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第一节透视
什么是透视?透视形成空间感和准确视觉感受力的重要因素与手段。在透视发现之前,主要依靠投影,叠压,大小,深浅等来形成前后感觉,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偶然发现透视之后,哪怕是仅仅依靠透视也能形成具有强烈进深感和空间感的画面,因此,可以讲,透视及其原理是我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2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1透视的基本原理 (一)透视的概念
透视,意为透而视之,即视点(眼睛位置)透过透明平面视(观察)物体形状。透视时一种应用于绘画造型领域,并在平面上再现物体空间感,立体感的科学方法。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会发觉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角度不同,在视觉上引起不同反应,形成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这主要由我们的眼睛生理结构所决定。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视现象准确的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为置,空间与实景感觉相同,这就是绘画透视。在设计素描中,透视的应用是在画面上确定物体的深度,即物体及其各部分的形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创造空间效果的基本因素。所以,透视法则是写实造型的重要依据。掌握透视进本原则是准确观察,真实描绘物象空间关系的基础。
3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二)透视形成的原理
理论上研究透视采用的方法是固定眼睛的位置,取一透视平面设在眼睛与物体之间,使透视平面与视向(眼睛看得中心方向)垂直。透过此面而视物体,将物体的形状由视线投视在透明平面上,使物体与透明平面砂锅内的图形在眼睛的位置看,相互重叠,即透视屏幕中图形的各个电筒物体相对应的各个点都在相应的各个视线上。由于视线所组成的视域是以眼睛为中心放射状(近似圆锥状)的范围,所以便决定可视线投射(投影)的性质或方式——中心投影。 在透视中,把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透明平面称为透视画面,在透明平面上剪裁可视的范围称为视距。中心投影在透明平面上被物体的图形称为透视图。通常,人们看到的景物多是通过事先把景物的形状和色调经瞳孔投射到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产生影像(或称视像)。这是对眼睛较简单的分析。这个过程可定为是中心投影的过程。所以中心投影获得的透视图才能在再现物体在视觉中被看到的形状,即视像与透视图完全相似。简单的说绘画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把眼睛所见的景物,投影在眼前一个平面,在此平面上来绘画物体的。
4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透视常用名词
画面——画图的纸面,假设是一种透明的平面,置于观察者和物体之间,各种透视现象就会在画面上被反映出来。它必须是垂直于地面,必须与画者视中线即注意方向的视线垂直,与画者的脸平行。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视距——就是画面与画者之间的距离。切记画透视在60度视角的视圈之内,画出来的形状才合乎于透视的感觉,超出视圈以外就变成不合理的畸形形状了。 物体——是存在于空间的实际物体。 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视平线——就是画者眼睛平面的水平线,使在画面上假设的通过心点所作的一条水平线,它又是画面上下的分界线。所以与画面成角(不平行)而互相平行的水平线段的消灭处都在视平线上。
5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垂直的线。
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申远到视平线上的消灭点,透视学上因连线与画面所形成的角度(方向)不同,因此所形成的灭点也不同,如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等。 天点——就是近高原低的倾斜物体(如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上的点。 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如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基线——地面与画面的交线。 其中视点,画面,物体三方面的因素,是构成透视的基本条件,当人观察立方体是的视点被固定后,假设在视点与立方体之间放置了一个垂直于视平线的透明平面(即画面),连接视点与立方体的线,则各条线在画面上留下相应的点,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既完成了立方体的透视图。
6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2透视图的类别
平面与实物空间位置关系的不同及不同的视向,产生了基本透视构成形式的类别划分。通常我们根据透视灭点的多少以及物体观察角度的不同,将透视归纳为三种类型:(1)平行透视,又称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概念。正面观察物体,在三组平行线中,原来垂直的和水平的,仍然保持原状形态,只有与画面垂直的那座平行线的透视线交于画面的视心。此点即为灭点,可落在物体的中心或某一侧。我们把这样的透视关系称为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特点。平行透视表型范围广,对称感强,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肃的题材,并为题材主题配景。但如果视点位置选择不好,则容易使画面呆板。
7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2)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概念。物体的三角坐标线中任一组与画面平行,而其他两组平行线的透视分别消失与画面的左右两侧,产生两个消失点,这样形成的透视视图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特点:两点透视动感强烈,画面生动、活泼、表现范围较一点透视小,对称感、纵生感较弱。适合表现生动、活泼的题材,并为题材的主题配景。而如果透视点位置与角度选择不好的话,则容易出现畸变或失重。成角透视在设计素描中应用较多。
