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 —解析几何专题 中山市东升高中 中山市小榄中学 2015年9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解析几何 天全中学 数学组. 解析几何的教育价值解析几何的课程目标解析几何知识要求解析几何的考情分析解析几何考向分析解析几何复习建议.
精品课程《解析几何》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一、曲面及其方程 二、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 三、以坐标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曲面 四、小结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从7分到10分——《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高考改革后试题变化的思考分析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JXSDFZ 夯实基础 掌握方法 提高能力 ---新课标高考解析几何复习建议 江西师大附中洪复龙.
2012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学习心得 浙江省宁波中学 王晓明
空间直角坐标系 这一章,我们为学习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作准备,介绍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这是两部分相互关联的内容。用代数的方法研究空间图形就是空间解析几何,它是平面解析几何的推广。向量代数则是研究空间解析几何的有力工具。这部分内容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工具。
第八章 空间解析几何 与向量代数 一. 内 容 要 点 二. 重 点 难 点 三. 主 要 内 容 四. 例 题与习题.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 §5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空间直线的夹角
4.1.2 圆的一般方程 南溪中学 周翔.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圆锥曲线复习.
练习 1。点P(5a+1,12a)在圆(x-1)2+y2=1的内部,则a的取值 范围是 2.点P( )与圆x2+y2=1的位置关系是 ( )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解析几何 4.1.2圆的一般方程 邵东一中高1数学组 林真武.
圆的方程复习.
圆复习.
1.直线过点(2,4)与抛物线y2=8x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共有(  )
1.设圆的圆心是C(a,b),半径为r,则圆的标准方程是(x-a)2+(y-b)2=r2
Exam 2考试知识点思维导图.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市一中 九年级数学组.
圆 与 的 位 置 关 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新县第三初级中学 邱家胜.
四种命题 2 垂直.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4讲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9讲 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
章末归纳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2) 课题:§2.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授课教师:韩伟 年级:高中一年级 单位:阜师院附中.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2.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7.2 直线的方程(1) 1、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斜率公式: 2、什么是直线的方程?什么是方程的直线?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本章优化总结.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3.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双曲线的性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二次函数(一) 讲师:韩春成 学而思初中数学教研主任 中考研究中心专家成员 学而思培优“卓越教师”.
2.4.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复习回顾 条件:不重合、都有斜率 条件:都有斜率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平行: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
Xue.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 —解析几何专题 中山市东升高中 中山市小榄中学 2015年9月

代数几何熔一炉, 乾坤变幻坐标书. 图形百态方程绘, 曲线千姿运算求.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代数几何熔一炉, 乾坤变幻坐标书. 图形百态方程绘, 曲线千姿运算求.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一、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与说明 二、近五年全国卷解析几何考点统计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一、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与说明 内容 2015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说明具体要求 直线与方程 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 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相同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一、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与说明 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内容 