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脉要精微 脉,切脉,这里泛指诊法。要,要领。精微,精湛微妙。 《 素问 》 有“脉要精微论”篇名,本单元主要讨论疾病诊法,包括诊病原理、原则及具体方法等内容,其中对脉诊和色诊的阐述尤为详细。
原文801 诊病的时间常以平旦. 阴气未动 阳气未散 饮食未进 平旦诊病的原理 经脉未盛 络脉调匀 气血未乱
.切脉动静 而视精明 察五色 观五脏有余不足 六腑强弱 形之盛衰。 四诊合参,以决死生之分
原文802 论述脉诊的原理及运用要领。由于脉为气血的藏聚流通之处,所以脉象的变化可反映气血的病变。 举例叙述长、短、数、大、上、下、代、细、涩、浑浑革至、绵绵其去等十余种脉象及其主病。
原文提示 一要注意脉动的频率快慢,如“数则烦心”。 二要注意脉动的节律齐差,如“代则气衰”。 三要注意脉象的体态,如上、下、长、短几种脉象是对脉位的论述,浑浑、绵绵、大脉是论脉势,细脉论脉体的阔狭,涩脉论脉中气血运行的流利程度 。
原文803 【 提示 】详述望色、察目的原理及其注意要点 【 名词解释 】 ( l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姚止庵注:“精明以目言,五色以面言。言目之光彩精明,面之五色各正,乃元气充足,故精华发见于外也。” ( 2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指五脏之真脏色外露,败象显现,预后不良。见,同“现”。于它 《 香草续校书 · 内经素问 》 注:“微,盖衰微之义。精微者,精衰也。五色精微象见者,五色精衰象见也”。 【 校注 】
【 分析 】 论述望色、察目的原理及要点。由于颜面五色和目之精光神气皆为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因此,望色、察目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及其病变。而且由于其容易观察,故为临证所常用。同时本节通过“五欲”、“五不欲”之色的论述,提出望色的要点。大凡色诊,皆 。
原文804 【 提示 】主要阐述了闻声问疾的原理及其应用要点。 【 名词解释 】( 1 )五藏者,中之守:言五脏为精神藏舍之处,各司职守。( 2 )中盛藏满:中,体内,内脏。盛,邪气壅盛。藏满,内脏之气胀满,即气机壅滞。 ( 3 )中气之湿:中土壅滞,水湿不运,湿邪内蕴。中气,指脾胃 。
【 分析 】 论述闻声问疾的原理及应用要点。人以五脏为本,五脏藏精舍神,在体内各有职守。病人声音的清浊、语音的高低、语言的正常与否及二便情况,均反映了五脏的功能状况。因此察五脏得守与失,可从闻声及问病入手。如声音重浊,为脾脏失守,中土壅滞,水湿不运 。
原文805 【 提示 】主要阐述了望形体诊病的原理及要领。 【 名词解释 】 ( l )五藏者,身之强:五脏为身体强健之本。( 2 )精明:精气神明。一说指目。 ( 3 )偻附:指身体弯曲不能直立,需依附于他物而行。( 4 )振掉:震颤摇摆。 ( 5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五脏精气旺盛,则身体强健,谓之“得强”,故生。若五脏精气衰败,则身形败坏,谓之“失强”,故死。( 6 )振掉:震颤摇摆。
【 分析 】 论述望形体诊病的原理及要领。察五脏得强与失强,可审身体的头、胸、腰、膝、胫(骨)“五府”。如头低垂不举,目陷无光,为五脏精气已衰,神气将失;背曲肩垂,为心肺精气衰败,不能上营肩背;腰痛转侧困难,为肾气将败等。这些描述均是古人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今天临床仍有借鉴作用。
原文806 【 提示 】重点阐述脉象与四时相应的机理及意义 【 名词解释 】 ( 1 )其与天运转大:意为脉象的变化与天体运转的规律相应,有同样广博精深的道理。其,指脉。大,广博精深。( 2 )忿:指秋气肃杀劲急之势,应气候之凉。 ( 3)怒:指冬气严寒凛冽,北风怒号之势。( 4 )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动,脉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上下,指脉象的波动。