8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3)倾斜透视,也称三点透视。
1.倾斜透视概念。人的眼睛俯视或仰视观察立方体,即立方体的任何一面均倾斜于画面,除了在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垂直于地面的那组平行线也产生一个消失点,由此作出的立方体为倾斜透视。 2.倾斜透视特点。倾斜透视会使构图画面增加动感,使画面结构丰富。
9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2、透视的应用 (一)标准透视图的绘制
在素描练习中我们常常把复杂的形体纳为最基本的形体—立方体。作画时,也通常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对立方体的深度,这些都涉及到了透视规律。下面我们就利用简述标准透视图的绘制。
10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平行透视的画法步骤
在画面适当的位置画一视平线,确定左右两个灭点。在视平线下方适当的位置做一条水平线,长度为立方体的边长。 在这条水平线的两端分别与灭点及视点连接,连接相交的点成为立方体的底面。 由这条水平线的两端向上作垂线,长度为立方体的边长,并连接视点与垂线的顶点。然后将另一条水平线两端向上作垂线。 连接相交的四点,即成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2成角透视45°角的画法步骤 在画适当的位置画一视平线确定左右两个灭点,并取中心为视点。由向下作视垂线。并在垂线上确定一点为立方体的所在位置。从这个点分别向两个灭点作透视线,并截取A、B两点。 由A、B两点分别向两个灭点作透视线并相交于视垂线,连接相交的四点,形成立方体的底面。 以A、B两点间的长度为半径向上画弧。并与A的45°倾斜线相交于一点,再过相交的点作一条水平线。 由A、B两点向上作垂线,与水平线,相交于C、D两点。再有C、D两点分别向两个灭点做透视线,与视垂线形成两个交点,连接画面中相交的点即成为立方体的成角45°的透视图。
11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3倾斜透视
通过透视图法作出的物体形态,即使描绘得多精确,有时也会与眼前直接观察物体的形态有差异,这是应为我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被归纳在一个理论的空间位置上,就像从高处鸟瞰建筑物一样,视线越向下,形态就越狭窄。这说明俯视物体,除了会产生向上的透视灭点之外,还要完成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三点透视图,是非常复杂的,不仅需要较大的画面,还需进行更为繁难的几何求证。因此, 在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4圆的透视 在设计素描训练中我们经常碰到圆形的物体,圆的透视就成了我们经常要表现的内容,它也是经常出现错误(如视点高于物体时,上面的弧度应该大些,还是下面的弧度应该大些等)或差池(如边角的过尖或过圆等)的地方。圆的透视变化规律同立方体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只是表面上不同,例如圆柱体的弧度随视点的距离和上下、左右的位置产生变化,距离越远,弧度、长度越小,偏离的视心点越远弧度越大。 圆的透视12点法:画出圆的外接正方形,并且直线将正方形上下左右四等分。在正方形最外侧的四个长方形中作对角线,这些对角线与平分正方形的直线相交成12个点,连接12个点,完成圆的图形。 通常我们在画圆的透视要注意,圆形透视距离我们近的半圆小;圆的弧线要均匀,两端画的太尖或太圆都是不符合透视规律也不够;圆的两端就太圆,使得瓶子本身不处在一个平面上,形体的透视关系不准确同时也消弱了立体感。
12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二)透视在设计素描中应用
透视法是人们多少世纪以来,为重新获得统一的空间表现说做出的努力而取得的最高成就,是视觉艺术领域的一次革命。透视是绘画制造空间感的主要手段。透视知识对于设计素描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应为透视的准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造型的准确。 首先为什么会有透视效果?因为人的双眼是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的,所以物体会有往后的感觉。那么必然会交会在无限远处的地方,透视的要点在于消失点。越近的物体两眼看它的角度越大,越远的物体两眼看它的角度越小,很远的物体两眼看它的角度几乎一样,因此放得离你近的物体,紧缩感常较强烈,所以说绘画大师们运用线条、明暗等艺术手段创造出可视的、占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生活,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很大程度上去取决于透视法及其规律的应用。 其次从科学的角度看,透视法反映了现实。它所创造的逼真画面,已被人们共识,并有现代摄影技术所印证,由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而突破。经常透视法在平面上造成的空间和视觉映像相一致时,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应该说,平面创造出的空间,是通过规律性的变形实现的。具体来说,在设计是素描的绘制中,对于透视运用,要把握一下几点:
13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度的把握—科学与适当的融合
虽然在设计素描中,我们可以一切从效率、效果出发,应用尺子、计算等,进行透视的绘制,但更多情况下,我们仍然要依赖感觉均衡地对透视进行把握。因为,有时即使是准确的透视,也可能产生不真实的感觉。这一点,与传统的素描训练中,虽然也会提到透视但仍过分依靠感觉的偏颇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要予以适当的把握。
14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2.原理与步骤的把握—科学与感觉的融合
也是基于以上这一点,认识透视原理,对于学生们来说更为重要。在设计素描中,首先, 要“胸中有透视”即要清晰透视的原理,下笔之前就要明确大致的视平线、消失点等重要的内容;其次,要“笔上有透视”,搞清楚了原理,用笔的趋势、对转角的把握等,就要“顺势而发”了,最后,要“画中透视”,通过深入描绘、刻画,以及修订,要从画的深层、骨子里体现出透视的感觉与深层。
15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3.目的性的把握——科学与效果的融合
