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heory of Justice (2) John Rawl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Advertisements

1 東西民主思潮專題課堂報告 當代兩種自由主義之爭 〈新自由主義部分〉 授課教授:蕭欣義 教授 報 告 人:林俊霖 報告日期: 2006/4/27.
集 合 执教: 韩青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 两个妈妈和两个女儿去看电 影,每人买一张票,却只买 了三张票就顺利进入了电影 院,为什么? 妈妈 女儿.
社会政策概论笔记 2013年11月2日.
教育社会学 主讲人 李慧玲.
是先有健康--才會快樂呢? 還是先有快樂--才會健康?
課程網頁: 第三講:康德倫理學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課程網頁:
服務學習不只是「服務」 更是一種「學習」.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和构建和谐社会 —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
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 B1職場與職務之認知 與 溝通協調技能 洪紹榮 主講.
羅爾斯正義論背景.
第四課 1 公共利益 彰化高中
組員: 賴昱廷、馮仕熙、邵品超、劉承智、林祐任
西方哲學人文經典選讀 課程網頁:
第二章 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 齐 欣 文 法 学 院.
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 组员:黄心雨、蔡浩然、彭春皓、孙昱.
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一節 帝國主義的入侵
市场营销学.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第三节.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使徒行传罗马书小测验 一、 保罗写罗马书时曾经去过罗马几次? 1.一次 2.三次 3.四次 4.零次 5.两次 二、罗马书是在哪里写成的?
数学广角(一) 重叠问题(集合).
第三章 社会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了解社会的概念、认识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的基本观点,了解社会结构、社会运行以及社会形态的内涵,内容或类型,把握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基本视角。
美國法上的隱私權(Right to Privacy)與公開權(Right of Publicity):百年發展舉世影響
第三部分 博弈论 §3.1实验二:双方信任博弈 例如:一厂商支付给一名工人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并且期望这名工人能够回报以相应的更多的劳动。主动方厂商出于对被动方的信任,率先背离了标准的不合作博弈论所阐述的最优选择,若工人也提供了回报,则双方得到一个合作的结果。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酒店会给熟客赊账,而客人也不会赖账,我们将这一类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波已称为双方信任博弈。
羅爾斯正義論 第1週 課程導論.
第一部分 法的基础理论.
降世為人的神 從人的眼光看, 神應彰顯公義慈愛。 從神的眼光看, 人要被拯救和引導。 兩者的交會點, 神定意要降世為人。
第三章 宪法.
性格與情緒.
是先有健康--才會快樂呢? 還是先有快樂--才會健康?
平等 組長:劉圳家 組員:黃御嘉 賴冠豪 郭宇安 吳孟豪 蔡沛松 指導老師:邵維慶老師.
政治哲學 劉俊麟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0章 激勵與獎酬員工 學習目標 何謂激勵? 早期的激勵理論。 當代理論如何闡釋激勵? 管理者面臨哪些當代的激勵議題?
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第十五講:羅爾斯「正義論」(一)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知識正義-資訊落差 林能山 編輯-國際合作組, 國家圖書館.
第7週:John Rawls The Case for Equality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十一週::羅爾斯的正義理論 正義的社會為什麼應該照顧弱勢族群?
Dynamic Games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 Chapter 4
羅爾斯的正義論.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二、十三講: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第四章 行政职能 本章知识点: 一、现代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 二、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 三、有关行政职能问题的争论 四、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羅爾斯正義論 第16週 Chapter IX. §78-79, 82, 85.
第5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CHAPTER 2 表 達.
「與校長有約」 with普二速
當你決定下標時,你會留意賣家的哪些訊息呢? 一個好的賣家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
In Defense of Egoism Jesse Kalin.
綜合活動科 教學資源研發成果發表 學生服務學習活動 國立臺中文華高中 吳曉菁主任.
第2章 對與錯的判斷準繩- 企業倫理理論與內涵 授課老師:.
第10週 Chapter IV. §39-40 Chapter V. §47-48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新北市海山高中數理專班 楊南屏(輔仁大學數學系) 100年12月27日
罗尔斯的正义论.
第10週 LectureⅤ The Priority of Right and Ideas of the Good §1-5
行銷管理 第一章 討論題綱.
凡是不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續而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就範稱為質化研究 2、質化、量化是否可以並用? 當然可以(作為前測、事後深入皆可)
應用倫理學 第3週 道德理論 結果主義與非結果主義的理論.
康德倫理學.
第4週 Value and the Quest for the Good
經濟學100 第六章 市場結構.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Chapter 6 組織市場與其購買行為.
羅爾斯正義論 第11週 Chapter VI. §51-54.
自由主義第十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 By John Rawls.
逢甲大學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 簡信男主任
環境與資源管理的倫理議題 張子超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 3-6-2國際會計準則初級會計課程設計 期末線上成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 Theory of Justice (2) John Rawls