【 分析 】脉应四时,是“人与天地相参”在脉象上的反映。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决定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与天地相参,脉象规矩权衡,相期而至,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若脉象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不能相应而出现错乱,即可通过错乱之脉而诊知发病的脏腑部位,并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进一步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因此,察时脉辨病,并进一步施治,必须把握天人如一的规律,因时制宜
原文807 【 提示 】梦与人的生理、心理、病理密切相关。 【 名词解释 】 ( 1 )短虫:指烧虫( 2 )长虫:指蛔虫 【 分析 】梦是体内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盛衰变化的反映,通过询问解析病人所述的不同梦境,可以判断人体脏腑功能之强弱、邪气的盛衰和病变的部位。
原文808 【 提示 】提出诊脉的基本条件,以及要掌握四时的正常脉象以及运用要领。 【 名词解释 】 ( l )虚静为保:言诊脉以清虚宁静至为重要。“保”,通“宝”。知内者按而纪之:意为要了解内脏的变化情况,可通过切脉进行诊察,找出端绪。内,指内脏;纪,丝缕的头绪。( 7 )知外者终而始之:言要了解经脉的变化情况,可据经脉自始至终的循行部位进行诊察。外,指经脉。( 8 )六者:一说指春、夏、秋、冬、内、外六种脉法。另一说指诊法常以平旦、四诊合参、脉应四时、虚静为保、脉合阴阳、知内知外六种持脉大法。
【 分析 】 主要论述三个方面内容。 1. 论述诊脉的基本要求,与“诊法常以平旦”前后呼应,强调诊脉时医者、患者及环境要安静,以排除非疾病因素的干扰。 2. 论述诊脉的方法,指出诊脉要掌握四时的正常脉象特征,并根据季节变化及脉位的深浅,在诊脉时运用指力的大小及深浅度。 3. 讨论了诊脉以辨病位的问题,指出内脏在脉诊部位上各有所主,因而通过切脉可以确定其病变所在。经脉起至循行有其规律,通过在经脉的起至循行部位进行切按诊察,便可了解病变所在的经脉脏腑部位。
原文809 【 提示 】本节主要介绍了尺肤诊断方法。 【 名词解释 】(l)尺内两傍:尺内,即尺肤之内,指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尺泽)间的皮肤。两傍,指两臂尺肤部位的尺侧部分。( 2 )中附上:将尺肤分为三段,近腕部三分之一为上段,近肘部三分之一为下段,中间三分之一为中段。中附上,指尺肤部的中段。
【 分析 】尺肤诊是古代的一种常用诊法。诊尺肤主要是“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论疾诊尺》),以测身之寒热和津液的盈亏,通过分候尺肤各部位更可察知有关脏腑身形的病变。目前,尺肤诊在临床已甚少应用,但对某些病证,特别是湿热病,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原文810 【 提示 】论述“以不病调病人”的诊脉方法。 【 名词解释 】( l )平人:健康无病之人。( 2 )闰以太息:张志聪注:“太息者,呼吸定息之时,有余不尽而脉又一动,如岁余之有闰也。”闰,余也。( 3 )常以不病调病人:常法是以健康人的呼吸来衡量病人的脉息。不病,健康的人,此指医生。调,算度、计算、衡量。 ( 4 )乍疏乍数日死:乍疏乍数,是阴阳俱衰竭而败乱无主,故为死脉。
【 分析 】原文所述脉率同现代关于呼吸与脉搏比率为 1 : 4 一 1 : 5 (脉搏每分钟 65 一 85 次,呼吸每分钟 16 一 20 次)的认识基本一致。这种以脉搏与呼吸比率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的诊脉方法较易掌握,是诊脉的基本要求,一直为后世遵循,沿用至今。脉理精深微妙,不易掌握,故前贤为使习医者切脉辨病能人门执要,提出诊脉大纲。历代诊脉大纲有多种,或浮、沉、迟、数,或迟、数、大、小,或缓、急、大、小、滑、涩,或浮、沉、迟、数、细、大、短、长,均不离迟、数。它不仅可辨寒热病因,还是辨脏腑病位和阴阳病性之大纲,同时还在于它极易掌握,如陈念祖 《 医学实在易 · 八纲脉论 》 说:“迟、数二脉,以息辨之,又显而易见也。”
原文811 【 提示 】详细叙述了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 【 名词解释 】( l )胃者,平人之常气:胃气是健康人的正常脉气。藏真散于肝:春时肝木用事,故五脏之真气,皆散于肝。( 2 )代:弱极之脉。
