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面图的特征 找出一个图是平面图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研究曾经持续了几十年, 直到 1930 年库拉托斯基 (Kuratowski) 给出了平面图的一个非常简洁的特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第四节 对数留数与辐角原理 一、对数留数 二、辐角原理 三、路西定理 四、小结与思考.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余角、补角.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6.3 余角、补角、对顶角(1).
树的基本概念 离散数学─树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八年级下数学课题学习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数格点 算面积.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7-6 对偶图与着色 掌握对偶图的定义,会画图G的对偶图 G* 掌握自对偶图的定义及必要条件。.
树 无向树及其应用 生成树 根树及其应用.
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探讨 戚文峰.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灵寿县第二初级中学 栗 彦.
无向树和根树.
第 五 章 图 论 (第二部分) 1. 通路 2. 图的连通性.
2.6 直角三角形(二).
离散数学─图论初步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定理 6.10(五色定理):任何平面图G是5-可着色的。
第十章 双线性型 Bilinear Form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网址: gdjpkc.xmu.edu.cn
第十六章 树 主要内容 无向树及其性质 生成树 根树及其应用.
哥尼斯堡(Konigsberg) 七桥问题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树和图 tree and graph 蔡亚星.
第19讲 平面图的有关内容, 二部图及其匹配 主要内容: 1.平面图. 2.平面图的面着色. 3.二部图及其匹配.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定义21.17:设P1=P(Y1)和P2=P(Y2),其个体变元与个体常元分别为X1,C1和 X2,C2,并且或者C1=或者C2。一个半同态映射(,):(P1,X1∪C1)→(P2,X2∪C2)是一对映射: P1→P2; : X1∪C1→X2∪C2,它们联合实现了映射p(x,c)→(p)((x),
第七章 树 7.1树及其性质 定义 7.1:一个连通无回路的图称为树,记为T。树中度数为1的顶点称为树叶(或称悬挂点)。度数大于1的顶点称为分枝点或内点。不相交的树的全体称为森林。平凡图也可称为平凡树。(平凡图即只有一个点)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树的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 图论 本部分主要内容 图的基本概念 树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二部图与匹配 平面图 着色.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最小生成树 最优二叉树.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对于简单图来讲,它的每个内部面至少要由三条边围成,每条边最多为两个面的边界。
1.2.2 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 选修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二、平面图的特征 找出一个图是平面图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研究曾经持续了几十年, 直到 1930 年库拉托斯基 (Kuratowski) 给出了平面图的一个非常简洁的特征。

首先介绍剖分的概念: 给定图G的一个剖分是对G实行有限次下述过程而得到的图: 删去它的一条边{u,v}后添加一个新的点w以及新的边{w,u}和{w,v}。 也就是说在G的边上插入有限个点便得到 G的一个剖分。 下图中给出了K5的一个剖分。

定理:(1)若图G的一个子图是Kn的剖分,则G中至少有n个顶点度数大于等于n-1; (2)若图G的一个子图是Kn,n的剖分,则G中至少有2n个顶点度数大于等于n。 例:G=(V,E),|V|=7,若G中含有K5的剖分,则 不含有K5或K3,3的剖分. 定理 6.3 (库拉托斯基定理):图G是平面图当且仅当它的任何子图都不是K5或 K3,3的剖分。 上例中G是非平面图,而 是平面图

此定理告诉我们: (1)一个图是平面图,则不含有K5的剖分,也不含有K3,3的剖分。 (2)若图G不含有K5的剖分,也不含有K3,3的剖分。则G一定是平面图。 (3)若图G含有K5的剖分,则G一定不是平面图;若图G含有K3,3的剖分,则G一定不是平面图。 (4)若图G不是平面图,则或者G含有K5的剖分,或者G含有K3,3的剖分。

库拉托斯基定理虽然很漂亮, 但是在具体判定一个图是不是平面图时,这个定理并不能起作用。因此以后仍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这里几何对偶常简称为对偶。 由定义可知,若G是连通平面图, 则G*也是连通平面图,而且G和G*的顶点数, 面数和边数有下列简单的关系。 定理 6.4:设G是有n个顶点,e条边,f个面的连通平面图;又设G的几何对偶G*有n*个顶点,e*条边,f*个面,则 n*=f,e*=e,f*=n。

由于平面图G的对偶G*也是平面图, 同样可对G*作几何对偶,记为G**。若G是连通的, 则G**与G之间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关系, 如下所述。

