条基本思路 (金三角关系) ma mg
例题1 对于公式 正确的理解是( ) A. 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对于公式 正确的理解是( ) A. 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B. 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当r趋近于零时,F趋向无穷大 D.当r趋近于零时,公式不成立
解析: m1与m2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当r趋近于零时,则两个物体合成为一个质点,公式不再适用。 答案:BD
例题2 (2007·全国理综Ⅰ)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 A.0.5 B.2 C.3.2 D.4
解析:
例题3 (2007·上海单科)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阻力不计) (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
解析
练习 1、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质量M火是地球质量M地的P倍,半径R火是R地的q倍,那么,在两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火:g地是 ( ) A. p/q2 B. pq2 C. p/q D. pq A
D 2、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 , 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 g/g0是( ) A. 1 B. 1:9 C. 1:4 D. 1:16 D
3.一物体在地球表面重为G1,在离地面高为h处重为G2,求: (1)离地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g2/g1; (2)地球的半径R
解:(1)设物体的质量为m,由G1=mg1和G2=mg2,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