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Advertisement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一、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泄 火、凉血、解毒以及滋阴透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的方剂,统称为清热剂 。 属于八法中的 “ 清法 ” 。 概说.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感 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高志卿. 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 西班牙流感 1000 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第十三章 秋燥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一、概述 (一)定义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经 为病变重心,初起邪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 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 短,易于痊愈。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药为主组成 凡具有轻宣燥邪或滋阴润燥作用, 治疗燥证的方剂, 统称为治燥剂.
1 第四节 补阴药 1 .含义: 补阴,治疗阴虚证的药物,称为补阴药。 2. 性能特点:多甘寒,归肺胃肝肾心经。 3 .功效:补阴(滋阴、养阴、益阴)。 4 .主治:阴虚证。 5 .使用注意: 多甘寒滋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腹满便溏 者不宜使用。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辨证论治概述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1、辨证 —— 就是将四诊所得到的患 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 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 以及正邪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第四章 卫气营血辨证 辽宁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教研室. ( 1 )概念: 温邪初袭人体,引起以卫外功能失调为主 要表现的一类证候。 属于外感病表证的范畴。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1. 卫分证.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方剂与中成药 二、泻下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属于 “ 八法 ” 中的 “ 下法 ” 。 含义 《内经》: “ 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 其实者,散而泻之。 ” 立法依据 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
第三节 补阴药及方剂. 阴虚证 表现为两类见症: 表现为两类见症: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一是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脏腑组织,出现皮肤、咽喉、 口鼻、眼目干燥或肠燥便秘。 二是阴虚生内热,出现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两 颧发红;或阴虚阳亢,出现头晕目眩。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第二节 辨肺病证候 概 说 概 说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1 、生理功能: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 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2 、病因:
解 表 剂.
第 四 章 清 热 剂.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温 病 学.
风 温.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1.概念: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改善或 消 除风热表证及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称 发散风热药。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第五章第一节 口 疮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教研室.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开窍剂 概念:凡用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 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 适应范围:闭证一口噤,握拳,脉有力等。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第一章 解表剂.
温 病 学 病 例 分 析 长 春 中 医 学 院 温 病 教 研 室.
第九章 外感病辨证.
第九章 其他辨证方法.
中药学总论 董振华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
清热剂.
第九章 清 热 药.
清热药 二、功效:清里热(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 三、适应证:里热证。 四、使用注意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王 付 制作.
第六单元 解表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46、 痹 证.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秋 燥 主讲人 王洪京.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病人 出现 吐血 衄血…… 一系列出血症状 如何处理?. 组员 主讲&ppt: 任润媛 收集资料: 孔競谊 张雪 (临床加减运用) 吴禄兰 刘英 (案例) 谢静思 刘晚霞 (药物分析)
第一节 喉痹.
经行感冒.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清热药.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第七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胃阴亏虚.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大血藤(红藤) 苦平 大肠肝 藤茎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消 食 剂.
2018年流感中医辨证论治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刘清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定义 指感受火热阳邪,或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所表现出来的一类证候。

病因 1、外感湿热之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五志化热。 4、饮食不节,内生火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分类 1、实热 2、虚热

辩证要点 身热,口渴,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数或洪大。

治则 祛除热邪或滋阴清热。

第一节 表热证

定义 指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卫表的一类病证。

病因 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所致。

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少汗或无汗,或见头痛,咽痛,咳嗽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则 清热解表。

常用中药 薄荷 性味:辛凉。 功效及应用: 1、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 热及温病初起。 2、清利头目:治风热上攻 头目之头痛、目赤, 伍荆芥、黄芩等。 3、利咽:治疗风热壅盛之 咽喉肿痛,伍桔梗、蝉衣。 4、透疹:用于风热束表,麻疹不透,伍连翘、 蝉衣、荆芥等。

常用中药 5、用于肝气郁结证,伍白芍、柴胡。

常用中药 菊花 性味:苦甘、寒。 功效及应用: 1、散风清热: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 2、平肝明目: (1)风热眼痛,伍防风、白蒺藜等。 (2)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 赤肿痛,伍桑叶、蝉衣。 (3)肝肾阴虚之目昏暗证, 伍杞子、地黄等。 (4)肝风或肝阳上亢之头痛, 伍勾藤、白芍、石决明。

常用中药 桑叶 性味:苦甘、寒。 功效及应用: 1、疏风清热:治外感风 热证,伍菊花、连翘。 2、清肝明目:治风热或肝 经实热证之目赤涩痛、 多泪等,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 3、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血轻证。

常用中药 柴胡 性味:苦、微寒。 功效及应用: 1、和解退热: (1)用于少阳证, 伍黄芩、半夏。 (2)可透表泄热,伍葛根 用于外感发热,项强头痛等。

常用中药 2、疏肝解郁: (1)治胁肋胀痛,头眩呕吐,或月经不调, 痛经等,伍当归、薄荷、白芍。 (2)治肝气郁滞,胸腹胁肋胀痛证,伍香附、 川芎、枳壳。 3、升举阳气:用于中气下陷证,伍升麻、人 参、黄芪等。