【 分析 】 辨别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其要点在于审察胃气的盛衰有无,即脉以胃气为本。脉象反映气血盛衰变化而根源于脏腑,脏腑则依赖于胃气,故 《 素问 · 玉机真藏论 》 所说:“五藏者,皆察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就脉象形成机理而言,脏真之气必依赖胃气才能行于经脉之中,如果胃气败绝,则脏真失于胃气的承载涵养,脏真就会暴露而名真藏脉,故 《 素问 · 玉机真藏论 》 说:“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故曰死。”对于有胃气的脉象,张介宾则称之为“自有一种雍容和缓之状者”。因而,凡脉来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应手柔和有力,来去节律规整分明,蕴含生机之象,便是有胃气之脉。
原文812 【 提示 】主要论述虚里诊法。 【 名词解释 】 ( l )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足阳明胃经又一络脉,其脉从胃贯穿隔膜联络于肺。( 2 )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衣, 《 针灸甲乙经 》 作“手”,可从。脉,动词,诊察的意思。张志聪注:“宗气者,胃府水谷之所资生,积于胸中,为脏腑经脉之宗,故日宗气。虚里……乃胃府宗气之所出,此脉以候宗气也。”
【 分析 】 本节简要介绍虚里的诊断方法,指出虚里为胃之大络,它从胃脉支出,贯扁络肺,会聚胃气与清气,在左乳下形成搏动区,是诊察宗气盛衰存亡之处。关于虚里诊病情况,本节仅作示例说明,如其搏动如喘而急,并时有歇止,多系胸中心肺病变;搏动粗实有力,横格于指下,则是腹内积聚的征象;若搏动断绝不续,必宗气衰败,预后不良;倘若搏动剧烈,甚至震动应衣服,乃宗气衰而不藏外泄之兆,预后亦差。
原文813 【 提示 】论述脉证、脉时的阴阳逆从及其病症雨后。 【 名词解释 】( l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张介宾注:“阴病得阴脉,阳病得阳脉谓之从,从者易已;脉病相反者为逆,逆者难已。” ( 2 )脉得四时之顺,日病无他:病无他,即虽有病而无其他危险。张介宾注:“春得弦,夏得钩,秋得毛,冬得石,谓之顺四时,虽日有病,无他虞也。” ( 3 )不间藏:即传其所克之脏。
【 分析 】 简要论述脉证、脉时的阴阳逆从及其病证预后。脉证阴阳相从,正气尚未衰竭,故易已;若脉证阴阳相反,则是邪盛正衰退,故难已。脉象与四时阴阳变化相应,正气不衰,尚能自我调节,保持人与自然的统一,病轻易愈,相反则邪盛正衰而难愈。 同时论述不间脏这一疾病传变方式。
原文814 【提示 】举例阐明尺肤、切脉合参诊病。 【 名词解释 】 ( 1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脉滑则阳热有余,尺肤涩则阴液不足,正是汗多伤津液之症。 《 阴阳别论 》 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此义。( 2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细为气虚,尺肤寒则阳衰,脾肾阳气不足,多见腹泻之症。后泄,指大便泄泻。 ( 3 )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高世拭注:“脉粗肤热,则阳气有余,故谓之热中。”热中,内热也。
【 分析 】 举例说明尺肤、切脉合参诊病。尺肤诊可以弥补望诊、脉诊、问诊之不足,特别是在诊法的客观性、直观性、方便易行及可对比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尺、脉合参,既可相参互证,综合分析,脉诊与尺肤部位又非常相近,方便诊病,这种诊法应当发掘。
原文815 【 提示 】详细阐述水肿、黄疸等病症的诊断要点 【 名词解释 】 1 )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日水:张介宾注:“目裹者,目下之胞也,胃脉之所至,脾气之所主,若见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是水气淫及脾胃也。” ( 2 )溺黄赤安卧者,黄疽:黄疽多由湿热或寒湿内阻中焦,迫使胆汁不循常道所致。湿热下注,尿黄赤;湿困肌肉,故安卧。