一、機會均等和純粹程序正義 (一)區別三種程序正義 1・完全程序正義(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1)存在一個獨立的標準決定什麼樣的分配是公平的;這個標準的定義先於程序。    (2)有可能設計一個程序實現這個結果。  2・不完全程序正義(imperfect procedural justice):    (1)和完全程序正義的第一個特點相同。    (2)找不到一個可行的程序,確保這個結果可以實現。

一、機會均等和純粹程序正義 3・純粹程序正義(pure procedural justice):   (1)對於什麼樣的分配是公平的,並不存在一個獨立的標準。   (2)存在一個公平程序,根據這個程序所造成的結果就是正義。   (3)決定正義結果的這個程序,必須實際被執行。

一、機會均等和純粹程序正義 (二)機會均等原則的意義 1・不是為了效率的考量。 2・確保每一個人都可以公平地達成自我實現的價值。  1・不是為了效率的考量。  2・確保每一個人都可以公平地達成自我實現的價值。  3・保證合作體系是一個純粹程序正義。

二、期望的計算基礎 (一)社會基本必需品(primary social goods):  (1)定義:一個理性人不論他想要得到其它東西所必須具有的東西。  (2)從基本結構的角度來看,權利、自由、機會、權力、所得、財富、自尊等,是社會基本必需品,這個概念作為立約者選擇的依據。

二、期望的計算基礎 (二)可能的困難: 1・不同的基本必需品的價值如何衡量?  1・不同的基本必需品的價值如何衡量?   (1)自由具優先性,不會產生自由和其它價值比較的問題,基本必需品的不平等分配只發在權力、財富和所得的分配上。   (2)運用差異原則會使困難簡化,只考慮不利階級對於這些必需品的組合。  2・不應以基本必需品作為指標,而是以利用它們所期待的滿足:正義即公平不考慮人們如何利用這些基本必需品,也不評估不同價值觀的貢獻。

三、相關的社會地位 (一)兩種社會地位和基本結構正義與否相關 1・平等公民身分; 2・所得和財富分配所定義的地位。 (二)如何定義平等公民?  1・平等公民身分;  2・所得和財富分配所定義的地位。 (二)如何定義平等公民?  1・由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均等原則所要求的權利和自由定義。  2・基本結構滿足正義兩原則之後,所有人都具有平等公民的身分。

三、相關的社會地位 (三)平等公民身分的功能 1・評估基本結構是否正義; 2・對於基本自由仲裁問題的解決;  1・評估基本結構是否正義;  2・對於基本自由仲裁問題的解決;  3・涉及共同利益也應由這個立場考慮。 (四)如何定義最不幸階級?  1・評估社會和經濟不平等,以個人的所得和財富水準為依據,而以最不幸階級為指標。  2・很難避免任意性,一種可能是選擇一個特別社會階級,如粗工;另一種可能是不提社會階層,而是以相對所得和財富定義。

四、正義即公平是一種平等主義 (一)差異原則會考慮到補償原則(the principle of redress)  1・自然才能是不應得之不平等,所以必須給予補償。為了提供真正的機會均等,社會必須更注意資質較差及生長環境較差的人,目的是均衡偶然性的偏差,使趨於平等。  2・作法是投入資源在教育方面,以提升最差階級長期的期望值。教育的角色是使人能享受其歷史文化,並參與其中的事務,藉此提供每一個體一個確定的自我價值感。

四、正義即公平是一種平等主義 3・差異原則等於把自然才能當成共同資產,天生資質較佳者必須幫助不幸者。  3・差異原則等於把自然才能當成共同資產,天生資質較佳者必須幫助不幸者。  4・自然條件無所謂正義或不正義,一個人出生在什麼的社會階層,也無所謂正義或者不正義,這些都是自然事實,正義與否決定於在制度中如何處理這些事實。不正義的社會將這些偶然因素併入基本結構中,而正義即公平排除這些任意因素,透過制度設計使自然和社會的偶然變成共同利益。因為人彼此分享命運。

四、正義即公平是一種平等主義 (二)差異原則表達一個互惠觀念(conception of reciprocity),即互利原則。  1・每一個人的幸福都必須依賴社會合作的制度設計,否則沒有人可以過滿意生活。  2・差異原則使資質較佳者可以期待他人願意與他合作。

四、正義即公平是一種平等主義 (三)差異原則可以解釋同胞感(the principle of fraternity)  1・同胞感代表公民之間的平等尊重,也隱含公民友誼和社會團結。  2・差異原則反應此一自然情感,即除非較差者獲利,否則自己也不要較大的利益。通常家庭成員願意依差異原則行事。

五、正義觀的論證 (一)論證的性質  1・正義即公平認為,正義原則是一個最適當的原始情境所達成的協議,所以必須證明正義二原則是原初立場立約者最合理的選項。  2・因為有別人存在,所以一個人不可能得到有他想要的東西,每一個人對應其他人也有其需求的前提下,正義二原則是最佳的選擇。  3・正義即公平的推論是一種演繹推理。

