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平衡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万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中医康复教研室 言语康复治疗学. 内容介绍 所申报新开选修课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 开课学时分配、本人的教学能力.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乳 腺 癌.
运动疗法.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四节 前庭器官功能 Vestibular function
10.2 立方根.
第七章 平衡功能的评定.
项目: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一、身体形态发育特点: 1、身体形态是指:体格、体形和身体姿势等状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换元公式 分部积分公式 小结 1/24.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多人体运动检测跟踪 利用全方位摄像机获取360˚ 的环境信息,在室内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运动检测。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颞骨CT影像解剖 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冰.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看一看,想一想.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数与向量的积.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魏新宇 MATLAB/Simulink 与控制系统仿真 魏新宇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二章 眼科检查法 Examination of the eye 2019/5/8.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三元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2.了解三元系合金的显微组织与三元相图的关系; 3. 学会利用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总复习.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项目: 平衡功能的评定 康复教研室

目录 学习要点 概述 定量评定 定性评定 功能性活动的评定 思考题 返回目录

学习目标 掌握平衡的定义及分类、平衡反应 掌握平衡的维持机制及评定方法。 熟悉平衡评定的目的和评定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 、定义 (一)平衡 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于一定姿势的能力。

(二)支持面与人体重心 支持面指人在各种体位下 (站立、坐、卧,行走) 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触面。

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表面。 (二)支持面与人体重心 W x p 重心(COG) 支撑面 站立时的支持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表面。

(三)稳定极限 稳定极限(LOS): 指人站立时身体能够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断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前后方向的最大摆动角度为12.50°, 左右方向约为16°。

二、平衡功能的分类 1、静态平衡 : 2、动态平衡 : 自动态平衡 他动态平衡 3、反应性平衡:

三、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感觉系统包括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觉三个系统,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前庭(内耳) 系统 躯体 视觉系统 躯体 感觉系统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provide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body position by proprioceptive receptors. 感觉系统包括躯体感觉、视觉以及前庭觉三个系统,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躯体感觉系统 双腿截肢安装假肢的患者的平衡与姿势控制能力与截肢平面密切相关。由于大腿截肢患者的踝关节和膝关节本体感觉输入均丧失,大腿截肢患者站立时的平衡控制能力明显低于小腿截肢患者。

本体感觉(深感觉)包括 1、运动觉 2、位置觉 3、震动觉

(二)视觉系统 视觉系统在视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准确感受 (1)环境中物体的运动以及 (2)眼睛和头部相对于环境的视空间定位。

(三)前庭系统 : 前庭蜗器 总骨脚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前骨壶腹 椭圆囊隐窝 后骨半规管 骨螺旋板 后骨壶腹 蜗窗 球囊隐窝 (三)前庭系统 : 前庭蜗器 总骨脚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前骨壶腹 椭圆囊隐窝 后骨半规管 ㈡骨半规管 骨半规管bony semicircular canals(图15-8)为3个半环形的骨管,分别位于3个相互垂直的面内,彼此几成直角排列。前骨半规管弓向上前外方,埋于弓状隆起深面,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外骨半规管弓向后外侧,当头前倾30°角时,呈水平位,是3个半规管最短的一个,形成乳突窦入口内侧的隆起,即外半规管凸。后骨半规管弓向后上外方,是3个半规管最长的一个,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平行。每个骨半规管皆有两个骨脚连于前庭,其中一个骨脚膨大称壶腹骨脚,膨大部称骨壶腹;另一骨脚细小称单骨脚。因前、后半规管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故3个骨半规管共有5个口开放于前庭的后上壁。 骨螺旋板 后骨壶腹 蜗窗 球囊隐窝

(四)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 协同动作中肌肉运动以固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模式进行。 踝关节动作模式、 髋关节协同动作模式 跨步动作模式。

踝关节协同运动模式 支持面干扰方向

竖脊肌 腹肌 股四头肌 腘绳肌 胫前肌 腓肠肌 踝关节协同运动模式

髋关节协同运动模式 支持面干扰方向

竖脊肌 腹肌 腘绳肌 股四头肌 平衡木 髋关节协同运动模式

跨步反应 支持面干扰方向

运动控制 坚固和较大支撑面 较小的力 踝调节机制 髋调节机制 跨步调节机制 较小支撑面 较大的力 过大的力

四、评定目的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跌倒风险预测 对平衡有特殊要求的职业选拔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前庭功能损害;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 (二)禁忌症 严重的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

第二节 定量评定

定量评定 其目的在于了解和分析平衡障碍的程度以及进行康复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疗效。也为平衡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包括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的评定。

一、仪器及工作原理: 19世纪中叶, Romberg 定性的检查法 20世纪70年代, 初步实现了定量分析。但其无法测定身高体重因素对身体平衡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 人体动态计算机模型 准确的反应平衡功能状况。