【 分析 】 列述水肿、黄疽等病证的诊察要点。水肿为体内水液不化而郁积、泛滥所致,病多在肺脾肾。本节举出足胫肿,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面肿,颈脉动喘疾咳等症状体征,作为水肿病见症,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常规。不过,面肿而见于水肿病,多为风水;颈脉搏动明显,是水侵足阳明胃经之征;而水肿病中见症咳喘,则是水寒射肺。
原文816 【 提示 】论述脉时、脉证阴阳相反的具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 名词解释 】( l )藏形:五脏应四时的正常脉象。( 3 )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马符注:“病在中者,脉为有力,则中气方盛,今脉反虚;病在外者,脉宜浮虚,则表病易痊,今脉反涩坚,是皆难治之证。”
【 分析 】论脉时、脉证阴阳相反的具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就脉证相反而言,风热外症,脉宜浮大而反沉静,是正衰退无以抗邪;腹泻与失血,耗损津血,脉宜沉细而反实大,是邪气猖厥无制;实邪在内,脉若有力是正气尚盛能支,今脉反虚,则正气衰竭,无力作脉;病在外,脉应浮滑,是邪气仍在于表,今反见脉涩坚,则邪已人里盘踞聚结。以上脉证均正衰邪实之征,故皆难治。
原则817 【 提示 】着重强调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性,以及真藏脉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 【 名词解释 】( 1 )真藏脉:是脉无胃气而真藏之气独见的脉象,如但弦无胃等之类( 2 )肝不弦,肾不石:张介宾注:“但弦、但石虽为真藏,若肝无气则不弦,肾无气则不石,亦由五藏不得胃气而然,与真藏无胃者等耳。”
【 分析 】强调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性,脉无胃气则死。脉无胃气又称真藏脉,真藏脉形成机理,本节仅言“不得胃气”, 《 素问 · 玉机真藏论 》 云:“五藏者,皆察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五脏真元精气不仅依赖胃气之充养,还需要胃气之涵载,因而寸口之脉气,是五脏之气与胃气调和共化之气。如若胃气衰败,不能涵养脏气,则脏气自至于手太阴寸口,表现为“但弦无胃”“但石无胃”等。但也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本节所说“肝不弦,肾不石”。这是由于病重之时,脏气、胃气俱衰,脏真之气亦不能至于寸口,故张介宾说:“肝无气则不弦,肾无气则不石。”
原文818 【 提示 】本节形象描述四时五脏之平脉、病脉、死脉脉象,以及形成机理及其辨别要点。 【 名词解释 】 ( l )如循琅环:脉来如触摸玉珠,柔滑而粒粒分明。琅歼,玉之似珠者。( 2 )夏以胃气为本:心脉旺于夏,须有冲和之胃气。下文“秋以胃气为本”等义皆仿此。
【 分析 】 本节形象描述四时五脏之平脉、病脉、死脉脉象。其机理在于胃气的盛衰有无,辨别关键在于脉动之中冲和之气的多少有无。王叔和 《 脉经 · 序 》 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掌握学习脉象的方法成为千古难题。为此, 《 内经 》 不厌其详地用琅纤、榆荚、鸡羽、长竿、乌之椽、鸟之距等自然、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描述,力求形象化,易于掌握,这种方法成为后世脉象描述与教学的模式。学者需要从中细细体会,并结合临床掌握。
原文819 【 提示 】重点论述从整体观念出发诊治疾病 ,全面审察病人的情况, 并总结为 “四难”和“四易”,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 【 名词解释 】 ( l )形气:形,指人体形貌之肥瘦刚脆。气,言脏腑气血之功能强弱。( 2 )形气相得:马符注:“气盛形盛,气虚形虚,谓之相得,其病可治。” ( 5 )形气相失:马苛注:“若形盛气虚,气盛形虚,谓之相失,则难治矣。” ( 6 )四难:即上文“形气相失” , “色夭不泽” , “脉实以坚” , “脉逆四时”四种难治情况