一些超现实主义及前卫画家等,为打破以往空间概念,就常常充分利用透视规律来产生特有的强烈的三维空间效果,强调“把人置于照相机的视线之下,只是很客观地把事物的影像呈现出来”,通过借助现代照相术,注重表现对象的物质属性,以比人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的更精确、细致的画面,达到“极端真实”的效果;或者通过透视的夸张、复合、异种空间的同居等做出虚构的空间出来,有时候身子甚至需要反透视的表现。
16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三)透视在其他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设计需要用图来表达构思。在广告艺术、建筑学、室内设计、雕塑设计、装饰设计和工业设计以及其他相关领域里,都是通过图画将设计者的意图传达给使用者的。因为透视图有助于形成真实的想象,所以对于一个设计人员或学习设计预想图的人来说,在表达和传递设计意图时,如何运用透视突发有效的解决建筑、展示、产品的形态、比例、尺度及位置等诸要素,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具有三维立体图形的形态出来,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了。
17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生活中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常常会发现等大小的物体,处于近处则大,远处则小,处于无限远时,物体则汇集成一个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透视现象”。而透视图就是根据这种现象,将变化了的物体准确的描绘在纸面上的一种方法。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距离远近,物体本身是不会缩小的,而是透视图通过规律性的变形,才使物体在画面上产生有别于实际比例的图形变化。 目前,人们只有通晓透视的原理和规律,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程序,就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绘制透视图了。
18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将大量的设计资料储存,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检索,从而代替设计者绘制大量的透视表现图及施工平面图,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设计时间。设计的初步阶段,往往需要绘制透视图对表现对象进行形体效果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及多方案的比较、评价。这就要求选择不同的视点,不同的角度绘制许多张透视图以实现这一目的。计算机软件依照透视原理,自动设定了符合视觉规律的透视效果,从而节省了时间.要想获得独到的、特殊的、更微妙的画面效果,如角度的选择、透视调整等,仍然需要透视原理的把握。但总的来说,把设计者从烦琐的手工设计制作中解放出来,对设计者的帮助应该说是无法估量的,这也是发展的趋势。
19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1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称为画面总量,所谓总要就是纲要、概要的意思,画面构图像写文章一样,有章有法,有次有主,互相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的变化,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繁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的统一,这就是构图的基本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20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1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称为画面总量,所谓总要就是纲要、概要的意思,画面构图像写文章一样,有章有法,有次有主,互相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的变化,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繁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的统一,这就是构图的基本原则,变化中求统一。
21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一)构图的概念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含义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作者的表现意图。具体任务是:确定画幅形状;在限定的平面(画面)内对视觉形象进行突出主题的形式结构结合,运用形态和形式因素使画面具有多样性有又有条理性,有变化又和谐的构成;引导关着的注意力,形成画面的表现中心。
22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构图的目的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势整体的考虑和安排,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烦琐、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即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这真切地表现了构图的目的。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时得到的意象感受转换为可感触的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构图在视觉上能否给人以合适舒服的感觉,与对象的摆设安排几个人选择角度的感受不同有密切的关系
23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2.构图的处理
当确定了画面主体或效果后,接下来的常常是一系列的选择,如,是选择一点透视还是两点透视;是选择俯视透视还是仰视透视;地平线的位置设置,是高视点,还是底视点;视点的位置,是占据画面中央还是偏上、偏左、偏右;视距的大小是近视距,还是远视距;视域的组合是单视域还是多视域;对取景范围及画面形态的剪裁是方形还是矩形;对轮廓线及面与面的大小比例,是选用对称关系还是选用非对称的疏密关系,重叠关系;对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如何合理运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构图中所要涉及的问题,