二、静态平衡功能 内容:包括双腿站立、单腿站立、足尖对足跟站立(双脚一前一后站立)、睁眼和闭眼站立。 闭眼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或去除视觉对平衡的影响,使被检者更多的依靠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 在去除视觉的情况下,检查的本体感觉和前庭觉系统的功能。

记录参数及结果分析: 评定参数包括:1.重心移动(摆动)轨迹类型 2.重心移动路线或轨迹长度 3.重心移动的范围 4.移动中心点的偏移距离 5.Romberg率 平衡指数 6. 重量分布分析、姿势稳定 性分析、同步性分析、协调 性分析 7. 跌倒危险指数

稳定性正常 稳定性异常

三、动态平衡功能 动态平衡功能的评定: 身体向各方向主动转移的能力 在支持面不稳定时身体通过调节重新获得平衡控制能力的检查。

动态平衡指身体在空间移动时,维持控制身体姿势的能力 自动动态平衡 他动动态平衡

三、动态平衡功能 内容与参数: 1.稳定极限:测定身体的主动转移能力。观察指标包括身体倾斜的方向、身体到达规定目标的时间、速度、路线长度或倾斜的角度。

此图为平衡功能检测仪测得的一正常人的稳定极限范围,由图可见身体倾斜的方向和路线。

三、动态平衡功能 2.调整反应:平衡功能检测仪通过改变支持面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来改变支持面的稳定性。 因为支持面不稳定时,关节和肌梭感受器不能感受正常的踝关节运动反应,而使身体运动幅度加大。 为保持身体平衡而不会摔倒,要求被试者能够主动进行调节以重获身体的平衡。被试者在应对支持面的变化进行调整反应时,测试仪器记录到重心摆动的轨迹及长度、身体重心摆动范围等。

定性分析 一、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 二、协同运动模式的评定 三、平衡反应 四、平衡的感觉整合检查 五、频谱分析

第三节 定性评定

一、平衡的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 对确定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首先要进行肌肉骨骼系统的评定,判断姿势控制障碍是否由肌肉骨骼系统结构或功能的损伤所致。 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力、肌纤维长度变化均可导致平衡功能障碍。 当维持姿势和运动的关节活动受限或缺乏副运动时,姿势会发生变化。 当肌力减弱,肌长度或力量不平衡,肌耐力低下时也影响运动的质量和姿势的保持。

二、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评定 (一)运动对策的评断 (二)预期姿势调整能力的评定

三、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所做出的应对反应。也是身体为恢复平衡被破坏做出的保护性反应。

平衡反应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卧位倾斜反应 2、膝手位反应 3、坐位平衡反应 4、跪位平衡反应 5、迈步反应

四、平衡的感觉组织检查 (一)感觉检查 在进行感觉检查前,首先进行本体感觉和皮肤触压觉检查,足底和踝关节为重点部位。

(二)感觉组织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选择与综合正确的感觉信息的过程为感觉组织。 感觉组织检查:将被检查者置于6种感觉控制条件下进行测试 被检查者除站在正常的支持面上,还要站在硬海绵上来干扰躯体感觉系统传递来自踝关节和皮肤的、有关人体垂直位的正确信息。

平衡障碍的病因诊断 (感觉整合检查) 视觉——通过眼睛睁开,输入正确的视觉,闭上眼睛阻断视觉信息输入及戴上头罩,输入错误的视觉信息。 因此,在平衡评定中,需要检查病人不同情况下的反应能力。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provides information related to body position by proprioceptive receptors.

五 结果分析 (一)平衡的生物力学因素与姿势因素控制对策的评定 (二)平衡反应的检查 (三)平衡的感觉整合检查

第四节 功能性活动的评定

Berg平衡量表 功能性活动包括在坐位或站立时进行各种作业活动,站起和坐下等 检查序号 评定内容 1 从坐位站起 2 无支持站立 3 无支持坐位 4 从站立位坐下 5 转移 6 闭目站立 7 双脚并拢站立 8 上肢向前伸展并向前移动 9 从地面拾起物品 10 转身向后看 11 转身360 12 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 13 两脚一前一后站立 14 单腿站立

二、Berg平衡量表评定方法 及评分标准 将每评定项目均分为0、1、2、3、4五个功能等级予以记分。 4分表示能够正常完成所检查的动作, 0分则表示不能完成或需要中等或大量帮助才能完成, 最低分为0分, 最高分为56分。

三、结果分析 平衡与步行能力关系---密切 Berg量表评分结果为: 0~20分,提示平衡功能差,患者需乘坐轮椅; 21~40分,提示有一定的平衡能力,患者可在辅助下步行; 41~56分者则说明平衡功能较好,患者可独立步行; <40分提示有跌到的危险。

小结 人体的平衡功能是维持姿势、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前庭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病变及发育障碍均可导致平衡功能损害。 结合病史、体检、神经影像学检查,康复医生可以对平衡障碍 者的病因、病灶及程度获得全面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做出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思考题 1、平衡反应。 2、平衡的维持机制。 3、平衡的评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