2015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说明具体要求 圆与方程 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② 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③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④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相同 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②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几何性质后注明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一、2015年全国卷考试大纲与说明 内容 2015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考试说明具体要求 圆锥曲线 ①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② 文: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理:掌握椭圆、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 ③ 文: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 理: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 ④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⑤ 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几何性质后注明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 文:无① 曲线与方程 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文:无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二、近五年全国卷解析几何考点统计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二、近五年全国卷解析几何考点统计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1. 题型结构稳定,模型主调清晰 近五年全国课标卷I中对解析几何的考查,均是2个客观题和1个解答题,分值22分,说明题型结构十分稳定. 从近五年的考点分布来看,直线单独考查几率小,理科与向量交汇几率大;客观题以双曲线、椭圆、抛物线为主;文科解答题以圆与椭圆为主,理科解答题以椭圆与抛物线为主,符合考纲中关于圆锥曲线的考查要求. 2. 立足基本性质,热点问题频现 曲线的方程与几何性质,是解析几何考查时的重中之重. 由方程得几何性质,由几何性质求方程,或者运用几何性质直接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必经之路. 从近五年的考点分布表看出,每年均涉及到一些经典的热点问题,例如弦长、中点、轨迹、方程组与韦达定理或判别式、圆锥曲线中的三角形等.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1. 题型结构稳定,模型主调清晰 2. 立足基本性质,热点问题频现 3. 姊妹题区分大,解答题大不同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1. 题型结构稳定,模型主调清晰 2. 立足基本性质,热点问题频现 3. 姊妹题区分大,解答题大不同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三、全国卷解析几何命题特点之剖析 1. 题型结构稳定,模型主调清晰 2. 立足基本性质,热点问题频现 3. 姊妹题区分大,解答题大不同 4. 创新试题缺失,解答探索不够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学与考查中均应重视创新试题的命制. 创新的特点,应当是贴近生活实际,或问题需要探索,结论是开放的,例如是否存在型、新颖定义型等. 从近五年的全国课标卷I的解析几何试题来看,创新试题的力度不够,解答题趋于常规. 在近5年的全国课标卷I中,客观题均未涉及创新,解答题也仅是2015年理科数学第20题涉及了是否存在的探索. 另一遗憾是近5年解几试题无一配图.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运用高中阶段所学解析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求所学知识能熟记于心且熟练运用,同时需要掌握解题的一些通法与策略.

运用高中阶段所学解析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求所学知识能熟记于心且熟练运用,同时需要掌握解题的一些通法与策略.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1. 方程性质与直译法 运用高中阶段所学解析几何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求所学知识能熟记于心且熟练运用,同时需要掌握解题的一些通法与策略. 2. 焦点半径与定义法 3. 相交相切与方程法 4. 弦长距离与公式法 5. 斜率中点与点差法 6. 解几问题与几何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1. 方程性质与直译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2. 焦点半径与定义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3. 相交相切与方程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3. 相交相切与方程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3. 相交相切与方程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4. 弦长距离与公式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4. 弦长距离与公式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5. 斜率中点与点差法 评析:点差法的步骤可以归纳为“设两点坐标 —> 代入方程 —> 两式相减 —> 代数变形 —> 结果代入”. 利用点差法,计算量比联立方程组少许多.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6. 解几问题与几何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四、解析几何之解题通法与策略梳理 5. 斜率中点与点差法 评析:动圆与两定圆相切时圆心的轨迹,是最为经典的一例轨迹问题,求此轨迹方程的最佳方法就是几何法,即将三圆的几何关系转化为与椭圆定义相关的几何关系,再根据椭圆的几何特征直接写出方程. 解答第2问时,则可抓住已知条件中的相切与相交的构图,分析图形的几何特征,运用相应几何性质简化运算.