24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二)形态的位置
所画形态在画面上的位置对人的视觉与心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关于画面构图中形态位置的三个要点: (1)画面主体形态的位置处 (2)非主题形态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形态的关系。 (3)画面低形的位置以及与形态的关系。 在三个要点中,第一要点是构图的决定因素,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画面的样式
25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构图的样式分为两大类: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主形置于面面中心,非主形置于主形两边,起平衡作用,底形被均匀分割。对称式构图一般表达静态内容。对称构图的变化样式有:金字塔式构图、平衡式构图、放射式构图等。
26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均衡式构图:主形置于一边,非主形置于另一边,起平衡作用,底形分割不均匀。均衡式构图一般表达动态内容。其构图的样式有:对角线构图、弧线构图、渐变式构图、S形构图、L形构图等。素描写生构图的应用不难掌握,只要将对象的主要部分置于画面中心,将对象整体与边框距离处理得当,背景底形不重复,就是成功的构图。但是要注意,“画面中心”并不是画面的等分中心,它是以人的视觉方式确定的。这一中心,是以黄金分割定律原理确定的位置,即以1:1.618的比例分割画面,得出画面中的四个相交位置,这四个位置即是接近画面中心的“构图中心点”。我们可以将写生对象的主要部分,置于其中任何一点,即可得到优美的构图形式。
27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三)构图的切割
构图的切割是指画面为物象所分割。如果将点线面在画面中和画幅面积的分割加以比较,便可以取得不同的地位和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所要表现主题的面积占画面面积大,画面空间小时,形象则给人以阔大、饱满的感觉,构图显得充实。表现主题占换面面积小时,形象给人以纤小、孤零的感觉。配景也占据了一定的画面面积,如果配景设置与主题和谐同样会烘托主题,给观者较满意的形式心理。
28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四)构图的中心
构图的中心设置是很重要的问题。构图中心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但有些不一定非要设在画面视心视点的位置上。点线面位置的组合关系能够使表现的中心转移到视心以外的地方,引起注意。 构图中有以下方法在组织画面时应该考虑。 1.离群突出 画面中孤立出现一个形象或众多雷同的点线面的位置组合时,游离于密集的众形象之外的孤独形象,能够使画面中心转移到视心以外的地方。
29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2.中心突出
指圆心不在视心位置。圆形具有凝聚力感,圆心则是力的聚散中心,其力感或线条引向都使视线向其集中。因此想象组合呈圆形或类似圆形的点线面组合,居中的形象往往成为突出的形象。
30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3.口处突出 将主要形象置于其他形象组合的基本形开口处,通过其形成的疏密对比,而显得突出。
31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4.尖端突出
指点线面构成的三角形面的顶点,线形起伏的极点等,可使画面中心转移到极点及尖端位置。但这并不等于将画面中心起伏代替视心
32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5.主题突出
产生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线,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地平线往往在其中一条黄金分割线上,而另一条垂直的黄金分割线与地平线的交点,往往是视心的位置,也是画面主题的中心。
33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1.2构图的应用
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确定最佳构图方案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用笔轻轻地确定下来,并且以画面上的这四个点为界限,考虑下一步打轮廓如何调整形体比例尺度。无论在下一步大轮廓如何确定形体比例等关系,也要在这四点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的不要超限定的范围,而向界限外随意扩张。 一幅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感到稳定、和谐、完整。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1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要求画面的均衡平稳,甚至有意地采用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关系。2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人物、情节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3均衡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加以运用,即有意地违反均衡的法则,使画面的不均衡造成某种动荡感,像受到外界冲击一样,利用不均衡的变动形式来深刻地表达主题。
34
设计素描(第三章透视原理与构图)
35
课程作业: 透视图的类别有哪些?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根据本章学习内容,以徒手的方式绘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图。
本章的构图中心讲道,不同的中心会造成人的不同心理感受,那么利用构图中心的变化,分别设计一幅给人稳定静态感受的画面和一幅给人动态感受的画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