6.2顶点着色 定义 6.4:设G是一个没有自环的图, 对G的每个顶点着色, 使得没有两个相邻的顶点着上相同的颜色,这种着色称为图的正常着色。图G的顶点可用k种颜色正常着色, 称G为k-可着色的。使G是k-可着色的数k的最小值称为G的色数, 记为(G)。如果(G)=k,则称G是k色的。 如下图(a)中的图的色数是4, (b)中的图的色数是3。

设G是连通、没有自环的图,如果有多重边,则可删去多重边,用一条边代替, 因此下面考虑连通简单图G。 有几类图的色数是很容易决定的, 即: 定理6.6:(1)G是零图当且仅当(G)=1; (2)对于完全图Kn,有(Kn)=n,而; (3)对于n个顶点构成的回路Cn,当n是偶数时, (Cn)=2;当n 是奇数时, (Cn)=3; (4)G是二分图当且仅当(G)=2。

对于n3的n色图的特征至今尚未弄清楚, 但色数的上界则是有结论的。 定理6.7:如果图G的顶点的最大度数为(G),则(G)1+ (G)。 证明:只要证明图G用1+(G)种颜色就可正常着色。 对G的顶点数采用归纳法, 当n=2时,若(G)=0,则G是零图,用一种颜色即可,所以(G)1+(G)成立;若(G)=1,G有一条边(在讨论点着色时,假设图是简单图),用两种颜色即可,所以(G)1+(G)成立。

假设对于n -1个顶点的图, 结论成立。 现设G有n个顶点, 顶点的最大度数是,如果删去任一点v及其关联的边, 得到n-1个顶点的图G',它的最大顶点度数(G') (G)。

定理 6.7 的上界是很弱的, 例如G是二分图时, (G)=2,而(G)可以取得相当大。 布鲁克斯(Brooks)在1941年证明了这样的结果, 使 (G)=1+(G)的图只有两类: 或是奇回路, 或是完全图。布鲁克斯定理如下, 证明从略。 定理 6.8:如果连通图G的顶点的最大度数是(G),G不是奇回路,又不是完全图, 则(G)(G)。

6.3平面图的着色 1852 年英国有位青年名叫格思里(Guthrie),他在画地图时发现: 如果相邻两国着上不同的颜色, 那么画任何一张地图只需要四种颜色就够了。 这就是地图的四色问题 一百多年来, 许多数学家的证明都失败了。 1976 年 6 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两位教授阿培尔和哈根使用高速电子计算机,花了 1200 多个小时证明了四色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仍有许多数学家试图用通常证明方法来论证四色问题, 尚未得到解决。

定义 6.5:一个没有桥的连通平面图称为地图 地图可以有自环和多重边。地图中每一边是两个面的公共边,两个面相邻是指这两个面至少有一条公共边(而不是公共点), 并且使相邻两个面着上不同的颜色, 所以地图是没有桥的。 定义 6.6:设G是一个地图, 对G的每个面着色,使得没有两个相邻的面着上相同的颜色, 这种着色称为地图的正常面着色。地图G可用k种颜色正常面着色,称G是k-面可着色的。使G的k-面可着色的数k的最小值称为G的面色数, 记为*(G)。若*(G)=k,则称G是k面色的。

现在地图的四色问题可以叙述为: 任何地图是4-面可着色的。 对于一个没有自环的平面图, 它的对偶是一个没有桥的连通平面图, 即地图。 可以证明一个没有自环的平面图G的顶点着色问题等价于它的对偶图G*的面着色问题。 定理 6.9::设G是没有自环的平面图, G*是G的对偶,则G是k-可着色当且仅当G*是k-面可着色。

证明:(1)设G是没有自环的平面图, 则它的对偶G*没有桥,所以是一个地图。 如果G是k-可着色的, 则由于G*的每个面恰含G中一个顶点,把G*每个面着上它所包含的顶点的颜色。 因为G是k-可着色的,G中任何两个相邻的顶点有不同的颜色, 所以G*中任何两个相邻面着上不同的颜色, 因此G*是 k-面可着色的。 (2) G*是k-面可着色的

定理 6.10(五色定理):任何平面图G是5-可着色的。 证明:不妨设G是平面简单图。下面对G的顶点数采用归纳法证明。 当n5时结论显然成立 假设对n-1个顶点的所有平面简单图G是5-可着色的。 考虑n个顶点的平面简单图G, 由定理 6.2知, G中存在顶点v0,使d(v0)5。 删去v0及其关联边得到G'=G-v0 由归纳假设, G- v0是5-可着色的, 在给定G- v0的一种着色后, 将v0及其关联边加回到原图中, 得到G.