【 分析 】从整体观出发,指出诊治疾病时,必须全面观察人的形体、神气、色泽、脉象等各种征象,并总结为“四难”和“四易”,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四易”是:形气相得、色泽以浮、脉弱以滑、脉从四时;“四难”是: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其精神是强调全面诊察、综合分析,以正确地诊断,判断病证预后和治疗的难易。对易治病证,要“取之以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贻误病情,失去良机;对难治病证,要有实事求是态度,明确告之病家,以便取得医患更好的配合。
原文820 【 提示 】阐述五实证、五虚证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判断。 【 名词解释 】 ( 1 )闷瞀:胸中郁闷,眼目昏花。( 2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五脏之气,由胃气资生,病重之时,若饮食得入,泄泻得止,是胃气来复的表现,预示五虚证有转好之机。( 3 )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实证治疗当用泻法,身汗解表邪,后利去里邪,邪去则正安,预示五实证有转好之机。
论述五实证、五虚证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判断。 《 素问 · 通评虚实论 》 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五实证是邪气亢盛,充斥五脏的病证。邪气盛于心则脉盛,盛于肺则皮热,盛于脾则腹胀,盛于肾则二便不通,盛于肝则闷瞥。五虚证是五脏精气虚损欲竭的病证,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乏力,肾气虚则二便不禁,脾气虚则不欲饮食。五实证因邪气内盛于五脏,不得外泄而出,形成闭证,故曰五实死。五虚证因五脏精气俱夺,“饮食不人”,精气无源;“泄利前后”精气耗损,有出无人,故曰五虚死。
五实 五虚 脉盛 皮热 腹胀 前后不通 闷瞀 脉细 皮寒 气少 泄利前后 饮食不入
原文821 【 提示 】论述五脏“生“、“死“之面部气色, 以及诊察五脏之色的要点。 【 名词解释 】( l )青如草兹者死:高世拭注:“草兹,死草,死草之色,青兼白也,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肝气败也。”草兹,以草所做的葺席,其色青白干枯。( 2 )黑如炱( tai 台)者死:高世拭注:“黑如始者死,肾气败也。”始,烟气凝成的黑灰,其色黑黄,晦暗无光。( 3 )白如枯骨者死:高世拭注:“白如枯骨者死,肺气败也。”枯骨,色白枯稿不华。
【 分析】论五脏“生”、“死”之面部气色,以及诊察五脏之色的要点。“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 面部气色是五脏精气现于外之华采,因而可从面部气色变化诊察五脏精气盛衰。文中论五脏生色,强调“以编裹”,说明气色以明润光泽,含蓄不露为贵,翠羽、鸡冠、蟹腹、家膏、乌羽,均系其形象比喻,表示内脏精气不衰,预后亦良好;若是晦黯无泽,枯稿暴露,如草兹、积实、始、虾血、枯骨,说明内脏精气衰败,不能内守而外露,预后不良。
原文822 【 提示 】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为题,讨论寸口诊病的道理 【 名词解释 】( l )气口:指腕部挠骨内侧脉动之处,切脉的部位,又称脉口、寸口。张介宾注:“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肺经脉也,肺主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日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日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日寸口。是名虽三,其实则一耳。” ( 2 )变见于气口:指脏腑接受水谷精微的情况,即其功能状态,均可通过气血变化而表现在气口。( 3 )必察其下:必须察问二便情况。又, 《 太素 》 作“必察其上下”,可参。