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1. 知识清,方法清,题型清 2. 形铺路,数行路,法探路 与广东卷相比,数学高考全国卷的解析几何小题计算量明显加大,解答题则偏向常规,在新常态下,解析几何的高考复习备考该如果应对呢?在“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的年代,首先教师要给自己信心,学生也要给自己信心,然后在知晓近几年考查情况的基础上,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如下通法并灵活变通. 1. 知识清,方法清,题型清 2. 形铺路,数行路,法探路 3. 课时练,单元练,周周练 4. 查错误,查疏漏,查边缘 5. 重团队,重分工,重合作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1. 知识清,方法清,题型清 从对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数学卷的分析来看,解析几何大题以常规题为主,一般处在倒数第二题的位置,说明命题者也无意加大解析几何的难度. 因此,解析几何复习时,知识、方法、题型三方面可以如下尝试: (1)第一轮复习应以小题与中档解答题为主,确保知识的全覆盖,灵活选用代入检验、筛选排除等方法,掌握解析几何小题的解题技巧,避免“小题大做”. 这些小题以中等难度为主,主要考查方程的求解和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每年常为一选择一填空,是多数学生可得分的部分. (2)第二轮复习以本文中归纳的六种方法类型为主要方向,采用题组的形式,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 让学生会一题,懂一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解析几何大题一般的解题模式是“由方程画曲线——结合图形审题破题——相对繁杂的数式运算——求得结果”,过好画图的基础关,突破运算关是解析几何大题的得分关键. 近年的广东卷解析几何大题有减少运算量的尝试,譬如避免使用韦达定理,全国卷没有这方面的特别意图!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2. 形铺路,数行路,法探路 近几年的全国课标卷I,解析几何题一律没给出图形,而画图是解题的第一关,强调学生养成读题画图的习惯,特别是遇到审题困难时. 审题之后,运用所学解析几何知识,训练形成扎实的数学运算功底,稳健迈出解题各步,结合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等价转化),探索解决解题时遇到的障碍.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3. 课时练,单元练,周周练 有效练习来自有效的阶段设计与过程监控与反馈. 由于解析几何题大多难度中上,课时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当分散难点,适当控制难中易的比例. 难点过于集中会影响学生的练习量,制约复习的广度,同时对学生的复习热情也会有负面影响. 周周练是一周复习效果的检验,以本周重要题型为考查重点,兼顾易错题再检测,查漏补缺,贴近实战. 单元练,要通过选题突显重点思想方法的考查,兼顾同类题与变式题的训练,在“反复练,练反复”中达到切实掌握常规题型常规解法,克服存在的问题,达到有效得分的目的. 课时练、周周练与单元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的过程. 在练习卷定稿之前教师务必要先做一遍,亲自体会题目的难易程度、知识点考查的吻合度、题目是否有误等,提高选编题的质量.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4. 查错误,查疏漏,查边缘 文理科数学对解析几何的要求大致相同,但有所区别. 区别之一,理科对“抛物线”的要求是理解层次,而文科是了解层次;区别之二,理科对计算与转化能力的要求也明显高于文科. 因此,在复习策略上,文理科要有所区别,对照考纲与考题“查错误,查疏漏,查边缘”. (1)加强画图能力的培养是解决解几题的重要一环,要让学生学会给方程画曲线,学会借图帮助审题、检验求解结果. 教师要给足学生画图与看图审题时间,走好解题的第一步. (2)突破运算难点是解几题是否顺利解答的关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其一,用足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方程. 此处所提“用足”包含两层含义——用定义列方程可避免繁杂的计算量,用定义可排除不符合条件的点;其二,利用简单的平面几何知识进行合理转化. 比如已知从某动点看两已知点的视角为钝角,可联想到动点在以两已知点为直径端点的圆内,转化为圆的问题,计算量大减;其三,精选常考题型,给足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进行计算专题指导。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4. 查错误,查疏漏,查边缘 文理科数学对解析几何的要求大致相同,但有所区别. 区别之一,理科对“抛物线”的要求是理解层次,而文科是了解层次;区别之二,理科对计算与转化能力的要求也明显高于文科. 因此,在复习策略上,文理科要有所区别,对照考纲与考题“查错误,查疏漏,查边缘”. …… (3)解析几何试题的难度还在于较高的综合性,比如此内容常与平面向量综合,利用平面向量列出关系式;与不等式综合,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还与解方程、函数、解三角形等综合,需要具备相关内容的方法与技能. (4)尽管解析几何大题题型稳定,但探索性及定值等问题仍不能被忽视. 要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规范及要领,不吃“训练缺位”的大亏. (5)解析几何大题综合性高,难度大,要告诉学生学会分步得分,部分得分. 对于不能评讲的部分,可将详细的答案及评分标准印给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自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中山2016年高考数学备考研究—解析几何专题 五、解析几何高考复习备考策略探讨 5. 重团队,重分工,重合作 市教研室徐山洪老师一直倡导“分工合作,团队作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解析几何复习,可按专题进行分工,每个专题由两个老师负责,一编一审,互相切磋,避免选题错漏,实现“1+1>2”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开展好备课组活动,全体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集思广益,美好的图景已跃然纸上.

致 谢 感谢领导与专家的指导! 感谢各位同行的支持! 祝福各位: 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致 谢 感谢领导与专家的指导! 感谢各位同行的支持! 祝福各位: 工作愉快,生活幸福! 欢迎访问中山市中学数学网:http://sx.zs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