常见证型治要 (一)风热犯表证 1、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全身不适, 头痛,口微渴,或有咽痛,舌边尖 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辛凉解表。 3、代表方:银翘散。 (1)组成: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 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子、鲜芦 根。 (2)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 臣:荆芥、豆豉——助君药宣散表邪。 薄荷——辛凉解表透邪。 佐使: 芦根、竹叶——清热生津除烦 桔梗、牛子——宣肺利咽化痰 生甘草——清热解毒。

常见证型治要 (二)风热犯肺证 1、表现:发热,微恶风寒,身痛或咽痛,咳 嗽,气喘,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3、代表方:桑菊饮。 (1)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 桔梗、甘草、芦根。 (2)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桑叶——清透肺络之热。 菊花——清散上焦之热。 臣:薄荷——疏散风热。 桔梗、杏仁——解肌肃肺止咳。 佐:连翘——清透膈上之热。 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使:生甘草——止咳化痰;调和诸药。

第二节 里热证

定义: 指邪热在里所表现出的证候。

病因: 1、热邪由表传里。 2、寒、湿等阴邪化热入里。 3、热邪直入脏腑。

表现: 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喜冷饮,心烦或躁扰多言,面红目赤,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甚则焦燥干黑,脉数滑或洪数。

治则: 以清解里热为主,辅以燥湿、凉血、熄风、解毒等。

常用中药 石膏 性味:辛甘、大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泻火: (1)用于温病邪在气分, 实热亢盛之证,伍 知母、甘草。 (2)治肺胃热毒雍盛,气血两燔证。

常用中药 (3)治肺热证,伍甘草、竹沥。 (4)肺热气喘证,伍麻黄、杏仁。 (5)胃火上炎证,伍生地、知母、牛膝。 2、除烦止渴:伍知母、甘草治消渴证。 3、外用治金疮、烫伤、湿疹、疮疡多脓等, 一般煅用。

常用中药 知母 性味:苦甘、寒。 功效及应用: 1、解毒泻火:治肺胃实热证, 伍石膏。 2、滋阴润燥: (1)治阴虚火旺,肺肾阴亏证,伍黄柏、生 地。

常用中药 (2)治肺阴虚证或肺热证,伍贝母。 (3)治阴虚消渴证,伍天花粉、五味子。

常用中药 栀子 性味: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泻心除烦: (1)配伍淡豆豉治烦 热郁闷, 躁扰不宁, 虚烦不得眠等。 (2)配伍黄连、黄柏治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等证。

常用中药 2、清热利湿: (1)配伍茵陈、大黄等治肝胆湿热郁结证。 (2)配伍木通、车前子、大黄等用于下焦湿 热证。 3、凉血解毒: (1)配伍茅根、生地、黄芩等治血热妄行证。 (2)外用治火疮、疖肿。

常用中药 黄芩 性味: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湿热黄疸, 伍栀子、茵陈。 (2)治湿热下痢证,伍芍药、黄连、木香。 (3)治热淋证之小便涩痛,伍生地、木通。

常用中药 2、泻火解毒: (1)治热病壮热不退,伍栀子、黄连、石膏。 (2)治肺热咳嗽,或热咳痰雍,伍半夏、天 南星。 (3)治痈肿诸疮,伍白芷、连翘、银花。 3、止血:配伍清热凉血之品治热盛迫血外溢 之证。 4、安胎:伍白术、当归等治胎热不安。

常用中药 黄连 性味: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肠胃湿热证。 若呕吐者伍半夏、 竹茹;若泻痢则伍木 香。 (2)治痢疾发热,伍黄芩、葛根。

常用中药 2、泻火解毒: (1)治热盛火炽证,伍黄芩、栀子。 (2)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证,伍黄芩、阿 胶、白芍。 (3)治火毒痈疡,耳目肿痛,口舌生疮,伍 黄芩、栀子、连翘。 (4)治血热妄行证,伍大黄、黄芩。

常用中药 黄柏 性味: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燥湿: (1)治湿热痢疾,伍黄连、赤芍。 (2)治湿热黄疸,伍栀子、大黄。 (3)治湿热带下,伍芡实、车前子、白果。 (4)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伍苍术。

常用中药 2、退虚热 (1)治阴虚发热,伍知母。 (2)治骨蒸盗汗,伍知母、熟地。 (3)治虚火妄动,遗精等,伍砂仁、甘草。 3、泻火解毒:治热盛之痈肿疮疡、湿疹等。

常用中药 大黄 性味: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泻热通便: (1)治胃肠实热证, 伍芒硝、厚朴、枳实。 (2)热结阴伤者,伍生地、玄参、麦冬。 (3)脾阳不足,冷积便秘,伍党参附子、干 姜。

常用中药 2、凉血解毒: (1)治火热上炎之证,伍黄芩、黄连。 (2)治肠痈,伍丹皮、芒硝、桃仁。 (3)治烧伤,外用。 3、逐瘀通经:治瘀血证,如主后腹痛、经闭、 跌打损伤等,伍桃仁、红花、当归。 4、清热祛湿:治黄疸、淋病等湿热证,伍茵 陈、栀子。