(1)d(v0)<5, (2)d(v0)=5 定理 6.11(二色定理):地图G是2-面可着色的当且仅当它是一个欧拉图。 证明:(1) G是2-面可着色的,则它是一个欧拉图 (2) G是欧拉图,则G是2-面可着色的

第七章 树 7.1树及其性质 定义 7.1:一个连通无回路的图称为树,记为T。树中度数为1的顶点称为树叶(或称悬挂点)。度数大于1的顶点称为分枝点或内点。不相交的树的全体称为森林。平凡图也可称为平凡树。(平凡图即只有一个点)

图 (a)是一棵树;(b)是森林,也就是无回路的图,它的每个分支是一棵树。

除了定义 7.1 给出树的定义外还有几个树的等价定义, 即下面的定理。 定理7.1:设图T有n个顶点,有下列6条T是树的等价定义: (1)T是无回路的连通图; (2)T是无回路图,且e=n-1,其中e是边数; (3)T是连通图,且e=n-1; (4)T是无回路图,且在T的任两个不相邻的顶点之间添加一边,恰得到一条回路(称T为最大无回路图); (5)T是连通图,但删去任一边后,便不连通(称T为最小连通图); (6)T的每一对不同的顶点之间有唯一的一条路。

证明:(1)→(2): T是无回路的连通图要证明T是无回路图,且e=n-1,即证明e=n-1 对顶点数n采用归纳法,n=2时,因为T是无回路的连通图,显然只能是下图所示: 故结论成立。 假设n=k时结论成立,现考察n=k+1时,由于连通无回路以及定理 5.4 (若图G中每个顶点度数至少为2,则G包含一条回路), 可以知道至少有一个顶点度数为1的点u,它的关联边为 {u,v}。

(2)→(3): T是无回路图,且e=n-1,要证明T是连通图,且e=n-1。即证明T是连通图,用反证法,

(3)→(4):在T是连通图,且e=n-1的条件下,证明T是无回路图,且在T的任两个不相邻的顶点之间添加一边,恰得到一条回路。 n=2时e=1,且连通, 只能是下图 显然T是无回路的。

假设n=k-1时结论成立,考察n=k时,由于T是连通的,所以,每个顶点度数1(e=k-1)。可以证明,至少存在一个顶点u,使 d(u)=1。Why?

2)再证明如果在连通图T的任两个不相邻顶点之间添加一边,记为{vi,vj},则该边与T中从vi到vj的一条路 (vi,vi1,…, vis,vj) 构成一条回路(vi,vi1,…, vis,vj,vi)。 若这条回路不唯一,由于T无回路,而T∪{vi,vj}得到了回路,因此另一条回路C'也含有边{vi,vj},

(4)→(5): 在T是无回路图,且在T的任两个不相邻的顶点之间添加一边,恰得到一条回路的条件下证明T是连通图,但删去任一边后,便不连通。 若T不连通, 则存在顶点vi和vj,在vi与vj之间没有路。显然,若加一边{vi,vj},不会产生回路,与假设矛盾。 又由于T无回路,则删去任一边,便不连通

(5)→(6): 在T是连通图,但删去任一边后,便不连通的条件下证明T的每一对不同的顶点之间有唯一的一条路。 由于T是连通的,任两点之间有一条路。如果某两个顶点之间多于一条路,则T中必含有回路,(Why?) 删去该回路上任一边,图仍连通,与假设矛盾。 (6)→(1): 在T的每一对不同的顶点之间有唯一的一条路的条件下,证明T是无回路的连通图。显然图是连通的。若有回路, 则回路上任两点之间有两条路, 从而导致矛盾。

推论:若G是n个顶点个分支的森林, 则G有n-条边。 定理7.2:在任一棵非平凡树T中, 至少有两片树叶。 证明:由于T是连通的,对T的任一顶点vi,d(vi)1,并且e=n-1,即所有顶点度数之和=2(n-1). 下面证明T中至少有两个顶点的度数为 1 。

作业: P131 8,9,11,12,14,15,16 P152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