【 分析 】胃为五脏六腑之源。然而足太阴脾所运化之精微,需赖手太阴肺之宣发,才能布达周身。且肺朝百脉,肺经的太渊穴为“脉会”,经渠穴为“经”穴,二穴气血流行旺盛,均在气口部位,故此处脉象变化,可“为五脏主”。人生之后,虽水谷精微一日不可无,其自然界之清气,更是须臾不可缺。此清气即以寒、暑、燥、湿、风“五气”代表之,五气入鼻,藏于上焦心肺,心肺功能健旺,则鼻息通利而受纳清气,反之“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故欲治病者,必先明确诊断,详察其上下窍是否通利、切其脉候虚实、观其志意精神状态、全面了解其各种症状与体征。科学与迷信水火不容,故必须反对迷信鬼神,医学科学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原文823 【 提示 】本节在论述医生临床易犯的五种过错后,提出诊病“四德”和治病原则。 【 名词解释 】 ( l )从容人事:从容不迫、耐心细致地了解患者的人情事理。( 2 )经道:指诊治疾病的常规。经,常也;道,规律。( 3 )气内为宝:气内,体内精气;宝,重要,关键。诊治疾病,要重视体内精气强弱。( 4 )明堂:面部诊法以鼻为明堂,此泛指面部色诊。
【 分析 】 本节继“五过”之后,又提出了诊治疾病应遵循的规范: 【 分析 】 本节继“五过”之后,又提出了诊治疾病应遵循的规范: ( 2 )治病原则1.“治病之道,气内为宝”。疾病是正邪相争的表现,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故治疗时必须掌握精气的盛衰,注意保护元气。2.守数据治,无失俞理”。领悟 《 上经 》 《 下经 》 《 撰度 》 《 阴阳 》 《 奇恒 》 《 五中 》 等医经要旨,依据藏象、阴阳五行、经络俞穴主治等理论,遵循治则治法,辨证施治,才能避免误诊误治,取得良好疗效。 ( 1 )诊病“四德” 1.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必须了解自然界阴阳之运动变化,四时寒暑替之规律。2.必知“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右、毒药所主。必须掌握象经络、刺灸药大选等医药理论和技术3.要“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即懂得人情事理,明了社会世事。4.做到“审于部分,知病本始,八正九似,诊必副矣。”熟练掌握色脉诊法,细致周崐到地诊察病人。
原文824 【 提示 】阐述“临病人问所便”诊法内容。 【 名词解释 】 ( 1 )消瘅:即消渴,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瘅,热也。 ( 2 )寒中:内寒。 ( 3 )县心:胃院空虚的感觉。县,同悬 ( 4 )临病人问所便:指了解病人的喜恶得宜。张介宾注:“便者,相宜也。有居处之宜否,有动静之宜否,有阴阳之宜否,有寒热之宜否,有性情之宜否,有气味之宜否,临病人而失其宜,施治必相左矣。”
【 分析 】论述“临病人问所便”诊法内容。所谓“便”,主要是指患者病中喜恶。内脏病变表现于外,除医生察知的症状外,还表现在饮食起居方面的喜恶变化,须通过问诊而得,从而判断其病变部位,寒热性质,有助临床分析病机,并据此对病人施以相宜调理。如喜寒多为热病,喜热多为寒病;消谷而悬心善饥多为胃热,“出黄如糜”多为肠热;腹胀为胃寒,肠鸣飧泻多为肠寒,“胀而且泄’,为胃寒肠热,善饥小腹痛胀为胃热肠寒等。
单元小结 1.就诊病环境与时间,提出“虚静为保”、“诊法常以平旦”等要求,要求环境安静,病人心情平稳,医生专心致志。如此,才能获取准确的病情资料,做出正确的诊断。 2.论述各种诊察方法的使用要点与意义,并提出各种诊察方法与资料错综参伍,即后世所说四诊合参,以求病本,成为中医诊法常规。 3.望诊方面,述及望眼神、望面色以及望形态等内容,特别是对望面部气色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了详细论说,并提出光明润泽、含蓄不露的望色要点,为后世望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对问诊和闻诊本章也有一定论述,如闻语声、问病情等,特别提出问梦、释梦以诊病,开拓了问诊范围。 5.脉诊是本章论述的主要内容。一是论脉原理,有“脉者血之府”、“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与“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说。二是诊脉方法,“常以不病调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三是开创了类比法描述脉象的方法。四是脉以胃气为本,察胃气多少有无以判断平脉、病脉、死脉,无胃气的脉,就是死脉,又称真脏脉。五是脉色合参、脉尺合参等与其他诊法相结合,同时还有脉时从逆、脉证从逆等综合分析方法,为后世脉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6.最后论及诊病“四德”,要求医生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熟悉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贬石、毒药所主等医学基本知识,特别要“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等,全面掌握诊法技术,才能成为“决死生”的高明医生。