常用中药 连翘 性味:苦、微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解毒: (1)治外感风热,或温病 初起之证,伍银花、 薄荷。 (2)治热邪陷入心包证,伍莲子。

常用中药 2、消痈散结: (1)治痈疮肿毒,伍野菊花、银花。 (2)治瘰疬结核等证,伍夏枯草、玄参、贝 母。

常用中药 银花 性味:甘、寒。 功效及应用: 清热解毒: (1)治热毒疮痈初发。 伍甘草。 (2)治气功血虚衷,乳脉不利 之乳痈,伍黄芪、当归、甘草。 (3)治肠痈,伍麦冬、地榆、黄芩。 (4)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期,伍连翘、荆芥、 薄荷。

常用中药 生地 性味:甘苦、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凉血: (1)治温病热入营血证, 伍玄参。 (2)治温病后期,余热末尽证,伍知母、青 蒿、鳖甲。 (3)治热入血分,迫血妄行证,伍侧柏叶、 生荷叶、艾叶。

常用中药 2、养阴生津: (1)治热病伤阴证,伍麦冬、沙参、玉竹。 (2)治消渴证,伍五味子、天花粉、葛根。 (3)治肠燥便秘,伍麦冬、玄参。

常用中药 丹皮 性味:辛苦、微寒。 功效及应用: 1、清热凉血: (1)治热入血分证, 伍犀角、生地。 (2)治阴虚发热,夜热早凉,伍青蒿、鳖甲、 知母。 (3)治出血证,伍生地。

常用中药 2、活血散瘀: (1)治血瘀经闭,恶血积聚作痛,伍川芎、 牛膝。 (2)治瘀血阻滞疼痛,伍乳香、没药。 (3)治肠痈,伍大黄、桃仁、冬瓜仁。

常见证型治要 (一)气分热盛证 1、表现:壮热烦渴、尿赤便秘,舌红苔黄, 脉洪或数。 2、治法:辛寒清热。 3、代表方:白虎汤。 (1)组成:石膏、知母、甘草、梗米。 (2)功用:清热生津。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 石膏--辛甘大寒,以制阳明炽盛内热。 臣: 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 佐使: 甘草、梗米——养胃生津,防止大寒伤中。

常见证型治要 (二)肺热壅盛证 1、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或有 胸痛,咽痛,鼻煽气灼,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脉数。   常见证型治要 (二)肺热壅盛证 1、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粗而喘,或有 胸痛,咽痛,鼻煽气灼,便秘尿黄, 舌红苔黄,脉数。 2、治法:清泻肺热。 3、代表方:麻杏石甘汤。 (1)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 (2)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麻黄--宣肺平喘,发散热邪。 臣:石膏--1、清泄肺热。 2、以其辛甘大寒制约辛温之麻黄, 使其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 佐:杏仁--清肺止咳平喘。 使:甘草-- 1、益气和中。 2、与石膏相配生津止渴。 3、调和诸药。

常见证型治要 (三)心火上炎证 1、表现: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心烦失眠, 口舌生疮,甚则赤烂疼痛,舌红苔黄脉数。 2、治法:清心泻火、导热下行。 3、代表方:导赤散。 (1)组成:生地、竹叶、木通、生甘草 (2)功用:清心利水、导热下行。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木通 --1、清心降火。 2、利水通淋、导热下行。 臣:生地-- 1、清心火、生津液。 2、与木通配伍,利水而不伤 阴,补阴而不留邪。 佐使:竹叶--1、清心除烦、利水通淋; 2、助君、臣药清心泻火。 甘草--1、和药; 2、防木通、生地寒凉伤胃。

常见证型治要 (四)肝火上炎证 1、表现:发热口渴,烦燥易怒,头痛,或目 赤肿痛,或耳暴鸣暴聋,或吐血、 衄血、面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治法:清肝泻火。 3、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1)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 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 (2)功用:清泻肝胆湿热、实火。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龙胆草--大苦大寒,主入肝胆之经,清泻 肝胆实火。 臣:黄芩、栀子--苦寒泻火以助君药。 佐: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肝胆湿热, 使之从小便而出。 生地、当归--滋养肝血,使祛邪而不伤正。 柴胡--1、疏畅肝胆之气; 2、引药入肝胆之经。 使:甘草--和药。

常见证型治要 (五)、大肠热结证 1、表现: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腹胀硬满, 疼痛拒按,舌红苔黄少津,脉沉数。 2、治法:泻热通便。 3、代表方:大承气汤。 (1)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2)功用:峻下热结。

常见证型治要 (3)方解: 君: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胃肠之邪热 积滞,消除致病之因。 臣: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 佐使:厚朴、枳实--行气功消痞除满, 既可行由积滞壅阴之气,又助大黄、 芒硝推荡积滞之力,以促热结排泄, 四药合用使塞者通,闭者畅。