五、正義觀的論證  4・一個均衡穩定情境推論的結果不一定是正當或正義的,其是否具有道德性必須依賴其背景環境,哲學上支持的最初處境解釋是:它所加諸於選擇原則之條件被認為是合理的,即這種情況下選擇的結果,可以從道德觀點接受。原初立場合乎這樣的要求,它可以解釋我們的正義感。  5・有許多種對於最初選擇情境的描述方式,原初立場最能表達選擇情境的合理條件,而且導得的正義觀能得到反思的均衡。

五、正義觀的論證 (二)呈現選項  1・理想上應該呈現所有可能的正義觀念,讓原初立場的立約者選擇,但實際上會有困難。所以羅爾斯的方法是:只列出傳統的一些正義觀及正義二原則。  2・最佳方式是定義出最佳正義觀的充分和必要條件,然後提出一些符合這些條件的正義觀念。但羅爾斯認為一開始不可能不用粗略的方法進行,而且以比較的方式尋找基本結構可能的特點。

五、正義觀的論證   3・列出五種可能選擇:   (1)正義二原則;   (2)混合理論;   (3)傳統目的論;   (4)直覺論;   (5)利己主義。

五、正義觀的論證 (三)正義的情境  1・社會因互利而合作,但人與人之間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的衝突,因為存在共同利益,社會合作使每個人的生活較單獨努力為佳;也因為有利益的衝突,所以人會在乎利益的分配,而分配原則的背景條件就是正義的情境。

五、正義觀的論證 2・正義的情境有二: (1)客觀情境:物質的適度稀有。  (1)客觀情境:物質的適度稀有。  (2)主觀情境:每一個人均有其生命計劃(價值觀),引導其不同的目的。這點可以簡稱為原初立場立約者彼此互不關心。

五、正義觀的論證  3・正義情境的幾點補充:    (1)羅爾斯假設立約者知道自己處於正義的情境;假設立約者儘可能提升其價值觀,而且不受先存之道德的約束;也假設立約者是一個永遠的道德代理人,會關心下一個世代的利益。    (2)互不關心的假設是保證正義原則不建立在強的假設之上,原初立場是結合普遍共享而且是弱的條件。假設互不關心且不願意為他人犧牲自己利益,目的是為了表達正義問題產生時,人的行為和動機。

五、正義觀的論證 (四)對的概念(the concept of right)之形式限制  1・原初立場立約者的處境受到某些限制,開放給他們可能的選擇及他們對情境的知識,都在許多方面受到侷限,羅爾斯稱這是所有選擇倫理原則時合理的限制。  2・羅爾斯認為,在呈現給立約者的正義觀念清單中,似乎可以加上一些合理的形式條件,這是從道德原則所要執行的功能中導得,即道德原則是為了調整人們對制度和彼此之間的要求,所以如果正義原則要扮演分配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角色,自然需要這些限制。

五、正義觀的論證 3・因此合理的正觀觀念應該滿足以下五個形式條件: (1)原則應該是一般的(general);  3・因此合理的正觀觀念應該滿足以下五個形式條件:   (1)原則應該是一般的(general);   (2)原則應該是普遍的(universal);   (3)公開性(publicity);   (4)對衝突性主張可以排序(ordering);   (5)終極性(finality)。  4・此形式條件本身並沒有排除傳統的正義觀念,但是排除各種形式的利己主義。

五、正義觀的論證 (五)原初立場  1・基本精神:原初立場的概念是設立一個公平程序,目的是以純粹程序正義的概念,作為理論的基礎,所以必須取消特定之偶然性,因此假設立約者處於無知之幕之後。  2・無知之幕:排除立約者對自己所有的特殊知識,唯一知道的特殊事實是:知道他們的社會是處於正義的情境。但是立約者知道有關人類社會的一般性知識。

五、正義觀的論證  3・責難和回應    (1)原初立場排除所有特殊知識,使人難以掌握其意義。羅爾斯的回應是:只要在推理時依據適當的限制,任何人都隨時可以進入這個處境或模擬此一假設情境的思辨。原初立場不是某一時間、某一群人聚在一起,而是一個自覺的自然指引,所以是任何時候皆可以採取的觀點。

五、正義觀的論證 (2)有人認為無知之幕是不理性的,他們主張正義原則應該在所有知識皆可以得到的情況下選擇。羅爾斯的回應是:    a)原初立場的選擇可以視為任何一個人的選擇,所以可以達成一致的協議,如果在資訊充足下談判,很難達成一致的解答。    b)如果原初立場允許特殊知識,結果會被任意之偶然性的偏見所影響,會受到利益的威脅。    c)在資訊充分下如果要達成一致的選擇,只有某些極明顯的事情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