思考题 如何理解“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 “平旦诊病”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举例说明“五藏者中之守”、“五藏者身之强”的诊法意义。 四时脉象的形成机理如何? 如何理解“脉以胃气为本”?其脉象特点是什么? 虚里诊病的原理如何?举例说明其宗气盛衰诊法。 诊察面部气色的要点是什么? 《 玉机真藏论 》 的诊法“四易”“四难”内容是什么? 举例说明“脉逆阴阳”、“脉逆四时”难治的道理。 何谓真藏脉?为什么它是死脉? 如何理解“浆粥人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的诊断意义? 试述诊法“四德”。 如何理解“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 举例说明望色之浮沉、夭泽、散传、上
【 分析 】经文讨论孕妇患病的用药法则 “有故无损,亦无损也衰其太半而止”。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有是证便可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当之,既不伤胎儿,也不伤母体。但是必须注意 《 内经 》 作者的提示:“衰其太半而止,过者死”。陈自明说:“千金有半夏茯苓汤、茯苓丸专治恶阻,此方从来少用,以半夏动胎之故……其实凡恶阻,非此方不能止,有故无损也。”
原文910 【 提示 】本段主要阐述了正治反治和虚实寒热的治疗原则。 【 名词解释 】 ( l )微者逆之:病势轻浅,病情单纯,疾病表象与病机一致,逆其病象而治。( 2 )甚者从之:病势急,病情深重、复杂,疾病表象与病机不完全一致,顺从与病机不一致的表象而治。( 3 )逸者行之:由过度安逸导致气血奎滞,运行迟缓一类病证,治宜行气活血法。( 4 )惊者平之:惊悸不安、精神亢奋一类病证,以镇静安神法平抑之。( 5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治病必须治疗疾病的本质,因而要先探求疾病的原因。伏,制伏;主,指疾病的本质;因,病因。( 6 )薄之劫之:用具有侵蚀作用的方药治病谓“薄之”;以作用峻猛的方药劫夺邪气的治病方法谓“劫之”。
【 分析 】 1 .关于正治法与反治法 2 .病之中外的治疗 3 .关于阴阳虚衰所致寒热的治则 正治法:逆疾病征象而治,即所选药物的属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逆者正治”,正治法又名“逆治”法。适用于病情轻浅而单纯无假象的疾病,所谓“微者逆之”反治法:顺从疾病假象而治。“从者反治”,反治法又名“从治”法。适用于病势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象的疾病,所谓“甚者从之”。 2 .病之中外的治疗 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故“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 …… ”。内伤、外感不相关的,抓主要矛盾治疗,体现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3 .关于阴阳虚衰所致寒热的治则 “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法则,是治疗实寒、实热的常法。但对因阳气不足、无以配阴的虚寒证,或阴气不足、无以制阳的虚热证,仅治其相对偏盛的阴盛或阳亢,则愈伤其本来不足之阴阳,从而导致阴更盛或阳更亢。故必须补阳以配阴,或滋阴以制阳,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疾病痊愈。这种补阳抑阴、滋阴制阳的法则,是治疗寒热证的变法,也为后世辨识、治疗虚寒、虚热证树立了楷模。
原文911 【 提示 】强调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 名词解释 】( l )告之以其败:指出疾病的危害性,引起病人对疾病的重视。 ( 2 )语之以其善:讲明患者与医生合作将取得良好的疗效。 ( 3 )导:诱导病人创造适宜自己、方便治愈疾病的条件。 ( 4 )无道之人:不明事理、不通人情的乖僻愚昧之人。
【 分析 】 《 内经 》 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本节经文所示,属劝说开导心理疗法。“告之以其败”,即指出疾病的危害,引起病人的重视,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语之以其善”,即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病人如何进行调养,指出治疗的具体措施;“开之以其所苦”,即解除病人消极的心理状态,克服内心的苦闷、焦虑和紧张。总之,通过说服、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躯体状况的目的。心理因素能致病也能治病,心理治疗不仅对精神方面的疾患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也有良好的作用。诚如吴师机 《 理渝骄文 》 所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 东医宝鉴 》 引太白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 《 内经 》 关于心理医学方面有很多有价值的记载,值得进一步深人研究。
单元小结 1.论述了因地、因人制宜。五方之域自然条件的差异,造就了人类体质的共性与个性,发病有整体规律,也有个体区别。因而医生治病,既要懂普遍性,更要认识复杂性,掌握一般治疗、特殊治疗的手段和方法的同时,对疑难病证要学会“杂合以治”的综合治疗方法 2.强调医生治病要效法阴阳,掌握治疗时机,分清虚实,根据病情辨证论治。除药物治疗外,还有各种非药物疗法,如导引、按摩、渍浴、放血等。
3.从汤液、醒醋到针石、艾灸、毒药等治疗手段的发展变化,说明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重点论述汤液、醒酸、针石、艾灸、毒药等虽能治病,但只是外部条件,它必须通过人体内在因素“神机”才能产生治疗作用,这是中医学治疗思想的精华。充分体现了疾病自愈、治愈、治而不愈的三种转归,并以临床“标本不得”进行验证。所以,“标本不得”的意义旨在重申“神不使”在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4.指出“标本逆从”治则的概念,掌握“标本逆从”治则的意义。 5.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论证体质、病位与治疗用药、服药方法的关系。 6.阐述了用药法度和饮食的作用;以孕妇用药法则说明“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但应“衰其太半而止”。 7.举例说明正治反治原则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寒热病证的治疗。 8.提出了心理治疗中的开导劝说法,顺应人类“恶死乐生”的特征以提高疗效
思考题 1.说明“因地、因人制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如何理解“病之始起也 … … 其盛可待衰而已”?为什么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怎样应用“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 3.何谓“神不使”和“标本不得”?对治病有什么影响?
4.何谓标本?掌握“标本”理论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 5.那些疾病先治标?为什么? 6.什么是“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其方法如何? 7.何谓正治反治?包括哪些内容?怎样运用? 8.治疗虚热证、虚寒证的法则是什么?请分析其机理。 9.结合经文说明根据病情确定治疗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